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黃河故道上一顆璀璨明珠

昔曰沙鹼荒灘 如今故道明珠

河南省最東端的民權縣,如今已成為黃河故道上一顆耀眼的明珠!

馮玉祥將軍主政河南時,1928年,取光大三民主義之義,割睢、杞、考城三縣邊角之地,拚湊在一起就成了今天的民權縣!縣域面積1200平方公里,人口當時尚不足14萬人。縣境全在黃河故道上,原先黃河南岸北兩岸的大堤橫貫全境。

來自黃土高原的黃河攜帶大量泥沙,過了鄭州落差變小,泥沙迅速沉澱下來。''緊沙慢淤澄清鹼'',民權這一塊兒,除東部與山東接壤處有一小塊淤地,大多為沙質土壤和鹽鹼灘!所以,和它的近鄰蘭考縣一樣,風沙災害極為嚴重!一年四季黃沙漫舞,輕者禾苗如歷輕霜,萎蔫不長,重者被掩埋絕收。[民權縣誌]記載,建國前三十年,該縣有17個自然村的村民,因無法忍受,選擇背井離鄉遷往外地!

"
黃河故道上一顆璀璨明珠

昔曰沙鹼荒灘 如今故道明珠

河南省最東端的民權縣,如今已成為黃河故道上一顆耀眼的明珠!

馮玉祥將軍主政河南時,1928年,取光大三民主義之義,割睢、杞、考城三縣邊角之地,拚湊在一起就成了今天的民權縣!縣域面積1200平方公里,人口當時尚不足14萬人。縣境全在黃河故道上,原先黃河南岸北兩岸的大堤橫貫全境。

來自黃土高原的黃河攜帶大量泥沙,過了鄭州落差變小,泥沙迅速沉澱下來。''緊沙慢淤澄清鹼'',民權這一塊兒,除東部與山東接壤處有一小塊淤地,大多為沙質土壤和鹽鹼灘!所以,和它的近鄰蘭考縣一樣,風沙災害極為嚴重!一年四季黃沙漫舞,輕者禾苗如歷輕霜,萎蔫不長,重者被掩埋絕收。[民權縣誌]記載,建國前三十年,該縣有17個自然村的村民,因無法忍受,選擇背井離鄉遷往外地!

黃河故道上一顆璀璨明珠

新中國成立以後,毛主席號召''一定要把黃河的事情辦好'',1954年首屆全國人大的決議案明確提出''根治黃河水害,開發黃河水利''的戰略口號。黃河改道走了,風沙和鹽鹼是黃河留下的永久性災難。只有做好''黃河故道開發利用''這篇大文章,才算真正響應毛主席號召,''把黃河的事情辦好''了!

"
黃河故道上一顆璀璨明珠

昔曰沙鹼荒灘 如今故道明珠

河南省最東端的民權縣,如今已成為黃河故道上一顆耀眼的明珠!

馮玉祥將軍主政河南時,1928年,取光大三民主義之義,割睢、杞、考城三縣邊角之地,拚湊在一起就成了今天的民權縣!縣域面積1200平方公里,人口當時尚不足14萬人。縣境全在黃河故道上,原先黃河南岸北兩岸的大堤橫貫全境。

來自黃土高原的黃河攜帶大量泥沙,過了鄭州落差變小,泥沙迅速沉澱下來。''緊沙慢淤澄清鹼'',民權這一塊兒,除東部與山東接壤處有一小塊淤地,大多為沙質土壤和鹽鹼灘!所以,和它的近鄰蘭考縣一樣,風沙災害極為嚴重!一年四季黃沙漫舞,輕者禾苗如歷輕霜,萎蔫不長,重者被掩埋絕收。[民權縣誌]記載,建國前三十年,該縣有17個自然村的村民,因無法忍受,選擇背井離鄉遷往外地!

黃河故道上一顆璀璨明珠

新中國成立以後,毛主席號召''一定要把黃河的事情辦好'',1954年首屆全國人大的決議案明確提出''根治黃河水害,開發黃河水利''的戰略口號。黃河改道走了,風沙和鹽鹼是黃河留下的永久性災難。只有做好''黃河故道開發利用''這篇大文章,才算真正響應毛主席號召,''把黃河的事情辦好''了!

黃河故道上一顆璀璨明珠

從1950年開始,當時的商丘專區[今商丘市]在民權境內成立國營林場,帶領員工年復一年艱苦奮戰。在寸草不生的荒沙灘上,營造防護林近7萬畝,成為全國四大平原人工林之一,被稱為黃河故道上的''綠色長城''!

在植樹造林治理風沙鹽鹼的同時,縣委、政府帶領群眾利用黃河改道留下的三個天然湖泊,將3萬多畝水面和灘塗,建成了國家級黃河故道溼地公園。

1958年,民權縣聯合相鄰的山東省曹縣,從蘭考縣三義寨引來黃河水,營造防護林帶,興修農田水利,改良鹽鹼荒灘,這一連串舉措取了得顯著成績,廣大群眾無不拍手叫好!

改革開放以後,民權縣招商引資,大力興建功能性設施,取得更輝煌的戰果,一步步把黃河故道變成了搖錢樹、聚寶盆!

明清黃河大堤,是這裡第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
黃河故道上一顆璀璨明珠

昔曰沙鹼荒灘 如今故道明珠

河南省最東端的民權縣,如今已成為黃河故道上一顆耀眼的明珠!

馮玉祥將軍主政河南時,1928年,取光大三民主義之義,割睢、杞、考城三縣邊角之地,拚湊在一起就成了今天的民權縣!縣域面積1200平方公里,人口當時尚不足14萬人。縣境全在黃河故道上,原先黃河南岸北兩岸的大堤橫貫全境。

來自黃土高原的黃河攜帶大量泥沙,過了鄭州落差變小,泥沙迅速沉澱下來。''緊沙慢淤澄清鹼'',民權這一塊兒,除東部與山東接壤處有一小塊淤地,大多為沙質土壤和鹽鹼灘!所以,和它的近鄰蘭考縣一樣,風沙災害極為嚴重!一年四季黃沙漫舞,輕者禾苗如歷輕霜,萎蔫不長,重者被掩埋絕收。[民權縣誌]記載,建國前三十年,該縣有17個自然村的村民,因無法忍受,選擇背井離鄉遷往外地!

黃河故道上一顆璀璨明珠

新中國成立以後,毛主席號召''一定要把黃河的事情辦好'',1954年首屆全國人大的決議案明確提出''根治黃河水害,開發黃河水利''的戰略口號。黃河改道走了,風沙和鹽鹼是黃河留下的永久性災難。只有做好''黃河故道開發利用''這篇大文章,才算真正響應毛主席號召,''把黃河的事情辦好''了!

黃河故道上一顆璀璨明珠

從1950年開始,當時的商丘專區[今商丘市]在民權境內成立國營林場,帶領員工年復一年艱苦奮戰。在寸草不生的荒沙灘上,營造防護林近7萬畝,成為全國四大平原人工林之一,被稱為黃河故道上的''綠色長城''!

在植樹造林治理風沙鹽鹼的同時,縣委、政府帶領群眾利用黃河改道留下的三個天然湖泊,將3萬多畝水面和灘塗,建成了國家級黃河故道溼地公園。

1958年,民權縣聯合相鄰的山東省曹縣,從蘭考縣三義寨引來黃河水,營造防護林帶,興修農田水利,改良鹽鹼荒灘,這一連串舉措取了得顯著成績,廣大群眾無不拍手叫好!

改革開放以後,民權縣招商引資,大力興建功能性設施,取得更輝煌的戰果,一步步把黃河故道變成了搖錢樹、聚寶盆!

明清黃河大堤,是這裡第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黃河故道上一顆璀璨明珠

在黃河故道上,南岸和北岸兩大堤被稱為''太行堤'',在民權境內總長52公里。

太行堤起點在河南省延津縣胙城鄉的王堤村附近。它經過滑縣、長垣、東明、蘭考、民權和山東曹縣,最後進入河南省虞城縣境內。全長180公里。

沃野千里的豫東平原,罕見高山大谷。看到高出地面10多米的突兀長堤,這裡人們無不感到震撼與敬畏!於是,人們比擬蜿蜒的太行山脈,把它稱為''太行堤''。

黃河改道以後,作為河堤,它的功能已不復存在。由於各種原因,許多大堤已經損壞甚至正在消失。可是,民權境內這段,保存得相對還比較完好!更難能可貴的是,經過近幾年來開發性治理,還鳳凰涅盤一般,獲得了浴火重生!放眼望去,不僅蒼茫雄健不減當年,而且錦上添花反增了幾分嫵媚!太行堤是古代勞動人民保衛家鄉頑強意志的象徵,也是最宏偉、最不可複製的歷史景觀。

大堤和它們曾經守護的河道一起,構成內涵豐富的歷史文化長廊。太行堤蒼莽雄偉的身軀,勾起人們漸漸逝去的歷史記憶。這裡有歷史故事,也有動人的傳說。在它的懷抱裡,莊子故里、葵丘會盟臺、江淹故里、宋庠、宋祁兄弟雙狀元遺蹟、白雲禪寺等等,以及人們與洪水斗爭喊出的夯歌硪歌和黃河號子等,都成為不可多得的歷史文化遺產。

大堤底部寬逾百米,高十二三米,頂部寬度15米左右。堤上綠樹成行,樹底下芳草萋萋。空氣裡瀰漫著花草的芬芳香味,樹枝上不知名的小鳥在快樂地歌唱。如果你經常登堤望遠,有時還會碰上一班小青年在興高采烈地放飛會攝影的無人機呢!

這一派祥和景象是多麼令人陶醉啊!

然而,七十年前大堤上曾經發生的一些事情,至今提起來還令人心驚肉跳!

"
黃河故道上一顆璀璨明珠

昔曰沙鹼荒灘 如今故道明珠

河南省最東端的民權縣,如今已成為黃河故道上一顆耀眼的明珠!

馮玉祥將軍主政河南時,1928年,取光大三民主義之義,割睢、杞、考城三縣邊角之地,拚湊在一起就成了今天的民權縣!縣域面積1200平方公里,人口當時尚不足14萬人。縣境全在黃河故道上,原先黃河南岸北兩岸的大堤橫貫全境。

來自黃土高原的黃河攜帶大量泥沙,過了鄭州落差變小,泥沙迅速沉澱下來。''緊沙慢淤澄清鹼'',民權這一塊兒,除東部與山東接壤處有一小塊淤地,大多為沙質土壤和鹽鹼灘!所以,和它的近鄰蘭考縣一樣,風沙災害極為嚴重!一年四季黃沙漫舞,輕者禾苗如歷輕霜,萎蔫不長,重者被掩埋絕收。[民權縣誌]記載,建國前三十年,該縣有17個自然村的村民,因無法忍受,選擇背井離鄉遷往外地!

黃河故道上一顆璀璨明珠

新中國成立以後,毛主席號召''一定要把黃河的事情辦好'',1954年首屆全國人大的決議案明確提出''根治黃河水害,開發黃河水利''的戰略口號。黃河改道走了,風沙和鹽鹼是黃河留下的永久性災難。只有做好''黃河故道開發利用''這篇大文章,才算真正響應毛主席號召,''把黃河的事情辦好''了!

黃河故道上一顆璀璨明珠

從1950年開始,當時的商丘專區[今商丘市]在民權境內成立國營林場,帶領員工年復一年艱苦奮戰。在寸草不生的荒沙灘上,營造防護林近7萬畝,成為全國四大平原人工林之一,被稱為黃河故道上的''綠色長城''!

在植樹造林治理風沙鹽鹼的同時,縣委、政府帶領群眾利用黃河改道留下的三個天然湖泊,將3萬多畝水面和灘塗,建成了國家級黃河故道溼地公園。

1958年,民權縣聯合相鄰的山東省曹縣,從蘭考縣三義寨引來黃河水,營造防護林帶,興修農田水利,改良鹽鹼荒灘,這一連串舉措取了得顯著成績,廣大群眾無不拍手叫好!

改革開放以後,民權縣招商引資,大力興建功能性設施,取得更輝煌的戰果,一步步把黃河故道變成了搖錢樹、聚寶盆!

明清黃河大堤,是這裡第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黃河故道上一顆璀璨明珠

在黃河故道上,南岸和北岸兩大堤被稱為''太行堤'',在民權境內總長52公里。

太行堤起點在河南省延津縣胙城鄉的王堤村附近。它經過滑縣、長垣、東明、蘭考、民權和山東曹縣,最後進入河南省虞城縣境內。全長180公里。

沃野千里的豫東平原,罕見高山大谷。看到高出地面10多米的突兀長堤,這裡人們無不感到震撼與敬畏!於是,人們比擬蜿蜒的太行山脈,把它稱為''太行堤''。

黃河改道以後,作為河堤,它的功能已不復存在。由於各種原因,許多大堤已經損壞甚至正在消失。可是,民權境內這段,保存得相對還比較完好!更難能可貴的是,經過近幾年來開發性治理,還鳳凰涅盤一般,獲得了浴火重生!放眼望去,不僅蒼茫雄健不減當年,而且錦上添花反增了幾分嫵媚!太行堤是古代勞動人民保衛家鄉頑強意志的象徵,也是最宏偉、最不可複製的歷史景觀。

大堤和它們曾經守護的河道一起,構成內涵豐富的歷史文化長廊。太行堤蒼莽雄偉的身軀,勾起人們漸漸逝去的歷史記憶。這裡有歷史故事,也有動人的傳說。在它的懷抱裡,莊子故里、葵丘會盟臺、江淹故里、宋庠、宋祁兄弟雙狀元遺蹟、白雲禪寺等等,以及人們與洪水斗爭喊出的夯歌硪歌和黃河號子等,都成為不可多得的歷史文化遺產。

大堤底部寬逾百米,高十二三米,頂部寬度15米左右。堤上綠樹成行,樹底下芳草萋萋。空氣裡瀰漫著花草的芬芳香味,樹枝上不知名的小鳥在快樂地歌唱。如果你經常登堤望遠,有時還會碰上一班小青年在興高采烈地放飛會攝影的無人機呢!

這一派祥和景象是多麼令人陶醉啊!

然而,七十年前大堤上曾經發生的一些事情,至今提起來還令人心驚肉跳!

黃河故道上一顆璀璨明珠

那時剛建國不久,老百姓還在艱難的生活環境裡掙扎。

1957年汛期,雨水特別大。大堤內外都已坑滿壕平!河南這邊是老黃河灘,地勢高;堤那邊歸山東,地勢低。當時,地裡莊稼好壞決定著當年的苦與樂!兩邊群眾隔堤相望,原來通行的道口,被打起大壩,堵得嚴嚴實實!雙方都擔心大雨停不下來。於是,一方想挖壩放水挽救淹沒的禾苗,另一方盯死看牢,堅決要防止洪水衝開大壩毀了家園!雙方都派出持槍民兵,在堤壩上安營紮寨。越是大雨不停,越是劍拔弩張。互不相讓,一觸即發。雙方僵持著,直到天氣放晴才逐漸得以緩和。其間,官司曾打到中央,驚動了敬愛的周總理。之後不久,為利於解決水利糾紛,原屬河南省開封專區[今開封市]的東明縣,劃歸了山東省菏澤專區[今菏澤市]。

''貧賤夫妻百事哀''。日子越艱難越容易發生兄弟鬩牆的事兒!回憶當年的崢嶸歲月,讓人深深感到,今天的幸福確實來之不易,所以應該倍加珍惜!

故道腹地的申甘防護林帶,是這裡又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
黃河故道上一顆璀璨明珠

昔曰沙鹼荒灘 如今故道明珠

河南省最東端的民權縣,如今已成為黃河故道上一顆耀眼的明珠!

馮玉祥將軍主政河南時,1928年,取光大三民主義之義,割睢、杞、考城三縣邊角之地,拚湊在一起就成了今天的民權縣!縣域面積1200平方公里,人口當時尚不足14萬人。縣境全在黃河故道上,原先黃河南岸北兩岸的大堤橫貫全境。

來自黃土高原的黃河攜帶大量泥沙,過了鄭州落差變小,泥沙迅速沉澱下來。''緊沙慢淤澄清鹼'',民權這一塊兒,除東部與山東接壤處有一小塊淤地,大多為沙質土壤和鹽鹼灘!所以,和它的近鄰蘭考縣一樣,風沙災害極為嚴重!一年四季黃沙漫舞,輕者禾苗如歷輕霜,萎蔫不長,重者被掩埋絕收。[民權縣誌]記載,建國前三十年,該縣有17個自然村的村民,因無法忍受,選擇背井離鄉遷往外地!

黃河故道上一顆璀璨明珠

新中國成立以後,毛主席號召''一定要把黃河的事情辦好'',1954年首屆全國人大的決議案明確提出''根治黃河水害,開發黃河水利''的戰略口號。黃河改道走了,風沙和鹽鹼是黃河留下的永久性災難。只有做好''黃河故道開發利用''這篇大文章,才算真正響應毛主席號召,''把黃河的事情辦好''了!

黃河故道上一顆璀璨明珠

從1950年開始,當時的商丘專區[今商丘市]在民權境內成立國營林場,帶領員工年復一年艱苦奮戰。在寸草不生的荒沙灘上,營造防護林近7萬畝,成為全國四大平原人工林之一,被稱為黃河故道上的''綠色長城''!

在植樹造林治理風沙鹽鹼的同時,縣委、政府帶領群眾利用黃河改道留下的三個天然湖泊,將3萬多畝水面和灘塗,建成了國家級黃河故道溼地公園。

1958年,民權縣聯合相鄰的山東省曹縣,從蘭考縣三義寨引來黃河水,營造防護林帶,興修農田水利,改良鹽鹼荒灘,這一連串舉措取了得顯著成績,廣大群眾無不拍手叫好!

改革開放以後,民權縣招商引資,大力興建功能性設施,取得更輝煌的戰果,一步步把黃河故道變成了搖錢樹、聚寶盆!

明清黃河大堤,是這裡第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黃河故道上一顆璀璨明珠

在黃河故道上,南岸和北岸兩大堤被稱為''太行堤'',在民權境內總長52公里。

太行堤起點在河南省延津縣胙城鄉的王堤村附近。它經過滑縣、長垣、東明、蘭考、民權和山東曹縣,最後進入河南省虞城縣境內。全長180公里。

沃野千里的豫東平原,罕見高山大谷。看到高出地面10多米的突兀長堤,這裡人們無不感到震撼與敬畏!於是,人們比擬蜿蜒的太行山脈,把它稱為''太行堤''。

黃河改道以後,作為河堤,它的功能已不復存在。由於各種原因,許多大堤已經損壞甚至正在消失。可是,民權境內這段,保存得相對還比較完好!更難能可貴的是,經過近幾年來開發性治理,還鳳凰涅盤一般,獲得了浴火重生!放眼望去,不僅蒼茫雄健不減當年,而且錦上添花反增了幾分嫵媚!太行堤是古代勞動人民保衛家鄉頑強意志的象徵,也是最宏偉、最不可複製的歷史景觀。

大堤和它們曾經守護的河道一起,構成內涵豐富的歷史文化長廊。太行堤蒼莽雄偉的身軀,勾起人們漸漸逝去的歷史記憶。這裡有歷史故事,也有動人的傳說。在它的懷抱裡,莊子故里、葵丘會盟臺、江淹故里、宋庠、宋祁兄弟雙狀元遺蹟、白雲禪寺等等,以及人們與洪水斗爭喊出的夯歌硪歌和黃河號子等,都成為不可多得的歷史文化遺產。

大堤底部寬逾百米,高十二三米,頂部寬度15米左右。堤上綠樹成行,樹底下芳草萋萋。空氣裡瀰漫著花草的芬芳香味,樹枝上不知名的小鳥在快樂地歌唱。如果你經常登堤望遠,有時還會碰上一班小青年在興高采烈地放飛會攝影的無人機呢!

這一派祥和景象是多麼令人陶醉啊!

然而,七十年前大堤上曾經發生的一些事情,至今提起來還令人心驚肉跳!

黃河故道上一顆璀璨明珠

那時剛建國不久,老百姓還在艱難的生活環境裡掙扎。

1957年汛期,雨水特別大。大堤內外都已坑滿壕平!河南這邊是老黃河灘,地勢高;堤那邊歸山東,地勢低。當時,地裡莊稼好壞決定著當年的苦與樂!兩邊群眾隔堤相望,原來通行的道口,被打起大壩,堵得嚴嚴實實!雙方都擔心大雨停不下來。於是,一方想挖壩放水挽救淹沒的禾苗,另一方盯死看牢,堅決要防止洪水衝開大壩毀了家園!雙方都派出持槍民兵,在堤壩上安營紮寨。越是大雨不停,越是劍拔弩張。互不相讓,一觸即發。雙方僵持著,直到天氣放晴才逐漸得以緩和。其間,官司曾打到中央,驚動了敬愛的周總理。之後不久,為利於解決水利糾紛,原屬河南省開封專區[今開封市]的東明縣,劃歸了山東省菏澤專區[今菏澤市]。

''貧賤夫妻百事哀''。日子越艱難越容易發生兄弟鬩牆的事兒!回憶當年的崢嶸歲月,讓人深深感到,今天的幸福確實來之不易,所以應該倍加珍惜!

故道腹地的申甘防護林帶,是這裡又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黃河故道上一顆璀璨明珠

林帶西起程莊鎮的申集,東到城關鎮的甘莊。全長20餘公里。在寬2到4公里,來到這裡就像到了原始森林!林子裡,根系發達、生命力頑強的刺槐最多,是當家樹種。

"
黃河故道上一顆璀璨明珠

昔曰沙鹼荒灘 如今故道明珠

河南省最東端的民權縣,如今已成為黃河故道上一顆耀眼的明珠!

馮玉祥將軍主政河南時,1928年,取光大三民主義之義,割睢、杞、考城三縣邊角之地,拚湊在一起就成了今天的民權縣!縣域面積1200平方公里,人口當時尚不足14萬人。縣境全在黃河故道上,原先黃河南岸北兩岸的大堤橫貫全境。

來自黃土高原的黃河攜帶大量泥沙,過了鄭州落差變小,泥沙迅速沉澱下來。''緊沙慢淤澄清鹼'',民權這一塊兒,除東部與山東接壤處有一小塊淤地,大多為沙質土壤和鹽鹼灘!所以,和它的近鄰蘭考縣一樣,風沙災害極為嚴重!一年四季黃沙漫舞,輕者禾苗如歷輕霜,萎蔫不長,重者被掩埋絕收。[民權縣誌]記載,建國前三十年,該縣有17個自然村的村民,因無法忍受,選擇背井離鄉遷往外地!

黃河故道上一顆璀璨明珠

新中國成立以後,毛主席號召''一定要把黃河的事情辦好'',1954年首屆全國人大的決議案明確提出''根治黃河水害,開發黃河水利''的戰略口號。黃河改道走了,風沙和鹽鹼是黃河留下的永久性災難。只有做好''黃河故道開發利用''這篇大文章,才算真正響應毛主席號召,''把黃河的事情辦好''了!

黃河故道上一顆璀璨明珠

從1950年開始,當時的商丘專區[今商丘市]在民權境內成立國營林場,帶領員工年復一年艱苦奮戰。在寸草不生的荒沙灘上,營造防護林近7萬畝,成為全國四大平原人工林之一,被稱為黃河故道上的''綠色長城''!

在植樹造林治理風沙鹽鹼的同時,縣委、政府帶領群眾利用黃河改道留下的三個天然湖泊,將3萬多畝水面和灘塗,建成了國家級黃河故道溼地公園。

1958年,民權縣聯合相鄰的山東省曹縣,從蘭考縣三義寨引來黃河水,營造防護林帶,興修農田水利,改良鹽鹼荒灘,這一連串舉措取了得顯著成績,廣大群眾無不拍手叫好!

改革開放以後,民權縣招商引資,大力興建功能性設施,取得更輝煌的戰果,一步步把黃河故道變成了搖錢樹、聚寶盆!

明清黃河大堤,是這裡第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黃河故道上一顆璀璨明珠

在黃河故道上,南岸和北岸兩大堤被稱為''太行堤'',在民權境內總長52公里。

太行堤起點在河南省延津縣胙城鄉的王堤村附近。它經過滑縣、長垣、東明、蘭考、民權和山東曹縣,最後進入河南省虞城縣境內。全長180公里。

沃野千里的豫東平原,罕見高山大谷。看到高出地面10多米的突兀長堤,這裡人們無不感到震撼與敬畏!於是,人們比擬蜿蜒的太行山脈,把它稱為''太行堤''。

黃河改道以後,作為河堤,它的功能已不復存在。由於各種原因,許多大堤已經損壞甚至正在消失。可是,民權境內這段,保存得相對還比較完好!更難能可貴的是,經過近幾年來開發性治理,還鳳凰涅盤一般,獲得了浴火重生!放眼望去,不僅蒼茫雄健不減當年,而且錦上添花反增了幾分嫵媚!太行堤是古代勞動人民保衛家鄉頑強意志的象徵,也是最宏偉、最不可複製的歷史景觀。

大堤和它們曾經守護的河道一起,構成內涵豐富的歷史文化長廊。太行堤蒼莽雄偉的身軀,勾起人們漸漸逝去的歷史記憶。這裡有歷史故事,也有動人的傳說。在它的懷抱裡,莊子故里、葵丘會盟臺、江淹故里、宋庠、宋祁兄弟雙狀元遺蹟、白雲禪寺等等,以及人們與洪水斗爭喊出的夯歌硪歌和黃河號子等,都成為不可多得的歷史文化遺產。

大堤底部寬逾百米,高十二三米,頂部寬度15米左右。堤上綠樹成行,樹底下芳草萋萋。空氣裡瀰漫著花草的芬芳香味,樹枝上不知名的小鳥在快樂地歌唱。如果你經常登堤望遠,有時還會碰上一班小青年在興高采烈地放飛會攝影的無人機呢!

這一派祥和景象是多麼令人陶醉啊!

然而,七十年前大堤上曾經發生的一些事情,至今提起來還令人心驚肉跳!

黃河故道上一顆璀璨明珠

那時剛建國不久,老百姓還在艱難的生活環境裡掙扎。

1957年汛期,雨水特別大。大堤內外都已坑滿壕平!河南這邊是老黃河灘,地勢高;堤那邊歸山東,地勢低。當時,地裡莊稼好壞決定著當年的苦與樂!兩邊群眾隔堤相望,原來通行的道口,被打起大壩,堵得嚴嚴實實!雙方都擔心大雨停不下來。於是,一方想挖壩放水挽救淹沒的禾苗,另一方盯死看牢,堅決要防止洪水衝開大壩毀了家園!雙方都派出持槍民兵,在堤壩上安營紮寨。越是大雨不停,越是劍拔弩張。互不相讓,一觸即發。雙方僵持著,直到天氣放晴才逐漸得以緩和。其間,官司曾打到中央,驚動了敬愛的周總理。之後不久,為利於解決水利糾紛,原屬河南省開封專區[今開封市]的東明縣,劃歸了山東省菏澤專區[今菏澤市]。

''貧賤夫妻百事哀''。日子越艱難越容易發生兄弟鬩牆的事兒!回憶當年的崢嶸歲月,讓人深深感到,今天的幸福確實來之不易,所以應該倍加珍惜!

故道腹地的申甘防護林帶,是這裡又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黃河故道上一顆璀璨明珠

林帶西起程莊鎮的申集,東到城關鎮的甘莊。全長20餘公里。在寬2到4公里,來到這裡就像到了原始森林!林子裡,根系發達、生命力頑強的刺槐最多,是當家樹種。

黃河故道上一顆璀璨明珠

目前,整個林帶的木材蓄積量已達13萬立方以上,一年生長量1萬立方左右。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先後兩次作為全國平原綠化工作會議的參觀現場,接待過國家領導、中外名人和專家學者的參觀考察!

除了萬畝槐林蓊蓊鬱鬱,林帶內還有各種主題園林。

"
黃河故道上一顆璀璨明珠

昔曰沙鹼荒灘 如今故道明珠

河南省最東端的民權縣,如今已成為黃河故道上一顆耀眼的明珠!

馮玉祥將軍主政河南時,1928年,取光大三民主義之義,割睢、杞、考城三縣邊角之地,拚湊在一起就成了今天的民權縣!縣域面積1200平方公里,人口當時尚不足14萬人。縣境全在黃河故道上,原先黃河南岸北兩岸的大堤橫貫全境。

來自黃土高原的黃河攜帶大量泥沙,過了鄭州落差變小,泥沙迅速沉澱下來。''緊沙慢淤澄清鹼'',民權這一塊兒,除東部與山東接壤處有一小塊淤地,大多為沙質土壤和鹽鹼灘!所以,和它的近鄰蘭考縣一樣,風沙災害極為嚴重!一年四季黃沙漫舞,輕者禾苗如歷輕霜,萎蔫不長,重者被掩埋絕收。[民權縣誌]記載,建國前三十年,該縣有17個自然村的村民,因無法忍受,選擇背井離鄉遷往外地!

黃河故道上一顆璀璨明珠

新中國成立以後,毛主席號召''一定要把黃河的事情辦好'',1954年首屆全國人大的決議案明確提出''根治黃河水害,開發黃河水利''的戰略口號。黃河改道走了,風沙和鹽鹼是黃河留下的永久性災難。只有做好''黃河故道開發利用''這篇大文章,才算真正響應毛主席號召,''把黃河的事情辦好''了!

黃河故道上一顆璀璨明珠

從1950年開始,當時的商丘專區[今商丘市]在民權境內成立國營林場,帶領員工年復一年艱苦奮戰。在寸草不生的荒沙灘上,營造防護林近7萬畝,成為全國四大平原人工林之一,被稱為黃河故道上的''綠色長城''!

在植樹造林治理風沙鹽鹼的同時,縣委、政府帶領群眾利用黃河改道留下的三個天然湖泊,將3萬多畝水面和灘塗,建成了國家級黃河故道溼地公園。

1958年,民權縣聯合相鄰的山東省曹縣,從蘭考縣三義寨引來黃河水,營造防護林帶,興修農田水利,改良鹽鹼荒灘,這一連串舉措取了得顯著成績,廣大群眾無不拍手叫好!

改革開放以後,民權縣招商引資,大力興建功能性設施,取得更輝煌的戰果,一步步把黃河故道變成了搖錢樹、聚寶盆!

明清黃河大堤,是這裡第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黃河故道上一顆璀璨明珠

在黃河故道上,南岸和北岸兩大堤被稱為''太行堤'',在民權境內總長52公里。

太行堤起點在河南省延津縣胙城鄉的王堤村附近。它經過滑縣、長垣、東明、蘭考、民權和山東曹縣,最後進入河南省虞城縣境內。全長180公里。

沃野千里的豫東平原,罕見高山大谷。看到高出地面10多米的突兀長堤,這裡人們無不感到震撼與敬畏!於是,人們比擬蜿蜒的太行山脈,把它稱為''太行堤''。

黃河改道以後,作為河堤,它的功能已不復存在。由於各種原因,許多大堤已經損壞甚至正在消失。可是,民權境內這段,保存得相對還比較完好!更難能可貴的是,經過近幾年來開發性治理,還鳳凰涅盤一般,獲得了浴火重生!放眼望去,不僅蒼茫雄健不減當年,而且錦上添花反增了幾分嫵媚!太行堤是古代勞動人民保衛家鄉頑強意志的象徵,也是最宏偉、最不可複製的歷史景觀。

大堤和它們曾經守護的河道一起,構成內涵豐富的歷史文化長廊。太行堤蒼莽雄偉的身軀,勾起人們漸漸逝去的歷史記憶。這裡有歷史故事,也有動人的傳說。在它的懷抱裡,莊子故里、葵丘會盟臺、江淹故里、宋庠、宋祁兄弟雙狀元遺蹟、白雲禪寺等等,以及人們與洪水斗爭喊出的夯歌硪歌和黃河號子等,都成為不可多得的歷史文化遺產。

大堤底部寬逾百米,高十二三米,頂部寬度15米左右。堤上綠樹成行,樹底下芳草萋萋。空氣裡瀰漫著花草的芬芳香味,樹枝上不知名的小鳥在快樂地歌唱。如果你經常登堤望遠,有時還會碰上一班小青年在興高采烈地放飛會攝影的無人機呢!

這一派祥和景象是多麼令人陶醉啊!

然而,七十年前大堤上曾經發生的一些事情,至今提起來還令人心驚肉跳!

黃河故道上一顆璀璨明珠

那時剛建國不久,老百姓還在艱難的生活環境裡掙扎。

1957年汛期,雨水特別大。大堤內外都已坑滿壕平!河南這邊是老黃河灘,地勢高;堤那邊歸山東,地勢低。當時,地裡莊稼好壞決定著當年的苦與樂!兩邊群眾隔堤相望,原來通行的道口,被打起大壩,堵得嚴嚴實實!雙方都擔心大雨停不下來。於是,一方想挖壩放水挽救淹沒的禾苗,另一方盯死看牢,堅決要防止洪水衝開大壩毀了家園!雙方都派出持槍民兵,在堤壩上安營紮寨。越是大雨不停,越是劍拔弩張。互不相讓,一觸即發。雙方僵持著,直到天氣放晴才逐漸得以緩和。其間,官司曾打到中央,驚動了敬愛的周總理。之後不久,為利於解決水利糾紛,原屬河南省開封專區[今開封市]的東明縣,劃歸了山東省菏澤專區[今菏澤市]。

''貧賤夫妻百事哀''。日子越艱難越容易發生兄弟鬩牆的事兒!回憶當年的崢嶸歲月,讓人深深感到,今天的幸福確實來之不易,所以應該倍加珍惜!

故道腹地的申甘防護林帶,是這裡又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黃河故道上一顆璀璨明珠

林帶西起程莊鎮的申集,東到城關鎮的甘莊。全長20餘公里。在寬2到4公里,來到這裡就像到了原始森林!林子裡,根系發達、生命力頑強的刺槐最多,是當家樹種。

黃河故道上一顆璀璨明珠

目前,整個林帶的木材蓄積量已達13萬立方以上,一年生長量1萬立方左右。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先後兩次作為全國平原綠化工作會議的參觀現場,接待過國家領導、中外名人和專家學者的參觀考察!

除了萬畝槐林蓊蓊鬱鬱,林帶內還有各種主題園林。

黃河故道上一顆璀璨明珠

在沙丘連綿綠草如茵的林子裡,還可以見到大片水面。在那裡,魚翔淺底,蟲鳴樹顛,荷露粉苞,波光粼粼。

每年春夏,林中還會有上百家放蜂人來此安營紮寨,為這裡添出許多山野氣息。秋天,林中有迷人的鮮果;冬季,雪花兒一飄,各種樹木銀妝素裹,猶如童話世界一般!

"
黃河故道上一顆璀璨明珠

昔曰沙鹼荒灘 如今故道明珠

河南省最東端的民權縣,如今已成為黃河故道上一顆耀眼的明珠!

馮玉祥將軍主政河南時,1928年,取光大三民主義之義,割睢、杞、考城三縣邊角之地,拚湊在一起就成了今天的民權縣!縣域面積1200平方公里,人口當時尚不足14萬人。縣境全在黃河故道上,原先黃河南岸北兩岸的大堤橫貫全境。

來自黃土高原的黃河攜帶大量泥沙,過了鄭州落差變小,泥沙迅速沉澱下來。''緊沙慢淤澄清鹼'',民權這一塊兒,除東部與山東接壤處有一小塊淤地,大多為沙質土壤和鹽鹼灘!所以,和它的近鄰蘭考縣一樣,風沙災害極為嚴重!一年四季黃沙漫舞,輕者禾苗如歷輕霜,萎蔫不長,重者被掩埋絕收。[民權縣誌]記載,建國前三十年,該縣有17個自然村的村民,因無法忍受,選擇背井離鄉遷往外地!

黃河故道上一顆璀璨明珠

新中國成立以後,毛主席號召''一定要把黃河的事情辦好'',1954年首屆全國人大的決議案明確提出''根治黃河水害,開發黃河水利''的戰略口號。黃河改道走了,風沙和鹽鹼是黃河留下的永久性災難。只有做好''黃河故道開發利用''這篇大文章,才算真正響應毛主席號召,''把黃河的事情辦好''了!

黃河故道上一顆璀璨明珠

從1950年開始,當時的商丘專區[今商丘市]在民權境內成立國營林場,帶領員工年復一年艱苦奮戰。在寸草不生的荒沙灘上,營造防護林近7萬畝,成為全國四大平原人工林之一,被稱為黃河故道上的''綠色長城''!

在植樹造林治理風沙鹽鹼的同時,縣委、政府帶領群眾利用黃河改道留下的三個天然湖泊,將3萬多畝水面和灘塗,建成了國家級黃河故道溼地公園。

1958年,民權縣聯合相鄰的山東省曹縣,從蘭考縣三義寨引來黃河水,營造防護林帶,興修農田水利,改良鹽鹼荒灘,這一連串舉措取了得顯著成績,廣大群眾無不拍手叫好!

改革開放以後,民權縣招商引資,大力興建功能性設施,取得更輝煌的戰果,一步步把黃河故道變成了搖錢樹、聚寶盆!

明清黃河大堤,是這裡第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黃河故道上一顆璀璨明珠

在黃河故道上,南岸和北岸兩大堤被稱為''太行堤'',在民權境內總長52公里。

太行堤起點在河南省延津縣胙城鄉的王堤村附近。它經過滑縣、長垣、東明、蘭考、民權和山東曹縣,最後進入河南省虞城縣境內。全長180公里。

沃野千里的豫東平原,罕見高山大谷。看到高出地面10多米的突兀長堤,這裡人們無不感到震撼與敬畏!於是,人們比擬蜿蜒的太行山脈,把它稱為''太行堤''。

黃河改道以後,作為河堤,它的功能已不復存在。由於各種原因,許多大堤已經損壞甚至正在消失。可是,民權境內這段,保存得相對還比較完好!更難能可貴的是,經過近幾年來開發性治理,還鳳凰涅盤一般,獲得了浴火重生!放眼望去,不僅蒼茫雄健不減當年,而且錦上添花反增了幾分嫵媚!太行堤是古代勞動人民保衛家鄉頑強意志的象徵,也是最宏偉、最不可複製的歷史景觀。

大堤和它們曾經守護的河道一起,構成內涵豐富的歷史文化長廊。太行堤蒼莽雄偉的身軀,勾起人們漸漸逝去的歷史記憶。這裡有歷史故事,也有動人的傳說。在它的懷抱裡,莊子故里、葵丘會盟臺、江淹故里、宋庠、宋祁兄弟雙狀元遺蹟、白雲禪寺等等,以及人們與洪水斗爭喊出的夯歌硪歌和黃河號子等,都成為不可多得的歷史文化遺產。

大堤底部寬逾百米,高十二三米,頂部寬度15米左右。堤上綠樹成行,樹底下芳草萋萋。空氣裡瀰漫著花草的芬芳香味,樹枝上不知名的小鳥在快樂地歌唱。如果你經常登堤望遠,有時還會碰上一班小青年在興高采烈地放飛會攝影的無人機呢!

這一派祥和景象是多麼令人陶醉啊!

然而,七十年前大堤上曾經發生的一些事情,至今提起來還令人心驚肉跳!

黃河故道上一顆璀璨明珠

那時剛建國不久,老百姓還在艱難的生活環境裡掙扎。

1957年汛期,雨水特別大。大堤內外都已坑滿壕平!河南這邊是老黃河灘,地勢高;堤那邊歸山東,地勢低。當時,地裡莊稼好壞決定著當年的苦與樂!兩邊群眾隔堤相望,原來通行的道口,被打起大壩,堵得嚴嚴實實!雙方都擔心大雨停不下來。於是,一方想挖壩放水挽救淹沒的禾苗,另一方盯死看牢,堅決要防止洪水衝開大壩毀了家園!雙方都派出持槍民兵,在堤壩上安營紮寨。越是大雨不停,越是劍拔弩張。互不相讓,一觸即發。雙方僵持著,直到天氣放晴才逐漸得以緩和。其間,官司曾打到中央,驚動了敬愛的周總理。之後不久,為利於解決水利糾紛,原屬河南省開封專區[今開封市]的東明縣,劃歸了山東省菏澤專區[今菏澤市]。

''貧賤夫妻百事哀''。日子越艱難越容易發生兄弟鬩牆的事兒!回憶當年的崢嶸歲月,讓人深深感到,今天的幸福確實來之不易,所以應該倍加珍惜!

故道腹地的申甘防護林帶,是這裡又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黃河故道上一顆璀璨明珠

林帶西起程莊鎮的申集,東到城關鎮的甘莊。全長20餘公里。在寬2到4公里,來到這裡就像到了原始森林!林子裡,根系發達、生命力頑強的刺槐最多,是當家樹種。

黃河故道上一顆璀璨明珠

目前,整個林帶的木材蓄積量已達13萬立方以上,一年生長量1萬立方左右。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先後兩次作為全國平原綠化工作會議的參觀現場,接待過國家領導、中外名人和專家學者的參觀考察!

除了萬畝槐林蓊蓊鬱鬱,林帶內還有各種主題園林。

黃河故道上一顆璀璨明珠

在沙丘連綿綠草如茵的林子裡,還可以見到大片水面。在那裡,魚翔淺底,蟲鳴樹顛,荷露粉苞,波光粼粼。

每年春夏,林中還會有上百家放蜂人來此安營紮寨,為這裡添出許多山野氣息。秋天,林中有迷人的鮮果;冬季,雪花兒一飄,各種樹木銀妝素裹,猶如童話世界一般!

黃河故道上一顆璀璨明珠

經過數十年經營打理,林帶裡各種樹木花草的品種已經過百! 掘統計,林中鳥獸動物超過180種,被列入國家野生動物保護名錄的在10種以上!

這裡遠離塵囂,來這裡真像迴歸了大自然。每到節假日,許多人攜家邀友來槐林吸氧,圍草地野餐。人們踏著林間小道,聽著鳥叫蟲鳴,恍如來到了靜謐曠遠的原始森林,令人胸懷豁達、心曠神怡!

聯袂共生於黃河故道的三座天然湖泊,是這裡第三道靚麗的風景線!

"
黃河故道上一顆璀璨明珠

昔曰沙鹼荒灘 如今故道明珠

河南省最東端的民權縣,如今已成為黃河故道上一顆耀眼的明珠!

馮玉祥將軍主政河南時,1928年,取光大三民主義之義,割睢、杞、考城三縣邊角之地,拚湊在一起就成了今天的民權縣!縣域面積1200平方公里,人口當時尚不足14萬人。縣境全在黃河故道上,原先黃河南岸北兩岸的大堤橫貫全境。

來自黃土高原的黃河攜帶大量泥沙,過了鄭州落差變小,泥沙迅速沉澱下來。''緊沙慢淤澄清鹼'',民權這一塊兒,除東部與山東接壤處有一小塊淤地,大多為沙質土壤和鹽鹼灘!所以,和它的近鄰蘭考縣一樣,風沙災害極為嚴重!一年四季黃沙漫舞,輕者禾苗如歷輕霜,萎蔫不長,重者被掩埋絕收。[民權縣誌]記載,建國前三十年,該縣有17個自然村的村民,因無法忍受,選擇背井離鄉遷往外地!

黃河故道上一顆璀璨明珠

新中國成立以後,毛主席號召''一定要把黃河的事情辦好'',1954年首屆全國人大的決議案明確提出''根治黃河水害,開發黃河水利''的戰略口號。黃河改道走了,風沙和鹽鹼是黃河留下的永久性災難。只有做好''黃河故道開發利用''這篇大文章,才算真正響應毛主席號召,''把黃河的事情辦好''了!

黃河故道上一顆璀璨明珠

從1950年開始,當時的商丘專區[今商丘市]在民權境內成立國營林場,帶領員工年復一年艱苦奮戰。在寸草不生的荒沙灘上,營造防護林近7萬畝,成為全國四大平原人工林之一,被稱為黃河故道上的''綠色長城''!

在植樹造林治理風沙鹽鹼的同時,縣委、政府帶領群眾利用黃河改道留下的三個天然湖泊,將3萬多畝水面和灘塗,建成了國家級黃河故道溼地公園。

1958年,民權縣聯合相鄰的山東省曹縣,從蘭考縣三義寨引來黃河水,營造防護林帶,興修農田水利,改良鹽鹼荒灘,這一連串舉措取了得顯著成績,廣大群眾無不拍手叫好!

改革開放以後,民權縣招商引資,大力興建功能性設施,取得更輝煌的戰果,一步步把黃河故道變成了搖錢樹、聚寶盆!

明清黃河大堤,是這裡第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黃河故道上一顆璀璨明珠

在黃河故道上,南岸和北岸兩大堤被稱為''太行堤'',在民權境內總長52公里。

太行堤起點在河南省延津縣胙城鄉的王堤村附近。它經過滑縣、長垣、東明、蘭考、民權和山東曹縣,最後進入河南省虞城縣境內。全長180公里。

沃野千里的豫東平原,罕見高山大谷。看到高出地面10多米的突兀長堤,這裡人們無不感到震撼與敬畏!於是,人們比擬蜿蜒的太行山脈,把它稱為''太行堤''。

黃河改道以後,作為河堤,它的功能已不復存在。由於各種原因,許多大堤已經損壞甚至正在消失。可是,民權境內這段,保存得相對還比較完好!更難能可貴的是,經過近幾年來開發性治理,還鳳凰涅盤一般,獲得了浴火重生!放眼望去,不僅蒼茫雄健不減當年,而且錦上添花反增了幾分嫵媚!太行堤是古代勞動人民保衛家鄉頑強意志的象徵,也是最宏偉、最不可複製的歷史景觀。

大堤和它們曾經守護的河道一起,構成內涵豐富的歷史文化長廊。太行堤蒼莽雄偉的身軀,勾起人們漸漸逝去的歷史記憶。這裡有歷史故事,也有動人的傳說。在它的懷抱裡,莊子故里、葵丘會盟臺、江淹故里、宋庠、宋祁兄弟雙狀元遺蹟、白雲禪寺等等,以及人們與洪水斗爭喊出的夯歌硪歌和黃河號子等,都成為不可多得的歷史文化遺產。

大堤底部寬逾百米,高十二三米,頂部寬度15米左右。堤上綠樹成行,樹底下芳草萋萋。空氣裡瀰漫著花草的芬芳香味,樹枝上不知名的小鳥在快樂地歌唱。如果你經常登堤望遠,有時還會碰上一班小青年在興高采烈地放飛會攝影的無人機呢!

這一派祥和景象是多麼令人陶醉啊!

然而,七十年前大堤上曾經發生的一些事情,至今提起來還令人心驚肉跳!

黃河故道上一顆璀璨明珠

那時剛建國不久,老百姓還在艱難的生活環境裡掙扎。

1957年汛期,雨水特別大。大堤內外都已坑滿壕平!河南這邊是老黃河灘,地勢高;堤那邊歸山東,地勢低。當時,地裡莊稼好壞決定著當年的苦與樂!兩邊群眾隔堤相望,原來通行的道口,被打起大壩,堵得嚴嚴實實!雙方都擔心大雨停不下來。於是,一方想挖壩放水挽救淹沒的禾苗,另一方盯死看牢,堅決要防止洪水衝開大壩毀了家園!雙方都派出持槍民兵,在堤壩上安營紮寨。越是大雨不停,越是劍拔弩張。互不相讓,一觸即發。雙方僵持著,直到天氣放晴才逐漸得以緩和。其間,官司曾打到中央,驚動了敬愛的周總理。之後不久,為利於解決水利糾紛,原屬河南省開封專區[今開封市]的東明縣,劃歸了山東省菏澤專區[今菏澤市]。

''貧賤夫妻百事哀''。日子越艱難越容易發生兄弟鬩牆的事兒!回憶當年的崢嶸歲月,讓人深深感到,今天的幸福確實來之不易,所以應該倍加珍惜!

故道腹地的申甘防護林帶,是這裡又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黃河故道上一顆璀璨明珠

林帶西起程莊鎮的申集,東到城關鎮的甘莊。全長20餘公里。在寬2到4公里,來到這裡就像到了原始森林!林子裡,根系發達、生命力頑強的刺槐最多,是當家樹種。

黃河故道上一顆璀璨明珠

目前,整個林帶的木材蓄積量已達13萬立方以上,一年生長量1萬立方左右。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先後兩次作為全國平原綠化工作會議的參觀現場,接待過國家領導、中外名人和專家學者的參觀考察!

除了萬畝槐林蓊蓊鬱鬱,林帶內還有各種主題園林。

黃河故道上一顆璀璨明珠

在沙丘連綿綠草如茵的林子裡,還可以見到大片水面。在那裡,魚翔淺底,蟲鳴樹顛,荷露粉苞,波光粼粼。

每年春夏,林中還會有上百家放蜂人來此安營紮寨,為這裡添出許多山野氣息。秋天,林中有迷人的鮮果;冬季,雪花兒一飄,各種樹木銀妝素裹,猶如童話世界一般!

黃河故道上一顆璀璨明珠

經過數十年經營打理,林帶裡各種樹木花草的品種已經過百! 掘統計,林中鳥獸動物超過180種,被列入國家野生動物保護名錄的在10種以上!

這裡遠離塵囂,來這裡真像迴歸了大自然。每到節假日,許多人攜家邀友來槐林吸氧,圍草地野餐。人們踏著林間小道,聽著鳥叫蟲鳴,恍如來到了靜謐曠遠的原始森林,令人胸懷豁達、心曠神怡!

聯袂共生於黃河故道的三座天然湖泊,是這裡第三道靚麗的風景線!

黃河故道上一顆璀璨明珠

黃河曾給下游人民帶來無數災難。彷佛彌補愧疚,離開時,除了泥沙沖積的萬畝良田,它像瓜秧結瓜一樣,為這一方人民留下了任莊、林七和吳屯三座階梯式中型水庫!

"
黃河故道上一顆璀璨明珠

昔曰沙鹼荒灘 如今故道明珠

河南省最東端的民權縣,如今已成為黃河故道上一顆耀眼的明珠!

馮玉祥將軍主政河南時,1928年,取光大三民主義之義,割睢、杞、考城三縣邊角之地,拚湊在一起就成了今天的民權縣!縣域面積1200平方公里,人口當時尚不足14萬人。縣境全在黃河故道上,原先黃河南岸北兩岸的大堤橫貫全境。

來自黃土高原的黃河攜帶大量泥沙,過了鄭州落差變小,泥沙迅速沉澱下來。''緊沙慢淤澄清鹼'',民權這一塊兒,除東部與山東接壤處有一小塊淤地,大多為沙質土壤和鹽鹼灘!所以,和它的近鄰蘭考縣一樣,風沙災害極為嚴重!一年四季黃沙漫舞,輕者禾苗如歷輕霜,萎蔫不長,重者被掩埋絕收。[民權縣誌]記載,建國前三十年,該縣有17個自然村的村民,因無法忍受,選擇背井離鄉遷往外地!

黃河故道上一顆璀璨明珠

新中國成立以後,毛主席號召''一定要把黃河的事情辦好'',1954年首屆全國人大的決議案明確提出''根治黃河水害,開發黃河水利''的戰略口號。黃河改道走了,風沙和鹽鹼是黃河留下的永久性災難。只有做好''黃河故道開發利用''這篇大文章,才算真正響應毛主席號召,''把黃河的事情辦好''了!

黃河故道上一顆璀璨明珠

從1950年開始,當時的商丘專區[今商丘市]在民權境內成立國營林場,帶領員工年復一年艱苦奮戰。在寸草不生的荒沙灘上,營造防護林近7萬畝,成為全國四大平原人工林之一,被稱為黃河故道上的''綠色長城''!

在植樹造林治理風沙鹽鹼的同時,縣委、政府帶領群眾利用黃河改道留下的三個天然湖泊,將3萬多畝水面和灘塗,建成了國家級黃河故道溼地公園。

1958年,民權縣聯合相鄰的山東省曹縣,從蘭考縣三義寨引來黃河水,營造防護林帶,興修農田水利,改良鹽鹼荒灘,這一連串舉措取了得顯著成績,廣大群眾無不拍手叫好!

改革開放以後,民權縣招商引資,大力興建功能性設施,取得更輝煌的戰果,一步步把黃河故道變成了搖錢樹、聚寶盆!

明清黃河大堤,是這裡第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黃河故道上一顆璀璨明珠

在黃河故道上,南岸和北岸兩大堤被稱為''太行堤'',在民權境內總長52公里。

太行堤起點在河南省延津縣胙城鄉的王堤村附近。它經過滑縣、長垣、東明、蘭考、民權和山東曹縣,最後進入河南省虞城縣境內。全長180公里。

沃野千里的豫東平原,罕見高山大谷。看到高出地面10多米的突兀長堤,這裡人們無不感到震撼與敬畏!於是,人們比擬蜿蜒的太行山脈,把它稱為''太行堤''。

黃河改道以後,作為河堤,它的功能已不復存在。由於各種原因,許多大堤已經損壞甚至正在消失。可是,民權境內這段,保存得相對還比較完好!更難能可貴的是,經過近幾年來開發性治理,還鳳凰涅盤一般,獲得了浴火重生!放眼望去,不僅蒼茫雄健不減當年,而且錦上添花反增了幾分嫵媚!太行堤是古代勞動人民保衛家鄉頑強意志的象徵,也是最宏偉、最不可複製的歷史景觀。

大堤和它們曾經守護的河道一起,構成內涵豐富的歷史文化長廊。太行堤蒼莽雄偉的身軀,勾起人們漸漸逝去的歷史記憶。這裡有歷史故事,也有動人的傳說。在它的懷抱裡,莊子故里、葵丘會盟臺、江淹故里、宋庠、宋祁兄弟雙狀元遺蹟、白雲禪寺等等,以及人們與洪水斗爭喊出的夯歌硪歌和黃河號子等,都成為不可多得的歷史文化遺產。

大堤底部寬逾百米,高十二三米,頂部寬度15米左右。堤上綠樹成行,樹底下芳草萋萋。空氣裡瀰漫著花草的芬芳香味,樹枝上不知名的小鳥在快樂地歌唱。如果你經常登堤望遠,有時還會碰上一班小青年在興高采烈地放飛會攝影的無人機呢!

這一派祥和景象是多麼令人陶醉啊!

然而,七十年前大堤上曾經發生的一些事情,至今提起來還令人心驚肉跳!

黃河故道上一顆璀璨明珠

那時剛建國不久,老百姓還在艱難的生活環境裡掙扎。

1957年汛期,雨水特別大。大堤內外都已坑滿壕平!河南這邊是老黃河灘,地勢高;堤那邊歸山東,地勢低。當時,地裡莊稼好壞決定著當年的苦與樂!兩邊群眾隔堤相望,原來通行的道口,被打起大壩,堵得嚴嚴實實!雙方都擔心大雨停不下來。於是,一方想挖壩放水挽救淹沒的禾苗,另一方盯死看牢,堅決要防止洪水衝開大壩毀了家園!雙方都派出持槍民兵,在堤壩上安營紮寨。越是大雨不停,越是劍拔弩張。互不相讓,一觸即發。雙方僵持著,直到天氣放晴才逐漸得以緩和。其間,官司曾打到中央,驚動了敬愛的周總理。之後不久,為利於解決水利糾紛,原屬河南省開封專區[今開封市]的東明縣,劃歸了山東省菏澤專區[今菏澤市]。

''貧賤夫妻百事哀''。日子越艱難越容易發生兄弟鬩牆的事兒!回憶當年的崢嶸歲月,讓人深深感到,今天的幸福確實來之不易,所以應該倍加珍惜!

故道腹地的申甘防護林帶,是這裡又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黃河故道上一顆璀璨明珠

林帶西起程莊鎮的申集,東到城關鎮的甘莊。全長20餘公里。在寬2到4公里,來到這裡就像到了原始森林!林子裡,根系發達、生命力頑強的刺槐最多,是當家樹種。

黃河故道上一顆璀璨明珠

目前,整個林帶的木材蓄積量已達13萬立方以上,一年生長量1萬立方左右。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先後兩次作為全國平原綠化工作會議的參觀現場,接待過國家領導、中外名人和專家學者的參觀考察!

除了萬畝槐林蓊蓊鬱鬱,林帶內還有各種主題園林。

黃河故道上一顆璀璨明珠

在沙丘連綿綠草如茵的林子裡,還可以見到大片水面。在那裡,魚翔淺底,蟲鳴樹顛,荷露粉苞,波光粼粼。

每年春夏,林中還會有上百家放蜂人來此安營紮寨,為這裡添出許多山野氣息。秋天,林中有迷人的鮮果;冬季,雪花兒一飄,各種樹木銀妝素裹,猶如童話世界一般!

黃河故道上一顆璀璨明珠

經過數十年經營打理,林帶裡各種樹木花草的品種已經過百! 掘統計,林中鳥獸動物超過180種,被列入國家野生動物保護名錄的在10種以上!

這裡遠離塵囂,來這裡真像迴歸了大自然。每到節假日,許多人攜家邀友來槐林吸氧,圍草地野餐。人們踏著林間小道,聽著鳥叫蟲鳴,恍如來到了靜謐曠遠的原始森林,令人胸懷豁達、心曠神怡!

聯袂共生於黃河故道的三座天然湖泊,是這裡第三道靚麗的風景線!

黃河故道上一顆璀璨明珠

黃河曾給下游人民帶來無數災難。彷佛彌補愧疚,離開時,除了泥沙沖積的萬畝良田,它像瓜秧結瓜一樣,為這一方人民留下了任莊、林七和吳屯三座階梯式中型水庫!

黃河故道上一顆璀璨明珠

民權縣是文哲大師莊子的故鄉,這裡的人民依照莊子的情懷,分別給它們送上富有詩意的名字:鯤鵬湖、秋水湖和龍澤湖!三湖總面積超過30平方公里。除了灌溉農田、養殖水產和供給居民飲用,它們還發揮著涵養地下水、改善周邊小氣侯等綜合效益。

"
黃河故道上一顆璀璨明珠

昔曰沙鹼荒灘 如今故道明珠

河南省最東端的民權縣,如今已成為黃河故道上一顆耀眼的明珠!

馮玉祥將軍主政河南時,1928年,取光大三民主義之義,割睢、杞、考城三縣邊角之地,拚湊在一起就成了今天的民權縣!縣域面積1200平方公里,人口當時尚不足14萬人。縣境全在黃河故道上,原先黃河南岸北兩岸的大堤橫貫全境。

來自黃土高原的黃河攜帶大量泥沙,過了鄭州落差變小,泥沙迅速沉澱下來。''緊沙慢淤澄清鹼'',民權這一塊兒,除東部與山東接壤處有一小塊淤地,大多為沙質土壤和鹽鹼灘!所以,和它的近鄰蘭考縣一樣,風沙災害極為嚴重!一年四季黃沙漫舞,輕者禾苗如歷輕霜,萎蔫不長,重者被掩埋絕收。[民權縣誌]記載,建國前三十年,該縣有17個自然村的村民,因無法忍受,選擇背井離鄉遷往外地!

黃河故道上一顆璀璨明珠

新中國成立以後,毛主席號召''一定要把黃河的事情辦好'',1954年首屆全國人大的決議案明確提出''根治黃河水害,開發黃河水利''的戰略口號。黃河改道走了,風沙和鹽鹼是黃河留下的永久性災難。只有做好''黃河故道開發利用''這篇大文章,才算真正響應毛主席號召,''把黃河的事情辦好''了!

黃河故道上一顆璀璨明珠

從1950年開始,當時的商丘專區[今商丘市]在民權境內成立國營林場,帶領員工年復一年艱苦奮戰。在寸草不生的荒沙灘上,營造防護林近7萬畝,成為全國四大平原人工林之一,被稱為黃河故道上的''綠色長城''!

在植樹造林治理風沙鹽鹼的同時,縣委、政府帶領群眾利用黃河改道留下的三個天然湖泊,將3萬多畝水面和灘塗,建成了國家級黃河故道溼地公園。

1958年,民權縣聯合相鄰的山東省曹縣,從蘭考縣三義寨引來黃河水,營造防護林帶,興修農田水利,改良鹽鹼荒灘,這一連串舉措取了得顯著成績,廣大群眾無不拍手叫好!

改革開放以後,民權縣招商引資,大力興建功能性設施,取得更輝煌的戰果,一步步把黃河故道變成了搖錢樹、聚寶盆!

明清黃河大堤,是這裡第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黃河故道上一顆璀璨明珠

在黃河故道上,南岸和北岸兩大堤被稱為''太行堤'',在民權境內總長52公里。

太行堤起點在河南省延津縣胙城鄉的王堤村附近。它經過滑縣、長垣、東明、蘭考、民權和山東曹縣,最後進入河南省虞城縣境內。全長180公里。

沃野千里的豫東平原,罕見高山大谷。看到高出地面10多米的突兀長堤,這裡人們無不感到震撼與敬畏!於是,人們比擬蜿蜒的太行山脈,把它稱為''太行堤''。

黃河改道以後,作為河堤,它的功能已不復存在。由於各種原因,許多大堤已經損壞甚至正在消失。可是,民權境內這段,保存得相對還比較完好!更難能可貴的是,經過近幾年來開發性治理,還鳳凰涅盤一般,獲得了浴火重生!放眼望去,不僅蒼茫雄健不減當年,而且錦上添花反增了幾分嫵媚!太行堤是古代勞動人民保衛家鄉頑強意志的象徵,也是最宏偉、最不可複製的歷史景觀。

大堤和它們曾經守護的河道一起,構成內涵豐富的歷史文化長廊。太行堤蒼莽雄偉的身軀,勾起人們漸漸逝去的歷史記憶。這裡有歷史故事,也有動人的傳說。在它的懷抱裡,莊子故里、葵丘會盟臺、江淹故里、宋庠、宋祁兄弟雙狀元遺蹟、白雲禪寺等等,以及人們與洪水斗爭喊出的夯歌硪歌和黃河號子等,都成為不可多得的歷史文化遺產。

大堤底部寬逾百米,高十二三米,頂部寬度15米左右。堤上綠樹成行,樹底下芳草萋萋。空氣裡瀰漫著花草的芬芳香味,樹枝上不知名的小鳥在快樂地歌唱。如果你經常登堤望遠,有時還會碰上一班小青年在興高采烈地放飛會攝影的無人機呢!

這一派祥和景象是多麼令人陶醉啊!

然而,七十年前大堤上曾經發生的一些事情,至今提起來還令人心驚肉跳!

黃河故道上一顆璀璨明珠

那時剛建國不久,老百姓還在艱難的生活環境裡掙扎。

1957年汛期,雨水特別大。大堤內外都已坑滿壕平!河南這邊是老黃河灘,地勢高;堤那邊歸山東,地勢低。當時,地裡莊稼好壞決定著當年的苦與樂!兩邊群眾隔堤相望,原來通行的道口,被打起大壩,堵得嚴嚴實實!雙方都擔心大雨停不下來。於是,一方想挖壩放水挽救淹沒的禾苗,另一方盯死看牢,堅決要防止洪水衝開大壩毀了家園!雙方都派出持槍民兵,在堤壩上安營紮寨。越是大雨不停,越是劍拔弩張。互不相讓,一觸即發。雙方僵持著,直到天氣放晴才逐漸得以緩和。其間,官司曾打到中央,驚動了敬愛的周總理。之後不久,為利於解決水利糾紛,原屬河南省開封專區[今開封市]的東明縣,劃歸了山東省菏澤專區[今菏澤市]。

''貧賤夫妻百事哀''。日子越艱難越容易發生兄弟鬩牆的事兒!回憶當年的崢嶸歲月,讓人深深感到,今天的幸福確實來之不易,所以應該倍加珍惜!

故道腹地的申甘防護林帶,是這裡又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黃河故道上一顆璀璨明珠

林帶西起程莊鎮的申集,東到城關鎮的甘莊。全長20餘公里。在寬2到4公里,來到這裡就像到了原始森林!林子裡,根系發達、生命力頑強的刺槐最多,是當家樹種。

黃河故道上一顆璀璨明珠

目前,整個林帶的木材蓄積量已達13萬立方以上,一年生長量1萬立方左右。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先後兩次作為全國平原綠化工作會議的參觀現場,接待過國家領導、中外名人和專家學者的參觀考察!

除了萬畝槐林蓊蓊鬱鬱,林帶內還有各種主題園林。

黃河故道上一顆璀璨明珠

在沙丘連綿綠草如茵的林子裡,還可以見到大片水面。在那裡,魚翔淺底,蟲鳴樹顛,荷露粉苞,波光粼粼。

每年春夏,林中還會有上百家放蜂人來此安營紮寨,為這裡添出許多山野氣息。秋天,林中有迷人的鮮果;冬季,雪花兒一飄,各種樹木銀妝素裹,猶如童話世界一般!

黃河故道上一顆璀璨明珠

經過數十年經營打理,林帶裡各種樹木花草的品種已經過百! 掘統計,林中鳥獸動物超過180種,被列入國家野生動物保護名錄的在10種以上!

這裡遠離塵囂,來這裡真像迴歸了大自然。每到節假日,許多人攜家邀友來槐林吸氧,圍草地野餐。人們踏著林間小道,聽著鳥叫蟲鳴,恍如來到了靜謐曠遠的原始森林,令人胸懷豁達、心曠神怡!

聯袂共生於黃河故道的三座天然湖泊,是這裡第三道靚麗的風景線!

黃河故道上一顆璀璨明珠

黃河曾給下游人民帶來無數災難。彷佛彌補愧疚,離開時,除了泥沙沖積的萬畝良田,它像瓜秧結瓜一樣,為這一方人民留下了任莊、林七和吳屯三座階梯式中型水庫!

黃河故道上一顆璀璨明珠

民權縣是文哲大師莊子的故鄉,這裡的人民依照莊子的情懷,分別給它們送上富有詩意的名字:鯤鵬湖、秋水湖和龍澤湖!三湖總面積超過30平方公里。除了灌溉農田、養殖水產和供給居民飲用,它們還發揮著涵養地下水、改善周邊小氣侯等綜合效益。

黃河故道上一顆璀璨明珠

近年來,人們利用湖面和溼地景觀,開發生態遊、休閒遊也取得相當不錯的成績。良好的生態環境,吸引許多白天鵝、白鷺、青頭潛鴨等野生禽類前來棲息,近日又有好消息傳來:國珍東方白鸛已入駐湖區!

尤澤湖畔的任莊村,率先創建生態旅遊村。他們懂得,''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他們上馬第一個項目是汙水處理廠。汙水經過處理可直接排放進生態水系,用來種藕養魚。村裡要求村民,開辦農家樂必須安裝空氣淨化裝置,處理好餐廚用水和油煙排放,達不到標準不準開門營業!鯤鵬湖緊挨明清黃河故堤和申甘林帶,離縣城也最近,旅遊資源相對更加豐富!天藍地青碧水漣漣,實在是生態旅遊的好去處!

"
黃河故道上一顆璀璨明珠

昔曰沙鹼荒灘 如今故道明珠

河南省最東端的民權縣,如今已成為黃河故道上一顆耀眼的明珠!

馮玉祥將軍主政河南時,1928年,取光大三民主義之義,割睢、杞、考城三縣邊角之地,拚湊在一起就成了今天的民權縣!縣域面積1200平方公里,人口當時尚不足14萬人。縣境全在黃河故道上,原先黃河南岸北兩岸的大堤橫貫全境。

來自黃土高原的黃河攜帶大量泥沙,過了鄭州落差變小,泥沙迅速沉澱下來。''緊沙慢淤澄清鹼'',民權這一塊兒,除東部與山東接壤處有一小塊淤地,大多為沙質土壤和鹽鹼灘!所以,和它的近鄰蘭考縣一樣,風沙災害極為嚴重!一年四季黃沙漫舞,輕者禾苗如歷輕霜,萎蔫不長,重者被掩埋絕收。[民權縣誌]記載,建國前三十年,該縣有17個自然村的村民,因無法忍受,選擇背井離鄉遷往外地!

黃河故道上一顆璀璨明珠

新中國成立以後,毛主席號召''一定要把黃河的事情辦好'',1954年首屆全國人大的決議案明確提出''根治黃河水害,開發黃河水利''的戰略口號。黃河改道走了,風沙和鹽鹼是黃河留下的永久性災難。只有做好''黃河故道開發利用''這篇大文章,才算真正響應毛主席號召,''把黃河的事情辦好''了!

黃河故道上一顆璀璨明珠

從1950年開始,當時的商丘專區[今商丘市]在民權境內成立國營林場,帶領員工年復一年艱苦奮戰。在寸草不生的荒沙灘上,營造防護林近7萬畝,成為全國四大平原人工林之一,被稱為黃河故道上的''綠色長城''!

在植樹造林治理風沙鹽鹼的同時,縣委、政府帶領群眾利用黃河改道留下的三個天然湖泊,將3萬多畝水面和灘塗,建成了國家級黃河故道溼地公園。

1958年,民權縣聯合相鄰的山東省曹縣,從蘭考縣三義寨引來黃河水,營造防護林帶,興修農田水利,改良鹽鹼荒灘,這一連串舉措取了得顯著成績,廣大群眾無不拍手叫好!

改革開放以後,民權縣招商引資,大力興建功能性設施,取得更輝煌的戰果,一步步把黃河故道變成了搖錢樹、聚寶盆!

明清黃河大堤,是這裡第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黃河故道上一顆璀璨明珠

在黃河故道上,南岸和北岸兩大堤被稱為''太行堤'',在民權境內總長52公里。

太行堤起點在河南省延津縣胙城鄉的王堤村附近。它經過滑縣、長垣、東明、蘭考、民權和山東曹縣,最後進入河南省虞城縣境內。全長180公里。

沃野千里的豫東平原,罕見高山大谷。看到高出地面10多米的突兀長堤,這裡人們無不感到震撼與敬畏!於是,人們比擬蜿蜒的太行山脈,把它稱為''太行堤''。

黃河改道以後,作為河堤,它的功能已不復存在。由於各種原因,許多大堤已經損壞甚至正在消失。可是,民權境內這段,保存得相對還比較完好!更難能可貴的是,經過近幾年來開發性治理,還鳳凰涅盤一般,獲得了浴火重生!放眼望去,不僅蒼茫雄健不減當年,而且錦上添花反增了幾分嫵媚!太行堤是古代勞動人民保衛家鄉頑強意志的象徵,也是最宏偉、最不可複製的歷史景觀。

大堤和它們曾經守護的河道一起,構成內涵豐富的歷史文化長廊。太行堤蒼莽雄偉的身軀,勾起人們漸漸逝去的歷史記憶。這裡有歷史故事,也有動人的傳說。在它的懷抱裡,莊子故里、葵丘會盟臺、江淹故里、宋庠、宋祁兄弟雙狀元遺蹟、白雲禪寺等等,以及人們與洪水斗爭喊出的夯歌硪歌和黃河號子等,都成為不可多得的歷史文化遺產。

大堤底部寬逾百米,高十二三米,頂部寬度15米左右。堤上綠樹成行,樹底下芳草萋萋。空氣裡瀰漫著花草的芬芳香味,樹枝上不知名的小鳥在快樂地歌唱。如果你經常登堤望遠,有時還會碰上一班小青年在興高采烈地放飛會攝影的無人機呢!

這一派祥和景象是多麼令人陶醉啊!

然而,七十年前大堤上曾經發生的一些事情,至今提起來還令人心驚肉跳!

黃河故道上一顆璀璨明珠

那時剛建國不久,老百姓還在艱難的生活環境裡掙扎。

1957年汛期,雨水特別大。大堤內外都已坑滿壕平!河南這邊是老黃河灘,地勢高;堤那邊歸山東,地勢低。當時,地裡莊稼好壞決定著當年的苦與樂!兩邊群眾隔堤相望,原來通行的道口,被打起大壩,堵得嚴嚴實實!雙方都擔心大雨停不下來。於是,一方想挖壩放水挽救淹沒的禾苗,另一方盯死看牢,堅決要防止洪水衝開大壩毀了家園!雙方都派出持槍民兵,在堤壩上安營紮寨。越是大雨不停,越是劍拔弩張。互不相讓,一觸即發。雙方僵持著,直到天氣放晴才逐漸得以緩和。其間,官司曾打到中央,驚動了敬愛的周總理。之後不久,為利於解決水利糾紛,原屬河南省開封專區[今開封市]的東明縣,劃歸了山東省菏澤專區[今菏澤市]。

''貧賤夫妻百事哀''。日子越艱難越容易發生兄弟鬩牆的事兒!回憶當年的崢嶸歲月,讓人深深感到,今天的幸福確實來之不易,所以應該倍加珍惜!

故道腹地的申甘防護林帶,是這裡又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黃河故道上一顆璀璨明珠

林帶西起程莊鎮的申集,東到城關鎮的甘莊。全長20餘公里。在寬2到4公里,來到這裡就像到了原始森林!林子裡,根系發達、生命力頑強的刺槐最多,是當家樹種。

黃河故道上一顆璀璨明珠

目前,整個林帶的木材蓄積量已達13萬立方以上,一年生長量1萬立方左右。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先後兩次作為全國平原綠化工作會議的參觀現場,接待過國家領導、中外名人和專家學者的參觀考察!

除了萬畝槐林蓊蓊鬱鬱,林帶內還有各種主題園林。

黃河故道上一顆璀璨明珠

在沙丘連綿綠草如茵的林子裡,還可以見到大片水面。在那裡,魚翔淺底,蟲鳴樹顛,荷露粉苞,波光粼粼。

每年春夏,林中還會有上百家放蜂人來此安營紮寨,為這裡添出許多山野氣息。秋天,林中有迷人的鮮果;冬季,雪花兒一飄,各種樹木銀妝素裹,猶如童話世界一般!

黃河故道上一顆璀璨明珠

經過數十年經營打理,林帶裡各種樹木花草的品種已經過百! 掘統計,林中鳥獸動物超過180種,被列入國家野生動物保護名錄的在10種以上!

這裡遠離塵囂,來這裡真像迴歸了大自然。每到節假日,許多人攜家邀友來槐林吸氧,圍草地野餐。人們踏著林間小道,聽著鳥叫蟲鳴,恍如來到了靜謐曠遠的原始森林,令人胸懷豁達、心曠神怡!

聯袂共生於黃河故道的三座天然湖泊,是這裡第三道靚麗的風景線!

黃河故道上一顆璀璨明珠

黃河曾給下游人民帶來無數災難。彷佛彌補愧疚,離開時,除了泥沙沖積的萬畝良田,它像瓜秧結瓜一樣,為這一方人民留下了任莊、林七和吳屯三座階梯式中型水庫!

黃河故道上一顆璀璨明珠

民權縣是文哲大師莊子的故鄉,這裡的人民依照莊子的情懷,分別給它們送上富有詩意的名字:鯤鵬湖、秋水湖和龍澤湖!三湖總面積超過30平方公里。除了灌溉農田、養殖水產和供給居民飲用,它們還發揮著涵養地下水、改善周邊小氣侯等綜合效益。

黃河故道上一顆璀璨明珠

近年來,人們利用湖面和溼地景觀,開發生態遊、休閒遊也取得相當不錯的成績。良好的生態環境,吸引許多白天鵝、白鷺、青頭潛鴨等野生禽類前來棲息,近日又有好消息傳來:國珍東方白鸛已入駐湖區!

尤澤湖畔的任莊村,率先創建生態旅遊村。他們懂得,''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他們上馬第一個項目是汙水處理廠。汙水經過處理可直接排放進生態水系,用來種藕養魚。村裡要求村民,開辦農家樂必須安裝空氣淨化裝置,處理好餐廚用水和油煙排放,達不到標準不準開門營業!鯤鵬湖緊挨明清黃河故堤和申甘林帶,離縣城也最近,旅遊資源相對更加豐富!天藍地青碧水漣漣,實在是生態旅遊的好去處!

黃河故道上一顆璀璨明珠

秋水湖除了萬畝湖田魚戲荷下,還有一個搶眼景點:湖北岸就是齊桓公九合諸侯之處!公元前651年,齊桓公在此會盟諸侯,魯、宋、衛、許、曹等好多國君都前來與會,周襄王也派來代表參加,這是齊桓公多次召集諸侯會盟最盛大的一次![民權縣誌]記載,葵丘會盟處在''今民權縣林七口集南'',''其地原有''武勝寺,今不存。據傳寺乃隋唐時為紀念桓公會盟諸侯而建''。上世紀80年代,日本著名作家井上靖先生,以80高齡,兩次前來遺址瞻仰考察,並捐資60萬元人民幣,重建了這座葵丘寺!不僅譜寫了一曲中日人民友好的佳話,也為這裡增添了一個著名景點。

"
黃河故道上一顆璀璨明珠

昔曰沙鹼荒灘 如今故道明珠

河南省最東端的民權縣,如今已成為黃河故道上一顆耀眼的明珠!

馮玉祥將軍主政河南時,1928年,取光大三民主義之義,割睢、杞、考城三縣邊角之地,拚湊在一起就成了今天的民權縣!縣域面積1200平方公里,人口當時尚不足14萬人。縣境全在黃河故道上,原先黃河南岸北兩岸的大堤橫貫全境。

來自黃土高原的黃河攜帶大量泥沙,過了鄭州落差變小,泥沙迅速沉澱下來。''緊沙慢淤澄清鹼'',民權這一塊兒,除東部與山東接壤處有一小塊淤地,大多為沙質土壤和鹽鹼灘!所以,和它的近鄰蘭考縣一樣,風沙災害極為嚴重!一年四季黃沙漫舞,輕者禾苗如歷輕霜,萎蔫不長,重者被掩埋絕收。[民權縣誌]記載,建國前三十年,該縣有17個自然村的村民,因無法忍受,選擇背井離鄉遷往外地!

黃河故道上一顆璀璨明珠

新中國成立以後,毛主席號召''一定要把黃河的事情辦好'',1954年首屆全國人大的決議案明確提出''根治黃河水害,開發黃河水利''的戰略口號。黃河改道走了,風沙和鹽鹼是黃河留下的永久性災難。只有做好''黃河故道開發利用''這篇大文章,才算真正響應毛主席號召,''把黃河的事情辦好''了!

黃河故道上一顆璀璨明珠

從1950年開始,當時的商丘專區[今商丘市]在民權境內成立國營林場,帶領員工年復一年艱苦奮戰。在寸草不生的荒沙灘上,營造防護林近7萬畝,成為全國四大平原人工林之一,被稱為黃河故道上的''綠色長城''!

在植樹造林治理風沙鹽鹼的同時,縣委、政府帶領群眾利用黃河改道留下的三個天然湖泊,將3萬多畝水面和灘塗,建成了國家級黃河故道溼地公園。

1958年,民權縣聯合相鄰的山東省曹縣,從蘭考縣三義寨引來黃河水,營造防護林帶,興修農田水利,改良鹽鹼荒灘,這一連串舉措取了得顯著成績,廣大群眾無不拍手叫好!

改革開放以後,民權縣招商引資,大力興建功能性設施,取得更輝煌的戰果,一步步把黃河故道變成了搖錢樹、聚寶盆!

明清黃河大堤,是這裡第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黃河故道上一顆璀璨明珠

在黃河故道上,南岸和北岸兩大堤被稱為''太行堤'',在民權境內總長52公里。

太行堤起點在河南省延津縣胙城鄉的王堤村附近。它經過滑縣、長垣、東明、蘭考、民權和山東曹縣,最後進入河南省虞城縣境內。全長180公里。

沃野千里的豫東平原,罕見高山大谷。看到高出地面10多米的突兀長堤,這裡人們無不感到震撼與敬畏!於是,人們比擬蜿蜒的太行山脈,把它稱為''太行堤''。

黃河改道以後,作為河堤,它的功能已不復存在。由於各種原因,許多大堤已經損壞甚至正在消失。可是,民權境內這段,保存得相對還比較完好!更難能可貴的是,經過近幾年來開發性治理,還鳳凰涅盤一般,獲得了浴火重生!放眼望去,不僅蒼茫雄健不減當年,而且錦上添花反增了幾分嫵媚!太行堤是古代勞動人民保衛家鄉頑強意志的象徵,也是最宏偉、最不可複製的歷史景觀。

大堤和它們曾經守護的河道一起,構成內涵豐富的歷史文化長廊。太行堤蒼莽雄偉的身軀,勾起人們漸漸逝去的歷史記憶。這裡有歷史故事,也有動人的傳說。在它的懷抱裡,莊子故里、葵丘會盟臺、江淹故里、宋庠、宋祁兄弟雙狀元遺蹟、白雲禪寺等等,以及人們與洪水斗爭喊出的夯歌硪歌和黃河號子等,都成為不可多得的歷史文化遺產。

大堤底部寬逾百米,高十二三米,頂部寬度15米左右。堤上綠樹成行,樹底下芳草萋萋。空氣裡瀰漫著花草的芬芳香味,樹枝上不知名的小鳥在快樂地歌唱。如果你經常登堤望遠,有時還會碰上一班小青年在興高采烈地放飛會攝影的無人機呢!

這一派祥和景象是多麼令人陶醉啊!

然而,七十年前大堤上曾經發生的一些事情,至今提起來還令人心驚肉跳!

黃河故道上一顆璀璨明珠

那時剛建國不久,老百姓還在艱難的生活環境裡掙扎。

1957年汛期,雨水特別大。大堤內外都已坑滿壕平!河南這邊是老黃河灘,地勢高;堤那邊歸山東,地勢低。當時,地裡莊稼好壞決定著當年的苦與樂!兩邊群眾隔堤相望,原來通行的道口,被打起大壩,堵得嚴嚴實實!雙方都擔心大雨停不下來。於是,一方想挖壩放水挽救淹沒的禾苗,另一方盯死看牢,堅決要防止洪水衝開大壩毀了家園!雙方都派出持槍民兵,在堤壩上安營紮寨。越是大雨不停,越是劍拔弩張。互不相讓,一觸即發。雙方僵持著,直到天氣放晴才逐漸得以緩和。其間,官司曾打到中央,驚動了敬愛的周總理。之後不久,為利於解決水利糾紛,原屬河南省開封專區[今開封市]的東明縣,劃歸了山東省菏澤專區[今菏澤市]。

''貧賤夫妻百事哀''。日子越艱難越容易發生兄弟鬩牆的事兒!回憶當年的崢嶸歲月,讓人深深感到,今天的幸福確實來之不易,所以應該倍加珍惜!

故道腹地的申甘防護林帶,是這裡又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黃河故道上一顆璀璨明珠

林帶西起程莊鎮的申集,東到城關鎮的甘莊。全長20餘公里。在寬2到4公里,來到這裡就像到了原始森林!林子裡,根系發達、生命力頑強的刺槐最多,是當家樹種。

黃河故道上一顆璀璨明珠

目前,整個林帶的木材蓄積量已達13萬立方以上,一年生長量1萬立方左右。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先後兩次作為全國平原綠化工作會議的參觀現場,接待過國家領導、中外名人和專家學者的參觀考察!

除了萬畝槐林蓊蓊鬱鬱,林帶內還有各種主題園林。

黃河故道上一顆璀璨明珠

在沙丘連綿綠草如茵的林子裡,還可以見到大片水面。在那裡,魚翔淺底,蟲鳴樹顛,荷露粉苞,波光粼粼。

每年春夏,林中還會有上百家放蜂人來此安營紮寨,為這裡添出許多山野氣息。秋天,林中有迷人的鮮果;冬季,雪花兒一飄,各種樹木銀妝素裹,猶如童話世界一般!

黃河故道上一顆璀璨明珠

經過數十年經營打理,林帶裡各種樹木花草的品種已經過百! 掘統計,林中鳥獸動物超過180種,被列入國家野生動物保護名錄的在10種以上!

這裡遠離塵囂,來這裡真像迴歸了大自然。每到節假日,許多人攜家邀友來槐林吸氧,圍草地野餐。人們踏著林間小道,聽著鳥叫蟲鳴,恍如來到了靜謐曠遠的原始森林,令人胸懷豁達、心曠神怡!

聯袂共生於黃河故道的三座天然湖泊,是這裡第三道靚麗的風景線!

黃河故道上一顆璀璨明珠

黃河曾給下游人民帶來無數災難。彷佛彌補愧疚,離開時,除了泥沙沖積的萬畝良田,它像瓜秧結瓜一樣,為這一方人民留下了任莊、林七和吳屯三座階梯式中型水庫!

黃河故道上一顆璀璨明珠

民權縣是文哲大師莊子的故鄉,這裡的人民依照莊子的情懷,分別給它們送上富有詩意的名字:鯤鵬湖、秋水湖和龍澤湖!三湖總面積超過30平方公里。除了灌溉農田、養殖水產和供給居民飲用,它們還發揮著涵養地下水、改善周邊小氣侯等綜合效益。

黃河故道上一顆璀璨明珠

近年來,人們利用湖面和溼地景觀,開發生態遊、休閒遊也取得相當不錯的成績。良好的生態環境,吸引許多白天鵝、白鷺、青頭潛鴨等野生禽類前來棲息,近日又有好消息傳來:國珍東方白鸛已入駐湖區!

尤澤湖畔的任莊村,率先創建生態旅遊村。他們懂得,''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他們上馬第一個項目是汙水處理廠。汙水經過處理可直接排放進生態水系,用來種藕養魚。村裡要求村民,開辦農家樂必須安裝空氣淨化裝置,處理好餐廚用水和油煙排放,達不到標準不準開門營業!鯤鵬湖緊挨明清黃河故堤和申甘林帶,離縣城也最近,旅遊資源相對更加豐富!天藍地青碧水漣漣,實在是生態旅遊的好去處!

黃河故道上一顆璀璨明珠

秋水湖除了萬畝湖田魚戲荷下,還有一個搶眼景點:湖北岸就是齊桓公九合諸侯之處!公元前651年,齊桓公在此會盟諸侯,魯、宋、衛、許、曹等好多國君都前來與會,周襄王也派來代表參加,這是齊桓公多次召集諸侯會盟最盛大的一次![民權縣誌]記載,葵丘會盟處在''今民權縣林七口集南'',''其地原有''武勝寺,今不存。據傳寺乃隋唐時為紀念桓公會盟諸侯而建''。上世紀80年代,日本著名作家井上靖先生,以80高齡,兩次前來遺址瞻仰考察,並捐資60萬元人民幣,重建了這座葵丘寺!不僅譜寫了一曲中日人民友好的佳話,也為這裡增添了一個著名景點。

黃河故道上一顆璀璨明珠

霸主已去,但豪氣長存!葵丘會盟臺,佳話傳千古,發展潛力還是值得期待的。

三座湖裡龍澤湖最大。它除了是商丘市唯一水源地,還盛產河蟹。龍澤湖大閘蟹早已名聞天下,2013年,它為民權掙來了''中國河蟹之鄉''的光榮稱號!

"
黃河故道上一顆璀璨明珠

昔曰沙鹼荒灘 如今故道明珠

河南省最東端的民權縣,如今已成為黃河故道上一顆耀眼的明珠!

馮玉祥將軍主政河南時,1928年,取光大三民主義之義,割睢、杞、考城三縣邊角之地,拚湊在一起就成了今天的民權縣!縣域面積1200平方公里,人口當時尚不足14萬人。縣境全在黃河故道上,原先黃河南岸北兩岸的大堤橫貫全境。

來自黃土高原的黃河攜帶大量泥沙,過了鄭州落差變小,泥沙迅速沉澱下來。''緊沙慢淤澄清鹼'',民權這一塊兒,除東部與山東接壤處有一小塊淤地,大多為沙質土壤和鹽鹼灘!所以,和它的近鄰蘭考縣一樣,風沙災害極為嚴重!一年四季黃沙漫舞,輕者禾苗如歷輕霜,萎蔫不長,重者被掩埋絕收。[民權縣誌]記載,建國前三十年,該縣有17個自然村的村民,因無法忍受,選擇背井離鄉遷往外地!

黃河故道上一顆璀璨明珠

新中國成立以後,毛主席號召''一定要把黃河的事情辦好'',1954年首屆全國人大的決議案明確提出''根治黃河水害,開發黃河水利''的戰略口號。黃河改道走了,風沙和鹽鹼是黃河留下的永久性災難。只有做好''黃河故道開發利用''這篇大文章,才算真正響應毛主席號召,''把黃河的事情辦好''了!

黃河故道上一顆璀璨明珠

從1950年開始,當時的商丘專區[今商丘市]在民權境內成立國營林場,帶領員工年復一年艱苦奮戰。在寸草不生的荒沙灘上,營造防護林近7萬畝,成為全國四大平原人工林之一,被稱為黃河故道上的''綠色長城''!

在植樹造林治理風沙鹽鹼的同時,縣委、政府帶領群眾利用黃河改道留下的三個天然湖泊,將3萬多畝水面和灘塗,建成了國家級黃河故道溼地公園。

1958年,民權縣聯合相鄰的山東省曹縣,從蘭考縣三義寨引來黃河水,營造防護林帶,興修農田水利,改良鹽鹼荒灘,這一連串舉措取了得顯著成績,廣大群眾無不拍手叫好!

改革開放以後,民權縣招商引資,大力興建功能性設施,取得更輝煌的戰果,一步步把黃河故道變成了搖錢樹、聚寶盆!

明清黃河大堤,是這裡第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黃河故道上一顆璀璨明珠

在黃河故道上,南岸和北岸兩大堤被稱為''太行堤'',在民權境內總長52公里。

太行堤起點在河南省延津縣胙城鄉的王堤村附近。它經過滑縣、長垣、東明、蘭考、民權和山東曹縣,最後進入河南省虞城縣境內。全長180公里。

沃野千里的豫東平原,罕見高山大谷。看到高出地面10多米的突兀長堤,這裡人們無不感到震撼與敬畏!於是,人們比擬蜿蜒的太行山脈,把它稱為''太行堤''。

黃河改道以後,作為河堤,它的功能已不復存在。由於各種原因,許多大堤已經損壞甚至正在消失。可是,民權境內這段,保存得相對還比較完好!更難能可貴的是,經過近幾年來開發性治理,還鳳凰涅盤一般,獲得了浴火重生!放眼望去,不僅蒼茫雄健不減當年,而且錦上添花反增了幾分嫵媚!太行堤是古代勞動人民保衛家鄉頑強意志的象徵,也是最宏偉、最不可複製的歷史景觀。

大堤和它們曾經守護的河道一起,構成內涵豐富的歷史文化長廊。太行堤蒼莽雄偉的身軀,勾起人們漸漸逝去的歷史記憶。這裡有歷史故事,也有動人的傳說。在它的懷抱裡,莊子故里、葵丘會盟臺、江淹故里、宋庠、宋祁兄弟雙狀元遺蹟、白雲禪寺等等,以及人們與洪水斗爭喊出的夯歌硪歌和黃河號子等,都成為不可多得的歷史文化遺產。

大堤底部寬逾百米,高十二三米,頂部寬度15米左右。堤上綠樹成行,樹底下芳草萋萋。空氣裡瀰漫著花草的芬芳香味,樹枝上不知名的小鳥在快樂地歌唱。如果你經常登堤望遠,有時還會碰上一班小青年在興高采烈地放飛會攝影的無人機呢!

這一派祥和景象是多麼令人陶醉啊!

然而,七十年前大堤上曾經發生的一些事情,至今提起來還令人心驚肉跳!

黃河故道上一顆璀璨明珠

那時剛建國不久,老百姓還在艱難的生活環境裡掙扎。

1957年汛期,雨水特別大。大堤內外都已坑滿壕平!河南這邊是老黃河灘,地勢高;堤那邊歸山東,地勢低。當時,地裡莊稼好壞決定著當年的苦與樂!兩邊群眾隔堤相望,原來通行的道口,被打起大壩,堵得嚴嚴實實!雙方都擔心大雨停不下來。於是,一方想挖壩放水挽救淹沒的禾苗,另一方盯死看牢,堅決要防止洪水衝開大壩毀了家園!雙方都派出持槍民兵,在堤壩上安營紮寨。越是大雨不停,越是劍拔弩張。互不相讓,一觸即發。雙方僵持著,直到天氣放晴才逐漸得以緩和。其間,官司曾打到中央,驚動了敬愛的周總理。之後不久,為利於解決水利糾紛,原屬河南省開封專區[今開封市]的東明縣,劃歸了山東省菏澤專區[今菏澤市]。

''貧賤夫妻百事哀''。日子越艱難越容易發生兄弟鬩牆的事兒!回憶當年的崢嶸歲月,讓人深深感到,今天的幸福確實來之不易,所以應該倍加珍惜!

故道腹地的申甘防護林帶,是這裡又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黃河故道上一顆璀璨明珠

林帶西起程莊鎮的申集,東到城關鎮的甘莊。全長20餘公里。在寬2到4公里,來到這裡就像到了原始森林!林子裡,根系發達、生命力頑強的刺槐最多,是當家樹種。

黃河故道上一顆璀璨明珠

目前,整個林帶的木材蓄積量已達13萬立方以上,一年生長量1萬立方左右。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先後兩次作為全國平原綠化工作會議的參觀現場,接待過國家領導、中外名人和專家學者的參觀考察!

除了萬畝槐林蓊蓊鬱鬱,林帶內還有各種主題園林。

黃河故道上一顆璀璨明珠

在沙丘連綿綠草如茵的林子裡,還可以見到大片水面。在那裡,魚翔淺底,蟲鳴樹顛,荷露粉苞,波光粼粼。

每年春夏,林中還會有上百家放蜂人來此安營紮寨,為這裡添出許多山野氣息。秋天,林中有迷人的鮮果;冬季,雪花兒一飄,各種樹木銀妝素裹,猶如童話世界一般!

黃河故道上一顆璀璨明珠

經過數十年經營打理,林帶裡各種樹木花草的品種已經過百! 掘統計,林中鳥獸動物超過180種,被列入國家野生動物保護名錄的在10種以上!

這裡遠離塵囂,來這裡真像迴歸了大自然。每到節假日,許多人攜家邀友來槐林吸氧,圍草地野餐。人們踏著林間小道,聽著鳥叫蟲鳴,恍如來到了靜謐曠遠的原始森林,令人胸懷豁達、心曠神怡!

聯袂共生於黃河故道的三座天然湖泊,是這裡第三道靚麗的風景線!

黃河故道上一顆璀璨明珠

黃河曾給下游人民帶來無數災難。彷佛彌補愧疚,離開時,除了泥沙沖積的萬畝良田,它像瓜秧結瓜一樣,為這一方人民留下了任莊、林七和吳屯三座階梯式中型水庫!

黃河故道上一顆璀璨明珠

民權縣是文哲大師莊子的故鄉,這裡的人民依照莊子的情懷,分別給它們送上富有詩意的名字:鯤鵬湖、秋水湖和龍澤湖!三湖總面積超過30平方公里。除了灌溉農田、養殖水產和供給居民飲用,它們還發揮著涵養地下水、改善周邊小氣侯等綜合效益。

黃河故道上一顆璀璨明珠

近年來,人們利用湖面和溼地景觀,開發生態遊、休閒遊也取得相當不錯的成績。良好的生態環境,吸引許多白天鵝、白鷺、青頭潛鴨等野生禽類前來棲息,近日又有好消息傳來:國珍東方白鸛已入駐湖區!

尤澤湖畔的任莊村,率先創建生態旅遊村。他們懂得,''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他們上馬第一個項目是汙水處理廠。汙水經過處理可直接排放進生態水系,用來種藕養魚。村裡要求村民,開辦農家樂必須安裝空氣淨化裝置,處理好餐廚用水和油煙排放,達不到標準不準開門營業!鯤鵬湖緊挨明清黃河故堤和申甘林帶,離縣城也最近,旅遊資源相對更加豐富!天藍地青碧水漣漣,實在是生態旅遊的好去處!

黃河故道上一顆璀璨明珠

秋水湖除了萬畝湖田魚戲荷下,還有一個搶眼景點:湖北岸就是齊桓公九合諸侯之處!公元前651年,齊桓公在此會盟諸侯,魯、宋、衛、許、曹等好多國君都前來與會,周襄王也派來代表參加,這是齊桓公多次召集諸侯會盟最盛大的一次![民權縣誌]記載,葵丘會盟處在''今民權縣林七口集南'',''其地原有''武勝寺,今不存。據傳寺乃隋唐時為紀念桓公會盟諸侯而建''。上世紀80年代,日本著名作家井上靖先生,以80高齡,兩次前來遺址瞻仰考察,並捐資60萬元人民幣,重建了這座葵丘寺!不僅譜寫了一曲中日人民友好的佳話,也為這裡增添了一個著名景點。

黃河故道上一顆璀璨明珠

霸主已去,但豪氣長存!葵丘會盟臺,佳話傳千古,發展潛力還是值得期待的。

三座湖裡龍澤湖最大。它除了是商丘市唯一水源地,還盛產河蟹。龍澤湖大閘蟹早已名聞天下,2013年,它為民權掙來了''中國河蟹之鄉''的光榮稱號!

黃河故道上一顆璀璨明珠

民權縣位於黃河故道腹地,省內黃河故道的四成左右在民權。多災多難的一頁已經翻過。今天,它環境優美,交通發達,林茂糧豐,政通人和。經過歷屆政府發奮圖強,從1958年獲得''亞洲十大人工防護林''美譽開始,陸續獲得葡萄美酒、製冷產業、水產養殖等方面30佘個榮譽稱號,特別是榮獲''國家級糧食生產先進縣''、''中國長壽之鄉暨健康小城''和''全國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縣'、''國家級生態原產地產品保護示範區'''等桂冠到手,突出地說明,在推進黃河故道綜合治理和開發利用方面,民權縣已取得階段性光輝成就!

曾經苦難深重的國家級貧困縣,已經實現華麗轉身,變成黃河故道上一顆璀璨奪目的明珠!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