樑家河年遊客突破90萬人
樑家河年遊客突破90萬人
樑家河年遊客突破90萬人
樑家河年遊客突破90萬人
樑家河年遊客突破90萬人
樑家河年遊客突破90萬人
樑家河年遊客突破90萬人
樑家河年遊客突破90萬人
樑家河年遊客突破90萬人
樑家河年遊客突破90萬人
樑家河年遊客突破90萬人
樑家河年遊客突破90萬人
樑家河年遊客突破90萬人
樑家河年遊客突破90萬人
樑家河年遊客突破90萬人
樑家河年遊客突破90萬人
崖畔上的信天游
1/15 前幾日,慕名去了延安延川縣的樑家河村,發現這裡真是遊人如織,據村裡人講,去年他們村裡就接納了91萬遊客前來學習參觀,為此村裡成立專門的公司,平均每天接待遊客二三千人。
2/15 延安的旅遊資源號稱“兩黃兩聖”,“兩黃”是指黃帝陵、黃河壺口,“兩聖”是指華夏民族尋根問祖的聖地,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家園——革命聖地。如今,一個陝北小山村樑家河的一段七年知青歲月,吸引了來延的遊客,樑家河現在成為延安又一張名片,成為來延遊客的必選之地。
3/15 在這些全國各地的遊客中,有不少是前來接受黨性教育、青年勵志教育的黨員和學生。
4/15 樑家河這些在陝北再普通不過的土窯洞,保留了當年北京知青插隊時的真實場景,歷史氣息撲面而來。
5/15 艱苦 落後 閉塞,苦難 磨鍊 洗禮,仔細品味那段歲月,你會發現苦難有時候是一筆財富,是給有準備的人準備的最好禮物。
6/15 當年的知青大院,最多的時候,住了十幾個知青,到最後只剩下他一個人堅守。來的時候他年齡最小,只有15歲,走的時候走的最晚,一待就是7年。
7/15 可是,老百姓認可他,推選他當了大隊的黨支部書記。於是他帶領社員們打壩、建沼氣池,開設代銷點、縫紉店、鐵器店等,在樑家河邁出了為老百姓辦實事的第一步。
8/15 樑家河有三個知青點,其中兩個都是老百姓的窯洞,這一處知青點是一個梁姓社員的家。
9/15 當年的陳設就是這樣的,一個土炕佔了窯洞一半的面積,就像陝北人一樣,知青們讀書、吃飯、拉話,都在炕上。
10/15 繁重的勞動、艱苦的生活,一個人的堅守多麼不容易。真可謂是艱難困苦,玉汝於成。
11/15 知青點外的大樹下,當年的社員們都老了,他們看著來來往往的遊客,心中定有一番自豪和感慨。
12/15 碾盤 小米 毛驢,這是樑家河發展旅遊業的縮影,樑家河既有民俗的,也有勵志的和教育的內容,如要仔細看,定有收穫。
13/15 陝北的小米養人,陝北的黃土也滋養人。
14/15 特別是這種碾盤磨出來的小米,味道更好。
15/15 帶一點回去,這是樑家河的記憶。
2017-10-01

更多精彩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