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中國加入WTO不是美國“恩賜”而是美國受益'

"

來源:環球時報

不該讓中國“入世”?這些奇談怪論來自哪

本報駐外特約記者 陳聖源 陶短房 青木 本報記者 李司坤 丁雨晴

WTO(世貿組織)對美國不公平?幾天前,美國貿易代表被要求利用一切手段,確保WTO改變對發展中國家的定義。當然,中國作為最大的發展中國家被這份備忘錄點了名。這不是美國第一次拿WTO問題做文章。一直以來,在美國總有一些人聲稱“中國佔了美國便宜”“不該讓中國加入WTO”,最近兩年尤甚——去年,美國政府竟然公開稱讓中國加入WTO是個“錯誤”。這一說法太沒道理。“入世”讓中國得到發展,但中國並非只是“WTO快車”的乘客,也是乘務員之一,包括美國在內的眾多國家因此受益。“如果中國沒有加入WTO,在中國投資的美國企業的數千億美元銷售額就根本談不上了。”一位貿易問題專家對《環球時報》記者直白地說。

從“美好的一天”到“歷史性錯誤”

2000年3月8日,在位於華盛頓的約翰·霍普金斯大學保羅·尼采高級國際研究學院,時任美國總統克林頓發表了一篇熱情洋溢的演說。“去年秋天,在中國向美國產品和投資開放市場的條款基礎上,美國簽署了將把中國帶入WTO的協議……中國加入WTO,不僅是同意擴大對美國商品的進口,更是同意進口民主社會最珍視的價值觀之一——經濟自由。”克林頓說。

兩個多月後的一個下午,在美國國會眾議院,經過激烈爭吵後,73名民主黨議員與164名共和黨議員一道投票同意給予中國永久正常貿易關係地位,該投票結果其實就是支持中國加入WTO。這被認為是克林頓總統任期行將結束前的最優先要務,他後來說,“對美國來說,這是美好的一天”,“從今往後的10年,我們將回望這一天並將對我們這麼做感到開心”。

但有人不開心。一個由勞工團體支持的智庫經濟政策研究所當時出了一個報告,駁斥克林頓推進中國“入世”的論點,稱中國同美國已有巨大貿易順差,入世後會進一步擴大,同時美國將有大量製造業崗位流失。報告作者是經濟學者羅伯特·斯科特。值得一提的是,去年10月25日,又是這個斯科特公佈研究稱,自中國加入WTO後,美國對華貿易逆差急劇增加,並造成美國數百萬個崗位流失。

按一些美媒的描述,在2000年眾議院進行那場投票前,克林頓發表的“理想主義”言論在華盛頓精英圈引發共鳴,但也有一直持貿易保護主義觀點的人士(如今是美國政府內的重要一員)充滿疑慮,在主流媒體如《紐約時報》上撰文表達不同意見。多年後(2010年9月),在美中經濟與安全評估委員會會議上,依然有人提供證詞,稱中國入世沒有帶給美國好處,反而造成威脅。

這為如今美國官方表態“後悔”讓中國入世埋下伏筆。去年1月19日,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向美國國會提交報告稱,美國支持中國加入WTO是錯誤的決定,“它未能有效地保證中國擁抱一個更開放、更具市場導向的機制”。美國總統特朗普也據此在一場關於貿易政策的演講中說,“我們不會再讓任何國家利用美國”。去年10月,美國副總統彭斯在哈德遜研究所的演講也提到當初美國政府支持中國入世,希望如何如何——“帶著這份樂觀,美國在21世紀前夕向中國敞開大門,將中國納入WTO……但這個希望落空了”。

《環球時報》注意到,過去十幾年間,在一些美國經濟學家中,有人提出反主流經濟學的觀點,即公平的自由貿易有時能造福中美兩國,有時只能使中國獲利。另外,美國一些受到國際貿易衝擊的地區也有發聲。例如,2011年,俄亥俄州一份名為《復仇者》的報紙稱,中國入世十年,當地數千工作和大量工廠轉移至中國,而中國造的產品又被賣回美國,給當地就業帶來巨大沖擊。這些地方性媒體往往反映了當地人的聲音,並通過其選出的代表在立法層面發聲。

“美國允許中國加入WTO是個歷史性錯誤?17年後仍難定論。”去年底,美國《華爾街日報》的一篇長文對這個話題進行回顧總結,文章援引美國現任貿易代表的話說,如果當年國會不批准中國加入WTO,“由於不確定性的存在,貿易赤字可能會停止增長,說不定能挽救數百萬製造業工作崗位”。領導國會反對克林頓WTO協議的民主黨人、眾議院前少數黨黨鞭大衛·博尼奧爾也稱:“不知當年要是拒絕中國入世,結果是否會有所不同。”

不是美國“恩賜”,而是美國受益

“中國加入WTO並不是美國的恩賜,不是靠美國的力量把中國拉進來的,相反,美國是中國入世最難纏、最費勁的談判對手。”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何偉文對《環球時報》記者說,當初美國不僅希望中國加入WTO,而且相當積極,為什麼?中國加入WTO後,美國得到了非常大的好處。

美國《石板書》雜誌曾分析稱,克林頓擁抱對華貿易既是出於經濟也是出於地緣政治考慮。中國入世絕非“小”承諾:中國要與該組織當時的135個成員分別達成削減關稅並向外企開放的協議。該文還坦言,很難說除支持中國入世外美國還能怎麼做?倘若國會拒絕克林頓的建議會怎樣?北京或將像許多人預測的那樣鍥而不捨且無論如何都將加入。如果中國從未崛起,或許我們會因美國工廠逃往墨西哥或越南而比現在更憤怒。

“除了讓中國加入,美國並無其他更佳選項。”美國《外交》雜誌去年刊文稱,在長達15年的中國入世談判中,美國等國給中國設置了許多條件,但對美國來說,除為中國提供永久最惠國待遇外,幾乎不需要再做任何新的讓步,而美國自1980年以來基本上一直為中國提供這種待遇。美國有其他選項嗎?如果拒絕,中國將對其他國家進口削減關稅,同時繼續對美國產品徵收高關稅,美國得不償失。還有選項是繼續孤立中國,但這麼做危險、不合情理且不可行——美國當時已經很難孤立朝鮮和伊朗,遑論迅速發展的龐大中國。

事實上,對於中國入世,壓倒性的觀點就是“雙贏”。柏林洪堡大學國際政治學者霍爾特曼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WTO代表各方利益,並不只有利於一個國家。出現問題時,各方可以通過仲裁解決。中國入世沒有讓美國受損,美國通過在中國投資等獲益。這是共贏。

美國保守智庫傳統基金會2018年的一份報告也認為,雖然有人指責有時WTO無法解決中國違反相關條例的問題,也有人提出當初是否應讓中國入世這樣的疑問,但事實證明WTO的規則可以解決中國問題。

這在美國的官方報告裡也有所體現。2017年1月,奧巴馬政府在新總統特朗普上臺前發佈最後一份年度貿易報告稱,美國與中國就貿易爭端進行的持續談判得到了WTO的支持,對美國公司產生了效果。報告同時列出數據:自中國入世以來,中國與其包括美國在內的許多貿易伙伴之間的貿易和投資激增,美國對華商品出口增長505%,其中服務貿易出口增長802%,“中國成為美國在北美以外地區的最大商品市場”。

正因為如此,美國銘基亞洲投資策略師羅福萬不久前在英國《金融時報》上撰文說,中國加入WTO是福利而非錯誤,許多美企受益,在中國市場上叱吒風雲。中國也成為美國農民最大的海外市場,自2001年以來,美國對華農業出口總額已經增長1000%。

至於有說法稱美國“被”喪失上百萬就業崗位,文章稱,這些工作是在10年內逐漸喪失的,而其他研究發現,僅2015年一年,美國對華出口就直接和間接地支撐著美國180萬個就業崗位。另外,容易忽視的是中國產品對美國家庭的好處,經濟學家開展的研究發現,“各種製成品的低價使美國消費者受益於中國入世”。

十八年,中國發展讓一些人心態失衡

2001年,中國GDP位列世界第六,進出口貿易總額同樣列世界第六,分別較改革開放之初的1980年增長12倍和23倍多。2018年,中國GDP躍居世界第二,是入世之初的8倍多,進出口總額則升至第一。十多年過去,一方面新鮮感不再,另一方面此消彼長,這或許就是關於中國入世的一些奇怪言論產生的根源。

何偉文告訴《環球時報》記者,實際上,中國GDP增長最快的時期是入世前的上世紀90年代,也就是說,入世以後的經濟增長是改革開放以來經濟迅速增長的繼續而非開始。他說,入世是改革開放的一個重要部分,更談不上中國入世後的經貿迅速增長是美國的功勞。

對中國而言,入世的最大收穫不僅是獲得更自由、更廣闊的國際市場和更豐富的投資來源,中國也逐漸學會利用WTO遊戲規則提升自己的產業水平,維護自身權益。對工業化國家而言,中國入世讓約佔全球1/5人口的龐大群體納入全球化體系,並意外地在非常短的週期裡獲得超乎預期的回報——不僅有價廉物美的“超市貨架產品”,也有能在關鍵時刻“救急”的資金和驚人的全球工程施工能力。入世讓中國繁榮發展,但中國也成為世界經濟的發動機——這並非空話。入世後中國的進出口同步增長,出口稍快,但進口增速超過了其他所有國家的進口增長速度,中國入世為世界打開並帶來了市場。

如果說,入世之初,對於工業化國家的許多廠商、品牌,中國還只是個“潛力市場”,如今則已當之無愧地成為舉足輕重的大市場了。與此同時,中國在WTO受到的各種投訴與日俱增,一些工業化國家不再以驚喜的目光看待中國,而是變得挑剔、苛刻,更有頻繁的抱怨和指責。2016年12月11日,原本按照規定WTO各成員國應如期給予中國“市場化國家”的地位和待遇,但截至目前,大多數工業化國家食言而肥,拒絕履約。

某種程度上,出現分歧是必然的。對於中國在短短18年內發展成如此龐大的經濟體,不僅工業化國家,甚至中國自己都未想到。對此一些工業化國家並未真正理解,更沒有調整心態——這種矛盾在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投票權分配上表現得很突出,在WTO平臺也不例外。

“說到底是因為中國正在撼動美國在全球經濟體系中的影響力。”德國學者霍爾特曼說,70多年前,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關貿總協定(WTO前身)等一起構成全球經貿框架。如今,前兩者仍以美歐為主導,而WTO則凸顯新興國家尤其是中國的實力。

“中國是否履行了入世承諾,不是由哪個國家說了算,不是由美國說了算,而是由WTO說了算。WTO對中國貿易政策進行了七次審議,全都通過了。”何偉文說,對於那些說“當年不該”的人,“歷史不是由他們說了算的,而且他們當時沒有參與談判,沒有發言權”。

“中國應該加入WTO,這難道還有疑問嗎?當然沒有。總有人問我‘讓中國加入WTO錯了嗎?我明確地告訴你,‘沒有,沒錯。中國加入WTO既發展了中國,也造福了世界。”去年,中國入世談判時期的美方主要代表之一巴爾舍夫斯基這樣說。她還表示,為加入WTO,中國也付出了代價。

中國入世的漫長經歷本身就讓其間的艱難、曲折不言自明,入世後,中國依承諾進行大規模經濟改革,這意味著中國必然要承受一定的代價。唯因來之不易,才更呵護珍惜。中國與WTO互相需要、互惠互利,作為當年關貿總協定的創始國之一,中國融入全球貿易體系絕非某國的“恩賜”。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