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觀不同,還能相愛否?

婚姻 情感 心理 安然心理與童話 安然心理與童話 2017-10-28

在外人看來,來訪者小陳可能正在經歷典型的愛情悲劇:辛辛苦苦幫助女友化身職場達人,結果女友卻成了別人的女友。

“她說我安於現狀,沒有野心,與她缺少共同話題。”小陳悶悶地說。“我不明白,我可以支持她所做的一切,她卻不能容下我安安穩穩的早九晚五。”

其實這涉及到一個問題:三觀不同,還能不能好好相愛?

三觀不同,還能相愛否?

克服孤獨的一味藥

探討愛情,我想得回到一個原點:人為什麼會相愛?心理學家佛洛姆在《愛的藝術》裡面明確指出,愛是為了克服人類與生具來的孤獨感。

對於生命,人類深刻地意識到自己的身不由己,生命的短暫與不可控性,會產生本能的孤寂感,尋求與另外一個體的結合,成為必然。

三觀不同,還能相愛否?

愛情本來的樣子

我認識的一對夫妻,男的是教師,女的是銀行職工。男的去市場會迷路,女的買蒜都要求搭一把香菜;男的溫柔,愛讀現代詩,女的犀利,愛追言情劇。男的喜歡談詩歌遠方,女的熱衷理財。個性如此迥異,但兩口子過得和和美美。

這樣的愛情,不正是最完整的愛情嗎?互補,克服了各自的孤獨。我無趣,但你有趣,我奔放,但你淡定。兩個人,正好各自彌補了對方缺少的那一角,組成完整意義上的人。

三觀不同,還能相愛否?

愛情的敵人

但大多愛情都悲劇在於,我無趣,也認為你熱衷的事情無聊;你奔放,就看不慣我的淡定而定義為木納。糾紛因此而起,雞毛蒜皮的事情也能搞的雞飛狗跳。究其原因,乃因克服不了人類的通病——自戀。

我問過前面的這對夫妻,你們有這麼多不一致,不會有衝突嗎?男的笑嘻嘻:要說衝突肯定有的啦,求同存異嘛。她追劇的時候,我不正好在書房安安靜靜寫詩麼。實在找不到共同點,就由著她嘛。女的瞪著眼:我還不是同樣慣著你——五穀不分的書呆子。

三觀不同,還能相愛否?

克服不了的自戀,源於嬰兒思維

嬰兒是無法區分“我”和外界的。因為他只要哭鬧,就會有奶送到嘴邊。因而認為自己和外界是一體的。這是自戀的根源。

但正常的嬰兒都會度過這個自戀期,逐漸認識到自己是獨立於世界的。唯有沒有被滿足的嬰兒,才會執著於自戀:我就是世界的中心,世界得按我的規則和要求來。

三觀不同,還能相愛否?

愛情中,這種不成熟的自戀現象比比皆是。丈夫認為妻子懶惰,實際上是因為他潛意識認為“妻子應該做好飯並且把廚房收拾得乾乾淨淨”,奇怪的是他壓根也沒有考慮過,自己應該在廚房裡幫忙做些什麼。

妻子也可能會認為丈夫無能,實際上是由於丈夫再也滿足不了她需要的日益高大的英雄形象需求。——這正是來訪者小陳面臨的愛情困境。

她說三觀不合,不適合愛,只是潛意識的藉口——源於無法覺察的、或不願捨棄的自戀。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