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幕上來來去去都是黃飛鴻葉問,蔡李佛陳享可不樂意了!

黃飛鴻 葉問 武術 霍元甲 洪聖 坊間五千年 2018-11-29

由於近年來影視的大力推廣,當代人提起武術“宗師”多數只會想到霍元甲、黃飛鴻等人,今天則又多了位葉問。不過電影故事多是虛構的,歷史上的霍元甲和影視裡的他相距甚遠(比如李連杰版《霍元甲》甚至被霍家後人訴諸法庭),黃飛鴻更僅是一位依靠武藝賣藥的江湖郎中(廣東人稱“賣武佬”),晚景極其悽慘;而葉問,影片製作方也承認了:他不曾打過日本人,也不曾與洋人交手。

屏幕上來來去去都是黃飛鴻葉問,蔡李佛陳享可不樂意了!

蔡李佛題材的電影不多,最經典的還數傅聲的《蔡李佛小子》

曾經,香港影視圈也流行過一陣子“蔡李佛”題材,如TVB電視劇《南拳蔡李佛》(孟飛主演)、電影《蔡李佛小子》(傅聲主演)、《鴻勝蔡李佛》等。由於香港影壇的主要武指多出自“劉家班”(黃飛鴻徒弟一脈)、“七小福”(成龍、洪金寶等雜耍出身的藝人),加上主打動作影星傅聲的英年早逝,漸漸地,這類傳統武術題材的影視日趨式微了。若非李小龍的影響力,詠春拳的地位恐怕也不會好到哪裡去。

屏幕上來來去去都是黃飛鴻葉問,蔡李佛陳享可不樂意了!

王寶強也拍了部這樣的電影,但反響太差

論武學貢獻,霍元甲好歹曾創立精武體育會,可算得上宗師;而黃飛鴻、葉問等,只能算是洪拳、詠春的高手及成功的推廣者,影響力是有的,但距離“宗師”恐怕尚有一段距離。

屏幕上來來去去都是黃飛鴻葉問,蔡李佛陳享可不樂意了!

廣東唯一的武術類非遺,不是詠春也不是洪拳

從武學貢獻對歷史、對社會的影響角度上說,廣東只有一種武術入選了國家非遺,那就是“蔡李佛”。

屏幕上來來去去都是黃飛鴻葉問,蔡李佛陳享可不樂意了!

屏幕上來來去去都是黃飛鴻葉問,蔡李佛陳享可不樂意了!

在這樣的環境下,黃飛鴻葉問題材的電影還是堅持“拍了又拍、一拍再拍、拍上加拍”…真彷彿南方的武林人物真就只剩下這兩人了,這讓蔡李佛的創始人陳享是(從墳裡)爬出來好還是跳出來好呢!好歹人家曾是真正的“打遍南國無敵手”,曾協助林則徐硝煙、領導三元里抗英、還“教唆”出了一支武藝高強的石達開大軍,以至於長期被清政府通緝逃亡海外(南洋及美洲),才有了狠揍洋人基利士的故事(《黃飛鴻之西域雄師》來源)。

慢著慢著…林則徐,三元里,打洋人,這些故事怎麼都在黃飛鴻系列的電影裡出現過呢?其實,黃飛鴻是鴉片戰爭後(1851年)才出生,鴉片戰爭後的許多故事確實與他無關了,要怪就怪香港的編劇吧,他們是最擅長東拿西搬的,要不是後來向香港蔡李佛總會道了歉,估計陳老爺子的棺板還真按不住。

看到這裡,可能很多人還不知陳享老爺子何許人也:

屏幕上來來去去都是黃飛鴻葉問,蔡李佛陳享可不樂意了!

蔡李佛洪聖始祖館裡裡的陳享像

陳享是清中葉的嶺南武術界傳奇人物,1806年誕於廣東新會崖門鎮京梅鄉,1875年於祖居逝世。所謂“蔡李佛”,是陳享結合三位主要授業恩師名號命名的獨創武術流派,“蔡”指的是廣東羅浮山白鶴觀的蔡福(南少林至善禪師的徒弟),而非“五大拳”中來自番禺的蔡拳;“李”則是五大拳(洪、劉、蔡、李、莫)中新會李友山所創的李拳;“佛”指的是來自佛門的功夫,因為陳享自小就跟族叔陳遠護習武,而陳遠護的武術出自佛門。

在先後師從陳遠護、李友山、蔡福習武后,到三十二歲的時候,陳享的武術造詣已達臻境,並開始在家鄉設館授徒,他開設的第一家武館就是今天的“洪聖始祖館”,為世界各地蔡李佛弟子尋根的地方。

屏幕上來來去去都是黃飛鴻葉問,蔡李佛陳享可不樂意了!

蔡李佛尋根聖地:洪聖始祖館

據不完全統計,今日的蔡李佛弟子遍及世界35個國家和地區,習武者達數百萬之眾,唯一可惜的是“牆內開花牆外香”,多數蔡李佛高手均出自海外,而不是國內及其發源地廣東新會。

CCTV5曾搞了一出鬧劇“蔡李佛武林大會”,依我看還是別以這樣的粗陋方式辱沒這門一百七十多年曆史的武術為好。

屏幕上來來去去都是黃飛鴻葉問,蔡李佛陳享可不樂意了!

不是插檔就是擊大腿內側,到底搞哪樣呀?

屏幕上來來去去都是黃飛鴻葉問,蔡李佛陳享可不樂意了!

從陳享的人生軌跡及武學貢獻看,他的事蹟深存著民族大義和高尚美德:既義不容辭抗擊過外侮,又反抗過腐敗的清政府;既俠義助人,又毫不保留地摒棄門戶之見大力推廣武術。正是因為陳享這樣的舉動,才有了今日世界各地無分民族疆界的眾多蔡李佛習武者,作為一門中國武術,蔡李佛同時擔任了百多年來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紐帶。每年,世界各地均有不少蔡李佛“洋弟子”專程到廣東新會尋根溯源,緬懷這位偉大的武學宗師。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