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觀眾怎麼看電影?女性觀眾過半,線上購票近9成……

昨天下午,中國電影家協會與中國文聯電影藝術中心,在第22屆上海國際電影節第11場金爵論壇上正式發佈了《2019中國電影產業研究報告》(下稱“報告”)。《報告》以數據為依據從全球電影產業的格局破題,提煉中國電影市場的亮點,分析2018年中國觀眾構成,並就大數據背後的信息和中國電影產業發展趨勢進行了解讀。

中國觀眾怎麼看電影?女性觀眾過半,線上購票近9成……

圖說:《2019中國電影產業研究報告》正式發佈 官方圖

成為全球電影票房支柱之一

2018年全球電影票房411億美元,其中北美市場119億、中國市場90億、日本20億、英國17億、韓國16億,也就是說全球電影產業三分天下的格局基本形成,北美和中國兩大市場是全球電影產業最重要的支柱。在這一格局下,中國電影票房相比2014年增長了一倍,而自從2012年中國電影市場成為全球第二大市場之後,8年來平均複合增長率是22%。

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在過去的十年裡由於中國電影產業的進步,不僅對本土電影,還對全球影業都產生了巨大利好,中國電影已經成為全球電影票房穩定上升的驅動器。雖然在2018年,中國市場的增長首次低於兩位數,但這是在不斷增長的過程中回到了一個常態的平穩的發展週期。

中國觀眾怎麼看電影?女性觀眾過半,線上購票近9成……

圖說:現場對報告進行了解讀 官方圖

現實主義題材走紅市場

2018年中國電影市場的第一個特點,就是現實主義題材電影火爆。暑期上映的《我不是藥神》國內收穫31億元票房,全球累計收穫票房4.5億美元,在全球電影年度排行榜上位列第18位。此後,去年上海國際電影節展映的日本影片《小偷家族》和黎巴嫩影片《何以為家》,都取得了相當不俗的票房成績,現實主義題材引領了整個市場的消費趨勢。

尤其,中國市場還成為了進口影片的重要票倉。2018年市場上共發行了118部各國的進口片,而其中批片增長比較高,在中國改革開放的40週年之際,我們的進口片的數量不斷增加,引進的國別和類型的增加表明了中國展現出改革開放的一個堅定的信心。中國市場不但有旺盛的消費能力,還越來越開放、包容和多元化。

中國觀眾怎麼看電影?女性觀眾過半,線上購票近9成……

圖說:《我不是藥神》 官方圖

黃金週票房的升值和貶值

電影檔期對於全球市場來說都是一個緊俏的資源。在2018年電影市場出現了一些新的現象,一個好的黃金檔期不是恆定的,不是一成不變的。去年春節檔整個市場的票房成績達到了峰值,甚至在2月超過了北美的票房。但是同樣是黃金週的檔期,國慶檔便出現了比較大幅的下滑,同檔期相比下降了27%,這是近十年來國慶檔第二次的票房下跌,但跌幅最大。

另外,互聯網推動了電影宣發和銷售。有60.8%的觀眾是通過互聯網的電商平臺來獲得影片的信息,這比2017年增加了15個百分點,而且關於線上購票率在2018年達到了89.9%,這些都對我們的電影市場有比較重要的推動。

三四線城市仍待繼續開發

2018年的觀眾大數據表明,女性觀眾是消費的主導力量。雖然全國人口是男性高於女性,但是在觀眾性別分佈上女性觀眾佔51.8%,仍然超過一半。不過觀眾年齡方面,從25歲到29歲的觀眾在三年來逐年下降,而29歲以上的觀影群,逐步增加,這與現實主義題材影片在市場逐步增多有比較大的關係。

觀眾按城市區域分佈,數據表明三四線城市的觀眾購買力依然存在,特別是在每年的春節檔,是拉動市場的主要的增長點。但與此同時,一二線城市依然是我們票房產出的重要市場,只有個別類型的影片,例如喜劇片才會出現一二線城市和三四線城市購買力旗鼓相當的現象。三四線城市仍然是中國電影市場做大增量的重要區域。另外,在線付費娛樂的市場雖然還不足夠大,但前景可期。

大數據背後的產業發展的趨勢

數據顯示,去年全年增長銀幕數是9300塊,因此到年底我們已經有6萬塊銀幕,今年4月份中國市場的銀幕是64000張,位列全球第一。但另一方面,電影院高速甚至過度擴張之後,單影院平均票房在2018年下降了8%。尤其,排名前10名的院線,總市場份額佔有率只有68.7%。數年來牢牢佔據榜首位置的萬達院線,市場佔有率僅為13.6%。這說明我們院線是相對分散的,相對分散便影響了院線的質量,也影響了院線經營管理的水平。

中國觀眾怎麼看電影?女性觀眾過半,線上購票近9成……

圖說:去年底,中國銀幕數已經超過6萬塊 官方圖

第二個值得關注的數據是,2018年中國觀眾人次17.16億,比上年增長5.93%。這是近三年來中國電影觀影人次增長幅度最小的一年。其實,從2016年開始到2018年這三年期間,中國電影產業正在進入一個調整的週期。擁抱變化,去完善法律法規和政策,並發展自己的優勢,才是中國電影人真正應對挑戰更有的姿態。(新民晚報首席記者 孫佳音)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