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哲哲能與皇太極合葬,海蘭珠葬於園寢,而孝莊卻被葬風水牆外

公元1688年,孝莊文皇后去世,她的一生留給後人許多傳奇和遐想。在她逝世前的60天,康熙皇帝幾乎衣不解帶地服侍左右,但是在祖母死後,她的靈柩卻38年未入葬,到了雍正年間,才被送入河北省遵化的昭西陵地宮,而且還是在風水牆之外,就連自己的丫鬟蘇茉兒死後也以嬪妃的待遇葬在牆內。孝莊死後的待遇為何會如此,下面我們慢慢解釋。

皇后哲哲能與皇太極合葬,海蘭珠葬於園寢,而孝莊卻被葬風水牆外

首先皇太極去世後是葬於東北的盛京,他的陵墓叫昭陵,孝莊和海蘭珠的姑姑孝端文皇后哲哲死後與皇太極合葬於此。皇后與皇帝合葬是一種榮耀,按理來說孝莊也應受此厚待。

皇后哲哲能與皇太極合葬,海蘭珠葬於園寢,而孝莊卻被葬風水牆外

再來說皇太極最愛的女人海蘭珠死後。按制度,清朝的嬪妃死後雖不得與皇帝合葬,卻可以在皇帝的陵園外設立園寢。海蘭珠就被葬在了園寢之中,也算是陪伴皇帝左右了。

皇后哲哲能與皇太極合葬,海蘭珠葬於園寢,而孝莊卻被葬風水牆外

風水牆是什麼?清東陵是順治皇帝認為的吉祥之地,位於河北省的遵化,這裡有九座帝后陵,五座園寢,順治、康熙、乾隆、咸豐、同治和嬪妃都安葬於此,陵園外圍有二十公里的圍牆將這些陵墓包圍,取名風水牆。蘇茉兒雖為孝莊婢女,但因在宮裡地位高,死後也葬於牆內。

皇后哲哲能與皇太極合葬,海蘭珠葬於園寢,而孝莊卻被葬風水牆外

作為為大清建立了赫赫功績的孝莊卻無緣此牆內。她的陵叫昭西陵,之所以取名昭西陵,是因為皇太極的陵墓叫昭陵位於盛京,昭西陵位於河北遵化在昭陵的西面。

對於這種現象清政府官方有官方的解釋。因為孝莊曾在遺詔中說道:“我心戀汝父皇及汝,不忍遠去,務於孝陵近地”。(清孝陵是清東陵的主體建築,那裡安葬著順治、董鄂妃、佟佳氏的靈柩)。於是康熙在孝陵的附近建立了暫安奉殿,將孝莊靈柩一放就是38年,直到雍正年間才正式下葬。野史也有野史的說法:因為在孝莊的墓碑上刻有二龍戲珠的圖案,就好比慈禧的墓碑上刻有鳳在上龍在下的圖案一樣,都有暗指,二龍戲珠可不可以理解為孝莊下嫁多爾袞你的事情。

皇后哲哲能與皇太極合葬,海蘭珠葬於園寢,而孝莊卻被葬風水牆外

我們現在有三點疑問。第一,康熙皇帝這麼尊重祖母,為何不將他下葬。第二,孝莊為什麼不願與皇太極合葬。第三,孝莊有沒有下嫁多爾袞。

理由應該是遺詔的內容與祖制不符。在封建王朝祖制不能違背,孝莊遺願與祖制不符,但如果運回盛京就是不遵從孝莊遺願,所以康熙乾脆這件事情自己不處理,由雍正處理更合適。

皇后哲哲能與皇太極合葬,海蘭珠葬於園寢,而孝莊卻被葬風水牆外

有人曾猜想,孝莊死後不願回盛京是由於孝莊真的曾下嫁多爾袞。雖然正史上沒有這樣的記載,但民間一直流傳著這樣的說法。丈夫死後嫁給小叔,姑侄三人同侍一夫,甚至丈夫去世嫁給兒子,對於少數民族在過去是不違反風俗的,王昭君在丈夫死後曾嫁給過兒子。但是當時滿清已經入關多年,在漢文化之下是不能被接受的。也許是孝莊有愧,不希望再見到皇太極,因此即使違背祖制也要留下。

雖然這也是猜測,但正是這些疑點使得孝莊的故事更加神祕,吸引著更多的人去探索,也許答案就在不久的將來。

皇后哲哲能與皇太極合葬,海蘭珠葬於園寢,而孝莊卻被葬風水牆外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