合肥超6成老人不願和子女同住 老少同住別犯這10忌

婚姻 社會 合肥網 2017-04-24

都說養兒防老,如今許多子女結婚後,不僅無法照顧父母,甚至還需要父母來幫忙照顧剛出生的孫子、孫女。即便如此,在年輕夫妻與父母同住的日子裡,仍難免各種生活習慣和固有理念不同引發的矛盾。

近日,記者對合肥50多位老人進行問卷調查發現,超六成的老人明確表示,不願和子女同住。

那麼,什麼樣的老人沒跟兒女住在一起呢?又是什麼原因讓老人不願意享受兒孫繞膝的天倫之樂,反倒樂意“獨守空房”?帶著這些問題,記者對部分社區老人進行了調查。

吐槽婆媳矛盾成主要焦點

1、寶媽“陽陽”(29歲,醫生)

婆婆太邋遢寶寶尿不溼直接扔地上

一年前,陽陽和老公奉子成婚。婚後第二天,為了照顧工作量大、又處於孕期的陽陽,婆婆就搬來一起住了。

陽陽自小是個愛乾淨整潔的人,但這位婆婆卻有些邋遢。

“有次寶寶拉大便,她給寶寶換尿不溼,我去衛生間端水準備給寶寶洗屁股。可當我端著盆回到臥室時,那個場景簡直要氣瘋了!沾了寶寶大便的尿不溼被直接扔在地上,更可氣的是,她還把大便踩得地上到處都是。”陽陽說,婆婆才五十來歲,眼睛、腿腳都好,“這根本不是看不清或腿腳不便造成的,根本就是素質差啊!”

“那天下午,我就一個人跪在地上擦地上的大便。差點氣哭,可婆婆卻跟沒事人一樣在樓下客廳看電視,晚上還跟我老公嘟囔,說我太乾淨、太講究了。”陽陽說,婆婆名義上來照顧她,實際上大部分家務活還得她自己做。

2、寶媽“小秋”(31歲,公務員)

婆婆教育理念有問題,不能忍

5年前,小秋認識了現在的老公小樑。那時小樑已離異多年,還有個8歲的兒子。

婚後,兩人有了自己的孩子,而之前的兒子則放在孩子奶奶家照顧。每天白天,婆婆來小秋家照顧,晚上去學校把大孫子接回老房子照顧。一直以來,小秋對婆婆的教育方式很不滿。

“婆婆根本不會教育孩子,經常教大孫子跟其他小朋友搶食物,孩子學習差、逃課打遊戲也沒關係。有次孩子考了50分竟然被奶奶表揚了,就因為從全班倒數第一變成倒數第二。”小秋說,大孫子不是自己的親生孩子,本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想法,儘管看不慣婆婆的教育方式,但也沒幹涉,但如今自己的孩子滿3歲,要上學了,婆婆的教育建議卻讓她大跌眼鏡。

“婆婆說,孩子上不上幼兒園都無所謂,多浪費錢,更別提報興趣班了。還說孩子就得皮實一點,能跑能搶。”小秋說,一想到這些奇葩理念會被灌輸給自己的寶寶,她就覺得很後怕,說什麼也不準婆婆再來帶寶寶。

3、婆婆“戴阿姨”(59歲,退休)

住在兒子家感覺自己像外人

幾年前,戴阿姨的老伴去世,為了方便照顧,兒子兒媳把她接去同住。

戴阿姨睡眠時間少,早上5點多就醒了,但怕吵著兒子兒媳,醒了也得在自己房裡待著;晚上五六點餓了,可兒子兒媳還沒到家,又不好意思自己先吃;想出門去買個菜,也被兒子攔下,擔心她一個人在路上出岔子。另外,房間的擺設都是兒子兒媳弄的,戴阿姨平日閒來無事做的小手工作品也不敢往桌子上擺,擔心他們會不喜歡。“我知道他們想讓我住得舒服,但我老感覺自己像個外人。”

戴阿姨很懷念從前和老伴一起居住的日子。她說,老房子的兩居室雖然不大,但收拾得整潔利落,牆上掛著老兩口的合影,臥室裡也隨處可見兒孫滿堂的溫馨照片,桌子櫃子上擺放著她平時製作的小手工。每天早上5點多出門,在一草一木都很熟悉的社區裡遛彎,和多年的老鄰居打聲招呼、和居委會的姑娘小夥兒們聊聊天、兒孫有空了來看看她……她更喜歡這樣的生活。

4、婆婆“趙大媽”(58歲,退休)

從早忙到晚成了免費“僕人”

趙大媽的兒子已經結婚好幾年了。“結婚頭一年,和兒子兒媳一起住,那感覺真是不好。”趙大媽覺得,自己和老伴兒簡直就是兒子兒媳的免費“僕人”。

每天早上6點多,老兩口起床要先給小兩口準備早餐,然後喊小兩口起床。兒媳在家裡養了一隻小狗,喂貓遛狗的事兒也成了趙大媽的工作。到了中午老兩口隨便吃點剩飯剩菜,下午休息一會兒就得提前準備晚飯。經常是費盡心思做的晚飯,小兩口還覺得不合胃口。而收拾屋子、洗衣服這樣的家務事,也基本上都是趙大媽代勞。

趙大媽喜歡跳廣場舞,偶爾有幾次因為跳舞回來晚了,沒做晚飯,兒媳臉色就不好看了。想來想去,趙大媽提出和兒子兒媳分開住,一來可以鍛鍊他們的生活自理能力,二來讓自己有更多的時間享受晚年生活。現在,趙大媽去老年大學學電腦、和老友爬爬山……每週一到週五的時間都安排得滿滿當當的,人也顯得年輕了許多。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