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發生鑽石項鍊掉包案:鑽石一轉身成“水鑽”!業內人士揭內幕:黃金鑽石是重災區

黃金 珠寶 項鍊 貴金屬 上海觀察 2017-04-11

近日,家住松江區新橋鎮的徐女士拿著陪伴自己20多年的鑽石項鍊到新橋鎮新北街一黃金加工店維修時,竟發現項鍊上的鑽石被掉包。經警方調查,最終查明該店店主調換鑽石的經過,目前嫌疑人戴某已被警方刑事拘留。

因為體積小价值高,珠寶在製作、流通和維護保養環節都有諸多行業“貓膩”,類似掉包事件並不鮮見,據業內人士介紹,也因此行業形成了一套自身的“行規”。在互聯網時代,古老的“行規”是否還能從技術上約束這一契約精神呢?

陪伴二十餘載鑽石項鍊被掉包

徐女士年過六旬,這條鑽石項鍊已陪她度過二十餘載。日前,她拿著這條鑽石項鍊到附近一家黃金加工店維修,店主將鑽石項鍊拿到後面櫃檯反覆觀察和“修理”,最終告知徐女士“無法維修”。其間,店主將鑽石不慎掉落在地上,對此徐女士頗為不滿,同時心生疑慮:“鑽石會不會被調包?”事後她拿著這條鑽石項鍊到附近金店鑑定,被告知鑽石項鍊上的石頭不是鑽石,而是假的“水鑽”。徐女士立即到黃金維修店找店主“劉老闆”當面對質,店主卻矢口否認。而店內也沒有監控裝置,無法證明整個過程究竟如何。

接到徐女士報警後,松江公安分局屬地派出所民警發覺一個疑點:徐女士稱該店老闆姓“劉”,但警方查詢核實該店老闆姓“戴”。為何面對顧客要“改名換姓”呢?警方沒有將這一警情當作一般的經濟糾紛處理,而是通過仔細詢問細節,揭開背後的真相。

面對民警的質疑和諸多細節詢問,“劉老闆”越來越難以自圓其說,戴某終於承認是看到鑽石後動了“歪腦筋”,先用鑷子將吊墜託上的鑽石夾出來,再背轉身假裝到後面櫃檯上修理,趁徐女士不注意時將真鑽石分批藏在維修臺的雜物中,而後再將假鑽石拿出來安裝到吊墜上後還給老太太,謊稱無法維修。這樣陪伴徐女士20餘年的的鑽石就被調包了。

目前,涉案嫌疑人戴某因涉嫌盜竊已被松江警方被刑事拘留。

案發現場。

上海發生鑽石項鍊掉包案:鑽石一轉身成“水鑽”!業內人士揭內幕:黃金鑽石是重災區

業內人士自揭貓膩:黃金鑽石是重災區

“珠寶體積小价值高,這種掉包的事情並不少見。”一些業內人士告訴記者,這樣的問題尤其容易發生在黃金和鑽石上。據介紹,黃金和鑽石是珠寶行當流通最快的、最便捷的品種,被稱作“硬通貨”,其價值較同類的貴金屬和寶石更高,因此成為不法者眼中的“香餑餑”。

黃金和鑽石與其他貴金屬和寶石相比,不僅有著明確的“標準”劃分,而且和同類或近似產品肉眼區別很小。“彩色寶石每一顆的顏色都有細微差別,為了保留顏色和重量,在切割上也會有這樣那樣的特點;但好的鑽石都是無色的,切割也接近標準,等級相同的鑽石憑肉眼是無法分辨出優劣的。”據一些業內人士介紹,掉包鑽石較常用的辦法是“以次充好”:“比如同樣大小的鑽石,顏色等級、淨度等級有差,價格能差到一倍以上。”據介紹,一些店內會常備不同規格的假鑽石以備消費者選用,但“不可能預先準備好差不多的彩色寶石。”

而隨著技術進步,一些和鑽石看上去幾無差別的“假鑽石”肉眼也越來越難分辨。“這起案件中的‘水鑽’,又被稱為萊茵石,其實就是水晶玻璃,主要用來作裝飾的材料,也有些店家會買大顆的‘水鑽’替代真正的鑽石作為展示,方便消費者對比大小。‘水鑽’之外,鋯石也是鑽石常用的替代品,這些和真的鑽石價值相差上萬倍。”據介紹,目前一些製作精美的鑽石替代品,在光澤、顏色上已與鑽石相差無幾,甚至製作方法上也是先製造一大塊,再按鑽石切割的方式加工:“憑肉眼看不出差別,而且如果不是一大袋,普通人拿著幾粒也分別不出重量上的差別。”

如何維護特殊行業契約精神?

警方提醒市民,需要黃金加工時,儘量選擇專業店鋪,以防發生類似的侵財案件。不過問題來了:究竟哪些才是“專業店鋪”?

除了品牌金店之外,還有大小林立的各色珠寶店以及通過網絡提供服務的珠寶訂製維修店鋪。據業內人士介紹,這一高價格行業內大部分還維持著傳統的消費模式:消費者認定一兩家店,建立長期穩定的消費和服務關係。店家為表達負責任態度,會在珠寶的金屬部分刻上品牌名稱和金重、主石大小和配石重量,以用作消費者複檢驗證。

業內人士也教了一些“實用”的技巧:“正規的金店肯定會安裝監控的,畢竟放著這麼多貴重物品。所有的活動儘量在監控範圍內完成。”此外,市民送去加工維修的珠寶,可以事先做好檢驗證書,以備事後查證,並可以作為發生糾紛或案件時的證據。

題圖來源:新華社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