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高原群眾綠色發展的夢想—中央環保督察在青海系列綜述之二

9月3日,西寧市至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方向26公里處的“發旺攪拌站”,往日粉塵漫天、嘈雜喧囂的土地又恢復了往昔的寧靜與祥和。在接受整改之前,這個攪拌站不僅夜間生產噪音大,揚塵大,廢水還直接排入了北川河,對此,當地群眾意見很大。

“不吵了,安靜了,也真的乾淨了”,黃家寨鎮上趙家磨村村民馬興彪欣喜地告訴記者,“原本以為只是走走過場,關閉停產一下,沒想到卻是動了真格。”

把中央的決策部署落到實處,把群眾的環保訴求扛在肩頭。中央環保督察組分批向各地交辦信訪案件後,我省各地、各部門黨委政府針對問題,勇於擔當,立行立改,成效顯著。群眾身邊的環保煩心事少了,多年難以解決的環保老大難實打實地動起來了。72萬平方公里的青海大地,天更藍、水更清,地更綠。

破題:“督”是為了解決問題,體檢一次,督察一地,提升一地

中央第七環境保護督察組督察青海省工作動員會召開不到兩天,8月10日上午,嚴肅的“首次信訪督辦案件交辦儀式”,讓接受轉辦的8名市州負責人有著同一個感受:“這是一次說一不二絕不留情面的環保督察”。

群眾信訪件每天一交辦,兩市六州把立行立改變成了工作的主旋律。黨政同責,市州縣鄉黨政領導親力親為帶隊督導;立行立改,職能部門及一線工作人員堅持案件交辦不過夜,以前所未有的效率高速運轉,劍指環境違法違規行為。

在接到中央第七環保督察組轉辦的首批環保問題後,省委常委、西寧市委書記王曉第一時間動身前往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督導整改工作。在寶庫鄉水草灘村水源地附近,王曉責令企業私設的3個直接通往附近河道的排水口立即徹底整改,嚴令全市各級各部門以坐不住等不起拖不得的緊迫感,迅速有效抓好邊督邊改工作,對整改不實不力的決不搞下不為例,決不搞情有可原,決不搞變通處理,一律從嚴執紀問責。

群眾信訪件每天一交辦,海東市黨委、政府主要負責人便召集市級領導,分工督辦,分片指導整治。為堅決打好環境治理戰役,排查整改環境突出問題,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州委書記文國棟不打招呼,先後深入格爾木市、德令哈市、烏蘭縣等地,實地察看德令哈克魯克湖—託素湖省級自然保護區、烏蘭縣鑫鑫石料廠、格爾木鹽湖金屬鎂一體化項目等地的環保設施運行、周邊環境衛生等情況。

督察整改過程中,兩市六州做到問題不查清不放過、整改不到位不放過、群眾不滿意不放過,對於群眾的心聲和呼聲,件件有著落、事事有結果。

就在半個月前,群眾向中央環保督察組反映了西寧市城東區五一路早市河邊垃圾多,影響河道衛生的情況,這一信訪案件第二天便得到了解決。

與五一路早市一牆之隔的城東區林家崖社區都市山水花園的居民李毓山對此感觸頗深,他說:“以前每天早市結束後滿地都是爛菜葉子、塑料袋等垃圾,不僅影響居住環境,也會汙染附近的河道,尤其夏天天熱,垃圾腐爛後發出的惡臭讓附近的居民都不敢開窗戶,現在好了,早市面貌煥然一新,垃圾沒有了,空氣清新,在河邊散步的人也明顯多了起來,早上打開窗戶看出去,感到從未有過的舒暢!”

從垃圾填埋到沙場治理,從噪聲擾民到河道整治,從大氣汙染治理到草原生態環境保護,這一樁樁、一件件中央環保督察組交辦的信訪投訴問題,我省各地區、各部門照單全收,立轉立辦,邊督邊改;列出清單,明確責任,認真組織調查,做到見人見事見責任,按照程序依法進行處理,實事求是形成處理意見,及時反饋結果;問題處理和整改結果及時向社會公開,並主動接受人民群眾監督。

在青海72萬平方公里的城鎮鄉村、草原戈壁、山巒湖泊、冰川峽谷,環保督查無不利劍出鞘,問題排查到哪,整改就落實到哪,治理了大批環境問題,守護住高原的綠水青山。

立新:“督”是為了更好前行,借力督察行動,各地強化了環境保護的長效機制建設

民生問題無小事,件件反映要結果。8月15日下午,記者來到西寧市城北區國際村寧張路48號9號樓下,小區住戶李小剛和記者聊起了他的親身感受,“樓下餐館那飄上來的油煙味道很大,夏天天氣熱,但是居民都不敢開窗戶,害怕那股刺鼻的味道。”

多少年都沒有解決的問題,環保督察組給解決了,真是好事情。他說:“治理環境政府有責任、有義務,更為可貴的是,前兩天剛剛舉報,今天就已經整治完畢,這樣的督察,我們歡迎!這樣的整改有力度!”

這種雷厲風行、果斷問責的態度並非孤例,在環保督察整改中,主動作為、主動擔當的濃厚氛圍已經在全省形成。

西寧市著力解決群眾身邊的環保問題,舉一反三提升人民群眾獲得感;海東市各區縣推進“鐵腕治汙行動”,關停磚廠沙場、嚴禁揚塵汙染、大力整治河道;海南、海北藏族自治州加大對青海湖流域環境治理力度,展開地毯式排查,不放過任何一個生態保護的“死角”;果洛藏族自治州委州政府為快速高效辦理中央環保督察組轉交的信訪舉報材料,採取信訪“紅色督辦”的方式,向各縣政府發出 “紅色督辦通知書”;玉樹藏族自治州積極探索“生態管護員+民兵”的生態保護區民兵建設新路徑,努力打造互助共贏的軍民融合深度發展新格局……

在“舍”與“得”之間做環保文章,兩市六州正用心詮釋著守護生態的地方路徑。

黃南藏族自治州堅持把督察作為環保問題整改的關鍵抓手,推動督察力量下沉一線,六大實招直指整改要害,現場督察促整改,專項督察見實效,約談督察壓責任,綜合督察補短板,明察暗訪排隱患,執紀問責傳壓力。

為了將環保督察邊督邊改進行到底,海北藏族自治州建立了“四堅持、四注重、四聯籤、五辦結”工作機制,全力做好中央環保督察組轉辦、交辦、督辦事項的辦理工作;海南藏族自治州則堅持加壓加碼不鬆勁,採取專人負責掛牌督辦、協作聯動拉網排查、現場執法形成震懾、邊查邊改確保不反彈四項舉措,推動環保督察問題整改落地。

見效:“環保督察”不是“一陣風”, 整改不到位、群眾不滿意的問題絕不放過

積極迴應群眾呼聲,堅決整治環境問題。從8月8日至今近一個月的時間裡,因為這場“環保大考”,令青海碧水青山的底色更加清朗:每一天,百姓熱線不斷;每一天,督察力度不減;每一天,兩市六州整改不停,全省各族幹部群眾共同編織著一張雲羅大網,治理汙染勢如破竹,只為高原淨地青山依舊,碧水長流。

名聞海內外的青海湖旅遊風景名勝區,每年吸引著大量國內外遊客,隨著旅遊業的興起,環湖地區私搭亂建的“家庭賓館”也應運而生,不僅遮住了青海湖的美,也破壞了環湖地區的生態環境。

8月17日下午,隨著一聲號令,位於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縣石乃亥鄉尕日拉村的大型牧家樂“蒙古大營”帳篷開始動工拆除,大家有的搬運桌椅,有的拆除帳篷,有的整理建築廢料,經過兩個多小時的忙碌,設施基本清理完畢,周邊小帳篷也全部依法拆除。

在現場負責拆除的共和縣副縣長司成奎說,自今年3月份以來縣上開展了環湖地區違章建築整頓清理工作。“蒙古大營”是因環境問題群眾反映較多的一家大型牧家樂,縣政府高度重視,經過多次溝通交流,業主同意與大家一起依法拆除。

坦誠相見,直面問題,才能給群眾一個滿意的交代。“把環保督察作為‘兩學一做’的生動實踐,站在人民和全局的立場,把工作做得更加紮實、更加深入、更加到位……”、“讓各族人民、各級幹部在督察中受教育,在督察中受警示,推動生態優先、綠色發展,造福子孫後代。”

省委、省政府的承諾擲地有聲,各地、各部門主動抓,主動改,督察落到實處,環境大為改觀,群眾紛紛表示:“得到實惠的當然是咱老百姓。”

秋雨綿綿,一座座被草和灌木覆蓋了的山,綠得沁人心扉。坐落在山腳下的村落在細雨中寧靜地融入其中,一幅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畫卷盡入眼簾。

8月23日,記者再次沿著鄉道在上郭爾、下郭爾、堂寺爾這三個被當地人稱為“郭尓三村”村落間走了一遭,與以往不同,這次更多的是來感受自然綠色的好心情。

沿著鄉道穿過“百畝花海”,旅遊景點不遠便是路的盡頭,從山間流下的一條小河順流而下,從前看到的放牧人、野炊者、茶園已不見蹤影。取而代之的是青山綠水,行進中不時看到印有禁牧令和愛護、保護環境字樣的告示牌。

平安區環境保護局工作人員楊順清告訴記者,通過退耕還林、禁止亂牧、防沙治沙、生態宜居等一系列卓有成效的環境綜合整治工程,村民的環保意識的日益提高,這裡的植被有效地保護了起來,之前因違規放牧和私設茶園損壞的植被也已基本恢復。

環保督察中,全省各級幹部的環保理念有了實實在在的轉變。海東市樂都區認真反思高廟鎮西村混凝土攪拌站汙染湟水河的信訪案件,當整改按期完成後,在周邊居住的群眾紛紛伸出大拇指對督察問題辦結的速度快、效果好而點贊。由此,黨委和政府部門的幹部們刻骨銘心的認識到:作為基層政府,在保一方青山綠水上不能只算經濟賬,還要算環境賬,更要算民心賬。 (本報特約記者 姚 斌)

為了高原群眾綠色發展的夢想—中央環保督察在青海系列綜述之二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