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造車的華為要做汽車行業的“大腦”,與國產造車新勢力有何不同

處在美國製裁風波中的華為近日做了一次組織架構調整, 成立了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隸屬於華為一級業務部門,華為造車之路正式起航。不過在今年的4月首次參加上海車展的華為輪值總裁徐直軍說:“華為不造車,將聚焦ICT(信息和通信)技術,幫助車企造好車,華為致力於成為面向智能網聯汽車的增量部件供應商。”

徐直軍一番話說出了華為對自己在未來汽車行業中的定位,這樣的定位華為是將自己設置成汽車產業鏈中零部件供應商的一員,而並非像主機廠一樣去造車殼子。這又與一些國內造車新勢力造車有什麼不同?再或者說華為有沒有可能性在這個新市場上呼風喚雨。

關於華為造車的言論已經流傳很久了,這次的內部組織架構說明華為依然是在理性的對待新市場,並沒有盲目進入。

華為為什麼不選擇直接造車。

新興智能汽車、無人駕駛汽車等詞彙在近兩年非常火熱,數一數國內造車新勢力的數量的就能看出,前後不過幾年的時間,就已經有上千億的資金進入到了這個市場。這還只是在沒有大規模量產階段之前,這樣體量的投入不是一個公司可以承擔的,在沒有外部風險資本介入的情況下,即使是強大華為自己也解決不了如此龐大的資金壓力。

與造車新勢力不同的是,華為一直以來並不支持風險資本介入到自己企業發展的過程中,所以在資金高效利用的前提下,華為不會直接選擇造車殼子。

另一個方面就是紅海競爭中缺乏差異化競爭選擇。國內的造車新勢力基本上都是在特斯拉之後才出現的,路線也和特斯拉類似。不管蔚來、小鵬在宣揚有什麼不同,在市場上依然是要和特斯來直面競爭的。幾天前特斯拉宣佈modle 3 起步售價在在32萬元的左右時,就已經有國產造車新勢力涼涼的言論。

對華為而言,參與進去之後和造車新勢力面臨的競爭壓力是一樣的。華為找不到任何差異化的競爭點。

幫助車企造好車,車企願意合作嗎?

華為看中汽車電子市場目前被國際上的博世等企業長期霸佔,一定程度可以算作幾個寡頭壟斷市場,除此之外,還有一些互聯網企業百度、阿里等式從軟件層面也在切入這個市場,造車新勢力更是想通過一攬子計劃自己研發。不管是現有的存量市場,還是華為所說的增量市場,似乎都不太好切入。

華為其實在近幾年的時候已經與多數的汽車廠商都有合作。在市場端的合作需求應該不是問題,對於傳統的車上華為只需要拿出足夠具備市場競爭力的產品,就能成為這些廠商上游的核心供應商,逐漸切掉博世等老牌機構的市場。這樣才不會陷入價格競爭中。

對於互聯網企業,雙方可以說都在試探性的切入市場,現在競爭的重合點並不高,華為是以供應商存在的,互聯網企業是以軟件系統服務存在,但在未來一旦達到高度化的智能網聯汽車時,提供整體化服務ICT服務商肯定會出現,到底是通過硬件切入的華為會成功,還是以軟件切入的互聯網企業會成功,目前還無法得出結論,但會肯定的是,這兩個形態的競爭將會是最為激烈的,可能也是走的最遠的。

華為造車,對於造車新勢力來說,我認為是一種補充,並不能算是競爭對手。造車新勢力現在在有資金的情況下,可以喊出一攬子的計劃,但在未來大規模量產之後,捉襟見肘的資金和市場競爭時,去選擇像華為這樣的供應商,也可能是增強競爭力的體現。

特別聲明:本文為DoNews簽約作者原創,文章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轉載請聯繫DoNews專欄獲取授權。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