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檔的“結束”,不是從7月5日開始的

如果說檔期持續震動,小檔難熱大檔難增,對於上游衝擊顯然是巨大的。

文/龐宏波

暑期檔的消失,並不是從“撤檔”開始的。

如果仔細去翻看今年暑期檔的陣容,基本上算是一個非常平庸且受眾覆蓋比較單一的年份。缺乏足夠能撬動市場的“大片”,自然將希望寄託於部分現實主義題材作品身上。一旦出現改檔甚至撤檔,自然也會放大其負面情緒。

7月5日。

去年,《我不是藥神》正是在這天啟航,從此一路不可收拾,拿下了超30億票房。也正是這部電影,讓現實主義的熱潮來的更近一步。今年,選擇在了同一天上映的影片,如今的結果已經說明了問題。

由於7月5日的“空缺”,很多人認為暑期檔在這天提前結束。但今年暑期檔截止目前真正能夠具有市場號召力的影片在10部左右,其中還有2部進口片。即便加上三部撤檔影片,今年依然是“暑期小年”。

重要的是,今年檔期震動所帶來的上游“自喪”,其影響遠遠大於暑期檔是否倒退,而暑期檔真正暴露的問題是上游生產能力的薄弱和脆弱。從一開始,暑期檔就“結束”了。

春節檔被寄予厚望,結果止步不前。倘若暑期檔也表現不振,那麼所產生的影響就不僅僅是檔期變動這麼簡單。

1

“想看”

10部。

暑期檔的“結束”,不是從7月5日開始的

這是截止目前,暑期檔現陣容裡能夠挑出來的“種子影片”。雖然說是種子影片,但即便是這10部電影裡憑藉現在的賣相也有大量影片很難突圍。所以從結果來看,今年暑期檔是一個基本可以提前宣佈結果的檔期。

2017年暑期檔,《戰狼2》大爆50億,憑藉一己之力敲開了暑期檔單片票房的天花板。作為全年週期最長的檔期,暑期檔給予國產片的發揮空間是巨大的。而《戰狼2》的作用就是充分給予外界信心,國產大片在優勢檔期的票房空間是有多巨大。

去年暑期檔,《我不是藥神》又在題材和類型“雙新”的情況下大賣30億,給中小成本現實主義題材的劇情片又留下了足夠的想象空間。此後,現實主義和口碑為王成為了新的“雙標”,這對於國產片在質量上的重視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暑期檔的“結束”,不是從7月5日開始的

可以說,前兩年暑期檔某種程度上都推動著國產片取得了不同維度的進步。再加上去年年底觸達600億,算是讓中國電影市場步入了一個新的階段。

但由於去年下半年市場的下行和春節檔的迅速崛起,導致今年上半年在檔期選擇上發生失衡。過於依賴大檔期,也讓市場的真空期延長。然而不幸的是,春節檔並沒有兌現“期望”,這某種程度上也給暑期檔帶來了極大的壓力。

暑期檔的“結束”,不是從7月5日開始的

但隨著時間推移,今年暑期檔能否出現20億級的單片是一個很大的疑問。按照目前中國電影市場的體量,即便是20億+也需要多部影片聯合發力。但現在,這樣的趨勢顯然是不具備的。

從目前來看,《獅子王》是進口片裡絕對的擔當,而國產片裡目前最被外界看好的則當屬《銀河補習班》。只是暑期檔從來就不是一個可以給足單片“獨領大盤”機會的密集型檔期。缺乏足夠市場熱度的承託,很難讓頭部影片取得應有的體量。

單片票房和檔期大盤,在2019年的夏天顯然很難“熱”起來。

2

“需求”

大眾需求和主流消費。

暑期檔的“結束”,不是從7月5日開始的

暑期檔真正能夠突圍的必然需要滿足以上兩個必備條件。有趣的是,目前中國電影市場處於一個“轉折點”,究竟什麼樣的算大眾需求,什麼樣的算主流消費期事很難有一個非常明確的定義。

從今年暑期檔的陣容來看,很多影片本身是具有“滯後性”的。部分影片的開拍年份甚至可以追溯到2015年,這其實給影片在如今市場的表現增加了很大的不確定性。

從根本上來說,由於外部環境的變化,今年暑期檔本身就處於一個調整期。這並不是因為三部撤檔影片突然改變戰局的結果,而是從一開始就註定的結果。

今年上半年,觀影人次同比下跌了將近一億,其下跌幅度遠超票房。除了票價本身的原因之外,今年上半年票房集中度過大,“一片獨大”導致觀眾選擇變少,都在削弱觀眾的觀影熱情。

暑期檔的“結束”,不是從7月5日開始的

因為從數量來看,2019年上半年依然有小幅增加。但由於《流浪地球》和《復仇者聯盟4》雙40億票房和多達25天單日票房低於5000萬的“空窗期”,導致觀眾認為市場有嚴重的片荒。

由於終端的消極情緒和內容本身的“滯後”,想要徹底激活市場熱度的確非常困難。而且暑期檔往往是“流量為先”,即便質量的重要性大大提高,但缺乏足夠流量的支撐,那麼暑期檔和平時檔期的區別在哪呢?如何可以撬動突然湧進市場的年輕受眾呢?

這並不是說單一的看重流量影片,而是質量永遠都需要流量的承載才能撬動市場。即便是《我不是藥神》逆襲,也需要別的影片不達預期形成反差。但從目前的檔期分佈來看,基本上“種子影片”很難遇到太大的阻力,缺乏足夠競爭性那麼想要滿足正在發生調整的“大眾需求”,本身就極不樂觀。

3

“自喪”

包容心。

暑期檔的“結束”,不是從7月5日開始的

撤檔打擊的並不是撤檔影片的片方,而是整個行業的低氣壓。如今,整個行業內部的低壓已經形成,對於未來的迷茫和消極所產生的影響遠遠大於撤檔本身。

中國電影市場多年的高速增長,足矣承受一年調整。但無法承受的是這一年調整“轉向”的不明趨勢,今年下半年能開機什麼項目?明年檔期佈局是什麼?

在關鍵市場解讀上的迷茫,會加劇內容端的猶豫。而中國電影市場仍然是“單片爆款”的時代,缺乏足夠的票房回款也就意味著資本的泡沫會繼續破裂。這種惡性循環,對於整個行業來說不僅僅是發展勢頭轉向的問題。

從今年暑期檔來說,《八佰》撤檔已經讓一部分人喊出了“暑期檔結束於7月5日”的言論。而《少年的你》和《小小的願望》則加劇了這樣的負面情緒。那麼,整個行業對於目前現有影片的態度也發生了某種程度的扭曲,一方面寄託了更多的希望,另一方面本質上對現有影片也並不看好。

上游的“自喪”必然會傳達至下游,那麼整個行業如何來看待這個被“自宮”的暑期檔就成了一個值得注意的問題。

暑期檔的“結束”,不是從7月5日開始的

其實無論今年暑期檔發揮如何,都應該給予市場足夠的包容度。例如和《流浪地球》同一階段開拍的《上海堡壘》,在《流浪地球》大爆40億後進駐暑期檔。外界對於電影本身的瞭解並不多,甚至有認為電影是在《流浪地球》之後“蹭熱度”。

那麼,市場如何對待《上海堡壘》決定了未來國產科幻片的走向。《流浪地球》推動著國產科幻往前走了一小步,一旦市場過分苛責《上海堡壘》,那麼這個“一小步”真的能落地嗎?

同樣,這兩年單純的喜劇很難在市場取得足夠的空間。《跳舞吧!大象》不僅僅是7月最受關注的喜劇,也是整個暑期檔為數不多能夠拿得出手的喜劇。但是市場如何來看待艾倫,《跳舞吧!大象》又能取得多少票房呢?

而《烈火英雄》是博納主旋律的暑期代表,《銀河補習班》是鄧超+俞白眉的“翻身之戰”。細細來看,今年暑期檔現有大片更需要市場保持足夠的包容度。

在缺乏足夠“領頭羊”的情況下,這種包容度就不僅僅是拯救大盤,其實也在培育市場。

過分承壓和過分打壓都無法讓今年的暑期檔變好,倘若在這個特殊的暑期檔能夠將觀眾的包容度往前推一步,那麼對於下半年“獻禮片”為主的國慶檔和可能是前兩年積壓國產大片主導的賀歲檔,都是一件值得被銘記的“義舉”。

對於製作方來說,“自喪”從來就不是對抗變化最好的方式。如何能夠更準確的捕捉“大眾需求”和“主流消費”,從而提升內容的穩定性,才能真正的對抗“逆市”。

本文為作者 悅幕中國電影觀察 分享,影視工業網鼓勵從業者分享原創內容,影視工業網不會對原創文章作任何編輯!如作者有特別標註,請按作者說明轉載,如無說明,則轉載此文章須經得作者同意,並請附上出處(影視工業網)及本頁鏈接。原文鏈接 https://107cine.com/stream/112011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