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寶姐姐講六祖慧能的故事

作者

蔣春林

菩提樹,桑科落葉或半落葉大喬木。

菩提是梵文Bodhi的音譯,意為覺悟、智慧,菩提樹的拉丁學名為Ficus religiosa Linn,意為神聖宗教。

菩提樹的原名畢缽羅樹,佛教始祖釋迦牟尼出家修佛,經過7年冥思苦想,最終在一株畢缽羅樹下大徹大悟,創立了佛教。

因此,畢缽羅樹改為菩提樹。

佛祖釋迦牟尼一生的幾個關鍵時刻都與植物相關,他降生於一株無憂花樹下,成佛於一株菩提樹下,涅槃於兩株娑羅雙樹下。

惜春的判詞中有:西方寶樹喚婆娑,上結著長生果。這個叫婆娑的樹就是娑羅雙樹。

從此菩提樹在佛教中被視為神聖之樹,廣植於佛教寺院之中,尤其在印度、斯里蘭卡、緬甸各地的叢林寺廟中,普遍栽植菩提樹,印度則定之為國樹。

菩提樹高大俊美,祥和端莊,禪意融融,尤其是春末發新葉,滿樹新綠,姿態從容,巍峨聖樹之氣質別具一格,卓然不群。

聽寶姐姐講六祖慧能的故事

菩提葉片卵圓形,也似心形,先端銳尖並長長伸出尾尖,非常美觀,被稱作“滴水葉尖”。

菩提葉泡水後剔除葉肉,菩提葉的網狀脈絡清晰透明如輕紗,名曰“菩提紗”,可做成書籤,也可畫上佛像作為吉祥物。

菩提樹結果為隱花果,扁球形,佛珠大小,表面散生紫色斑點,果成熟後紫黑色。其實是軟的,並不能串成佛珠。稱為菩提子的是其他多種植物的堅硬果實或種子。

太虛幻境中,警幻仙姑的眾姐妹中有一位名度恨菩提。

菩提樹也成為覺悟的代名詞,禪宗五祖選拔繼承人,令徒弟諸僧各出一偈,上座神秀作偈:

“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莫使有塵埃。”

便是取意於此,而另一徒弟惠能則作:

“菩提本非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更勝一籌,因而五祖便將衣缽傳他,為禪宗六祖。

慧能是廣東新興人,於湖北黃梅東禪寺拜五祖弘忍為師,破柴踏碓,充做廚房的伙伕。

根據《六祖大師法寶壇經》記載:

“祖以杖擊碓三下而去。惠能即會祖意,三鼓入室。”

此段令人想起《西遊記》中猴王的師傅菩提祖師用戒尺將悟空頭上打了三下,倒揹著手,走入裡面,將中門關了,別人都不懂,而聰明的猴子理解了師傅是讓他三更時分去後門進去傳道授業。

關於慧能的故事很多,比如在法性寺(今光孝寺)觀光法會,時有風吹幡動。一僧曰風動,一僧曰幡動,議論不已。惠能進曰:不是風動,不是幡動,仁者心動。一眾駭然,慧能因而於菩提樹下,開東山法門。

慧能在韶關南華寺悉心傳道多年,後在新興國恩寺圓寂。肇慶市有一個梅庵,是惠能住過並手植了梅花的地方,梅花早已經不在,但是卻有兩棵千年的菩提樹鬱鬱蔥蔥、枝繁葉茂。

聽寶姐姐講六祖慧能的故事

“菩提本非樹”的偈子廣為傳播,《紅樓夢》22回“聽曲文寶玉悟禪機,制燈謎賈政悲讖語”中寶釵就給寶玉介紹過這個故事。為什麼是寶釵而不是黛玉?

詩人顧城對於寶玉的女兒觀有更深入的闡述:

在《紅樓夢》裡, 人無論好壞, 只論清濁, 而其中的女兒性恰恰體現了中國人對於人性和佛性這種和諧的最高夢想。……中國寧靜的佛性和清潔的女兒性發生了一個微妙的重合。女兒性天然的自如、潔淨、獨斷, 和佛教的禪意相合, 語言直捷, 心性自現。

顧城更說:

《紅樓夢》裡說的真與假, 和佛教中的色與空, 實際是一貫的, 在這本書裡它們就達到了一種和諧, 沒有分別。……寶釵應物不藏,對她都是跟自己關係不大,她只是做得合適罷了。……一個無所求的人,你是不能以世俗經驗推想她為什麼,要什麼的,她的行為中沒有目的,就像月映萬川,沒有目的,只是現象罷了。……寶釵的空和寶玉有所不同,就是她空而無我;她知道生活毫無意義,所以不會執留,為失敗而傷心;她又知道這就是全部的意義,做一點女紅,或安慰母親。……她知道空無,卻不會像寶玉一樣移情於空無,因為她生性平和,空到了無情可移。

來則應之,去則不留。寶釵比寶玉早悟,悟得更徹底。

因此由她來給寶玉講述慧能的故事最合適不過。

其實黛玉說的“無立足境,是方乾淨”亦是同樣的領悟。庚辰雙行夾批曰:

總寫寶卿博學宏覽,勝諸才人;顰兒卻聰慧靈智,非學力所致——皆絕世絕倫之人也。寶玉寧不愧殺!

這兩位聰明過人的女子對於世事人間早有一番看法。

黛玉今世還淚而來,心有牽掛,心有掛礙,淚未盡而情不了。

寶釵才是白茫茫一片真乾淨的人。

二人豈止是小才微善,其行止見識,皆出於世人之上。因而當黛玉笑道:

“連我們兩個所知所能的,你還不知不能呢,還去參禪呢。”

寶玉自己想了一想:

“原來他們比我的知覺在先,尚未解悟,我如今何必自尋苦惱。”

寶釵黛玉二人聯手,暫時將寶玉從參禪的岔路口拉回。

聽寶姐姐講六祖慧能的故事

金庸在《天龍八部》中寫了個暗語:

“天龍寺外,菩提樹下,化子邋遢,觀音長髮!”

大理國原太子段延慶在人生最沒落的時刻,似一個人不像人、鬼不像鬼的臭叫化在天龍寺外菩提樹下身處生死邊緣,掙扎迷亂。

在求生不能、求死不得之際,當月亮升到中天的時候,他忽然看見一個白衣女子從迷霧中冉冉走近。

擺夷女子段正淳王妃刀白鳳以神仙似的體態,冰綃般的白衣降臨到段延慶身邊,並委身與之。讓段延慶認為一定是觀世音菩薩的化身來點化他。

段延慶信念一堅,只覺眼前一片光明。次日清晨,他跪在菩提樹下深深叩謝觀音菩薩的恩德,折下兩根菩提樹枝以作柺杖,挾在脅下,飄然而去。

因此孽緣因而有了段譽,多年後暴露這個祕密,化解了大理國的災難。菩提樹和觀音大士的傳說,讓這一情節格外令人震撼。

菩提本非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當寶玉懸崖撒手之際,是否想起三位姊妹曾經對他的苦口婆心?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