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化學工業區是如何追趕世界級化工區的?這5點經驗值得借鑑!


上海化學工業區是如何追趕世界級化工區的?這5點經驗值得借鑑!

化工園區的蓬勃發展是我國化工行業走向成熟的標誌,帶來了經濟效益的提升,促進了其他產業的發展,在中國經濟發展中起到了核心的作用。作為國家首批新型工業化示範基地、國家生態工業示範園區、全國循環經濟先進單位的上海化學工業經濟技術開發區(簡稱“上海化工區”)在長達20年的發展歷程中有哪些獨到的經驗值得我們借鑑呢?興園小編帶你走進上海化學工業區的歷史軌跡,深度瞭解它是如何成為中國石化園區諸強之首的?

上海化學工業區是如何追趕世界級化工區的?這5點經驗值得借鑑!


上海化學工業經濟技術開發區概況

上海化學工業經濟技術開發區批准設立於1996年,地處上海南部、杭州灣北岸,規劃面積為29.4平方公里,是以石油化工產品為主的專業開發區,已形成以乙烯為龍頭的循環經濟產業鏈,以化工新材料為主導的特色產業集群。

2004年園區被上海市列為創建循環經濟試點園區,2005年被國家發改委列為第一批國家循環經濟試點單位,2013年被環保部正式命名為國家生態工業示範園區。2017年園區完成工業總產值1270.71億元,銷售收入1319.79億元。全區(包括金山、奉賢分區)引進項目投資6.68億美元,完成固定資產投資37.28億元;截至2017年底,化工區累計批准項目總投資269.92億美元,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380.32億元。

上海化工區重點發展石油化工、精細化工、高分子材料等產業,目前已成為全球最大的異氰酸酯、國內最大的聚碳酸酯生產基地。

回顧上海化工區的發展歷程,推進生態型園區的建設,不斷提升化工區可持續發展水平,真正做到集約發展、安全發展、綠色發展,使其站在更高的起點,真正成為世界級的化工區,是非常必要的。

它是如何追趕世界級化工區的?

能給我們帶來哪些經驗?


上海化學工業區是如何追趕世界級化工區的?這5點經驗值得借鑑!

不斷提升和完善規劃

上海化工區開發建設20多年來,以建設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世界級石化基地為目標,堅持高起點規劃,先後編制完成了上海化工區總體規劃、控制性詳細規劃、產業發展規劃、安全發展規劃和環境保護規劃及消防、道路、管廊、給排水、電力、電信、天然氣、供熱、綠化等等各項專業規劃。

化工區堅持高起點規劃,先後編制完成了上海化工區總體規劃、控制性詳細規劃、產業發展規劃、安全發展規劃和環境保護規劃及消防、道路、管廊、給排水、電力、電信、天然氣、供熱、綠化等等各項專業規劃。

上海化工區在開發建設中始終用科學發展觀統領化工區的發展,不斷創新和完善五個“一體化”的開發理念,不斷豐富和提升五個“一體化”的開發理念的內涵。

規劃實施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隨著開發建設的推進,規劃的預見性和市場不斷變化的需求之間的矛盾和衝突必然會頻繁地出現在我們面前,必然會出現一些需要調整和細化的問題,同時進區企業的配套要求日益明朗也給規劃的優化和完善提出了要求。

因此,在化工區在開發建設過程中,需不斷提升規劃理念,不斷找出規劃的短板,修改、調整和優化規劃,真正將規劃轉化成現實的競爭力,推進化工區可持續發展。

2006年上海化工區按照原國家環保總局的要求開展“上海市杭州灣沿岸化工石化集中區區域環境影響評價”和“上海化工區產業發展規劃環境影響評價”的工作,將社會、環境和行業的發展作為一個整體綜合考慮。

從資源和環境的承載力及對資源總量和環境容量的優化配置來優化規劃,對進入化工區的項目和企業構築了綠色准入的屏障,要求進入化工區的企業必須採用先進技術、清潔生產和環保達標,為化工區高質量運行打下了基礎,最大限度降低了對周邊環境的影響。從而使化工區的發展真正做到促進經濟、社會和環境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近年來,上海化工區還主動適應經濟新常態,推動產業轉型升級。

2014年編制完成《上海化工區重點發展產業指導目錄》(產業發展正面清單),明確以優選安全環保係數高的項目為前提,以化工新材料和高端精細化工為招商引資的主方向。

園區主動對標世界一流化工安全環保標準,2015年編制施行《上海化工區禁止、限制和控制危化品與化工工藝目錄》和《上海化工區產業發展之環境保護負面清單》,通過這兩份“負面清單”,精準把控危化品項目安全和環保雙重准入關,對達不到安全或環保準入要求的項目和投資商,一律禁止引進,從而強化了准入標準。

同時,隨著化工區開發建設的推進,化工區不斷優化園區物流傳輸和公用輔助一體化運行模式,推進危化品倉儲集約化和物流傳輸專業化管理,著力提高化工液體碼頭吞吐量和危險廢物集中處置能力。

高標準設計公共管廊工程,嚴格落實技術監控預警等安全措施。自2005年開始,探索實行重化工區域封閉式管理,建成覆蓋園區所有進出口的門禁系統和車輛電子識別系統,動態掌控危化品車輛信息,形成高效循環、安全有序的危化品全流通系統。

2

構建完善的安全環境體系

上海化工區在複雜的環境風險下,持續加大投入,構建了適合其自身的環境安全體系。2016年,全年投入環保資金14.56億元,其中汙染防治4.39億元;城市環境基礎設施建設0.82億元;環境管理能力建設0.26億元;環保設施運轉費用8.34億元;其他環保投入0.74億元。


上海化學工業區是如何追趕世界級化工區的?這5點經驗值得借鑑!

▲2016年園區環境管理投資情況

開展環境管理,降低環境風險是化工園區的首要任務之一。上海化工區自1996年批准設立,從規劃環評就開始考慮園區的環境管理問題。目前在水汙染治理、大氣汙染治理、危險廢物處置、環境監測體系、環境應急相應體系、環境綜合監管系統上探索出了自己的一條路。

上海化工區開發建設之初,就重視安全環保防控體系規劃建設,2003年組建成立化工區公安分局,2004年與歐盟合作,分別建成應急響應中心和醫療急救中心,2006年成立化工區公安消防支隊,形成了以應急響應中心為平臺的三級應急聯動體系。

園區設立統一的報警電話,應急響應中心與市應急聯動指揮中心和區內企業應急分中心,實行24小時應急聯動值守,全天候調度處置各類突發事件。

目前,區內已建成投用三個公安消防站和七個企業消防站,基本滿足五分鐘到場的應援目標,所有化工企業都建設了微型消防站點,充實企業專職消防員和醫療急救員。

同時,海關、海事、檢驗檢疫、邊檢、邊防、環境監察和質監執法等管理單位相繼入駐園區,安全、環保監管與應急聯動力量得到不斷加強。

2016年初,化工區管委會又與市公安局簽訂空中警務合作協議,落實空中應急增援手段,與市交通港口、海事等部門建立碼頭及水上危險品事故水陸聯動處置機制,初步構建了水、陸、空立體化應急救援體系。

在園區運行安全環保管控方面,上海化工區注重整合各類資源,階段性升級應急響應指揮系統和環境監測網絡,提高安全環保應急信息化集成度。目前,園區共設立高空瞭望點3個,道路高清監控點50個,碼頭監控點40個,公共管廊監控點58個,水文監測點4個,公共區域應急廣播點56個;

2014年還接入上海市交通部門的危化品運輸車輛GPS聯網信號,對進出園區的車輛實時定位跟蹤,基本實現了網格化監控的目標。2015年試點開展洩漏檢測與修復技術(LDAR)應用,對企業設備、管道法蘭閥門等連接處委託第三方進行專業檢測,及時識別漏點,防範毒害物質“跑、冒、滴、漏”;

要求企業在裝置和廠界設置氣體監測系統,現已建成賽科、科思創兩家企業級環境監測站;2016年初,在園區公共區域布點21個傳感器,實時監測氨氣等數十種毒害氣體;在園區邊界區建成並運行3個環境監測站,在線監測空氣環境質量和揮發性有機物(VOCs),並配備1輛流動環境監測車。基本形成了“裝置、廠界、公共區域和園區邊界”四個層次的環境監測網絡。

推進循環經濟體系建設

上海化工區通過構建“三圈”循環經濟體系,促進資源能源的集約節約利用,取得了良好成效。

上海化工區對項目的審批審查非常嚴格,引導、鼓勵企業採用先進工藝和清潔生產技術,推進資源的減量使用和綜合利用,從源頭減少汙染廢棄物的產生和排放。其中,賽科公司乙烯裝置從90萬噸擴建到120萬噸,採用國際先進的工藝流程和裝置設備,能耗水平在全球100多套乙烯裝置中名列前茅;科思創(原拜耳)一體化基地在異氰酸酯(MDI/TDI)生產裝置上,採用世界一流的先進技術和節能設施,比標準生產工廠節省近100兆瓦的能耗,大約是一萬戶家庭的日常供電需求。

通過企業之間物質流通、能量利用的有機聯繫,以及公用工程的集中建設供應,使園區內資源得到優化配置、廢棄物得到有效利用。比如,賽科公司乙烯裝置副產的氫氰酸,由相鄰的璐彩特公司作為原料生產MMA產品,並回收廢濃硫酸,返回到丙烯腈裝置循環利用,實現化工物料的最大化利用。又如,上海化工區引進了上海集惠環保科技發展公司,推進廢物環保資源化回收和綜合利用項目,每年可處置利用廢包裝桶45萬個、重金屬汙泥1萬噸、廢酸及廢鹼5000噸、廢乳化液2萬噸、廢礦物油6000噸,成為園區循環經濟產業體系的重要一環。

大力推進責任關懷

作為採用多元投資多個業主的開發區模式來建設的大型化學工業基地,上海化工區是由眾多不同業主的化工企業和為其配套服務的單位共同組成。化工區通過發揮產業優勢,持續推動責任關懷工作,讓周邊地區分享園區發展成果,提升周邊群眾的滿意度和獲得感,推進園區新型工業化與周邊地區新型城鎮化的融合發展。

化工區從資源和環境的承載力嚴格規劃佈局和准入條件是踐行“責任關懷”的保證,而在踐行“責任關懷”承諾時,化工區更多的是提供一個引導、推行、組織的平臺,要求入園企業必須承諾實施責任關懷。例如社區認知和緊急情況應變準則依靠某個企業單獨實施很難開展,這方面就必須由化工區牽頭組織相關企業來共同履行。

近年來,上海化工區組織各企業開展“雙結對、好鄰居”活動,深化“公眾開放日”活動,讓周邊的居民走進化工區,走進企業,瞭解化工產業,開展化工區環保義務監督員試點工作,探索公眾參與環境執法、信訪處理等工作,讓化工區與周邊地區共同發展成為共識。

上海化工區還把責任關懷擴展到金山區、奉賢區的產業發展、增強集體經濟等多個領域。例如幫助金山分區引入國家化學品檢測一攬子重點實驗室,幫助漕涇鎮引進互聯網公司,幫助柘林鎮建設化工區配套產業園等等,2014-2016年引進項目投資超過3億元,使周邊鎮區實實在在地共享發展成果。

創新發展不止步

儘管已經成為國內化工園區的翹楚,上海化工區並沒有滿足於目前的成績,自2017年起,化工區將科創工作列為園區重點工作之一,併成立專項工作推進組,積極對接市發改委、市經信委、市科委、市財政局等部門以及高校科研機構,走訪考察了國內外化工新材料的專業科創機構。目前,園區科創工作已取得階段性成果。

2016年9月,化工區提出籌劃建設“上海國際化工新材料創新中心”,並同步成立“上海國際化工新材料創新聯盟”和“專家諮詢委員會”,這一重大戰略舉措和發展思路,不僅為上海石化園區的高質量發展起到強有力的推動作用,而且將為推動石化大國向石化強國的跨躍起到強有力的示範作用,並且將為上海化工區長期領先於其他園區提供強有力的保障和支撐作用。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