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再不和你媽講講理,你媳婦就跟別人跑了

婚姻 插畫 首飾 情感 微探觀 微探觀 2017-12-26

你再不和你媽講講理,你媳婦就跟別人跑了

插畫作者:Pascal Campion

當愛無法解決所有問題,我們真得坐下來好好講講理

01

人們往往會因為身邊頻繁發生的一些事,而對一些被奉若經典的話產生懷疑。比如我。

截止到這個月底,我的朋友櫻子和老公已經分居2個月了。鬧離婚的原因,說到底還是由婆媳矛盾引發的夫妻戰爭。

櫻子老公的老家在山區,一到冬天苦寒無比。結婚第一年,他用柔情攻勢提議接老兩口進城過冬。櫻子被老公的煽情搞得頭腦一熱,便同意了。

結果短住變成了常住,一個屋簷下生活三四年,各種雞飛狗跳炸了窩。小事不提。

去年櫻子的父親生病住了院,櫻子剛巧趕上單位人事變動無法請假,便讓老公去陪床幾天,回來便看見婆婆耷拉個臉,話裡話外都是:我算是給別人養了個兒子!

今年入秋後,櫻子發現自己的首飾少了幾件。一開始她以為自己弄丟了,心疼自責得要命。結果無意中聽見婆婆和老家人打電話,才知道老公的二弟要結婚,女方要三金,婆婆便將她的首飾去換了新的給了人家。

櫻子一聽便怒了,想當初因為體諒公婆條件不好,結婚時自己爸媽掏首付給他們買了房子,僅有的幾件首飾也是小倆口攢了獎金陸陸續續添置的,沒想到婆婆居然揹著自己轉手送人!

你再不和你媽講講理,你媳婦就跟別人跑了

02

櫻子老公皺巴著臉滿是無辜:他們是我爸媽啊,我能咋辦?就算他們不對,作為晚輩,為什麼就不能多包容他們呢?

櫻子則憤懣得直哭:就因為是你爸媽,他們說我家買房子是上趕著嫁你,我得包容!他們看見我回孃家帶東西就指桑罵槐,我得包容!我花自己的錢照顧我爸媽礙著他們啥事了,你們還能講點道理嗎?

唉,男人這種生物有時候真的挺讓人抓狂的,老婆都壓抑得要崩潰了,他還一臉莫名其妙的懵逼:不都說家不是講理的地方嗎?你幹嘛老要分個對錯?

聽到這句話,我只想呵呵噠。

長久以來,一旦發生家庭矛盾,這句話似乎就成了尚方寶劍,放之四海無所不容。然善則善矣,卻解決不了任何實質問題。

為什麼?家是兩個陌生男女因愛在一起,雙方因相互體貼彼此付出而讓溫情和依賴不斷增加,從而在漫長的歲月裡抗衡外界的風雨及內在的侵蝕。

換言之,愛是共同的付出,而不是肆意的損耗。

而婆婆和媳婦,坦白講就是兩個被強拉入一個屋簷下的陌生人,沒有感情基礎,沒有養育恩情,如果再加上一方的刻意挑剔或者彼此不適應,那除了用雙方的通情達理來維持表面的平衡,還能用什麼來和平共處呢?

用愛?你自己信嗎?

你再不和你媽講講理,你媳婦就跟別人跑了

03

講真,一個永遠都無法講道理的家庭是可怕的。

打敗婚姻的,從來不是漫長的歲月,而是夫妻雙方能否攜手成長尊重共情;打敗女人的,從來也不是瑣碎的婆媳矛盾,而是丈夫是否做到疼惜體貼將心比心。

就像的確會有一些兒媳婦自私懶惰不懂感恩一樣,也的確會有一些公婆倚老賣老蠻不講理。如果每一次的矛盾爭執,丈夫都站在父母的立場搬出長輩的頭銜,讓妻子一味包容退讓,那這段婚姻遲早會出現問題。

一個妹子晨晨,生了女兒沒出院,婆婆就念叨著要二胎,說如果還是閨女就打掉;月子里老公半夜起來給寶寶衝奶粉,婆婆第二天就黑著臉罵人;逢上晨晨和丈夫生氣鬥嘴,婆婆不僅不勸架,還鼓動著說“女人三天不打就上房揭瓦”。

晨晨氣極反笑,冷言問婆婆:媽,你年輕時候就是被爸打著過的嗎?

婆婆大怒,頓時哭天抹淚。看到母親受委屈,那個平日要麼裝聾作啞要麼就是讓媳婦妥協的男人,一個耳光便甩在了晨晨臉上,也打碎了這段一地雞毛的婚姻。

離婚後,面對親戚的指責,晨晨丈夫委屈萬分:我也不想這樣啊,如果是外人讓媳婦受委屈了,那我肯定義不容辭地維護她啊。可問題是,那是我爸媽啊,我不能不孝順。

呵呵呵。

你再不和你媽講講理,你媳婦就跟別人跑了

04

以孝之名,不去尋找合理的解決方式和疏通渠道,只是簡單粗暴地讓妻子受委屈。對不起,孝順二字不背這個鍋。

俗話說,冤有頭債有主,誰媽不易誰彌補。男人們似乎總是不記得,那是你媽,不是你媳婦的媽。你媽會無條件的愛你,可是不會無條件愛你媳婦。反過來,甚至連你有時候都受不了你媽的強勢和嘮叨,你又怎麼能要求你媳婦事事妥協?

誰說家不是講理的地方?當愛無法解決所有問題,我們真得坐下來好好講講理。

沒有雙標,沒有偏見,在彼此尊重的基礎上,明確各自的定位與底線,遵循世俗倫理的是非觀念。

道理講好了,規矩樹立了,界限分明瞭,才能既成全了你的孝心,又拯救了你的婚姻。

一個聰明的男人,恰恰是善於用講理的方式來平衡家庭矛盾,讓本無太多感情的婆媳二人,漸長日常的溫暖,體恤彼此的關愛,進而生出些類似母女的情意。

畢竟,應該沒有幾個老人真的希望自己的兒子媳婦真的離婚吧。更何況,如果發生在家人間的衝突都無法以一個相對公平的方式解決,那在社會上工作中解決矛盾恐怕也是空談。大環境裡的矛盾,哪一個不是家庭小環境矛盾的放大?

你再不和你媽講講理,你媳婦就跟別人跑了

05

有一個男性讀者,前兩天曾給我留言,說起他對婆媳矛盾的處理之道,很有意思。

老媽抱怨媳婦天天加班不顧家,他說誰讓人家工資比我高呢,她要天天在家只伺候我和孩子不出去掙錢,媽你不怕我壓力大啊?

老媽看不慣媳婦老愛買衣裳,他就打哈哈,媽別看她這麼多衣服,全都是仿貨,我老說要買就買好的別丟我的人,她還捨不得,媽要有空可得說說她。

老媽不滿意媳婦總回孃家,他就說,媽你做了好吃的不也三天兩頭的喊我妹回來?那人家回去看看媽,不也是人之常情嗎?

真想為他擊節而歌好嗎?

曾看過一句話,挺有感觸的:

婚姻的紐帶不是孩子,不是金錢,而是精神的共同成長。在最無助最軟弱、最沮喪最落魄的時候,有他陪在你的左右,共同承受命運。那時候,你們之間的感情除了愛,還有肝膽相照的義氣,不離不棄的默契,以及刻骨銘心的恩情。

所以,那些在遇到問題時,總撇下媳婦跑去和老媽站隊的男人們,為了讓媳婦對你生出些刻骨銘心的恩情,可長點心吧:

該給你媽講理就講理,該給你媳婦安慰就給她個擁抱。

啥啥都讓你媳婦包容,你真以為你當初娶的是個大肚能容的彌勒佛嗎!

作者簡介:樑小妞,又懶惰又矯情的女中二,愛念舊又愛糾結的神經質,老犯錯又老找不到方向的玻璃心。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