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類中的商機,誰會成為未來的撿'垃圾大王'?

垃圾分類中的商機,誰會成為未來的撿'垃圾大王'?

上海的垃圾分類認真落實執行,什麼叫溼垃圾幹垃圾回收垃圾廚餘垃圾考察人民的洞察力。北京也開始重視起來。

這裡面的商機也不少。

有撿垃圾的上門小哥說,專門去代收垃圾:

一袋50

二袋100

和搶單送外賣送快遞一樣,累點一個月搞萬塊不是事。這裡面大有商機,待全國落實推進垃圾分類這個項目,誰會是未來的垃圾大王。還記得五十年前的石油大王是誰?他是怎麼發家的。

在一個風口來臨時,豬都能飛起來。

我國的垃圾處理多采用衛生填埋甚至簡易填埋的方式,佔用上萬畝土地;並且蟲蠅亂飛,汙水四溢,臭氣熏天,嚴重汙染環境。

土壤中的廢塑料會導致農作物減產;拋棄的廢塑料被動物誤食,導致動物死亡的事故時有發生。因此回收利用還可以減少危害。

中國每年使用塑料快餐盒達40億個,方便麵碗5~7億個,一次性筷子數十億雙,這些佔生活垃圾的8~15%。1噸廢塑料可回煉600公斤的柴油。回收1500噸廢紙,可免於砍伐用於生產1200噸紙的林木。一噸易拉罐熔化後能結成一噸很好的鋁塊,可少採20噸鋁礦。生活垃圾中有30%~40%可以回收利用,應珍惜這個小本大利的資源。 大家也可以利用易拉罐製作筆盒,既環保,又節約資源。

而且,垃圾中的其他物質也能轉化為資源,如食品、草木和織物可以堆肥,生產有機肥料;垃圾焚燒可以發電、供熱或製冷;磚瓦、灰土可以加工成建材等等。各種固體廢棄物混合在一起是垃圾,分選開就是資源。如果能充分挖掘回收生活垃圾中蘊含的資源潛力,僅北京每年就可獲得11億元的經濟效益。可見,消費環節產生的垃圾如果及時進行分類,回收再利用是解決垃圾問題的最好途徑。

拾荒大軍取而代之問題多多。8.2萬人的拾荒者,每年從北京“撿走”9.3億元,同時還將廢棄物轉化成為新的資源,客觀上減輕了政府處理垃圾的負擔,減少18億元的處理費用,延長了垃圾填埋處理場的使用壽命。但是,這些民間自發的拾荒者,均是無照經營,缺乏規範、檢驗和約束,致使垃圾在撿拾、收集、運輸、加工過程中造成嚴重的二次汙染,他們自身的傳染病發病率也較高。

環衛局的垃圾車又把分類好的垃圾倒到一起運走了,嚴重挫傷了百姓的環保積極性,產生了負面影響。可見,沒有完整的收購、運輸、銷售、加工、成品市場等組織的再利用產業體系的支持,垃圾分類無法產生經濟效益,只能是勞民傷財的空忙。

埋不勝埋,燒不勝燒。垃圾分類有待認真規劃。在一個文明前進的國家,垃圾分類的落實代表著這個國家的素質衛生等一切規範。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