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全球研發預算增加 20%,華為“上車”以後


寫在前面:

今年 7 月 30 日,華為在深圳總部舉行 2019 年上半年業績發佈會。

今年上半年,華為實現營收 4013 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 23.2%,淨利潤率 8.7%。這是華為首次重磅發佈半年報,成績優異。

在發佈 2019 年上半年強勁表現財報後,華為將全球研發預算增加了 20%,從 2018 年的 150 億美元增加至 180 億美元。

這一動作背後,不禁讓人好奇:定位為增量部件供應商,今年升級為一級部門的華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 BU,其研發投入又是如何?

截至 2018 年底,華為在 5G 的研發上投入超過 20 億美元,約佔 2018 年總研發費用為的 8%。目前華為在 5G 領域已獲得 50 個商用合同。

據此保守推斷,升級為一級部門的汽車 BU,研發費用佔 5% 至 6% 並不為過。

華為汽車板塊的研發費用——隨著智能汽車 BU 迎來營收,將在一定程度上碾壓傳統車企和零部件企業。

類似於華為手機對華為消費者業務的逆勢上漲,這一幕或許會在智能汽車 BU 上重演。

"

全球研發預算增加 20%,華為“上車”以後


寫在前面:

今年 7 月 30 日,華為在深圳總部舉行 2019 年上半年業績發佈會。

今年上半年,華為實現營收 4013 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 23.2%,淨利潤率 8.7%。這是華為首次重磅發佈半年報,成績優異。

在發佈 2019 年上半年強勁表現財報後,華為將全球研發預算增加了 20%,從 2018 年的 150 億美元增加至 180 億美元。

這一動作背後,不禁讓人好奇:定位為增量部件供應商,今年升級為一級部門的華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 BU,其研發投入又是如何?

截至 2018 年底,華為在 5G 的研發上投入超過 20 億美元,約佔 2018 年總研發費用為的 8%。目前華為在 5G 領域已獲得 50 個商用合同。

據此保守推斷,升級為一級部門的汽車 BU,研發費用佔 5% 至 6% 並不為過。

華為汽車板塊的研發費用——隨著智能汽車 BU 迎來營收,將在一定程度上碾壓傳統車企和零部件企業。

類似於華為手機對華為消費者業務的逆勢上漲,這一幕或許會在智能汽車 BU 上重演。

全球研發預算增加 20%,華為“上車”以後


華為,落子不虛


"

全球研發預算增加 20%,華為“上車”以後


寫在前面:

今年 7 月 30 日,華為在深圳總部舉行 2019 年上半年業績發佈會。

今年上半年,華為實現營收 4013 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 23.2%,淨利潤率 8.7%。這是華為首次重磅發佈半年報,成績優異。

在發佈 2019 年上半年強勁表現財報後,華為將全球研發預算增加了 20%,從 2018 年的 150 億美元增加至 180 億美元。

這一動作背後,不禁讓人好奇:定位為增量部件供應商,今年升級為一級部門的華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 BU,其研發投入又是如何?

截至 2018 年底,華為在 5G 的研發上投入超過 20 億美元,約佔 2018 年總研發費用為的 8%。目前華為在 5G 領域已獲得 50 個商用合同。

據此保守推斷,升級為一級部門的汽車 BU,研發費用佔 5% 至 6% 並不為過。

華為汽車板塊的研發費用——隨著智能汽車 BU 迎來營收,將在一定程度上碾壓傳統車企和零部件企業。

類似於華為手機對華為消費者業務的逆勢上漲,這一幕或許會在智能汽車 BU 上重演。

全球研發預算增加 20%,華為“上車”以後


華為,落子不虛


全球研發預算增加 20%,華為“上車”以後


5 月 27 日,華為總裁任正非簽發了一份組織變動文件。

這份文件顯示,原來的車聯網業務部升級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 BU(Business Unit,業務單元),與運管商 BG、企業 BG 同屬 ICT(信息和通信技術)業務組織,直接向 CEO 彙報。

在華為內部,BU 是與 BG 並列的一級部門。

至此,華為擁有三大 BG:運營商 BG、企業 BG 和消費者 BG;兩大 BU:Cloud&AI 產品與服務 BU 和新成立的智能汽車解決方案 BU。

新 BU 的定位是:作為智能汽車領域的端到端業務責任主體,提供智能汽車的ICT部件和解決方案,助力企業造好車。

"

全球研發預算增加 20%,華為“上車”以後


寫在前面:

今年 7 月 30 日,華為在深圳總部舉行 2019 年上半年業績發佈會。

今年上半年,華為實現營收 4013 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 23.2%,淨利潤率 8.7%。這是華為首次重磅發佈半年報,成績優異。

在發佈 2019 年上半年強勁表現財報後,華為將全球研發預算增加了 20%,從 2018 年的 150 億美元增加至 180 億美元。

這一動作背後,不禁讓人好奇:定位為增量部件供應商,今年升級為一級部門的華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 BU,其研發投入又是如何?

截至 2018 年底,華為在 5G 的研發上投入超過 20 億美元,約佔 2018 年總研發費用為的 8%。目前華為在 5G 領域已獲得 50 個商用合同。

據此保守推斷,升級為一級部門的汽車 BU,研發費用佔 5% 至 6% 並不為過。

華為汽車板塊的研發費用——隨著智能汽車 BU 迎來營收,將在一定程度上碾壓傳統車企和零部件企業。

類似於華為手機對華為消費者業務的逆勢上漲,這一幕或許會在智能汽車 BU 上重演。

全球研發預算增加 20%,華為“上車”以後


華為,落子不虛


全球研發預算增加 20%,華為“上車”以後


5 月 27 日,華為總裁任正非簽發了一份組織變動文件。

這份文件顯示,原來的車聯網業務部升級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 BU(Business Unit,業務單元),與運管商 BG、企業 BG 同屬 ICT(信息和通信技術)業務組織,直接向 CEO 彙報。

在華為內部,BU 是與 BG 並列的一級部門。

至此,華為擁有三大 BG:運營商 BG、企業 BG 和消費者 BG;兩大 BU:Cloud&AI 產品與服務 BU 和新成立的智能汽車解決方案 BU。

新 BU 的定位是:作為智能汽車領域的端到端業務責任主體,提供智能汽車的ICT部件和解決方案,助力企業造好車。

全球研發預算增加 20%,華為“上車”以後


跟華為輪值董事長徐直軍在上海車展說的基本一致。

難以想象,就在半年前,徐直軍還是華為內部喊造車喊得最響的一位。

"

全球研發預算增加 20%,華為“上車”以後


寫在前面:

今年 7 月 30 日,華為在深圳總部舉行 2019 年上半年業績發佈會。

今年上半年,華為實現營收 4013 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 23.2%,淨利潤率 8.7%。這是華為首次重磅發佈半年報,成績優異。

在發佈 2019 年上半年強勁表現財報後,華為將全球研發預算增加了 20%,從 2018 年的 150 億美元增加至 180 億美元。

這一動作背後,不禁讓人好奇:定位為增量部件供應商,今年升級為一級部門的華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 BU,其研發投入又是如何?

截至 2018 年底,華為在 5G 的研發上投入超過 20 億美元,約佔 2018 年總研發費用為的 8%。目前華為在 5G 領域已獲得 50 個商用合同。

據此保守推斷,升級為一級部門的汽車 BU,研發費用佔 5% 至 6% 並不為過。

華為汽車板塊的研發費用——隨著智能汽車 BU 迎來營收,將在一定程度上碾壓傳統車企和零部件企業。

類似於華為手機對華為消費者業務的逆勢上漲,這一幕或許會在智能汽車 BU 上重演。

全球研發預算增加 20%,華為“上車”以後


華為,落子不虛


全球研發預算增加 20%,華為“上車”以後


5 月 27 日,華為總裁任正非簽發了一份組織變動文件。

這份文件顯示,原來的車聯網業務部升級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 BU(Business Unit,業務單元),與運管商 BG、企業 BG 同屬 ICT(信息和通信技術)業務組織,直接向 CEO 彙報。

在華為內部,BU 是與 BG 並列的一級部門。

至此,華為擁有三大 BG:運營商 BG、企業 BG 和消費者 BG;兩大 BU:Cloud&AI 產品與服務 BU 和新成立的智能汽車解決方案 BU。

新 BU 的定位是:作為智能汽車領域的端到端業務責任主體,提供智能汽車的ICT部件和解決方案,助力企業造好車。

全球研發預算增加 20%,華為“上車”以後


跟華為輪值董事長徐直軍在上海車展說的基本一致。

難以想象,就在半年前,徐直軍還是華為內部喊造車喊得最響的一位。

全球研發預算增加 20%,華為“上車”以後


4 月 17 日,華為有史以來第一次參加車展,徐直軍三番五次「吐血」強調:華為致力於成為面向智能網聯汽車的增量部件供應商,汽車行業原有的部件華為不會去做。

專業造車 100 年的整車廠商們應該可以鬆口氣了。

不過,華為從來落子不虛。

"

全球研發預算增加 20%,華為“上車”以後


寫在前面:

今年 7 月 30 日,華為在深圳總部舉行 2019 年上半年業績發佈會。

今年上半年,華為實現營收 4013 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 23.2%,淨利潤率 8.7%。這是華為首次重磅發佈半年報,成績優異。

在發佈 2019 年上半年強勁表現財報後,華為將全球研發預算增加了 20%,從 2018 年的 150 億美元增加至 180 億美元。

這一動作背後,不禁讓人好奇:定位為增量部件供應商,今年升級為一級部門的華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 BU,其研發投入又是如何?

截至 2018 年底,華為在 5G 的研發上投入超過 20 億美元,約佔 2018 年總研發費用為的 8%。目前華為在 5G 領域已獲得 50 個商用合同。

據此保守推斷,升級為一級部門的汽車 BU,研發費用佔 5% 至 6% 並不為過。

華為汽車板塊的研發費用——隨著智能汽車 BU 迎來營收,將在一定程度上碾壓傳統車企和零部件企業。

類似於華為手機對華為消費者業務的逆勢上漲,這一幕或許會在智能汽車 BU 上重演。

全球研發預算增加 20%,華為“上車”以後


華為,落子不虛


全球研發預算增加 20%,華為“上車”以後


5 月 27 日,華為總裁任正非簽發了一份組織變動文件。

這份文件顯示,原來的車聯網業務部升級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 BU(Business Unit,業務單元),與運管商 BG、企業 BG 同屬 ICT(信息和通信技術)業務組織,直接向 CEO 彙報。

在華為內部,BU 是與 BG 並列的一級部門。

至此,華為擁有三大 BG:運營商 BG、企業 BG 和消費者 BG;兩大 BU:Cloud&AI 產品與服務 BU 和新成立的智能汽車解決方案 BU。

新 BU 的定位是:作為智能汽車領域的端到端業務責任主體,提供智能汽車的ICT部件和解決方案,助力企業造好車。

全球研發預算增加 20%,華為“上車”以後


跟華為輪值董事長徐直軍在上海車展說的基本一致。

難以想象,就在半年前,徐直軍還是華為內部喊造車喊得最響的一位。

全球研發預算增加 20%,華為“上車”以後


4 月 17 日,華為有史以來第一次參加車展,徐直軍三番五次「吐血」強調:華為致力於成為面向智能網聯汽車的增量部件供應商,汽車行業原有的部件華為不會去做。

專業造車 100 年的整車廠商們應該可以鬆口氣了。

不過,華為從來落子不虛。

全球研發預算增加 20%,華為“上車”以後


一個敏感的時間點


華為正式拎起智能汽車領域解決方案服務的時間點,值得推敲。

地球人都知道,2019 年初的那場孟晚舟被扣留事件,再到一個月前,特朗普把華為列為實體清單和國家安全出口黑名單,以及接踵而來的谷歌、微軟停止與華為合作……

華為選擇在這個時候加速汽車業務,是一次對美國的公開叫板——爾要戰,便戰。

特朗普的忌憚,或許可以從美國商務科學交通委員會主席、參議員 Roger Wicker 口中一窺究竟:「美國一定要贏下 5G,否則美國將徹底失去引領科技的優勢。」

贏下 5G,已經化作一種焦慮的心情,瀰漫在美國政壇。

這其中,首當其衝的,自然是手握眾多 5G 通信協議專利與底層芯片研發技術的華為。

這種背景下,華為正式發力智能汽車解決方案,對整個中國汽車產業來說,都有著獨特的意味。


"

全球研發預算增加 20%,華為“上車”以後


寫在前面:

今年 7 月 30 日,華為在深圳總部舉行 2019 年上半年業績發佈會。

今年上半年,華為實現營收 4013 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 23.2%,淨利潤率 8.7%。這是華為首次重磅發佈半年報,成績優異。

在發佈 2019 年上半年強勁表現財報後,華為將全球研發預算增加了 20%,從 2018 年的 150 億美元增加至 180 億美元。

這一動作背後,不禁讓人好奇:定位為增量部件供應商,今年升級為一級部門的華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 BU,其研發投入又是如何?

截至 2018 年底,華為在 5G 的研發上投入超過 20 億美元,約佔 2018 年總研發費用為的 8%。目前華為在 5G 領域已獲得 50 個商用合同。

據此保守推斷,升級為一級部門的汽車 BU,研發費用佔 5% 至 6% 並不為過。

華為汽車板塊的研發費用——隨著智能汽車 BU 迎來營收,將在一定程度上碾壓傳統車企和零部件企業。

類似於華為手機對華為消費者業務的逆勢上漲,這一幕或許會在智能汽車 BU 上重演。

全球研發預算增加 20%,華為“上車”以後


華為,落子不虛


全球研發預算增加 20%,華為“上車”以後


5 月 27 日,華為總裁任正非簽發了一份組織變動文件。

這份文件顯示,原來的車聯網業務部升級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 BU(Business Unit,業務單元),與運管商 BG、企業 BG 同屬 ICT(信息和通信技術)業務組織,直接向 CEO 彙報。

在華為內部,BU 是與 BG 並列的一級部門。

至此,華為擁有三大 BG:運營商 BG、企業 BG 和消費者 BG;兩大 BU:Cloud&AI 產品與服務 BU 和新成立的智能汽車解決方案 BU。

新 BU 的定位是:作為智能汽車領域的端到端業務責任主體,提供智能汽車的ICT部件和解決方案,助力企業造好車。

全球研發預算增加 20%,華為“上車”以後


跟華為輪值董事長徐直軍在上海車展說的基本一致。

難以想象,就在半年前,徐直軍還是華為內部喊造車喊得最響的一位。

全球研發預算增加 20%,華為“上車”以後


4 月 17 日,華為有史以來第一次參加車展,徐直軍三番五次「吐血」強調:華為致力於成為面向智能網聯汽車的增量部件供應商,汽車行業原有的部件華為不會去做。

專業造車 100 年的整車廠商們應該可以鬆口氣了。

不過,華為從來落子不虛。

全球研發預算增加 20%,華為“上車”以後


一個敏感的時間點


華為正式拎起智能汽車領域解決方案服務的時間點,值得推敲。

地球人都知道,2019 年初的那場孟晚舟被扣留事件,再到一個月前,特朗普把華為列為實體清單和國家安全出口黑名單,以及接踵而來的谷歌、微軟停止與華為合作……

華為選擇在這個時候加速汽車業務,是一次對美國的公開叫板——爾要戰,便戰。

特朗普的忌憚,或許可以從美國商務科學交通委員會主席、參議員 Roger Wicker 口中一窺究竟:「美國一定要贏下 5G,否則美國將徹底失去引領科技的優勢。」

贏下 5G,已經化作一種焦慮的心情,瀰漫在美國政壇。

這其中,首當其衝的,自然是手握眾多 5G 通信協議專利與底層芯片研發技術的華為。

這種背景下,華為正式發力智能汽車解決方案,對整個中國汽車產業來說,都有著獨特的意味。


全球研發預算增加 20%,華為“上車”以後


智能汽車的「咽喉」


2016 年底,中國提出智能網聯汽車發展規劃。

在這個發展規劃中,「智能」的基礎是芯片,「網聯」的基礎是通信——華為恰巧在這兩個領域都是巨頭,它是全球最大的通信技術提供商,中國最大的芯片設計廠商。

對於成立 31 年、早在 2009 年就佈局車聯網的華為來說,它有著充足的 ICT 技術積累——就像正在崛起的華為雲一樣,車聯網也是華為將自己過去 30 年在 ICT 產業的技術積累釋放出來的成果。

今天,任何一家整車廠,背靠華為一家,就可以同時解決通訊芯片、處理器芯片和 AI 芯片的替代供應問題。

"

全球研發預算增加 20%,華為“上車”以後


寫在前面:

今年 7 月 30 日,華為在深圳總部舉行 2019 年上半年業績發佈會。

今年上半年,華為實現營收 4013 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 23.2%,淨利潤率 8.7%。這是華為首次重磅發佈半年報,成績優異。

在發佈 2019 年上半年強勁表現財報後,華為將全球研發預算增加了 20%,從 2018 年的 150 億美元增加至 180 億美元。

這一動作背後,不禁讓人好奇:定位為增量部件供應商,今年升級為一級部門的華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 BU,其研發投入又是如何?

截至 2018 年底,華為在 5G 的研發上投入超過 20 億美元,約佔 2018 年總研發費用為的 8%。目前華為在 5G 領域已獲得 50 個商用合同。

據此保守推斷,升級為一級部門的汽車 BU,研發費用佔 5% 至 6% 並不為過。

華為汽車板塊的研發費用——隨著智能汽車 BU 迎來營收,將在一定程度上碾壓傳統車企和零部件企業。

類似於華為手機對華為消費者業務的逆勢上漲,這一幕或許會在智能汽車 BU 上重演。

全球研發預算增加 20%,華為“上車”以後


華為,落子不虛


全球研發預算增加 20%,華為“上車”以後


5 月 27 日,華為總裁任正非簽發了一份組織變動文件。

這份文件顯示,原來的車聯網業務部升級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 BU(Business Unit,業務單元),與運管商 BG、企業 BG 同屬 ICT(信息和通信技術)業務組織,直接向 CEO 彙報。

在華為內部,BU 是與 BG 並列的一級部門。

至此,華為擁有三大 BG:運營商 BG、企業 BG 和消費者 BG;兩大 BU:Cloud&AI 產品與服務 BU 和新成立的智能汽車解決方案 BU。

新 BU 的定位是:作為智能汽車領域的端到端業務責任主體,提供智能汽車的ICT部件和解決方案,助力企業造好車。

全球研發預算增加 20%,華為“上車”以後


跟華為輪值董事長徐直軍在上海車展說的基本一致。

難以想象,就在半年前,徐直軍還是華為內部喊造車喊得最響的一位。

全球研發預算增加 20%,華為“上車”以後


4 月 17 日,華為有史以來第一次參加車展,徐直軍三番五次「吐血」強調:華為致力於成為面向智能網聯汽車的增量部件供應商,汽車行業原有的部件華為不會去做。

專業造車 100 年的整車廠商們應該可以鬆口氣了。

不過,華為從來落子不虛。

全球研發預算增加 20%,華為“上車”以後


一個敏感的時間點


華為正式拎起智能汽車領域解決方案服務的時間點,值得推敲。

地球人都知道,2019 年初的那場孟晚舟被扣留事件,再到一個月前,特朗普把華為列為實體清單和國家安全出口黑名單,以及接踵而來的谷歌、微軟停止與華為合作……

華為選擇在這個時候加速汽車業務,是一次對美國的公開叫板——爾要戰,便戰。

特朗普的忌憚,或許可以從美國商務科學交通委員會主席、參議員 Roger Wicker 口中一窺究竟:「美國一定要贏下 5G,否則美國將徹底失去引領科技的優勢。」

贏下 5G,已經化作一種焦慮的心情,瀰漫在美國政壇。

這其中,首當其衝的,自然是手握眾多 5G 通信協議專利與底層芯片研發技術的華為。

這種背景下,華為正式發力智能汽車解決方案,對整個中國汽車產業來說,都有著獨特的意味。


全球研發預算增加 20%,華為“上車”以後


智能汽車的「咽喉」


2016 年底,中國提出智能網聯汽車發展規劃。

在這個發展規劃中,「智能」的基礎是芯片,「網聯」的基礎是通信——華為恰巧在這兩個領域都是巨頭,它是全球最大的通信技術提供商,中國最大的芯片設計廠商。

對於成立 31 年、早在 2009 年就佈局車聯網的華為來說,它有著充足的 ICT 技術積累——就像正在崛起的華為雲一樣,車聯網也是華為將自己過去 30 年在 ICT 產業的技術積累釋放出來的成果。

今天,任何一家整車廠,背靠華為一家,就可以同時解決通訊芯片、處理器芯片和 AI 芯片的替代供應問題。

全球研發預算增加 20%,華為“上車”以後


然而,這也意味著,除了華為,在汽車電子領域,中國沒有一個世界級的 Tier1 供應商。

今天中國的智能汽車市場,被博世、大陸、電裝這些國際Tier1供應商巨頭壟斷,本土供應商不到 1%,尤其在通信芯片、處理器芯片和 AI 芯片領域,極度依賴美國。

對於整車企業而言,沒有替代供應商是異常可怕的。對於中國的汽車產業而言,沒有替代供應商是異常可怕的。

日後回望中國汽車產業高速向智能化邁進的這段征程,所有的中國汽車人應該都會深深記得,華為發揮了怎樣不可替代的作用。

另一方面,對華為來說,這也是它將自己的業務深度綁定國內市場的一個先發嘗試——國外不買我的方案,出口轉內銷,擴大國內車企的朋友圈,自然是宜早不宜晚。

事實上,從 2015 年起,華為輪值董事長徐直軍就親自上陣,跟時任一汽董事長徐平、總經理徐憲平接觸,然後又接連將廣汽、長安、東風、上汽、北汽一把手們拉入朋友圈。

這是華為人實幹精神的一個小小注腳。

如今將所有跟智能汽車相關的業務獨立出來,可以讓華為充分整合內部資源,利用內外部的人力資源池,從單純承接技術研發的需求,到引入專業前端需求挖掘和 BD 同事配合,不至於出現一個客戶面對好多個對接人的不專業局面。

對於以管理見長、又有著「以客戶為中心」企業文化浸潤的華為來說,這是一步好棋。

但事情又沒有那麼簡單。

這個已經將自己的觸角延伸到諸多暴利行業的巨頭,它在智能汽車上的一舉一動,都不可避免地會攪動起整個汽車圈的一江春水。

事實上,華為造車的傳聞,已經沸沸揚揚傳了好多年。

早在 2018 年,它還跟造車新勢力威馬傳過緋聞,當然後來雙方都澄清了。

"

全球研發預算增加 20%,華為“上車”以後


寫在前面:

今年 7 月 30 日,華為在深圳總部舉行 2019 年上半年業績發佈會。

今年上半年,華為實現營收 4013 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 23.2%,淨利潤率 8.7%。這是華為首次重磅發佈半年報,成績優異。

在發佈 2019 年上半年強勁表現財報後,華為將全球研發預算增加了 20%,從 2018 年的 150 億美元增加至 180 億美元。

這一動作背後,不禁讓人好奇:定位為增量部件供應商,今年升級為一級部門的華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 BU,其研發投入又是如何?

截至 2018 年底,華為在 5G 的研發上投入超過 20 億美元,約佔 2018 年總研發費用為的 8%。目前華為在 5G 領域已獲得 50 個商用合同。

據此保守推斷,升級為一級部門的汽車 BU,研發費用佔 5% 至 6% 並不為過。

華為汽車板塊的研發費用——隨著智能汽車 BU 迎來營收,將在一定程度上碾壓傳統車企和零部件企業。

類似於華為手機對華為消費者業務的逆勢上漲,這一幕或許會在智能汽車 BU 上重演。

全球研發預算增加 20%,華為“上車”以後


華為,落子不虛


全球研發預算增加 20%,華為“上車”以後


5 月 27 日,華為總裁任正非簽發了一份組織變動文件。

這份文件顯示,原來的車聯網業務部升級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 BU(Business Unit,業務單元),與運管商 BG、企業 BG 同屬 ICT(信息和通信技術)業務組織,直接向 CEO 彙報。

在華為內部,BU 是與 BG 並列的一級部門。

至此,華為擁有三大 BG:運營商 BG、企業 BG 和消費者 BG;兩大 BU:Cloud&AI 產品與服務 BU 和新成立的智能汽車解決方案 BU。

新 BU 的定位是:作為智能汽車領域的端到端業務責任主體,提供智能汽車的ICT部件和解決方案,助力企業造好車。

全球研發預算增加 20%,華為“上車”以後


跟華為輪值董事長徐直軍在上海車展說的基本一致。

難以想象,就在半年前,徐直軍還是華為內部喊造車喊得最響的一位。

全球研發預算增加 20%,華為“上車”以後


4 月 17 日,華為有史以來第一次參加車展,徐直軍三番五次「吐血」強調:華為致力於成為面向智能網聯汽車的增量部件供應商,汽車行業原有的部件華為不會去做。

專業造車 100 年的整車廠商們應該可以鬆口氣了。

不過,華為從來落子不虛。

全球研發預算增加 20%,華為“上車”以後


一個敏感的時間點


華為正式拎起智能汽車領域解決方案服務的時間點,值得推敲。

地球人都知道,2019 年初的那場孟晚舟被扣留事件,再到一個月前,特朗普把華為列為實體清單和國家安全出口黑名單,以及接踵而來的谷歌、微軟停止與華為合作……

華為選擇在這個時候加速汽車業務,是一次對美國的公開叫板——爾要戰,便戰。

特朗普的忌憚,或許可以從美國商務科學交通委員會主席、參議員 Roger Wicker 口中一窺究竟:「美國一定要贏下 5G,否則美國將徹底失去引領科技的優勢。」

贏下 5G,已經化作一種焦慮的心情,瀰漫在美國政壇。

這其中,首當其衝的,自然是手握眾多 5G 通信協議專利與底層芯片研發技術的華為。

這種背景下,華為正式發力智能汽車解決方案,對整個中國汽車產業來說,都有著獨特的意味。


全球研發預算增加 20%,華為“上車”以後


智能汽車的「咽喉」


2016 年底,中國提出智能網聯汽車發展規劃。

在這個發展規劃中,「智能」的基礎是芯片,「網聯」的基礎是通信——華為恰巧在這兩個領域都是巨頭,它是全球最大的通信技術提供商,中國最大的芯片設計廠商。

對於成立 31 年、早在 2009 年就佈局車聯網的華為來說,它有著充足的 ICT 技術積累——就像正在崛起的華為雲一樣,車聯網也是華為將自己過去 30 年在 ICT 產業的技術積累釋放出來的成果。

今天,任何一家整車廠,背靠華為一家,就可以同時解決通訊芯片、處理器芯片和 AI 芯片的替代供應問題。

全球研發預算增加 20%,華為“上車”以後


然而,這也意味著,除了華為,在汽車電子領域,中國沒有一個世界級的 Tier1 供應商。

今天中國的智能汽車市場,被博世、大陸、電裝這些國際Tier1供應商巨頭壟斷,本土供應商不到 1%,尤其在通信芯片、處理器芯片和 AI 芯片領域,極度依賴美國。

對於整車企業而言,沒有替代供應商是異常可怕的。對於中國的汽車產業而言,沒有替代供應商是異常可怕的。

日後回望中國汽車產業高速向智能化邁進的這段征程,所有的中國汽車人應該都會深深記得,華為發揮了怎樣不可替代的作用。

另一方面,對華為來說,這也是它將自己的業務深度綁定國內市場的一個先發嘗試——國外不買我的方案,出口轉內銷,擴大國內車企的朋友圈,自然是宜早不宜晚。

事實上,從 2015 年起,華為輪值董事長徐直軍就親自上陣,跟時任一汽董事長徐平、總經理徐憲平接觸,然後又接連將廣汽、長安、東風、上汽、北汽一把手們拉入朋友圈。

這是華為人實幹精神的一個小小注腳。

如今將所有跟智能汽車相關的業務獨立出來,可以讓華為充分整合內部資源,利用內外部的人力資源池,從單純承接技術研發的需求,到引入專業前端需求挖掘和 BD 同事配合,不至於出現一個客戶面對好多個對接人的不專業局面。

對於以管理見長、又有著「以客戶為中心」企業文化浸潤的華為來說,這是一步好棋。

但事情又沒有那麼簡單。

這個已經將自己的觸角延伸到諸多暴利行業的巨頭,它在智能汽車上的一舉一動,都不可避免地會攪動起整個汽車圈的一江春水。

事實上,華為造車的傳聞,已經沸沸揚揚傳了好多年。

早在 2018 年,它還跟造車新勢力威馬傳過緋聞,當然後來雙方都澄清了。

全球研發預算增加 20%,華為“上車”以後


2018 年 2 月,華為還試著將旗下的 Mate10 手機與保時捷深度綁定——這臺 AI 技術的華為手機可以直接啟動保時捷,讓華為在汽車圈再次小小地轟動了一把。

這次,它還非常高調地將自家的菊花標印上保時捷的車頭。

"

全球研發預算增加 20%,華為“上車”以後


寫在前面:

今年 7 月 30 日,華為在深圳總部舉行 2019 年上半年業績發佈會。

今年上半年,華為實現營收 4013 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 23.2%,淨利潤率 8.7%。這是華為首次重磅發佈半年報,成績優異。

在發佈 2019 年上半年強勁表現財報後,華為將全球研發預算增加了 20%,從 2018 年的 150 億美元增加至 180 億美元。

這一動作背後,不禁讓人好奇:定位為增量部件供應商,今年升級為一級部門的華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 BU,其研發投入又是如何?

截至 2018 年底,華為在 5G 的研發上投入超過 20 億美元,約佔 2018 年總研發費用為的 8%。目前華為在 5G 領域已獲得 50 個商用合同。

據此保守推斷,升級為一級部門的汽車 BU,研發費用佔 5% 至 6% 並不為過。

華為汽車板塊的研發費用——隨著智能汽車 BU 迎來營收,將在一定程度上碾壓傳統車企和零部件企業。

類似於華為手機對華為消費者業務的逆勢上漲,這一幕或許會在智能汽車 BU 上重演。

全球研發預算增加 20%,華為“上車”以後


華為,落子不虛


全球研發預算增加 20%,華為“上車”以後


5 月 27 日,華為總裁任正非簽發了一份組織變動文件。

這份文件顯示,原來的車聯網業務部升級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 BU(Business Unit,業務單元),與運管商 BG、企業 BG 同屬 ICT(信息和通信技術)業務組織,直接向 CEO 彙報。

在華為內部,BU 是與 BG 並列的一級部門。

至此,華為擁有三大 BG:運營商 BG、企業 BG 和消費者 BG;兩大 BU:Cloud&AI 產品與服務 BU 和新成立的智能汽車解決方案 BU。

新 BU 的定位是:作為智能汽車領域的端到端業務責任主體,提供智能汽車的ICT部件和解決方案,助力企業造好車。

全球研發預算增加 20%,華為“上車”以後


跟華為輪值董事長徐直軍在上海車展說的基本一致。

難以想象,就在半年前,徐直軍還是華為內部喊造車喊得最響的一位。

全球研發預算增加 20%,華為“上車”以後


4 月 17 日,華為有史以來第一次參加車展,徐直軍三番五次「吐血」強調:華為致力於成為面向智能網聯汽車的增量部件供應商,汽車行業原有的部件華為不會去做。

專業造車 100 年的整車廠商們應該可以鬆口氣了。

不過,華為從來落子不虛。

全球研發預算增加 20%,華為“上車”以後


一個敏感的時間點


華為正式拎起智能汽車領域解決方案服務的時間點,值得推敲。

地球人都知道,2019 年初的那場孟晚舟被扣留事件,再到一個月前,特朗普把華為列為實體清單和國家安全出口黑名單,以及接踵而來的谷歌、微軟停止與華為合作……

華為選擇在這個時候加速汽車業務,是一次對美國的公開叫板——爾要戰,便戰。

特朗普的忌憚,或許可以從美國商務科學交通委員會主席、參議員 Roger Wicker 口中一窺究竟:「美國一定要贏下 5G,否則美國將徹底失去引領科技的優勢。」

贏下 5G,已經化作一種焦慮的心情,瀰漫在美國政壇。

這其中,首當其衝的,自然是手握眾多 5G 通信協議專利與底層芯片研發技術的華為。

這種背景下,華為正式發力智能汽車解決方案,對整個中國汽車產業來說,都有著獨特的意味。


全球研發預算增加 20%,華為“上車”以後


智能汽車的「咽喉」


2016 年底,中國提出智能網聯汽車發展規劃。

在這個發展規劃中,「智能」的基礎是芯片,「網聯」的基礎是通信——華為恰巧在這兩個領域都是巨頭,它是全球最大的通信技術提供商,中國最大的芯片設計廠商。

對於成立 31 年、早在 2009 年就佈局車聯網的華為來說,它有著充足的 ICT 技術積累——就像正在崛起的華為雲一樣,車聯網也是華為將自己過去 30 年在 ICT 產業的技術積累釋放出來的成果。

今天,任何一家整車廠,背靠華為一家,就可以同時解決通訊芯片、處理器芯片和 AI 芯片的替代供應問題。

全球研發預算增加 20%,華為“上車”以後


然而,這也意味著,除了華為,在汽車電子領域,中國沒有一個世界級的 Tier1 供應商。

今天中國的智能汽車市場,被博世、大陸、電裝這些國際Tier1供應商巨頭壟斷,本土供應商不到 1%,尤其在通信芯片、處理器芯片和 AI 芯片領域,極度依賴美國。

對於整車企業而言,沒有替代供應商是異常可怕的。對於中國的汽車產業而言,沒有替代供應商是異常可怕的。

日後回望中國汽車產業高速向智能化邁進的這段征程,所有的中國汽車人應該都會深深記得,華為發揮了怎樣不可替代的作用。

另一方面,對華為來說,這也是它將自己的業務深度綁定國內市場的一個先發嘗試——國外不買我的方案,出口轉內銷,擴大國內車企的朋友圈,自然是宜早不宜晚。

事實上,從 2015 年起,華為輪值董事長徐直軍就親自上陣,跟時任一汽董事長徐平、總經理徐憲平接觸,然後又接連將廣汽、長安、東風、上汽、北汽一把手們拉入朋友圈。

這是華為人實幹精神的一個小小注腳。

如今將所有跟智能汽車相關的業務獨立出來,可以讓華為充分整合內部資源,利用內外部的人力資源池,從單純承接技術研發的需求,到引入專業前端需求挖掘和 BD 同事配合,不至於出現一個客戶面對好多個對接人的不專業局面。

對於以管理見長、又有著「以客戶為中心」企業文化浸潤的華為來說,這是一步好棋。

但事情又沒有那麼簡單。

這個已經將自己的觸角延伸到諸多暴利行業的巨頭,它在智能汽車上的一舉一動,都不可避免地會攪動起整個汽車圈的一江春水。

事實上,華為造車的傳聞,已經沸沸揚揚傳了好多年。

早在 2018 年,它還跟造車新勢力威馬傳過緋聞,當然後來雙方都澄清了。

全球研發預算增加 20%,華為“上車”以後


2018 年 2 月,華為還試著將旗下的 Mate10 手機與保時捷深度綁定——這臺 AI 技術的華為手機可以直接啟動保時捷,讓華為在汽車圈再次小小地轟動了一把。

這次,它還非常高調地將自家的菊花標印上保時捷的車頭。

全球研發預算增加 20%,華為“上車”以後


2019 年 1 月,華為正式和奧迪簽署自動駕駛前瞻技術方案協議,在未來幾年,為奧迪品牌汽車實現 L4 級別的智能駕駛。

這大概是華為最接近造車的一次。


"

全球研發預算增加 20%,華為“上車”以後


寫在前面:

今年 7 月 30 日,華為在深圳總部舉行 2019 年上半年業績發佈會。

今年上半年,華為實現營收 4013 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 23.2%,淨利潤率 8.7%。這是華為首次重磅發佈半年報,成績優異。

在發佈 2019 年上半年強勁表現財報後,華為將全球研發預算增加了 20%,從 2018 年的 150 億美元增加至 180 億美元。

這一動作背後,不禁讓人好奇:定位為增量部件供應商,今年升級為一級部門的華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 BU,其研發投入又是如何?

截至 2018 年底,華為在 5G 的研發上投入超過 20 億美元,約佔 2018 年總研發費用為的 8%。目前華為在 5G 領域已獲得 50 個商用合同。

據此保守推斷,升級為一級部門的汽車 BU,研發費用佔 5% 至 6% 並不為過。

華為汽車板塊的研發費用——隨著智能汽車 BU 迎來營收,將在一定程度上碾壓傳統車企和零部件企業。

類似於華為手機對華為消費者業務的逆勢上漲,這一幕或許會在智能汽車 BU 上重演。

全球研發預算增加 20%,華為“上車”以後


華為,落子不虛


全球研發預算增加 20%,華為“上車”以後


5 月 27 日,華為總裁任正非簽發了一份組織變動文件。

這份文件顯示,原來的車聯網業務部升級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 BU(Business Unit,業務單元),與運管商 BG、企業 BG 同屬 ICT(信息和通信技術)業務組織,直接向 CEO 彙報。

在華為內部,BU 是與 BG 並列的一級部門。

至此,華為擁有三大 BG:運營商 BG、企業 BG 和消費者 BG;兩大 BU:Cloud&AI 產品與服務 BU 和新成立的智能汽車解決方案 BU。

新 BU 的定位是:作為智能汽車領域的端到端業務責任主體,提供智能汽車的ICT部件和解決方案,助力企業造好車。

全球研發預算增加 20%,華為“上車”以後


跟華為輪值董事長徐直軍在上海車展說的基本一致。

難以想象,就在半年前,徐直軍還是華為內部喊造車喊得最響的一位。

全球研發預算增加 20%,華為“上車”以後


4 月 17 日,華為有史以來第一次參加車展,徐直軍三番五次「吐血」強調:華為致力於成為面向智能網聯汽車的增量部件供應商,汽車行業原有的部件華為不會去做。

專業造車 100 年的整車廠商們應該可以鬆口氣了。

不過,華為從來落子不虛。

全球研發預算增加 20%,華為“上車”以後


一個敏感的時間點


華為正式拎起智能汽車領域解決方案服務的時間點,值得推敲。

地球人都知道,2019 年初的那場孟晚舟被扣留事件,再到一個月前,特朗普把華為列為實體清單和國家安全出口黑名單,以及接踵而來的谷歌、微軟停止與華為合作……

華為選擇在這個時候加速汽車業務,是一次對美國的公開叫板——爾要戰,便戰。

特朗普的忌憚,或許可以從美國商務科學交通委員會主席、參議員 Roger Wicker 口中一窺究竟:「美國一定要贏下 5G,否則美國將徹底失去引領科技的優勢。」

贏下 5G,已經化作一種焦慮的心情,瀰漫在美國政壇。

這其中,首當其衝的,自然是手握眾多 5G 通信協議專利與底層芯片研發技術的華為。

這種背景下,華為正式發力智能汽車解決方案,對整個中國汽車產業來說,都有著獨特的意味。


全球研發預算增加 20%,華為“上車”以後


智能汽車的「咽喉」


2016 年底,中國提出智能網聯汽車發展規劃。

在這個發展規劃中,「智能」的基礎是芯片,「網聯」的基礎是通信——華為恰巧在這兩個領域都是巨頭,它是全球最大的通信技術提供商,中國最大的芯片設計廠商。

對於成立 31 年、早在 2009 年就佈局車聯網的華為來說,它有著充足的 ICT 技術積累——就像正在崛起的華為雲一樣,車聯網也是華為將自己過去 30 年在 ICT 產業的技術積累釋放出來的成果。

今天,任何一家整車廠,背靠華為一家,就可以同時解決通訊芯片、處理器芯片和 AI 芯片的替代供應問題。

全球研發預算增加 20%,華為“上車”以後


然而,這也意味著,除了華為,在汽車電子領域,中國沒有一個世界級的 Tier1 供應商。

今天中國的智能汽車市場,被博世、大陸、電裝這些國際Tier1供應商巨頭壟斷,本土供應商不到 1%,尤其在通信芯片、處理器芯片和 AI 芯片領域,極度依賴美國。

對於整車企業而言,沒有替代供應商是異常可怕的。對於中國的汽車產業而言,沒有替代供應商是異常可怕的。

日後回望中國汽車產業高速向智能化邁進的這段征程,所有的中國汽車人應該都會深深記得,華為發揮了怎樣不可替代的作用。

另一方面,對華為來說,這也是它將自己的業務深度綁定國內市場的一個先發嘗試——國外不買我的方案,出口轉內銷,擴大國內車企的朋友圈,自然是宜早不宜晚。

事實上,從 2015 年起,華為輪值董事長徐直軍就親自上陣,跟時任一汽董事長徐平、總經理徐憲平接觸,然後又接連將廣汽、長安、東風、上汽、北汽一把手們拉入朋友圈。

這是華為人實幹精神的一個小小注腳。

如今將所有跟智能汽車相關的業務獨立出來,可以讓華為充分整合內部資源,利用內外部的人力資源池,從單純承接技術研發的需求,到引入專業前端需求挖掘和 BD 同事配合,不至於出現一個客戶面對好多個對接人的不專業局面。

對於以管理見長、又有著「以客戶為中心」企業文化浸潤的華為來說,這是一步好棋。

但事情又沒有那麼簡單。

這個已經將自己的觸角延伸到諸多暴利行業的巨頭,它在智能汽車上的一舉一動,都不可避免地會攪動起整個汽車圈的一江春水。

事實上,華為造車的傳聞,已經沸沸揚揚傳了好多年。

早在 2018 年,它還跟造車新勢力威馬傳過緋聞,當然後來雙方都澄清了。

全球研發預算增加 20%,華為“上車”以後


2018 年 2 月,華為還試著將旗下的 Mate10 手機與保時捷深度綁定——這臺 AI 技術的華為手機可以直接啟動保時捷,讓華為在汽車圈再次小小地轟動了一把。

這次,它還非常高調地將自家的菊花標印上保時捷的車頭。

全球研發預算增加 20%,華為“上車”以後


2019 年 1 月,華為正式和奧迪簽署自動駕駛前瞻技術方案協議,在未來幾年,為奧迪品牌汽車實現 L4 級別的智能駕駛。

這大概是華為最接近造車的一次。


全球研發預算增加 20%,華為“上車”以後


華為的「肌肉」


美團創始人王興問一個懂行的朋友:「全球範圍內長期來看,自動駕駛你最看好哪家公司?」

朋友回覆:「三五年內哪家都沒戲,長期來看,如果一定要挑一家公司,我選華為......」

此言不差。

既有實力跟自動駕駛大數據、雲計算見長的 BAT 爭高下,又能和博世、大陸、電裝這些以硬件見長的傳統汽車零部件供應商一較高下,華為有著絕對實力,成為車聯網供應商領域的 No.1。

更何況,造車的利益誘惑,不只是一條魚,而是一片海洋。

美國諮詢機構 IHF 曾預測:到 2035 年,全球智能汽車銷量將突破 1000 萬輛。

麥肯錫的預測更加大膽:2025 年,智能汽車的市場規模將達到 1.9 萬億美元。這其中蘊含著極大的商業價值,不管是產業鏈和相關產業,還是整車廠本身。

面對近在眼前的蛋糕,不管有沒有前期積累,巨頭們都不會心如止水。

蘋果、谷歌、阿里、百度、英特爾等紛紛砸進巨資,華為作為全球通訊巨頭,站在人類高新科技和基礎科學研究的前沿,不可能無動於衷。

電動車和智能駕駛的趨勢判斷已經非常清晰,戰略既定,全力以赴拼執行。

對於華為的決策團而言,他們也確實需要為這艘載有 17 萬平均年薪 110 萬的年輕人的巨輪,尋找新的增長點。

今年 3 月 28 日,華為戰略與發展委員會上,華為預計 2021 年收入超過 1500 億美元。但去年開始,華為的收入增速開始放緩,尤其是支柱的運營商業務。

以手機為主的華為消費者業務現在是增長的主力。但是,在全球智能手機整體市場已經進入新的平臺期的當下,手機業務很難支撐華為在未來 10 年的增長需求——不久前,徐直軍就直言不諱地對外表示,手機業務的風險是存在的。

"

全球研發預算增加 20%,華為“上車”以後


寫在前面:

今年 7 月 30 日,華為在深圳總部舉行 2019 年上半年業績發佈會。

今年上半年,華為實現營收 4013 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 23.2%,淨利潤率 8.7%。這是華為首次重磅發佈半年報,成績優異。

在發佈 2019 年上半年強勁表現財報後,華為將全球研發預算增加了 20%,從 2018 年的 150 億美元增加至 180 億美元。

這一動作背後,不禁讓人好奇:定位為增量部件供應商,今年升級為一級部門的華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 BU,其研發投入又是如何?

截至 2018 年底,華為在 5G 的研發上投入超過 20 億美元,約佔 2018 年總研發費用為的 8%。目前華為在 5G 領域已獲得 50 個商用合同。

據此保守推斷,升級為一級部門的汽車 BU,研發費用佔 5% 至 6% 並不為過。

華為汽車板塊的研發費用——隨著智能汽車 BU 迎來營收,將在一定程度上碾壓傳統車企和零部件企業。

類似於華為手機對華為消費者業務的逆勢上漲,這一幕或許會在智能汽車 BU 上重演。

全球研發預算增加 20%,華為“上車”以後


華為,落子不虛


全球研發預算增加 20%,華為“上車”以後


5 月 27 日,華為總裁任正非簽發了一份組織變動文件。

這份文件顯示,原來的車聯網業務部升級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 BU(Business Unit,業務單元),與運管商 BG、企業 BG 同屬 ICT(信息和通信技術)業務組織,直接向 CEO 彙報。

在華為內部,BU 是與 BG 並列的一級部門。

至此,華為擁有三大 BG:運營商 BG、企業 BG 和消費者 BG;兩大 BU:Cloud&AI 產品與服務 BU 和新成立的智能汽車解決方案 BU。

新 BU 的定位是:作為智能汽車領域的端到端業務責任主體,提供智能汽車的ICT部件和解決方案,助力企業造好車。

全球研發預算增加 20%,華為“上車”以後


跟華為輪值董事長徐直軍在上海車展說的基本一致。

難以想象,就在半年前,徐直軍還是華為內部喊造車喊得最響的一位。

全球研發預算增加 20%,華為“上車”以後


4 月 17 日,華為有史以來第一次參加車展,徐直軍三番五次「吐血」強調:華為致力於成為面向智能網聯汽車的增量部件供應商,汽車行業原有的部件華為不會去做。

專業造車 100 年的整車廠商們應該可以鬆口氣了。

不過,華為從來落子不虛。

全球研發預算增加 20%,華為“上車”以後


一個敏感的時間點


華為正式拎起智能汽車領域解決方案服務的時間點,值得推敲。

地球人都知道,2019 年初的那場孟晚舟被扣留事件,再到一個月前,特朗普把華為列為實體清單和國家安全出口黑名單,以及接踵而來的谷歌、微軟停止與華為合作……

華為選擇在這個時候加速汽車業務,是一次對美國的公開叫板——爾要戰,便戰。

特朗普的忌憚,或許可以從美國商務科學交通委員會主席、參議員 Roger Wicker 口中一窺究竟:「美國一定要贏下 5G,否則美國將徹底失去引領科技的優勢。」

贏下 5G,已經化作一種焦慮的心情,瀰漫在美國政壇。

這其中,首當其衝的,自然是手握眾多 5G 通信協議專利與底層芯片研發技術的華為。

這種背景下,華為正式發力智能汽車解決方案,對整個中國汽車產業來說,都有著獨特的意味。


全球研發預算增加 20%,華為“上車”以後


智能汽車的「咽喉」


2016 年底,中國提出智能網聯汽車發展規劃。

在這個發展規劃中,「智能」的基礎是芯片,「網聯」的基礎是通信——華為恰巧在這兩個領域都是巨頭,它是全球最大的通信技術提供商,中國最大的芯片設計廠商。

對於成立 31 年、早在 2009 年就佈局車聯網的華為來說,它有著充足的 ICT 技術積累——就像正在崛起的華為雲一樣,車聯網也是華為將自己過去 30 年在 ICT 產業的技術積累釋放出來的成果。

今天,任何一家整車廠,背靠華為一家,就可以同時解決通訊芯片、處理器芯片和 AI 芯片的替代供應問題。

全球研發預算增加 20%,華為“上車”以後


然而,這也意味著,除了華為,在汽車電子領域,中國沒有一個世界級的 Tier1 供應商。

今天中國的智能汽車市場,被博世、大陸、電裝這些國際Tier1供應商巨頭壟斷,本土供應商不到 1%,尤其在通信芯片、處理器芯片和 AI 芯片領域,極度依賴美國。

對於整車企業而言,沒有替代供應商是異常可怕的。對於中國的汽車產業而言,沒有替代供應商是異常可怕的。

日後回望中國汽車產業高速向智能化邁進的這段征程,所有的中國汽車人應該都會深深記得,華為發揮了怎樣不可替代的作用。

另一方面,對華為來說,這也是它將自己的業務深度綁定國內市場的一個先發嘗試——國外不買我的方案,出口轉內銷,擴大國內車企的朋友圈,自然是宜早不宜晚。

事實上,從 2015 年起,華為輪值董事長徐直軍就親自上陣,跟時任一汽董事長徐平、總經理徐憲平接觸,然後又接連將廣汽、長安、東風、上汽、北汽一把手們拉入朋友圈。

這是華為人實幹精神的一個小小注腳。

如今將所有跟智能汽車相關的業務獨立出來,可以讓華為充分整合內部資源,利用內外部的人力資源池,從單純承接技術研發的需求,到引入專業前端需求挖掘和 BD 同事配合,不至於出現一個客戶面對好多個對接人的不專業局面。

對於以管理見長、又有著「以客戶為中心」企業文化浸潤的華為來說,這是一步好棋。

但事情又沒有那麼簡單。

這個已經將自己的觸角延伸到諸多暴利行業的巨頭,它在智能汽車上的一舉一動,都不可避免地會攪動起整個汽車圈的一江春水。

事實上,華為造車的傳聞,已經沸沸揚揚傳了好多年。

早在 2018 年,它還跟造車新勢力威馬傳過緋聞,當然後來雙方都澄清了。

全球研發預算增加 20%,華為“上車”以後


2018 年 2 月,華為還試著將旗下的 Mate10 手機與保時捷深度綁定——這臺 AI 技術的華為手機可以直接啟動保時捷,讓華為在汽車圈再次小小地轟動了一把。

這次,它還非常高調地將自家的菊花標印上保時捷的車頭。

全球研發預算增加 20%,華為“上車”以後


2019 年 1 月,華為正式和奧迪簽署自動駕駛前瞻技術方案協議,在未來幾年,為奧迪品牌汽車實現 L4 級別的智能駕駛。

這大概是華為最接近造車的一次。


全球研發預算增加 20%,華為“上車”以後


華為的「肌肉」


美團創始人王興問一個懂行的朋友:「全球範圍內長期來看,自動駕駛你最看好哪家公司?」

朋友回覆:「三五年內哪家都沒戲,長期來看,如果一定要挑一家公司,我選華為......」

此言不差。

既有實力跟自動駕駛大數據、雲計算見長的 BAT 爭高下,又能和博世、大陸、電裝這些以硬件見長的傳統汽車零部件供應商一較高下,華為有著絕對實力,成為車聯網供應商領域的 No.1。

更何況,造車的利益誘惑,不只是一條魚,而是一片海洋。

美國諮詢機構 IHF 曾預測:到 2035 年,全球智能汽車銷量將突破 1000 萬輛。

麥肯錫的預測更加大膽:2025 年,智能汽車的市場規模將達到 1.9 萬億美元。這其中蘊含著極大的商業價值,不管是產業鏈和相關產業,還是整車廠本身。

面對近在眼前的蛋糕,不管有沒有前期積累,巨頭們都不會心如止水。

蘋果、谷歌、阿里、百度、英特爾等紛紛砸進巨資,華為作為全球通訊巨頭,站在人類高新科技和基礎科學研究的前沿,不可能無動於衷。

電動車和智能駕駛的趨勢判斷已經非常清晰,戰略既定,全力以赴拼執行。

對於華為的決策團而言,他們也確實需要為這艘載有 17 萬平均年薪 110 萬的年輕人的巨輪,尋找新的增長點。

今年 3 月 28 日,華為戰略與發展委員會上,華為預計 2021 年收入超過 1500 億美元。但去年開始,華為的收入增速開始放緩,尤其是支柱的運營商業務。

以手機為主的華為消費者業務現在是增長的主力。但是,在全球智能手機整體市場已經進入新的平臺期的當下,手機業務很難支撐華為在未來 10 年的增長需求——不久前,徐直軍就直言不諱地對外表示,手機業務的風險是存在的。

全球研發預算增加 20%,華為“上車”以後


而廣為期待的 5G,在華為的產業版圖裡,只是一個產品。

曾經寄予厚望的華為雲,短期內面臨阿里、騰訊等對手的強烈競爭,即使贏下政務雲這種局域市場,也必然是慘勝。

業務的成長性,是華為戰略的優先選項,保持良好的業務成長性,關係到整個華為體系的正常和安全運轉。

不管華為以什麼姿態表達「不造車」的所謂初衷,但事實是,從「智能汽車解決方案供應商」到「自主造車品牌」,距離可能沒有那麼遠。

今天,造車的門檻正在不斷降低。

隨著無人駕駛、新能源汽車為主導的智能駕駛的興起,傳統造車三大件(發動機、變速箱、底盤)的護城河正在被抽乾,汽車從機械產品變成電氣產品、電子產品、互聯網產品、AI產品。

傳統汽車正在喪失主動性,進入比拼供應商的階段。

這跟當初功能手機向智能手機迭代的情況非常類似。

而眼下的華為,在汽車領域,也正在走當年造手機的老路子:先做供應商,或者直接做 OEM,然後慢慢做品牌,做高端。

在智能手機賽道,華為已經證明了自己的能力——它能夠將芯片、硬件、軟件和AI有效地整合,然後打造出大家喜愛的產品。

如果為了成為最大車聯網供應商而放棄造車的機會,是非常愚蠢的。

當然,不一定是今天。

造車的供應鏈複雜度,一定遠超手機行業,不過,有哪家公司會無視成為「華為汽車」供應商的機會呢?對這家傳奇企業來說,又有什麼不可能的呢?

"

全球研發預算增加 20%,華為“上車”以後


寫在前面:

今年 7 月 30 日,華為在深圳總部舉行 2019 年上半年業績發佈會。

今年上半年,華為實現營收 4013 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 23.2%,淨利潤率 8.7%。這是華為首次重磅發佈半年報,成績優異。

在發佈 2019 年上半年強勁表現財報後,華為將全球研發預算增加了 20%,從 2018 年的 150 億美元增加至 180 億美元。

這一動作背後,不禁讓人好奇:定位為增量部件供應商,今年升級為一級部門的華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 BU,其研發投入又是如何?

截至 2018 年底,華為在 5G 的研發上投入超過 20 億美元,約佔 2018 年總研發費用為的 8%。目前華為在 5G 領域已獲得 50 個商用合同。

據此保守推斷,升級為一級部門的汽車 BU,研發費用佔 5% 至 6% 並不為過。

華為汽車板塊的研發費用——隨著智能汽車 BU 迎來營收,將在一定程度上碾壓傳統車企和零部件企業。

類似於華為手機對華為消費者業務的逆勢上漲,這一幕或許會在智能汽車 BU 上重演。

全球研發預算增加 20%,華為“上車”以後


華為,落子不虛


全球研發預算增加 20%,華為“上車”以後


5 月 27 日,華為總裁任正非簽發了一份組織變動文件。

這份文件顯示,原來的車聯網業務部升級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 BU(Business Unit,業務單元),與運管商 BG、企業 BG 同屬 ICT(信息和通信技術)業務組織,直接向 CEO 彙報。

在華為內部,BU 是與 BG 並列的一級部門。

至此,華為擁有三大 BG:運營商 BG、企業 BG 和消費者 BG;兩大 BU:Cloud&AI 產品與服務 BU 和新成立的智能汽車解決方案 BU。

新 BU 的定位是:作為智能汽車領域的端到端業務責任主體,提供智能汽車的ICT部件和解決方案,助力企業造好車。

全球研發預算增加 20%,華為“上車”以後


跟華為輪值董事長徐直軍在上海車展說的基本一致。

難以想象,就在半年前,徐直軍還是華為內部喊造車喊得最響的一位。

全球研發預算增加 20%,華為“上車”以後


4 月 17 日,華為有史以來第一次參加車展,徐直軍三番五次「吐血」強調:華為致力於成為面向智能網聯汽車的增量部件供應商,汽車行業原有的部件華為不會去做。

專業造車 100 年的整車廠商們應該可以鬆口氣了。

不過,華為從來落子不虛。

全球研發預算增加 20%,華為“上車”以後


一個敏感的時間點


華為正式拎起智能汽車領域解決方案服務的時間點,值得推敲。

地球人都知道,2019 年初的那場孟晚舟被扣留事件,再到一個月前,特朗普把華為列為實體清單和國家安全出口黑名單,以及接踵而來的谷歌、微軟停止與華為合作……

華為選擇在這個時候加速汽車業務,是一次對美國的公開叫板——爾要戰,便戰。

特朗普的忌憚,或許可以從美國商務科學交通委員會主席、參議員 Roger Wicker 口中一窺究竟:「美國一定要贏下 5G,否則美國將徹底失去引領科技的優勢。」

贏下 5G,已經化作一種焦慮的心情,瀰漫在美國政壇。

這其中,首當其衝的,自然是手握眾多 5G 通信協議專利與底層芯片研發技術的華為。

這種背景下,華為正式發力智能汽車解決方案,對整個中國汽車產業來說,都有著獨特的意味。


全球研發預算增加 20%,華為“上車”以後


智能汽車的「咽喉」


2016 年底,中國提出智能網聯汽車發展規劃。

在這個發展規劃中,「智能」的基礎是芯片,「網聯」的基礎是通信——華為恰巧在這兩個領域都是巨頭,它是全球最大的通信技術提供商,中國最大的芯片設計廠商。

對於成立 31 年、早在 2009 年就佈局車聯網的華為來說,它有著充足的 ICT 技術積累——就像正在崛起的華為雲一樣,車聯網也是華為將自己過去 30 年在 ICT 產業的技術積累釋放出來的成果。

今天,任何一家整車廠,背靠華為一家,就可以同時解決通訊芯片、處理器芯片和 AI 芯片的替代供應問題。

全球研發預算增加 20%,華為“上車”以後


然而,這也意味著,除了華為,在汽車電子領域,中國沒有一個世界級的 Tier1 供應商。

今天中國的智能汽車市場,被博世、大陸、電裝這些國際Tier1供應商巨頭壟斷,本土供應商不到 1%,尤其在通信芯片、處理器芯片和 AI 芯片領域,極度依賴美國。

對於整車企業而言,沒有替代供應商是異常可怕的。對於中國的汽車產業而言,沒有替代供應商是異常可怕的。

日後回望中國汽車產業高速向智能化邁進的這段征程,所有的中國汽車人應該都會深深記得,華為發揮了怎樣不可替代的作用。

另一方面,對華為來說,這也是它將自己的業務深度綁定國內市場的一個先發嘗試——國外不買我的方案,出口轉內銷,擴大國內車企的朋友圈,自然是宜早不宜晚。

事實上,從 2015 年起,華為輪值董事長徐直軍就親自上陣,跟時任一汽董事長徐平、總經理徐憲平接觸,然後又接連將廣汽、長安、東風、上汽、北汽一把手們拉入朋友圈。

這是華為人實幹精神的一個小小注腳。

如今將所有跟智能汽車相關的業務獨立出來,可以讓華為充分整合內部資源,利用內外部的人力資源池,從單純承接技術研發的需求,到引入專業前端需求挖掘和 BD 同事配合,不至於出現一個客戶面對好多個對接人的不專業局面。

對於以管理見長、又有著「以客戶為中心」企業文化浸潤的華為來說,這是一步好棋。

但事情又沒有那麼簡單。

這個已經將自己的觸角延伸到諸多暴利行業的巨頭,它在智能汽車上的一舉一動,都不可避免地會攪動起整個汽車圈的一江春水。

事實上,華為造車的傳聞,已經沸沸揚揚傳了好多年。

早在 2018 年,它還跟造車新勢力威馬傳過緋聞,當然後來雙方都澄清了。

全球研發預算增加 20%,華為“上車”以後


2018 年 2 月,華為還試著將旗下的 Mate10 手機與保時捷深度綁定——這臺 AI 技術的華為手機可以直接啟動保時捷,讓華為在汽車圈再次小小地轟動了一把。

這次,它還非常高調地將自家的菊花標印上保時捷的車頭。

全球研發預算增加 20%,華為“上車”以後


2019 年 1 月,華為正式和奧迪簽署自動駕駛前瞻技術方案協議,在未來幾年,為奧迪品牌汽車實現 L4 級別的智能駕駛。

這大概是華為最接近造車的一次。


全球研發預算增加 20%,華為“上車”以後


華為的「肌肉」


美團創始人王興問一個懂行的朋友:「全球範圍內長期來看,自動駕駛你最看好哪家公司?」

朋友回覆:「三五年內哪家都沒戲,長期來看,如果一定要挑一家公司,我選華為......」

此言不差。

既有實力跟自動駕駛大數據、雲計算見長的 BAT 爭高下,又能和博世、大陸、電裝這些以硬件見長的傳統汽車零部件供應商一較高下,華為有著絕對實力,成為車聯網供應商領域的 No.1。

更何況,造車的利益誘惑,不只是一條魚,而是一片海洋。

美國諮詢機構 IHF 曾預測:到 2035 年,全球智能汽車銷量將突破 1000 萬輛。

麥肯錫的預測更加大膽:2025 年,智能汽車的市場規模將達到 1.9 萬億美元。這其中蘊含著極大的商業價值,不管是產業鏈和相關產業,還是整車廠本身。

面對近在眼前的蛋糕,不管有沒有前期積累,巨頭們都不會心如止水。

蘋果、谷歌、阿里、百度、英特爾等紛紛砸進巨資,華為作為全球通訊巨頭,站在人類高新科技和基礎科學研究的前沿,不可能無動於衷。

電動車和智能駕駛的趨勢判斷已經非常清晰,戰略既定,全力以赴拼執行。

對於華為的決策團而言,他們也確實需要為這艘載有 17 萬平均年薪 110 萬的年輕人的巨輪,尋找新的增長點。

今年 3 月 28 日,華為戰略與發展委員會上,華為預計 2021 年收入超過 1500 億美元。但去年開始,華為的收入增速開始放緩,尤其是支柱的運營商業務。

以手機為主的華為消費者業務現在是增長的主力。但是,在全球智能手機整體市場已經進入新的平臺期的當下,手機業務很難支撐華為在未來 10 年的增長需求——不久前,徐直軍就直言不諱地對外表示,手機業務的風險是存在的。

全球研發預算增加 20%,華為“上車”以後


而廣為期待的 5G,在華為的產業版圖裡,只是一個產品。

曾經寄予厚望的華為雲,短期內面臨阿里、騰訊等對手的強烈競爭,即使贏下政務雲這種局域市場,也必然是慘勝。

業務的成長性,是華為戰略的優先選項,保持良好的業務成長性,關係到整個華為體系的正常和安全運轉。

不管華為以什麼姿態表達「不造車」的所謂初衷,但事實是,從「智能汽車解決方案供應商」到「自主造車品牌」,距離可能沒有那麼遠。

今天,造車的門檻正在不斷降低。

隨著無人駕駛、新能源汽車為主導的智能駕駛的興起,傳統造車三大件(發動機、變速箱、底盤)的護城河正在被抽乾,汽車從機械產品變成電氣產品、電子產品、互聯網產品、AI產品。

傳統汽車正在喪失主動性,進入比拼供應商的階段。

這跟當初功能手機向智能手機迭代的情況非常類似。

而眼下的華為,在汽車領域,也正在走當年造手機的老路子:先做供應商,或者直接做 OEM,然後慢慢做品牌,做高端。

在智能手機賽道,華為已經證明了自己的能力——它能夠將芯片、硬件、軟件和AI有效地整合,然後打造出大家喜愛的產品。

如果為了成為最大車聯網供應商而放棄造車的機會,是非常愚蠢的。

當然,不一定是今天。

造車的供應鏈複雜度,一定遠超手機行業,不過,有哪家公司會無視成為「華為汽車」供應商的機會呢?對這家傳奇企業來說,又有什麼不可能的呢?

全球研發預算增加 20%,華為“上車”以後


「沿途下蛋」


今天,如果有人真喊出華為造車去,第一個不同意的,可能是華為的精神領袖,任正非本人。

儘管具備了技術與實力,但對於造車,任正非有自己的堅持。

一手塑造了華為狼性文化的任正非,是華為內部的保守派,曾經不止一次當著諸位媒體的面,否決華為進軍汽車製造業的想法。


"

全球研發預算增加 20%,華為“上車”以後


寫在前面:

今年 7 月 30 日,華為在深圳總部舉行 2019 年上半年業績發佈會。

今年上半年,華為實現營收 4013 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 23.2%,淨利潤率 8.7%。這是華為首次重磅發佈半年報,成績優異。

在發佈 2019 年上半年強勁表現財報後,華為將全球研發預算增加了 20%,從 2018 年的 150 億美元增加至 180 億美元。

這一動作背後,不禁讓人好奇:定位為增量部件供應商,今年升級為一級部門的華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 BU,其研發投入又是如何?

截至 2018 年底,華為在 5G 的研發上投入超過 20 億美元,約佔 2018 年總研發費用為的 8%。目前華為在 5G 領域已獲得 50 個商用合同。

據此保守推斷,升級為一級部門的汽車 BU,研發費用佔 5% 至 6% 並不為過。

華為汽車板塊的研發費用——隨著智能汽車 BU 迎來營收,將在一定程度上碾壓傳統車企和零部件企業。

類似於華為手機對華為消費者業務的逆勢上漲,這一幕或許會在智能汽車 BU 上重演。

全球研發預算增加 20%,華為“上車”以後


華為,落子不虛


全球研發預算增加 20%,華為“上車”以後


5 月 27 日,華為總裁任正非簽發了一份組織變動文件。

這份文件顯示,原來的車聯網業務部升級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 BU(Business Unit,業務單元),與運管商 BG、企業 BG 同屬 ICT(信息和通信技術)業務組織,直接向 CEO 彙報。

在華為內部,BU 是與 BG 並列的一級部門。

至此,華為擁有三大 BG:運營商 BG、企業 BG 和消費者 BG;兩大 BU:Cloud&AI 產品與服務 BU 和新成立的智能汽車解決方案 BU。

新 BU 的定位是:作為智能汽車領域的端到端業務責任主體,提供智能汽車的ICT部件和解決方案,助力企業造好車。

全球研發預算增加 20%,華為“上車”以後


跟華為輪值董事長徐直軍在上海車展說的基本一致。

難以想象,就在半年前,徐直軍還是華為內部喊造車喊得最響的一位。

全球研發預算增加 20%,華為“上車”以後


4 月 17 日,華為有史以來第一次參加車展,徐直軍三番五次「吐血」強調:華為致力於成為面向智能網聯汽車的增量部件供應商,汽車行業原有的部件華為不會去做。

專業造車 100 年的整車廠商們應該可以鬆口氣了。

不過,華為從來落子不虛。

全球研發預算增加 20%,華為“上車”以後


一個敏感的時間點


華為正式拎起智能汽車領域解決方案服務的時間點,值得推敲。

地球人都知道,2019 年初的那場孟晚舟被扣留事件,再到一個月前,特朗普把華為列為實體清單和國家安全出口黑名單,以及接踵而來的谷歌、微軟停止與華為合作……

華為選擇在這個時候加速汽車業務,是一次對美國的公開叫板——爾要戰,便戰。

特朗普的忌憚,或許可以從美國商務科學交通委員會主席、參議員 Roger Wicker 口中一窺究竟:「美國一定要贏下 5G,否則美國將徹底失去引領科技的優勢。」

贏下 5G,已經化作一種焦慮的心情,瀰漫在美國政壇。

這其中,首當其衝的,自然是手握眾多 5G 通信協議專利與底層芯片研發技術的華為。

這種背景下,華為正式發力智能汽車解決方案,對整個中國汽車產業來說,都有著獨特的意味。


全球研發預算增加 20%,華為“上車”以後


智能汽車的「咽喉」


2016 年底,中國提出智能網聯汽車發展規劃。

在這個發展規劃中,「智能」的基礎是芯片,「網聯」的基礎是通信——華為恰巧在這兩個領域都是巨頭,它是全球最大的通信技術提供商,中國最大的芯片設計廠商。

對於成立 31 年、早在 2009 年就佈局車聯網的華為來說,它有著充足的 ICT 技術積累——就像正在崛起的華為雲一樣,車聯網也是華為將自己過去 30 年在 ICT 產業的技術積累釋放出來的成果。

今天,任何一家整車廠,背靠華為一家,就可以同時解決通訊芯片、處理器芯片和 AI 芯片的替代供應問題。

全球研發預算增加 20%,華為“上車”以後


然而,這也意味著,除了華為,在汽車電子領域,中國沒有一個世界級的 Tier1 供應商。

今天中國的智能汽車市場,被博世、大陸、電裝這些國際Tier1供應商巨頭壟斷,本土供應商不到 1%,尤其在通信芯片、處理器芯片和 AI 芯片領域,極度依賴美國。

對於整車企業而言,沒有替代供應商是異常可怕的。對於中國的汽車產業而言,沒有替代供應商是異常可怕的。

日後回望中國汽車產業高速向智能化邁進的這段征程,所有的中國汽車人應該都會深深記得,華為發揮了怎樣不可替代的作用。

另一方面,對華為來說,這也是它將自己的業務深度綁定國內市場的一個先發嘗試——國外不買我的方案,出口轉內銷,擴大國內車企的朋友圈,自然是宜早不宜晚。

事實上,從 2015 年起,華為輪值董事長徐直軍就親自上陣,跟時任一汽董事長徐平、總經理徐憲平接觸,然後又接連將廣汽、長安、東風、上汽、北汽一把手們拉入朋友圈。

這是華為人實幹精神的一個小小注腳。

如今將所有跟智能汽車相關的業務獨立出來,可以讓華為充分整合內部資源,利用內外部的人力資源池,從單純承接技術研發的需求,到引入專業前端需求挖掘和 BD 同事配合,不至於出現一個客戶面對好多個對接人的不專業局面。

對於以管理見長、又有著「以客戶為中心」企業文化浸潤的華為來說,這是一步好棋。

但事情又沒有那麼簡單。

這個已經將自己的觸角延伸到諸多暴利行業的巨頭,它在智能汽車上的一舉一動,都不可避免地會攪動起整個汽車圈的一江春水。

事實上,華為造車的傳聞,已經沸沸揚揚傳了好多年。

早在 2018 年,它還跟造車新勢力威馬傳過緋聞,當然後來雙方都澄清了。

全球研發預算增加 20%,華為“上車”以後


2018 年 2 月,華為還試著將旗下的 Mate10 手機與保時捷深度綁定——這臺 AI 技術的華為手機可以直接啟動保時捷,讓華為在汽車圈再次小小地轟動了一把。

這次,它還非常高調地將自家的菊花標印上保時捷的車頭。

全球研發預算增加 20%,華為“上車”以後


2019 年 1 月,華為正式和奧迪簽署自動駕駛前瞻技術方案協議,在未來幾年,為奧迪品牌汽車實現 L4 級別的智能駕駛。

這大概是華為最接近造車的一次。


全球研發預算增加 20%,華為“上車”以後


華為的「肌肉」


美團創始人王興問一個懂行的朋友:「全球範圍內長期來看,自動駕駛你最看好哪家公司?」

朋友回覆:「三五年內哪家都沒戲,長期來看,如果一定要挑一家公司,我選華為......」

此言不差。

既有實力跟自動駕駛大數據、雲計算見長的 BAT 爭高下,又能和博世、大陸、電裝這些以硬件見長的傳統汽車零部件供應商一較高下,華為有著絕對實力,成為車聯網供應商領域的 No.1。

更何況,造車的利益誘惑,不只是一條魚,而是一片海洋。

美國諮詢機構 IHF 曾預測:到 2035 年,全球智能汽車銷量將突破 1000 萬輛。

麥肯錫的預測更加大膽:2025 年,智能汽車的市場規模將達到 1.9 萬億美元。這其中蘊含著極大的商業價值,不管是產業鏈和相關產業,還是整車廠本身。

面對近在眼前的蛋糕,不管有沒有前期積累,巨頭們都不會心如止水。

蘋果、谷歌、阿里、百度、英特爾等紛紛砸進巨資,華為作為全球通訊巨頭,站在人類高新科技和基礎科學研究的前沿,不可能無動於衷。

電動車和智能駕駛的趨勢判斷已經非常清晰,戰略既定,全力以赴拼執行。

對於華為的決策團而言,他們也確實需要為這艘載有 17 萬平均年薪 110 萬的年輕人的巨輪,尋找新的增長點。

今年 3 月 28 日,華為戰略與發展委員會上,華為預計 2021 年收入超過 1500 億美元。但去年開始,華為的收入增速開始放緩,尤其是支柱的運營商業務。

以手機為主的華為消費者業務現在是增長的主力。但是,在全球智能手機整體市場已經進入新的平臺期的當下,手機業務很難支撐華為在未來 10 年的增長需求——不久前,徐直軍就直言不諱地對外表示,手機業務的風險是存在的。

全球研發預算增加 20%,華為“上車”以後


而廣為期待的 5G,在華為的產業版圖裡,只是一個產品。

曾經寄予厚望的華為雲,短期內面臨阿里、騰訊等對手的強烈競爭,即使贏下政務雲這種局域市場,也必然是慘勝。

業務的成長性,是華為戰略的優先選項,保持良好的業務成長性,關係到整個華為體系的正常和安全運轉。

不管華為以什麼姿態表達「不造車」的所謂初衷,但事實是,從「智能汽車解決方案供應商」到「自主造車品牌」,距離可能沒有那麼遠。

今天,造車的門檻正在不斷降低。

隨著無人駕駛、新能源汽車為主導的智能駕駛的興起,傳統造車三大件(發動機、變速箱、底盤)的護城河正在被抽乾,汽車從機械產品變成電氣產品、電子產品、互聯網產品、AI產品。

傳統汽車正在喪失主動性,進入比拼供應商的階段。

這跟當初功能手機向智能手機迭代的情況非常類似。

而眼下的華為,在汽車領域,也正在走當年造手機的老路子:先做供應商,或者直接做 OEM,然後慢慢做品牌,做高端。

在智能手機賽道,華為已經證明了自己的能力——它能夠將芯片、硬件、軟件和AI有效地整合,然後打造出大家喜愛的產品。

如果為了成為最大車聯網供應商而放棄造車的機會,是非常愚蠢的。

當然,不一定是今天。

造車的供應鏈複雜度,一定遠超手機行業,不過,有哪家公司會無視成為「華為汽車」供應商的機會呢?對這家傳奇企業來說,又有什麼不可能的呢?

全球研發預算增加 20%,華為“上車”以後


「沿途下蛋」


今天,如果有人真喊出華為造車去,第一個不同意的,可能是華為的精神領袖,任正非本人。

儘管具備了技術與實力,但對於造車,任正非有自己的堅持。

一手塑造了華為狼性文化的任正非,是華為內部的保守派,曾經不止一次當著諸位媒體的面,否決華為進軍汽車製造業的想法。


全球研發預算增加 20%,華為“上車”以後



實際上,從 2013 年開始,華為內部就有過一輪爭辯,爭辯的主題是:寶馬追不追得上特斯拉。

任正非顯然偏心寶馬,他說:

「寶馬追不追得上特斯拉,一段時間是我們公司內部爭辯的一個問題。多數人都認為特斯拉這種顛覆式創新會超越寶馬,我支持寶馬不斷地改進自己、開放自己,寶馬也能學習特斯拉的。

汽車有幾個要素:驅動、智能駕駛(如電子地圖、自動換檔、自動防撞、直至無人駕駛)、機械磨損、安全舒適。後兩項寶馬居優勢,前兩項只要寶馬不封閉保守,是可以追上來的。

當然,特斯拉也可以從市場買來後兩項,我也沒說寶馬必須自創前兩項,寶馬需要的是成功,而不是自主創新的狹隘自豪。」

長期以來,任正非自己的座駕也是寶馬。

任正非的保守,可以一窺究竟。

任正非給華為謀劃的「上車」實驗,更接近一個傳統企業對互聯網的謹慎擁抱。

不過,這位當年的「學毛選標兵」、軍事家、戰略家、馬雲最佩服的企業家,一定有著自己的戰略思想,他太清楚自己能做什麼,不能做什麼了,應該做什麼了。

我們大概只能從他第一人稱的講話裡面,琢磨出一絲一毫他的思想流向。


"

全球研發預算增加 20%,華為“上車”以後


寫在前面:

今年 7 月 30 日,華為在深圳總部舉行 2019 年上半年業績發佈會。

今年上半年,華為實現營收 4013 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 23.2%,淨利潤率 8.7%。這是華為首次重磅發佈半年報,成績優異。

在發佈 2019 年上半年強勁表現財報後,華為將全球研發預算增加了 20%,從 2018 年的 150 億美元增加至 180 億美元。

這一動作背後,不禁讓人好奇:定位為增量部件供應商,今年升級為一級部門的華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 BU,其研發投入又是如何?

截至 2018 年底,華為在 5G 的研發上投入超過 20 億美元,約佔 2018 年總研發費用為的 8%。目前華為在 5G 領域已獲得 50 個商用合同。

據此保守推斷,升級為一級部門的汽車 BU,研發費用佔 5% 至 6% 並不為過。

華為汽車板塊的研發費用——隨著智能汽車 BU 迎來營收,將在一定程度上碾壓傳統車企和零部件企業。

類似於華為手機對華為消費者業務的逆勢上漲,這一幕或許會在智能汽車 BU 上重演。

全球研發預算增加 20%,華為“上車”以後


華為,落子不虛


全球研發預算增加 20%,華為“上車”以後


5 月 27 日,華為總裁任正非簽發了一份組織變動文件。

這份文件顯示,原來的車聯網業務部升級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 BU(Business Unit,業務單元),與運管商 BG、企業 BG 同屬 ICT(信息和通信技術)業務組織,直接向 CEO 彙報。

在華為內部,BU 是與 BG 並列的一級部門。

至此,華為擁有三大 BG:運營商 BG、企業 BG 和消費者 BG;兩大 BU:Cloud&AI 產品與服務 BU 和新成立的智能汽車解決方案 BU。

新 BU 的定位是:作為智能汽車領域的端到端業務責任主體,提供智能汽車的ICT部件和解決方案,助力企業造好車。

全球研發預算增加 20%,華為“上車”以後


跟華為輪值董事長徐直軍在上海車展說的基本一致。

難以想象,就在半年前,徐直軍還是華為內部喊造車喊得最響的一位。

全球研發預算增加 20%,華為“上車”以後


4 月 17 日,華為有史以來第一次參加車展,徐直軍三番五次「吐血」強調:華為致力於成為面向智能網聯汽車的增量部件供應商,汽車行業原有的部件華為不會去做。

專業造車 100 年的整車廠商們應該可以鬆口氣了。

不過,華為從來落子不虛。

全球研發預算增加 20%,華為“上車”以後


一個敏感的時間點


華為正式拎起智能汽車領域解決方案服務的時間點,值得推敲。

地球人都知道,2019 年初的那場孟晚舟被扣留事件,再到一個月前,特朗普把華為列為實體清單和國家安全出口黑名單,以及接踵而來的谷歌、微軟停止與華為合作……

華為選擇在這個時候加速汽車業務,是一次對美國的公開叫板——爾要戰,便戰。

特朗普的忌憚,或許可以從美國商務科學交通委員會主席、參議員 Roger Wicker 口中一窺究竟:「美國一定要贏下 5G,否則美國將徹底失去引領科技的優勢。」

贏下 5G,已經化作一種焦慮的心情,瀰漫在美國政壇。

這其中,首當其衝的,自然是手握眾多 5G 通信協議專利與底層芯片研發技術的華為。

這種背景下,華為正式發力智能汽車解決方案,對整個中國汽車產業來說,都有著獨特的意味。


全球研發預算增加 20%,華為“上車”以後


智能汽車的「咽喉」


2016 年底,中國提出智能網聯汽車發展規劃。

在這個發展規劃中,「智能」的基礎是芯片,「網聯」的基礎是通信——華為恰巧在這兩個領域都是巨頭,它是全球最大的通信技術提供商,中國最大的芯片設計廠商。

對於成立 31 年、早在 2009 年就佈局車聯網的華為來說,它有著充足的 ICT 技術積累——就像正在崛起的華為雲一樣,車聯網也是華為將自己過去 30 年在 ICT 產業的技術積累釋放出來的成果。

今天,任何一家整車廠,背靠華為一家,就可以同時解決通訊芯片、處理器芯片和 AI 芯片的替代供應問題。

全球研發預算增加 20%,華為“上車”以後


然而,這也意味著,除了華為,在汽車電子領域,中國沒有一個世界級的 Tier1 供應商。

今天中國的智能汽車市場,被博世、大陸、電裝這些國際Tier1供應商巨頭壟斷,本土供應商不到 1%,尤其在通信芯片、處理器芯片和 AI 芯片領域,極度依賴美國。

對於整車企業而言,沒有替代供應商是異常可怕的。對於中國的汽車產業而言,沒有替代供應商是異常可怕的。

日後回望中國汽車產業高速向智能化邁進的這段征程,所有的中國汽車人應該都會深深記得,華為發揮了怎樣不可替代的作用。

另一方面,對華為來說,這也是它將自己的業務深度綁定國內市場的一個先發嘗試——國外不買我的方案,出口轉內銷,擴大國內車企的朋友圈,自然是宜早不宜晚。

事實上,從 2015 年起,華為輪值董事長徐直軍就親自上陣,跟時任一汽董事長徐平、總經理徐憲平接觸,然後又接連將廣汽、長安、東風、上汽、北汽一把手們拉入朋友圈。

這是華為人實幹精神的一個小小注腳。

如今將所有跟智能汽車相關的業務獨立出來,可以讓華為充分整合內部資源,利用內外部的人力資源池,從單純承接技術研發的需求,到引入專業前端需求挖掘和 BD 同事配合,不至於出現一個客戶面對好多個對接人的不專業局面。

對於以管理見長、又有著「以客戶為中心」企業文化浸潤的華為來說,這是一步好棋。

但事情又沒有那麼簡單。

這個已經將自己的觸角延伸到諸多暴利行業的巨頭,它在智能汽車上的一舉一動,都不可避免地會攪動起整個汽車圈的一江春水。

事實上,華為造車的傳聞,已經沸沸揚揚傳了好多年。

早在 2018 年,它還跟造車新勢力威馬傳過緋聞,當然後來雙方都澄清了。

全球研發預算增加 20%,華為“上車”以後


2018 年 2 月,華為還試著將旗下的 Mate10 手機與保時捷深度綁定——這臺 AI 技術的華為手機可以直接啟動保時捷,讓華為在汽車圈再次小小地轟動了一把。

這次,它還非常高調地將自家的菊花標印上保時捷的車頭。

全球研發預算增加 20%,華為“上車”以後


2019 年 1 月,華為正式和奧迪簽署自動駕駛前瞻技術方案協議,在未來幾年,為奧迪品牌汽車實現 L4 級別的智能駕駛。

這大概是華為最接近造車的一次。


全球研發預算增加 20%,華為“上車”以後


華為的「肌肉」


美團創始人王興問一個懂行的朋友:「全球範圍內長期來看,自動駕駛你最看好哪家公司?」

朋友回覆:「三五年內哪家都沒戲,長期來看,如果一定要挑一家公司,我選華為......」

此言不差。

既有實力跟自動駕駛大數據、雲計算見長的 BAT 爭高下,又能和博世、大陸、電裝這些以硬件見長的傳統汽車零部件供應商一較高下,華為有著絕對實力,成為車聯網供應商領域的 No.1。

更何況,造車的利益誘惑,不只是一條魚,而是一片海洋。

美國諮詢機構 IHF 曾預測:到 2035 年,全球智能汽車銷量將突破 1000 萬輛。

麥肯錫的預測更加大膽:2025 年,智能汽車的市場規模將達到 1.9 萬億美元。這其中蘊含著極大的商業價值,不管是產業鏈和相關產業,還是整車廠本身。

面對近在眼前的蛋糕,不管有沒有前期積累,巨頭們都不會心如止水。

蘋果、谷歌、阿里、百度、英特爾等紛紛砸進巨資,華為作為全球通訊巨頭,站在人類高新科技和基礎科學研究的前沿,不可能無動於衷。

電動車和智能駕駛的趨勢判斷已經非常清晰,戰略既定,全力以赴拼執行。

對於華為的決策團而言,他們也確實需要為這艘載有 17 萬平均年薪 110 萬的年輕人的巨輪,尋找新的增長點。

今年 3 月 28 日,華為戰略與發展委員會上,華為預計 2021 年收入超過 1500 億美元。但去年開始,華為的收入增速開始放緩,尤其是支柱的運營商業務。

以手機為主的華為消費者業務現在是增長的主力。但是,在全球智能手機整體市場已經進入新的平臺期的當下,手機業務很難支撐華為在未來 10 年的增長需求——不久前,徐直軍就直言不諱地對外表示,手機業務的風險是存在的。

全球研發預算增加 20%,華為“上車”以後


而廣為期待的 5G,在華為的產業版圖裡,只是一個產品。

曾經寄予厚望的華為雲,短期內面臨阿里、騰訊等對手的強烈競爭,即使贏下政務雲這種局域市場,也必然是慘勝。

業務的成長性,是華為戰略的優先選項,保持良好的業務成長性,關係到整個華為體系的正常和安全運轉。

不管華為以什麼姿態表達「不造車」的所謂初衷,但事實是,從「智能汽車解決方案供應商」到「自主造車品牌」,距離可能沒有那麼遠。

今天,造車的門檻正在不斷降低。

隨著無人駕駛、新能源汽車為主導的智能駕駛的興起,傳統造車三大件(發動機、變速箱、底盤)的護城河正在被抽乾,汽車從機械產品變成電氣產品、電子產品、互聯網產品、AI產品。

傳統汽車正在喪失主動性,進入比拼供應商的階段。

這跟當初功能手機向智能手機迭代的情況非常類似。

而眼下的華為,在汽車領域,也正在走當年造手機的老路子:先做供應商,或者直接做 OEM,然後慢慢做品牌,做高端。

在智能手機賽道,華為已經證明了自己的能力——它能夠將芯片、硬件、軟件和AI有效地整合,然後打造出大家喜愛的產品。

如果為了成為最大車聯網供應商而放棄造車的機會,是非常愚蠢的。

當然,不一定是今天。

造車的供應鏈複雜度,一定遠超手機行業,不過,有哪家公司會無視成為「華為汽車」供應商的機會呢?對這家傳奇企業來說,又有什麼不可能的呢?

全球研發預算增加 20%,華為“上車”以後


「沿途下蛋」


今天,如果有人真喊出華為造車去,第一個不同意的,可能是華為的精神領袖,任正非本人。

儘管具備了技術與實力,但對於造車,任正非有自己的堅持。

一手塑造了華為狼性文化的任正非,是華為內部的保守派,曾經不止一次當著諸位媒體的面,否決華為進軍汽車製造業的想法。


全球研發預算增加 20%,華為“上車”以後



實際上,從 2013 年開始,華為內部就有過一輪爭辯,爭辯的主題是:寶馬追不追得上特斯拉。

任正非顯然偏心寶馬,他說:

「寶馬追不追得上特斯拉,一段時間是我們公司內部爭辯的一個問題。多數人都認為特斯拉這種顛覆式創新會超越寶馬,我支持寶馬不斷地改進自己、開放自己,寶馬也能學習特斯拉的。

汽車有幾個要素:驅動、智能駕駛(如電子地圖、自動換檔、自動防撞、直至無人駕駛)、機械磨損、安全舒適。後兩項寶馬居優勢,前兩項只要寶馬不封閉保守,是可以追上來的。

當然,特斯拉也可以從市場買來後兩項,我也沒說寶馬必須自創前兩項,寶馬需要的是成功,而不是自主創新的狹隘自豪。」

長期以來,任正非自己的座駕也是寶馬。

任正非的保守,可以一窺究竟。

任正非給華為謀劃的「上車」實驗,更接近一個傳統企業對互聯網的謹慎擁抱。

不過,這位當年的「學毛選標兵」、軍事家、戰略家、馬雲最佩服的企業家,一定有著自己的戰略思想,他太清楚自己能做什麼,不能做什麼了,應該做什麼了。

我們大概只能從他第一人稱的講話裡面,琢磨出一絲一毫他的思想流向。


全球研發預算增加 20%,華為“上車”以後



比如在 2018 年的一場內部彙報會上,他就祭出金句:在攀登珠峰的路上沿途下蛋。

在他的思維體系裡,無人駕駛就是爬珠峰,有人可以半路放羊,有人可以半路挖礦,有人可以半路滑雪……把孵化的技術應用到現有的領域中,解決現存的問題,就是撈蛋的機會。

「無人駕駛是一個珠穆朗瑪峰,是一個領袖型產業,它是基礎研究,支持科學家為理想而奮鬥。

先讓科學家一心一意研究科學,不要顧及商業利益,將來即使我們不能在馬路上無人駕駛,可以在生產線上使用,管理流程中使用,低速條件下的工作中使用。

朱廣平(華為技術戰略部部長)說我們要做電信網絡的無人駕駛,各種東西都可以引入無人駕駛這個思維概念,但是它不一定就是無人駕駛。」

也有生意人的精明。

「現在很多公司,把無人駕駛作為產品目標,若果它失敗的時候,我們就要網羅他們的人才,就讓他來我們這裡母雞下蛋。失敗的人都是理想太大,平臺太小,到我們這來,我們的平臺很大,那不就成功了嘛。我們反過來要擁抱失敗人才,不僅僅是擁抱成功人才。」

於是,就在外界饒有興致地爭論華為未來究竟會不會造車的時候,任正非的思維就已經延展到了另一個維度:

沿途下蛋,淺灘撈魚,在追求理想主義目標的時候,用孵化出來的技術做出現實主義的產品。

或許,這才是華為「上車」這個動作背後最原始的出發點,那座珠峰,才是華為真正下場要征服的領域,甚至可能跟汽車毫無關係(想想華為插遍全世界的通信基站)。

一個可以參考的案例是,一直想突破智能家居和物聯網的小米,囿於當下物聯網技術發展的掣肘,成為橫亙在小米公司面前的珠峰。但是,這並不影響它用小愛音箱來搶灘市場,順便聚攏現金流。

還有一個值得尋味的細節是,在盛行「批評與自我批評」的華為內部,職業唱反調的華為藍軍曾經發過一篇《任正非10宗罪》,其中一條就是:

「老闆在理論創新時很積極,但是一講到產品全是收的,要聚焦主航道,不能盲目創新,不能亂立項,不能做小項目,等著未來別人失敗我們好淺灘撿魚。」

內部人的視角,總是最犀利的。

沒有人是完人,技術的腳步,也不會等任何人。

注: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四驅姑娘」,「汽車之心」經授權轉載。

社群招募:「汽車之心」正在組建智能汽車社群,包括智能汽車、自動駕駛、激光雷達、車路協同、高精地圖、ADAS、毫米波雷達、投資人等各個行業的細分社群。

在「汽車之心」公眾號對話界面回覆關鍵詞「社群」,獲取入群方式。

  • 激光雷達的“下沉”戰事
  • 百度 Apollo 估值幾何?
  • 沒有沃爾沃,就沒有今天的吉利 | 造車往事


"

全球研發預算增加 20%,華為“上車”以後


寫在前面:

今年 7 月 30 日,華為在深圳總部舉行 2019 年上半年業績發佈會。

今年上半年,華為實現營收 4013 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 23.2%,淨利潤率 8.7%。這是華為首次重磅發佈半年報,成績優異。

在發佈 2019 年上半年強勁表現財報後,華為將全球研發預算增加了 20%,從 2018 年的 150 億美元增加至 180 億美元。

這一動作背後,不禁讓人好奇:定位為增量部件供應商,今年升級為一級部門的華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 BU,其研發投入又是如何?

截至 2018 年底,華為在 5G 的研發上投入超過 20 億美元,約佔 2018 年總研發費用為的 8%。目前華為在 5G 領域已獲得 50 個商用合同。

據此保守推斷,升級為一級部門的汽車 BU,研發費用佔 5% 至 6% 並不為過。

華為汽車板塊的研發費用——隨著智能汽車 BU 迎來營收,將在一定程度上碾壓傳統車企和零部件企業。

類似於華為手機對華為消費者業務的逆勢上漲,這一幕或許會在智能汽車 BU 上重演。

全球研發預算增加 20%,華為“上車”以後


華為,落子不虛


全球研發預算增加 20%,華為“上車”以後


5 月 27 日,華為總裁任正非簽發了一份組織變動文件。

這份文件顯示,原來的車聯網業務部升級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 BU(Business Unit,業務單元),與運管商 BG、企業 BG 同屬 ICT(信息和通信技術)業務組織,直接向 CEO 彙報。

在華為內部,BU 是與 BG 並列的一級部門。

至此,華為擁有三大 BG:運營商 BG、企業 BG 和消費者 BG;兩大 BU:Cloud&AI 產品與服務 BU 和新成立的智能汽車解決方案 BU。

新 BU 的定位是:作為智能汽車領域的端到端業務責任主體,提供智能汽車的ICT部件和解決方案,助力企業造好車。

全球研發預算增加 20%,華為“上車”以後


跟華為輪值董事長徐直軍在上海車展說的基本一致。

難以想象,就在半年前,徐直軍還是華為內部喊造車喊得最響的一位。

全球研發預算增加 20%,華為“上車”以後


4 月 17 日,華為有史以來第一次參加車展,徐直軍三番五次「吐血」強調:華為致力於成為面向智能網聯汽車的增量部件供應商,汽車行業原有的部件華為不會去做。

專業造車 100 年的整車廠商們應該可以鬆口氣了。

不過,華為從來落子不虛。

全球研發預算增加 20%,華為“上車”以後


一個敏感的時間點


華為正式拎起智能汽車領域解決方案服務的時間點,值得推敲。

地球人都知道,2019 年初的那場孟晚舟被扣留事件,再到一個月前,特朗普把華為列為實體清單和國家安全出口黑名單,以及接踵而來的谷歌、微軟停止與華為合作……

華為選擇在這個時候加速汽車業務,是一次對美國的公開叫板——爾要戰,便戰。

特朗普的忌憚,或許可以從美國商務科學交通委員會主席、參議員 Roger Wicker 口中一窺究竟:「美國一定要贏下 5G,否則美國將徹底失去引領科技的優勢。」

贏下 5G,已經化作一種焦慮的心情,瀰漫在美國政壇。

這其中,首當其衝的,自然是手握眾多 5G 通信協議專利與底層芯片研發技術的華為。

這種背景下,華為正式發力智能汽車解決方案,對整個中國汽車產業來說,都有著獨特的意味。


全球研發預算增加 20%,華為“上車”以後


智能汽車的「咽喉」


2016 年底,中國提出智能網聯汽車發展規劃。

在這個發展規劃中,「智能」的基礎是芯片,「網聯」的基礎是通信——華為恰巧在這兩個領域都是巨頭,它是全球最大的通信技術提供商,中國最大的芯片設計廠商。

對於成立 31 年、早在 2009 年就佈局車聯網的華為來說,它有著充足的 ICT 技術積累——就像正在崛起的華為雲一樣,車聯網也是華為將自己過去 30 年在 ICT 產業的技術積累釋放出來的成果。

今天,任何一家整車廠,背靠華為一家,就可以同時解決通訊芯片、處理器芯片和 AI 芯片的替代供應問題。

全球研發預算增加 20%,華為“上車”以後


然而,這也意味著,除了華為,在汽車電子領域,中國沒有一個世界級的 Tier1 供應商。

今天中國的智能汽車市場,被博世、大陸、電裝這些國際Tier1供應商巨頭壟斷,本土供應商不到 1%,尤其在通信芯片、處理器芯片和 AI 芯片領域,極度依賴美國。

對於整車企業而言,沒有替代供應商是異常可怕的。對於中國的汽車產業而言,沒有替代供應商是異常可怕的。

日後回望中國汽車產業高速向智能化邁進的這段征程,所有的中國汽車人應該都會深深記得,華為發揮了怎樣不可替代的作用。

另一方面,對華為來說,這也是它將自己的業務深度綁定國內市場的一個先發嘗試——國外不買我的方案,出口轉內銷,擴大國內車企的朋友圈,自然是宜早不宜晚。

事實上,從 2015 年起,華為輪值董事長徐直軍就親自上陣,跟時任一汽董事長徐平、總經理徐憲平接觸,然後又接連將廣汽、長安、東風、上汽、北汽一把手們拉入朋友圈。

這是華為人實幹精神的一個小小注腳。

如今將所有跟智能汽車相關的業務獨立出來,可以讓華為充分整合內部資源,利用內外部的人力資源池,從單純承接技術研發的需求,到引入專業前端需求挖掘和 BD 同事配合,不至於出現一個客戶面對好多個對接人的不專業局面。

對於以管理見長、又有著「以客戶為中心」企業文化浸潤的華為來說,這是一步好棋。

但事情又沒有那麼簡單。

這個已經將自己的觸角延伸到諸多暴利行業的巨頭,它在智能汽車上的一舉一動,都不可避免地會攪動起整個汽車圈的一江春水。

事實上,華為造車的傳聞,已經沸沸揚揚傳了好多年。

早在 2018 年,它還跟造車新勢力威馬傳過緋聞,當然後來雙方都澄清了。

全球研發預算增加 20%,華為“上車”以後


2018 年 2 月,華為還試著將旗下的 Mate10 手機與保時捷深度綁定——這臺 AI 技術的華為手機可以直接啟動保時捷,讓華為在汽車圈再次小小地轟動了一把。

這次,它還非常高調地將自家的菊花標印上保時捷的車頭。

全球研發預算增加 20%,華為“上車”以後


2019 年 1 月,華為正式和奧迪簽署自動駕駛前瞻技術方案協議,在未來幾年,為奧迪品牌汽車實現 L4 級別的智能駕駛。

這大概是華為最接近造車的一次。


全球研發預算增加 20%,華為“上車”以後


華為的「肌肉」


美團創始人王興問一個懂行的朋友:「全球範圍內長期來看,自動駕駛你最看好哪家公司?」

朋友回覆:「三五年內哪家都沒戲,長期來看,如果一定要挑一家公司,我選華為......」

此言不差。

既有實力跟自動駕駛大數據、雲計算見長的 BAT 爭高下,又能和博世、大陸、電裝這些以硬件見長的傳統汽車零部件供應商一較高下,華為有著絕對實力,成為車聯網供應商領域的 No.1。

更何況,造車的利益誘惑,不只是一條魚,而是一片海洋。

美國諮詢機構 IHF 曾預測:到 2035 年,全球智能汽車銷量將突破 1000 萬輛。

麥肯錫的預測更加大膽:2025 年,智能汽車的市場規模將達到 1.9 萬億美元。這其中蘊含著極大的商業價值,不管是產業鏈和相關產業,還是整車廠本身。

面對近在眼前的蛋糕,不管有沒有前期積累,巨頭們都不會心如止水。

蘋果、谷歌、阿里、百度、英特爾等紛紛砸進巨資,華為作為全球通訊巨頭,站在人類高新科技和基礎科學研究的前沿,不可能無動於衷。

電動車和智能駕駛的趨勢判斷已經非常清晰,戰略既定,全力以赴拼執行。

對於華為的決策團而言,他們也確實需要為這艘載有 17 萬平均年薪 110 萬的年輕人的巨輪,尋找新的增長點。

今年 3 月 28 日,華為戰略與發展委員會上,華為預計 2021 年收入超過 1500 億美元。但去年開始,華為的收入增速開始放緩,尤其是支柱的運營商業務。

以手機為主的華為消費者業務現在是增長的主力。但是,在全球智能手機整體市場已經進入新的平臺期的當下,手機業務很難支撐華為在未來 10 年的增長需求——不久前,徐直軍就直言不諱地對外表示,手機業務的風險是存在的。

全球研發預算增加 20%,華為“上車”以後


而廣為期待的 5G,在華為的產業版圖裡,只是一個產品。

曾經寄予厚望的華為雲,短期內面臨阿里、騰訊等對手的強烈競爭,即使贏下政務雲這種局域市場,也必然是慘勝。

業務的成長性,是華為戰略的優先選項,保持良好的業務成長性,關係到整個華為體系的正常和安全運轉。

不管華為以什麼姿態表達「不造車」的所謂初衷,但事實是,從「智能汽車解決方案供應商」到「自主造車品牌」,距離可能沒有那麼遠。

今天,造車的門檻正在不斷降低。

隨著無人駕駛、新能源汽車為主導的智能駕駛的興起,傳統造車三大件(發動機、變速箱、底盤)的護城河正在被抽乾,汽車從機械產品變成電氣產品、電子產品、互聯網產品、AI產品。

傳統汽車正在喪失主動性,進入比拼供應商的階段。

這跟當初功能手機向智能手機迭代的情況非常類似。

而眼下的華為,在汽車領域,也正在走當年造手機的老路子:先做供應商,或者直接做 OEM,然後慢慢做品牌,做高端。

在智能手機賽道,華為已經證明了自己的能力——它能夠將芯片、硬件、軟件和AI有效地整合,然後打造出大家喜愛的產品。

如果為了成為最大車聯網供應商而放棄造車的機會,是非常愚蠢的。

當然,不一定是今天。

造車的供應鏈複雜度,一定遠超手機行業,不過,有哪家公司會無視成為「華為汽車」供應商的機會呢?對這家傳奇企業來說,又有什麼不可能的呢?

全球研發預算增加 20%,華為“上車”以後


「沿途下蛋」


今天,如果有人真喊出華為造車去,第一個不同意的,可能是華為的精神領袖,任正非本人。

儘管具備了技術與實力,但對於造車,任正非有自己的堅持。

一手塑造了華為狼性文化的任正非,是華為內部的保守派,曾經不止一次當著諸位媒體的面,否決華為進軍汽車製造業的想法。


全球研發預算增加 20%,華為“上車”以後



實際上,從 2013 年開始,華為內部就有過一輪爭辯,爭辯的主題是:寶馬追不追得上特斯拉。

任正非顯然偏心寶馬,他說:

「寶馬追不追得上特斯拉,一段時間是我們公司內部爭辯的一個問題。多數人都認為特斯拉這種顛覆式創新會超越寶馬,我支持寶馬不斷地改進自己、開放自己,寶馬也能學習特斯拉的。

汽車有幾個要素:驅動、智能駕駛(如電子地圖、自動換檔、自動防撞、直至無人駕駛)、機械磨損、安全舒適。後兩項寶馬居優勢,前兩項只要寶馬不封閉保守,是可以追上來的。

當然,特斯拉也可以從市場買來後兩項,我也沒說寶馬必須自創前兩項,寶馬需要的是成功,而不是自主創新的狹隘自豪。」

長期以來,任正非自己的座駕也是寶馬。

任正非的保守,可以一窺究竟。

任正非給華為謀劃的「上車」實驗,更接近一個傳統企業對互聯網的謹慎擁抱。

不過,這位當年的「學毛選標兵」、軍事家、戰略家、馬雲最佩服的企業家,一定有著自己的戰略思想,他太清楚自己能做什麼,不能做什麼了,應該做什麼了。

我們大概只能從他第一人稱的講話裡面,琢磨出一絲一毫他的思想流向。


全球研發預算增加 20%,華為“上車”以後



比如在 2018 年的一場內部彙報會上,他就祭出金句:在攀登珠峰的路上沿途下蛋。

在他的思維體系裡,無人駕駛就是爬珠峰,有人可以半路放羊,有人可以半路挖礦,有人可以半路滑雪……把孵化的技術應用到現有的領域中,解決現存的問題,就是撈蛋的機會。

「無人駕駛是一個珠穆朗瑪峰,是一個領袖型產業,它是基礎研究,支持科學家為理想而奮鬥。

先讓科學家一心一意研究科學,不要顧及商業利益,將來即使我們不能在馬路上無人駕駛,可以在生產線上使用,管理流程中使用,低速條件下的工作中使用。

朱廣平(華為技術戰略部部長)說我們要做電信網絡的無人駕駛,各種東西都可以引入無人駕駛這個思維概念,但是它不一定就是無人駕駛。」

也有生意人的精明。

「現在很多公司,把無人駕駛作為產品目標,若果它失敗的時候,我們就要網羅他們的人才,就讓他來我們這裡母雞下蛋。失敗的人都是理想太大,平臺太小,到我們這來,我們的平臺很大,那不就成功了嘛。我們反過來要擁抱失敗人才,不僅僅是擁抱成功人才。」

於是,就在外界饒有興致地爭論華為未來究竟會不會造車的時候,任正非的思維就已經延展到了另一個維度:

沿途下蛋,淺灘撈魚,在追求理想主義目標的時候,用孵化出來的技術做出現實主義的產品。

或許,這才是華為「上車」這個動作背後最原始的出發點,那座珠峰,才是華為真正下場要征服的領域,甚至可能跟汽車毫無關係(想想華為插遍全世界的通信基站)。

一個可以參考的案例是,一直想突破智能家居和物聯網的小米,囿於當下物聯網技術發展的掣肘,成為橫亙在小米公司面前的珠峰。但是,這並不影響它用小愛音箱來搶灘市場,順便聚攏現金流。

還有一個值得尋味的細節是,在盛行「批評與自我批評」的華為內部,職業唱反調的華為藍軍曾經發過一篇《任正非10宗罪》,其中一條就是:

「老闆在理論創新時很積極,但是一講到產品全是收的,要聚焦主航道,不能盲目創新,不能亂立項,不能做小項目,等著未來別人失敗我們好淺灘撿魚。」

內部人的視角,總是最犀利的。

沒有人是完人,技術的腳步,也不會等任何人。

注: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四驅姑娘」,「汽車之心」經授權轉載。

社群招募:「汽車之心」正在組建智能汽車社群,包括智能汽車、自動駕駛、激光雷達、車路協同、高精地圖、ADAS、毫米波雷達、投資人等各個行業的細分社群。

在「汽車之心」公眾號對話界面回覆關鍵詞「社群」,獲取入群方式。

  • 激光雷達的“下沉”戰事
  • 百度 Apollo 估值幾何?
  • 沒有沃爾沃,就沒有今天的吉利 | 造車往事


全球研發預算增加 20%,華為“上車”以後


歡迎點擊文末“閱讀原文”,加入「汽車之心Pro」知識星球,第一時間獲取智能汽車行業的洞察與八卦。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