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中國上映400多部國產影片 票房百萬元以下佔八成

【訊】近日,中國國家電影局在橫店召開調研座談會,會上透露,中國電影資源的分散和電影產能的浪費嚴重,2018年中國上映了400餘部國產影片,票房在百萬元以下的就達320部,此外還有很多影片根本沒有機會上映。

銀幕數超6萬塊居全球第一 影片產量全球第三僅次美印

北京《中國電影報》報道,會議總結了中共十八大以來中國電影發展取得的世界排名“一二三”的好成績:

“一”,就是銀幕數全球第一,2018年底銀幕數突破6萬塊,比第二位的北美多2萬塊。

“二”,就是票房收入全球第二,年度票房從2012年的170.7億元增長到2018年的近610億元、約90億美元,與北美的差距越來越小。

“三”,就是影片產量全球第三,2018年共生產各類影片1082部,僅次於美國、印度。

會議分析了上半年電影創作生產的形勢,認為在全球電影市場增長放緩的情況下,中國電影保持了穩中有進的良好態勢。上半年票房達到311.76億元,雖然同比減少2.7%,但總量仍高於去年總票房的一半。今年下半年,將有一批重磅影片陸續推出,票房將會呈現上揚趨勢,預計今年的票房總量不會低於去年。

會議認為,中國電影和中國經濟一樣,經過了一個時期的快速發展後,現在由快速發展階段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

一方面,民眾的欣賞水平提高了,社會文化生活更加豐富多彩,人們文化消費的選擇性大大增強,文化產品供給已經不是夠不夠的問題,而是好不好的問題。

另一方面,電影資源的分散和電影產能的浪費嚴重,2018年中國上映了400餘部國產影片,票房在百萬元以下的就達320部,此外還有很多影片根本沒有機會上映,這種粗放的發展方式難以為繼。

大家認為,現在電影工作面臨的主要矛盾是,優質內容稀缺,好電影太少,有高原沒高峰的問題還沒有解決。必須從加強電影創作入手,推出更多叫好又叫座的優秀影片。

去年中國上映400多部國產影片 票房百萬元以下佔八成

2月5日,山西太原某影院,民眾正在排隊購票準備觀看電影。圖片來源:中新社

普華永道:中國國產電影競爭力顯著提升

另據中新社報道,普華永道6月17日發佈《2019-2023娛樂及媒體行業展望》報告稱,中國國產電影競爭力顯著提升,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中國院線上映影片中票房超過5億元(人民幣,下同)的有45部,其中27部為國產影片。

報告稱,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中國院線上映影片超過700部,票房5億元以上的影片有45部,對應的票房收入佔總票房收入的72%,頭部效應明顯。其中27部為國產影片,佔總票房收入高達45%。相比之下,超5億元票房的國外影片有18部,僅佔27%。

普華永道中國娛樂及媒體行業合夥人林曉帆分析稱:“中國國產電影競爭力加強,新生代導演正成為中國電影市場的中堅力量。國產電影迴歸‘內容為王’,優質內容成為市場核心驅動力,明星效應逐漸被淡化,口碑效應增強。”

報告稱,2018年中國票房增長9.1%,總收入99億美元,未來五年預計將繼續保持強健的發展勢頭,複合年增長率9.4%,至2023年收入可達155億美元。預計2023年中國電影銀幕數量將達75406塊,複合年增長率4.65%。

中國電影探索“非票房”市場 柔性延展產業藍海

隨著中國電影的日趨成熟,豐富的電影內容以及影迷願為高質量產品買單的“共性”,推動著中國電影產業鏈的進一步延伸,IP孵化、衍生周邊、文化旅遊、實景娛樂等消費形式正成為中國電影價值增長的新藍海。

“中國電影目前基本上還是依靠於票房,但在美國,票房僅佔到整個電影收入的三分之一,剩下許多部分都是後續一些衍生品的生產,而且衍生品的種類非常廣泛。”萬代南夢宮(上海)互動娛樂有限公司副總裁池沢苗說。

在業內人士看來,中國電影已迎來衍生產業發展的最佳時機,電影衍生產品市場潛力巨大。

以2019年大火的硬科幻電影《流浪地球》為例,北京中影營銷有限公司對該項目的衍生產品開發值已達到約8億元人民幣。

“《流浪地球》的社會影響非常大,電影中許多創造性元素也非常適合進行產品開發。”北京中影營銷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朱海榮透露,未來除了衍生產品,團隊還計劃將《流浪地球》打造成一個長線IP,探索主題樂園、主題酒店等更多業態的開發,“這些開發如果能持續進行下去,市場容量會有幾倍的增長。”

什麼樣的電影適合衍生品開發?影響力、親和力、辨識度成為了“行業共識”,即具有較為強大的市場影響力,能夠與觀眾產生情感共鳴,影片中元素具備授權的特質。

不過業內人士也指出,中國電影衍生產業尚處於起步階段,如何推動產業發展是一項系統性工程,全產業鏈觀念的培育迫在眉睫。(完)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