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房花燭夜,生死殺戮時。多年以後,亨利成為法國波旁王朝的開國之君,每當他想起聖巴託羅繆之夜,一定還是心驚肉跳、毛骨悚然。

那個瘋狂而血腥的夜晚,整個巴黎城彷彿就只剩兩類人,一類殺人者、一類則是被殺者。

數千名士兵和警察像割韭菜一般,有組織地屠殺胡格諾派新教徒,數萬名天主教市民則湧進胡格諾派教眾的住所,將昔日的鄰居、客戶趕盡殺絕。許多受害者還在睡夢中,行凶者就已動手,殺人後剝去死者衣服,將屍體丟進塞納河。此後很長時間,人們都不敢吃那河裡的魚……

“胡格諾戰爭”中的亨利四世,拋棄信仰,只為“晚上吃雞”?

反映聖巴託羅繆大屠殺的油畫作品

可問題是,同為一國民眾,究竟有何深仇大恨,竟激起如此瘋狂殺戮?作為新教徒的亨利四世,又為什麼要來到天主教徒佔多數的巴黎,當上了新郎官?當晚,他是如何從殺紅眼的暴徒手裡,留下性命的?

01 甜粽子·鹹粽子

要破此題,先得說說天主教和新教那些事。

所謂“胡格諾派”,又譯作“雨格諾派”,本意是“日內瓦宗教改革追隨者”,其實就是基督新教中的加爾文教派。這一教派的特殊標誌——胡格諾十字,至今仍為法國新教教會的標誌。

“胡格諾戰爭”中的亨利四世,拋棄信仰,只為“晚上吃雞”?

胡格諾十字

通常認為,德意志人馬丁·路德在1517年發起了宗教改革,此後,基督新教便從傳統的羅馬天主教中分離出去。不過,崇尚自由浪漫,號稱“春天上班、夏天度假、秋天罷工、冬天過節”的法國人,當年在求新求變上,並不居人後。

早在1508年,法國教士勒費弗爾就曾發文,反對羅馬教廷對《聖經》譯本的壟斷,還在宗教思想和宗教儀程上有所創新。後來,勒費弗爾甚至成立了專門的組織,宣揚他的新宗教思想,還公開指控教皇為“反基督者”。由此,後世歷史學家評價道:“在路德之前6年,可敬的勒費弗爾·德·埃塔普爾就已經在巴黎宣講路德主義了。

“胡格諾戰爭”中的亨利四世,拋棄信仰,只為“晚上吃雞”?

16世紀歐洲宗教改革家加爾文

馬丁·路德之後,法國人加爾文於1536年發表了著名的《基督教原理》,成為新教加爾文派的創始人。後期,加爾文常駐日內瓦,該城也就成為了“新教的羅馬”,胡格諾派是“日內瓦宗教改革追隨者”,由此而來。

新教和天主教,本來出處同源,正如16世紀的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一世所言:“只有一個耶穌基督……其餘一切爭議都是小事。”但二者日後為何又爆發了激烈衝突呢?最初,當然還是因為教義的分歧,這就好比咱們中國人,都是吃貨、都要過年,但是粽子該吃甜的還是鹹的,小年到底過臘月二十三還是臘月二十四……一言不合,這友誼的小船也是說翻就翻。

不過,宗教一旦揉進政治因素,成為權力鬥爭的工具,局面馬上就複雜了……

02 蒼天已死,黃天當立

從教義上看,加爾文教派能更好地反映資產階級在經濟上發家致富、政治上伸張權利的意願,因而深受當時新興的資產階級擁護,這不足為奇。不過,法國南部的一些大貴族也加入了“胡格諾派”,就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了。

近代至今,法國一直是個中央集權制國家,出現過“太陽王”路易十四、“戰神”拿破崙、“老虎”克里孟梭、戴高樂等等強勢領導人。但是,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權力是歷代法國國王與封建貴族不斷鬥爭,幾百年間逐漸擴充的。

在基督教籠蓋四野的歐洲,一些封建貴族力圖保住自己的蛋糕,便選擇投身這股新興宗教勢力,利用加爾文教義中譴責專制暴君的思想,藉以對抗王權或者敵對派貴族。他們也被諷刺為是“政治上的胡格諾”。

但首先挑起爭端的,還是勢力佔優的天主教貴族。1562年3月1日,大批新教徒聚集在瓦西鎮,舉行宗教儀式。天主教派的吉斯公爵率兵突然發動攻擊,現場死傷100多人,史稱“瓦西慘案”。由此,法國各地掀起了屠殺胡格諾教徒的狂潮,而胡格諾這邊,自然也要以牙還牙,一場持續幾十年的內戰就此爆發,這就是所謂的“胡格諾戰爭”。

在宗教光輝照耀下,新、舊教派兩大陣營都信仰堅定、意志堅決,一方篤信“蒼天已死,黃天當立”,一方則在名義上“奉旨討逆,平滅黃巾賊寇”。

“胡格諾戰爭”中的亨利四世,拋棄信仰,只為“晚上吃雞”?

東漢黃巾軍起義就是以宗教為由的政治鬥爭

更別提那些虎視眈眈的鄰居們,也是看熱鬧不嫌事大,紛紛介入。英國、尼德蘭、德意志新教諸侯支持胡格諾派,西班牙和羅馬教廷力挺天主教派,至於法國王室,則是從集權和平衡的角度,去把握傾向性。戰爭局勢也因此錯綜複雜,綿延不斷。

每次激烈血戰、精疲力盡之際,雙方都會像模像樣地舉行會談,也都能達成若干協議,但往往墨跡未乾,各自舔舐傷口,拉來外援,就又撲上去撕咬。

“胡格諾戰爭”中的亨利四世,拋棄信仰,只為“晚上吃雞”?

胡格諾戰爭形勢

這期間,法國王室也出臺過敕令,給予胡格諾派適度宗教自由和有限的自治權,但幾番頒佈,幾番又被戰火吞沒。眼見局面失控,法國王太后凱瑟琳拿出了新策略,這一招在歐洲是一大創見,但對中國人來說卻不陌生,那就是——和親。

03 聖巴託羅繆屠殺夜

今天看來,“胡格諾戰爭”根本就是一場披著宗教外衣的法國內戰,實力派諸侯對外抵制王權、對內爭權奪利,不死不休。其中,胡格諾派以孔代親王、納瓦拉國王等貴族為代表。

凱瑟琳太后的策略,就是安排自己的女兒、天主教徒瑪格麗特與時任納瓦拉王儲、新教徒亨利·德·波旁成婚,這樣既能拉攏地方實力派,穩固王權統治,又可以通過兩派聯姻,實現國內和平。

經過前期緊張的談判與運作,1572年8月18日,婚禮隆重舉行。新教徒們從全國各地趕來觀禮,大家盡情狂歡——胡格諾派領袖已成為當今國王的妹夫,新教在全國範圍內的合法化還會遠嗎?

但夢想破滅在8月22日。胡格諾頭面人物、海軍上將科利尼被人刺殺,身負重傷。種種證據表明,這是凱瑟琳太后指使一位天主教狂熱分子乾的,目的是擺脫科利尼對朝政的影響,阻止其蠱惑國王,出兵支援尼德蘭獨立戰爭。事實上,婚禮過後,確實有大量新教徒仍滯留巴黎,就是準備響應科利尼的號召,奔赴尼德蘭,對抗天主教大國西班牙。

“胡格諾戰爭”中的亨利四世,拋棄信仰,只為“晚上吃雞”?

當時權傾朝野的凱瑟琳王太后

這場不成功的刺殺,卻成功撕開了舊日傷疤,天主徒和新教徒又開始相互謾罵攻擊。胡格諾派要求嚴懲凶手,情緒也越來越激昂。巴黎成了隨時會噴發的火山口,那些滯留的新教徒,就像滾滾岩漿。

關鍵時刻,鐵腕的凱瑟琳說服了兒子查理九世,下令執行對新教徒的屠城計劃。8月24日凌晨,以教堂鐘聲為號,吉斯公爵和王弟安茹公爵率軍展開突然襲擊,將包括科利尼在內的12名胡格諾領袖全部殺死。而早些時分,巴黎天主教市民已在胡格諾教徒的住處,標記了白十字符號。這些胡格諾人,都將在“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中被定點清除,絕無生還可能。

“胡格諾戰爭”中的亨利四世,拋棄信仰,只為“晚上吃雞”?

王太后事後查看現場

荒誕的是,8月25日正是法國的聖巴託羅繆節,而8月24日,就如同春節前的除夕一樣,全國都要組織盛大的狂歡活動,但就在1572年的這一天,卻偏偏發生了瘋狂的大屠殺。這個夜晚,就是後世所謂的“聖巴託羅繆之夜”。

據最保守的統計,“聖巴託羅繆之夜”的遇害者有2000多人。此後,大屠殺波及全國,當時僅有1800萬人口的法國,死難者大概就有7—10萬人,足見當年的舉國癲狂!直到兩百多年後,啟蒙運動大師伏爾泰還對此痛心疾首。

不過,就在那一晚,有一位胡格諾派奇蹟般地活了下來,他就是新婚燕爾的亨利·德·波旁。

04亨利打亨利打亨利

聖巴託羅繆之夜,亨利有兩種選擇,一種是“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這也是科利尼上將的選擇,據說,海軍上將在被殺時“表現得像一名聖徒”。但亨利卻選擇了另一條路,他狼狽求救於自己的妻子,向國王和太后苦苦哀求,最終,以拋棄新教信仰,當場改宗天主教為條件,保住了性命。

此後,亨利便被軟禁在盧浮宮。

那段時間,對亨利來說,真是忍辱負重,暗無天日。事變幾天之後,國王查理九世與天主教貴族們搞了一場“勝利遊行”,也裹挾亨利一同前往,而終點,就是塞納河畔懸掛科利尼等人屍體的絞架。尚在新婚蜜月的亨利,面對此情此景,感受人生之大起大落,真不知當年是何表現?

事情到此地步,已是天下大亂。

兩年後,查理九世去世,王弟安茹公爵即位,是為亨利三世。又一年多之後,亨利·德·波旁從巴黎出逃,馬上改回新教信仰,公然裂土分疆,對抗中央政府。在法國北部,則有吉斯公爵組織的“天主教神聖同盟”,自行徵稅募兵、殺伐決斷,儼然成了“國中之國”。

然而諷刺的是,1584年亨利三世的弟弟,繼任安茹公爵弗朗索瓦去世,除國王以外,王室的男丁至此就死絕了,拿族譜來一盤算,納瓦拉國王亨利,作為國王的表兄弟兼妹夫,竟然是血緣最合適的繼承人。

“胡格諾戰爭”中的亨利四世,拋棄信仰,只為“晚上吃雞”?

王室關係簡圖

如此一來,同樣沾親帶故,也覬覦王位的吉斯公爵亨利·德·洛林不幹了,撕下了一貫“尊王攘夷”的假面具,與法王亨利三世爆發了衝突,而胡格諾派的亨利那邊,自然也還要繼續打。這就出現了令人眼花繚亂的一幕:亨利打亨利打亨利,史稱“三亨利之戰”,詳見下圖。不過也沒辦法,在歐洲,人名是稀缺資源,一大家子人共享一個名字實屬正常,就這麼彪悍。

“胡格諾戰爭”中的亨利四世,拋棄信仰,只為“晚上吃雞”?

三亨利之戰簡圖

長話短說。

1588年,吉斯公爵亨利佔領巴黎,法王亨利倉皇出逃,吉斯公爵自認監國。同年12月,戰場上的失敗者亨利三世,派人在臥室裡刺殺了吉斯公爵亨利。然而報應不爽,僅僅一年後,一個狂熱的天主徒又刺殺了亨利三世。

三個亨利折了倆,只剩當年那個在刺刀下瑟瑟發抖的新郎官亨利,即位為法國國王,稱亨利四世。這就是著名的法國波旁王朝的開始。

不過,亨利四世能把這一地雞毛收拾乾淨嗎?

05 拋棄信仰,只為“晚上吃雞”?

歷史證明,亨利四世是一個識時務、知隱忍的人。他的一生中,曾經兩次改變信仰。第一次,是聖巴託羅繆之夜,只為忍辱偷生,以圖恢復。此後在巴黎被軟禁三年多,他像越王勾踐一般,深藏不露,尋機出逃。後來“三亨利之戰”爆發,他又不計前仇,向當年大屠殺的劊子手:時任法王亨利三世伸出援手,同舟共濟,坐實了王儲之位。

1593年7月,已經成為國王的亨利四世第二次宣佈改變信仰,在聖丹尼大教堂舉行儀式,正式改奉天主教。與上次不同,此番是亨利的主動行為,畢竟法國90%的人口都是天主徒,個人的信仰再堅定,但作為一國之君,再咬定自己的“青山”不放鬆,就不合時宜了。

當然,新教徒那邊也要有個交待。1598年,亨利四世頒佈《南特敕令》,一方面宣佈天主教為國教,另一方面卻又准予胡格諾教徒合法化,特別在擔任公職方面,兩派享有同等權利。現代社會的一種普世價值,也就是公民宗教信仰“自由”,便由此發端。同年5月,法國主動與西班牙議和,平息了外部干涉勢力,至此,遷延三十餘年,兵連禍結的胡格諾戰爭終於結束了。

亨利四世在位二十餘年,名曰守成、實為開創,對內醫治了戰爭創傷,恢復生產,積蓄了國力,對外大力推進海外貿易,成立東印度公司,殖民魁北克,使得法國恢復成為一個歐陸強國應有的樣子。日後,他的孫子路易十四成為煊赫天下的“太陽王”,法國成為歐洲霸主,都是自此肇始。

“胡格諾戰爭”中的亨利四世,拋棄信仰,只為“晚上吃雞”?

亨利的好孫子“太陽王”路易十四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法國的近鄰德意志神聖羅馬帝國,就在胡格諾戰爭之後幾十年,因為同樣的宗教糾紛,同樣是內外各派勢力爭權奪利,爆發了著名的“三十年戰爭”,打得國家七零八落、名存實亡。直到兩個多世紀後,德意志才真正統一,成為歐洲強國。亨利四世對於法國的歷史貢獻,由此反襯,可見一斑。

亨利四世有一句名言:“要讓農民們每個週末每家鍋裡都能有一隻雞”,後來他差不多也做到了。這句話作為一句改善民生的政治名言,後世被廣泛引用。例如大蕭條前夜的美國總統胡佛,就曾預言,美國人民將會“每家鍋裡有一隻雞,車庫裡停兩輛車”。

你可以說,是亨利四世當年拋棄個人信仰,才換來了國民鍋裡的雞,但也許,一生明智而隱忍的亨利四世,他真正的信仰,正是給大家“大吉大利、晚上吃雞”。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