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黃柏性味歸經及驗方應用(附錄:各大中醫雜誌刊登的驗方)

中藥黃柏性味歸經及驗方應用(附錄:各大中醫雜誌刊登的驗方)

黃柏

別名黃檗、元柏、檗木

來源本品為芸香科植物黃皮樹Phellodendron chinense Schneid.或黃檗Phellodendron amurense Rupr.的乾燥樹皮。前者習稱“川黃柏”,後者習稱“關黃柏”。剝取樹皮後,除去粗皮,晒乾。

川黃柏:呈板片狀或淺槽狀,長寬不一,厚3~6mm。外表面黃褐色或黃棕色,平坦或具縱溝紋,有的可見皮孔痕及殘存的灰褐色粗皮。內表面暗黃色或淡棕色,具細密的縱稜紋。體輕,質硬,斷面纖維性,呈裂片狀分層,深黃色。氣微,味甚苦,嚼之有黏性。

關黃柏:厚2~4mm。外表面黃綠色或淡棕黃色,較平坦,有不規則的縱裂紋,皮孔痕小而少見,偶有灰白色的粗皮殘留。內表面黃色或黃棕色。體輕,質較硬,斷面鮮黃色或黃綠色。

炮製黃柏

黃柏:揀去雜質,用水洗淨,撈出,潤進,切片成切絲,晒乾。

黃柏炭:取黃柏片,用武火炒至表面焦黑色(但須存性),噴淋清水,取出放涼,晒乾。

鹽黃柏:取黃柏片,用鹽水噴灑,拌勻,置鍋內用文火微炒,取出放涼,晾乾(每黃柏片100斤用食鹽2斤半,加適量開水溶化澄清)。

酒黃柏:取黃柏片,用黃酒噴灑拌炒如鹽黃柏法(每黃柏片100斤用黃酒10斤)。

《雷公炮炙論》:"凡使(黃檗),用刀削上粗皮了,用生蜜水浸半日,漉出晒乾,用蜜塗,文武火炙令蜜盡為度。凡修事五兩,用蜜三兩。"

性味歸經

性味苦,寒。

歸經歸腎、膀胱經。

功能主治清熱燥溼,瀉火除蒸,解毒療瘡。用於溼熱瀉痢,黃疸,帶下,熱淋,腳氣,痿{闢},骨蒸勞熱,盜汗,遺精,瘡瘍腫毒,溼疹瘙癢。鹽黃柏滋陰降火。用於陰虛火旺,盜汗骨蒸。

用法用量3~12g;外用適量。貯藏置通風乾燥處,防潮。

備註

(1)黃柏清熱燥溼之力,與黃芩、黃連相似,但以除下焦之溼熱為佳。治瀉痢合黃芩、黃連;療黃疸合梔子、茵陳;如配蒼朮、牛膝,可用於足膝腫痛、下肢萎軟無力、配合知母、生地、竹葉、木通,可用於小便淋澀熱痛;配合白芷、龍膽草,可用於帶下陰腫。用治溼熱瘡瘍、溼疹之症,既可內服,又可外用;內服配黃芩、梔子等藥同用,外用可配大黃、滑石等研末撒敷。清虛熱以療潮熱骨蒸,瀉腎火以療夢遺滑精,常合知母、地黃等同用。

(2)黃柏性寒、味苦,具清熱燥溼、瀉火解毒等功效,常用於溼熱瀉痢、黃疸、白帶以及熱痺、熱淋等症。現代研究表明,黃柏含小櫱鹼、黃柏酮等主要成分,有抗菌、收斂、消炎的作用,對各種皮膚溼毒、瘡瘍等症狀,功效良好,現舉例如下:

1、水火燙傷黃柏、甘草各等份,共為細末。在炎熱季節酌加5%-10%的冰片(寒冷季節酌加2%-4%)。用時以芝麻油調勻敷患處,有水皰者可先用三稜針刺破,然後敷藥。每天1次,一般2~5次可愈。適用於1-2度的燒燙傷,3度以上燙傷者兼服清熱解毒中藥。

2、甲溝炎黃柏30克,加水200毫升,煎取藥液50毫升。將腳洗淨後,用脫脂棉花,浸泡黃柏液,將患趾四周包裹,外用塑料薄膜包紮,膠布固定,使藥物不得外溢。首次用藥後疼痛即可明顯減輕,次晨換藥重新包紮,中午可打開晾1小時,繼續換藥包紮,一般輕者包紮2天即可痊癒。

3、足癬俗稱腳溼氣,也叫“香港腳”。可用黃柏研粉,撒於患處。趾間溼爛嚴重者用黃柏20克、苦蔘30克、地膚子20克、白鮮皮20克、枯礬15克,水煎,去渣放溫後浸泡患處,每日數次,每次30分鐘。

4、下肢瘡瘍、神經性皮炎黃柏研末,先用熱溫水清洗患處,再將黃柏末用新米泔水調塗;用麻油調塗或乾擦亦可。

5、急慢性膿耳取黃柏30克,加水250毫升,慢火煎30分鐘,濾去渣,濃縮至20毫升備用。先用雙氧水將患耳膿液洗淨,拭乾後滴入上藥,每日3次。

6、耳部溼疹用黃柏粉1份、香油1.2份調成糊狀,每日塗藥1次,一般用藥1~2次後,溼爛面開始乾燥結痂,5~7日後基本好轉或痊癒。

7、尿布皮炎黃柏10克,滑石30克,冰片1克,研末過篩,取細粉備用。用時以溫開水將患處洗淨拭乾,再以消毒棉籤或紗布蘸藥末薄薄地撲撒於患處,每日3次。

附錄:各大中醫雜誌刊登的驗方

1. 治療流行性腦脊髓膜炎 

a. 用黃柏製成流浸膏(每毫升相當於生藥黃柏 1g), 口服.3歲以下每次3ml, 3歲以上4~6ml, 成人6~10ml, 每6小時服藥1次.同時給予對症處理.治療20例, 年齡最大24歲, 最小4歲, 病程最短1天, 最長18天, 全部治癒.輕症治療1天即見好轉, 一般約在用藥8天后症狀與體徵消失, 約10天后腦脊液轉為正常.〖中華內科雜誌 1960;8(1): 70〗

b. 黃柏30g、甘草12g, 水煎成100ml, 作保留灌腸, 首次50ml, 以後每次30ml, 每6小時1次.待嘔吐停止後, 改為內服.治療嘔吐劇烈者10餘例, 其中4例自始至終均採用保留灌腸法, 療效與內服相同.〖浙江中醫雜誌 1960;(17): 30〗

2. 治療肺炎

用0.2%黃柏鹼注射液肌肉注射, 每次3ml, 每8小時1次, 體溫降至正常後2~3天, 減為每日注射2次.治療兒童小病灶性肺炎6 例, 大葉性肺炎1例, 均於用藥後12~72小時內體溫降至正常, 炎症吸收消散平均為9天.〖江蘇中醫雜誌 1962;(11): 22〗

3.治療肺結核 

a. 0.2%黃柏鹼注射液, 每次 3~6ml, 每日2次, 肌肉注射.2個月為1療程.治療30例(其中浸潤型26例;血行播散型4例;有空洞者佔17例), 治療後病灶吸收好轉者24例, 無變化者6例, 8例空洞縮小.血沉增高的23例, 治療後均見減低.副作用有輕微洩瀉, 注射局部的疼痛, 經調整注射液的pH 至6.5左右即僅有酸脹感.〖浙江醫學 1960;(4): 165〗

b. 黃柏幹浸膏, 每日3g, 分3次食後服.3個月為1療程.治療12例, 治癒8例, 進步和顯著進步各2例.〖中級醫刊 1959;(1): 52〗

4. 治療細菌性痢疾 

a. 黃柏幹浸膏(0.13g=生藥1g), 每次0.4g, 每日3~4次, 口服.治療 31例, 全部治癒.平均2.8天退熱, 3~9天大便恢復正常, 3.2天大便培養轉陰.〖中醫雜誌 1957;(9): 486〗

b. 黃柏幹浸膏(0.2g=生藥 1g), 每次0.9g, 口服, 每日4次, 連服2~3日.治療25例, 治癒24例.平均2.3天退熱, 4天腹痛及乙狀結腸部壓痛消失, 3.3天裡急後重消失, 大便性狀恢復正常肉眼為4天, 鏡檢為4.7天, 大便培養轉陰為4.4天.〖中華寄生蟲病傳染病雜誌 1958;1(4): 2 14〗

c. 鹽酸黃柏小檗鹼片(每片含鹽酸小檗鹼 0.04g, 相當於生藥1g), 首劑服0.24~0.32g, 以後每4小時服0.12~0.16g, 臨床症狀好轉後, 改為每6小時給藥1次.治療菌痢83例, 痊癒82例.平均1.6天體溫降至正常, 4天腹痛消失, 3.8天裡急後重消失, 4.8天糞檢恢復正常, 5.4天大便培養陰性.多數病例的臨床症狀、糞檢及細菌培養, 均在1周內恢復正常.〖中華醫學雜誌 1958;44(8): 782〗

d. 黃柏研粉過篩, 用10%酒精泛丸.每次4g, 每天2次, 7天為1療程.治療40例慢性菌痢, 經乙狀結腸鏡檢查, 結果: 3例腸腔黏膜糜爛經2~4療程治癒2例;16例潰瘍經第一療程癒合者10例, 第二療程癒合者5例, 第三療程癒合者1例;3例重度充血者, 經第一療程治癒者2例, 第二療程治癒者1例;14例一般充血者, 第一療程治癒10例, 第二療程治癒3例, 第三療程治癒1例;僅有出血點者4例, 於第一療程全部治癒.〖中醫雜誌 1959;(8 ): 23〗

e. 生黃柏, 每次4.5~6g, 水煎服.每日3次.8~10天為1療程.治療菌痢156例, 痊癒90%, 基本痊癒4.9%, 大便培養轉陰率為96%, 陰轉時間多為2~6天.其近期療效似較磺胺為優.〖人民軍醫 1960;(7): 591〗.

5. 治療腸道慢性炎症 

a. 黃柏、馬齒莧、白頭翁各50g, 水煎成100ml, 加2%普魯卡因20ml, 作保留灌腸.每天1次, 15為1療程.治療慢性結腸炎60例.近期治癒46例, 好轉12例, 無效2例, 總有效率為96.7%.〖中西醫結合雜誌 1984;(3 ): 178〗

b. 黃柏6kg, 黃連4kg, 大黃2kg, 粉碎成0.3cm 左右的小塊, 置容器中, 用水均勻溼潤, 使其膨脹, 分次投入滲漉器中, 加入60%~70%乙醇, 加蓋, 按滲漉法提取並隨時補充乙醇至色淡無味為止, 壓出殘渣的溶媒合並過濾, 減壓回收乙醇, 至無醇味, 添加滅菌蒸餾水至足量, 靜置4小時後, 吸取上清液, 與滅菌硅藻土、滑石粉(需經酸鹼處理)混合減壓過濾即成.每次25~50ml 直腸給藥, 每日1~2次, 7日為1療程.治療直腸炎44例, 治癒42例, 無效2例;肛竇炎17例, 治癒15例, 無效2例;肛裂15例, 治癒10例, 無效5例;慢性腸炎1例, 治癒1例.合計77例, 治癒68例, 無效9例.〖江蘇中醫雜誌 1983;(3): 29〗

6. 治療感染髮熱 

黃柏、黃芩、黃連各10g, 水煎, 溼敷局部, 每次1小時左右, 每日3~4次, 溫度以40℃為宜, 用於各類手術切口的早期感染, 早期急性乳腺炎、侷限性靜脈炎及其他各種體表局部炎症共212例.結果: 痊癒118例, 顯效72例, 無效22例;總有效率為89.6%.〖湖北中醫雜誌 1985;(1): 36〗

7. 治療慢性骨髓炎 

黃柏1 200g, 黃連900g, 大黃1 800g, 甘草450g.製成無菌溶液, 每毫升含生藥0.03g, 濃度為3%, 灌封備用.在手術消除病灶死骨死腔基礎上, 用雙管閉式在24小時內持續灌注引流, 每日用藥3000ml, 一般持續1~2周, 待引出液清澈後方可拔管.治療50例, 治癒43例, 好轉6例, 有效1例.隨訪3~8年, 複發率為4%.〖中醫雜誌 1986;27(1): 23〗

8. 治療脫髮

黃柏、當歸各60g, 側柏葉、桑椹子各12g, 焙乾研細末, 水泛為丸, 如梧桐子大.每次9g, 早晚各服1次, 20天為1療程, 可連續數療程.治療17例中年脫髮, 13例服藥20天脫髮明顯減少, 有細軟新發長出, 4例服藥4天后即見好轉, 3例連服2劑見效, 1例為遺傳性禿頂無效, 停藥後無復發.〖四川中醫 1984;2(3): 63〗

9. 治療膿皰瘡

黃柏、枯礬等量, 核桃殼數個, 陳醋適量.先將核桃殼用微火焙焦, 與黃柏、枯礬共研細末, 加陳醋調成糊狀備用.用時先用高錳酸鉀溶液洗淨患部皮膚, 有膿瘡者, 用消毒針頭刺破膿瘡, 擦淨黃水膿液, 敷藥於患部, 暴露, 每日1~2次.療效確切, 無副作用.〖四川中醫 1988;6(6): 45〗

10. 治療溼疹 

a. 黃柏、黃連各30g, 加水 200ml.文火煎40分鐘, 過濾去渣, 入硫黃5g 攪拌, 再加入冷霜100g, 加溫調糊即成.每日2~3次塗抹患處, 治療嬰兒溼疹70例, 痊癒54例, 有效12例, 無效4例, 總有效率為94.2%.〖浙江中醫雜誌 1983;(8): 351〗

b. 黃柏、黃丹各30g, 共研細末.滲出液多者, 將此藥撒於創面; 滲出液少者, 則用香油調敷於創面.治療溼疹100例, 痊癒63例, 顯效22例, 好轉15例.〖赤腳醫生雜誌 1974;(3): 20〗

11. 治療耳部溼疹

用黃柏粉(含小檗鹼 1.6%)1份, 香油1.2份, 調成糊狀, 每日塗藥1次.共治療30例, 塗藥1~2次後85%以上患者溼爛面乾燥結痂, 5~7次後均基本好轉或痊癒.〖中華耳鼻咽喉科雜誌 1959;7(2): 160〗

12. 治療帶狀皰疹

黃柏20g, 雄黃15g, 蜈蚣(瓦焙)6條, 冰片、苯唑卡因各1g, 研細末, 備用.用時以麻油調成乳狀, 塗患處以不露皰疹為度, 日3次.治療期間不加任何其他治療.治療40例, 均愈.塗藥當日見皰疹萎縮, 次日干燥, 3日皮疹停發, 脫痂止痛.療程最長者9天, 平均治癒時間 4.7天.〖中華皮膚科雜誌 1991, 24(2): 136〗

13. 治療手足癬 

a. 黃柏粉50g, 樟腦5g, 水楊酸粉45g, 食用醋適量.前三味藥研末過篩, 用塑料袋分裝(每袋22g)備用.用時加食醋250ml, 將患手(足)浸泡於袋內, 袋口於手(腳)腕處紮好, 約5小時即可.浸泡後稍有腫脹, 一般3日內自行消退, 消腫後即開始脫皮, 浸泡後半月內勿用鹼水洗手足.治療前穿用的手套、鞋襪, 須用開水洗刷, 暴晒後方可再用, 以防繼續感染.治療手足癬363例, 痊癒345例, 好轉16例, 無效2例.〖江蘇中醫雜誌 1986;(7): 299〗

b. 黃柏、制爐甘石、煅石膏、赤石脂各等份, 共研細末備用.溼型者先洗淨局部, 剪除壞死組織, 敷此藥粉包紮, 隔日換藥1次; 幹型者以芝麻油調藥末為糊, 敷於患處, 每日換藥1次.治療腳癬60 例, 溼型痊癒44例, 好轉1例;幹型痊癒11例, 好轉4例.〖湖北中醫雜誌 1986;(6): 53〗

14. 治療燒傷 

a. 黃柏、榆樹皮內皮, 晒乾.粉碎後過120目篩, 按1:2混配, 浸泡在80%酒精中48小時或更長時間, 然後加壓過濾, 瓶裝密封備用.粉末可反覆浸泡2~3次.用法: 創面早期清創後, Ⅱ度燒傷或入院時已感染的創面, 採用本液噴或塗, 2~4小時1次, 至結痂為止.創面全暴露, 痂皮10~14天可自行脫落, 痂下癒合.若痂下積膿, 可局部引流, 繼用本液.Ⅲ度燒傷瘡面外塗後有保痂作用, 本組加用抗生素89例, 內服中藥8例.共治療燒傷338例.結果: 1周內治癒130例;2周內治癒144例;4周左右治癒62例;死亡2例.〖吉林中醫藥 1987;(2): 7〗

b. 黃柏粗粉2000g 和榆樹皮粗粉5000g, 浸泡於80%酒精中7~10天, 至液體呈棕紅色時過濾;取冰片1000g 加入濾液, 配製成10000ml, 並分裝.用時將藥液裝入普通噴霧器中, 每4小時向創面噴霧1次, 3天后每日噴霧1~2次, 對嬰幼兒面部創面要慎用.首次噴藥前, 局部可先用2%地卡因或2%利多卡因, 以減輕酒精刺激引起的疼痛.治療750例, 燒傷面積5%~63%, 燒傷度Ⅰ度~Ⅱ度, 平均用藥7.7, 治癒率為98.8%, 愈後不留疤痕.〖中草藥 1988;19(2): 20〗

15. 治療凍瘡 

黃柏、芒硝(未潰破者芒硝用量大於黃柏1倍, 已潰破者黃柏用量大於芒硝1倍)共研極細末, 用時加冰水或雪水調敷患處, 每日換藥1次.局部症狀輕微者, 將黃柏水煎, 溶化芒硝, 外洗患處.治療70例, 均獲治癒, 未見副作用.經隨訪, 來年未復發者63例.〖中醫雜誌 1984;(2): 75〗

16. 治療下肢潰瘍

黃柏、大黃各等份, 共為末, 以開水調成糊狀.用1%雙氧水和0.9%鹽水先後沖洗瘡面, 再用上藥外敷.每隔2日治療1次, 直至紅腫消散、下凹之肉長平後, 再用珍珠散.治療36例, 治癒29例, 顯效6例, 無效1例.〖黑龍江中醫藥 1990;(5): 40〗

17. 治療扭挫傷 

a. 黃柏、生半夏、五倍子各等量, 麵粉、食醋各適量.先將麵粉與五倍子炒熟, 待冷後與餘藥共研細末, 加入食醋調成糊狀, 用武火煮熟成泥膏狀, 塗於損傷處皮膚上, 覆蓋白麻紙4~5層, 再用膠布或繃帶固定.1~2天換藥1次, 至愈為止.治療閉合性軟組織扭挫傷60例, 治癒45例, 顯效12例, 好轉3例.見效最短1天, 最長9天, 平均1.23天, 無副作用.〖陝西中醫 1983;(5): 22〗

b. 黃柏粉3份, 石膏粉1份, 放容器中, 徐徐加入3%樟腦酒適量, 調成糊狀.用時現配, 一次用完.若一次用不完, 下次再加入適量樟腦酒繼用.洗淨患部後敷藥, 上蓋油紙包紮, 治療關節扭傷30例, 除1例發生過敏反應而停藥改用其他方法治療外, 29例均治癒.腫脹於1天內消退, 換藥5~6次即愈.〖赤腳醫生雜誌 1975;(2): 14〗

18. 治療盆腔炎 

a. 黃柏、黃芩、黃連須各 15g, 虎杖30g.水煎成100ml, 溫度調至38℃左右作保留灌腸, 10次為1療程.治療128例, 經1~3個療程治療後, 臨床治癒95例, 顯效19例, 進步9例, 無效5例, 總有效率為96.1%.〖浙江中醫學院學報 1985;(2): 31〗

b. 黃柏、苦蔘、蛇床子各10g, 水煎, 分2次內服, 每日1劑, 7天為1療程.上藥每味30g, 每日1劑, 水煎, 早晚薰洗坐浴各1次, 7 天為1療程.治療慢性宮頸炎、陰道炎、盆腔炎共68例, 痊癒19例, 顯效16例, 進步28例, 無效5例.〖中醫藥學報 1986;(1): 36〗

19. 治療滴蟲性陰道炎

每晚清洗陰道後, 塞黃柏栓劑1枚(每枚重7g, 含黃柏鹼0.5g), 4次為1療程;對陰道宮頸炎患者, 隔日使用1枚.治療滴蟲性陰道炎14例, 13例轉為陰性;單純宮頸炎6人, 全部治癒.本藥對妊娠及未婚者, 均可使用.〖江西中醫藥 1958;(1): 24〗

20. 治療外陰瘙癢症 

蛇床子30g, 黃柏、沒食子各15g, 加水2000ml, 煎至1000ml, 過濾後加枯礬10g.溼敷、擦洗或浸浴, 每日2次, 每次15~20分鐘, 忌食腥辣刺激性食物.治療女陰瘙癢46例, 陰囊肛門溼疹36例, 痊癒65例, 好轉17例;一般7~15日可愈.〖四川中醫 1986;4(7): 53〗

21. 治療急性結膜炎 

a. 用10%黃柏煎液滴眼, 每次用1~2ml衝滴, 每日2~3次.治療兒童急性結膜炎474例, 由於黃柏質量不同, 療效亦有差異.優質黃柏的治癒率100%(78例), 3~4日治癒;劣質黃柏的治癒率為55.8 %(158 例), 在3日內治癒者僅23.96%.〖中華醫學雜誌 1960;(4): 292〗

b. 黃柏30g, 菊花15g, 加開水500ml, 浸泡2 小時, 用紗布過濾, 外敷或洗滌患眼.治療126 例, 治癒116例;好轉8例;無效2例.治癒時間1~2 天.〖新中醫 1975;(4): 8〗

c. 5%黃柏煎液, 放入眼杯內(約5ml), 直接扣在患眼上, 令患者仰臥或仰坐, 雙目睜閉, 每次5分鐘, 每天洗浴1~2次, 直至痊癒.治療52例, 87隻眼, 治癒38隻眼, 將愈18隻眼, 好轉24隻眼, 無效7隻眼.總有效率為91.95%.〖中級醫刊 1960;(3): 42〗

22. 治療慢性化膿性中耳炎 

a. 用20%或30%黃柏煎液(濾過冷藏)滴耳.先以雙氧水洗淨外耳道膿液, 拭乾, 而後滴入藥液5~10滴, 側臥15分鐘.治療76例, 有41例合併鼓膜中央性穿孔.結果: 痊癒59例, 進步13例, 無效4例.〖中華耳鼻咽喉科雜誌 1960;8(3): 193〗

b. 黃柏、黃連、黃芩各9g, 梔子6g, 加水300ml, 浸泡24~36小時, 文火煎60分鐘, 去渣, 過濾2次, 加入2%苯甲醇.先用3%雙氧水清洗患耳, 擦淨外耳道分泌物, 滴入藥液4~5滴, 每日3~4次, 治療50例, 痊癒32例, 進步9例, 無效7例, 2例因故中斷治療.平均用藥8天.〖中醫雜誌 1988;29(1): 67〗

c. 露蜂房30g, 黃柏(焙)15g, 共研細末, 兌入冰片3g, 枯礬6g備用.用雙氧水拭淨膿汁, 將藥末吹入耳內, 或用麻油調勻, 滴入耳內3~5滴, 每日2次, 一般用藥2~3天可愈, 慢性者5~10天治癒.〖遼寧中醫雜誌 1980;(12): 3〗

23. 治療外耳道炎 

黃柏、黃芩各12g, 枯礬 6g, 冰片3g, 麻油500ml, 置芩、柏於麻油中浸泡24小時, 然後放鍋內煎炸變黑黃色, 取出研末, 與冰片、枯礬細末同時放入麻油中, 過濾裝瓶備用.用時, 以棉籤蘸藥液局部塗抹, 或塞入外耳道, 每日換藥1~2次.〖遼寧中醫雜誌 1988;(3): 48〗

24. 治療慢性上頜竇炎 

局部穿刺沖洗後, 用黃柏流浸膏的30%稀釋液徐徐注入, 每側隔4日注入1次.治療10例, 治癒8例, 好轉2例.〖遼寧中醫雜誌 1960;(4): 7〗

25. 治療慢性咽炎 

用30%黃柏水煎液5ml, 霧化吸入, 每日1~2次, 4~5次為1療程.治療55例, 痊癒3例, 有效50例, 無效2例.〖中級醫刊 1982;(1): 37〗

26. 治療複發性口腔潰瘍 

a. 以姜柏散為主(乾薑、黃柏等份研細)外用於口腔炎, 結合辨證分型治療56例, 初時流涎, 疼痛加劇, 後即停止, 較一般外用藥的止痛效果為速.痊癒38例, 好轉14例, 4例無效.多在2~7天內癒合.〖浙江中醫雜誌 1980;15(7): 330〗

b. 黃柏15g、青黛9g、肉桂3g、冰片0.5g, 為1日量, 共研極細末, 外搽口腔黏膜3g, 2~3次/日;口服6g(裝膠囊), 2~3次/日.對重度白色念珠菌腸炎患者可用上方2倍量, 加溫開水250~300ml, 作保留灌腸15~30分鐘, 每日1次, 還可隨症加入健脾益胃藥, 治療13例(10例為白色念珠菌性口腔炎合併腸炎, 3例單純白色念珠菌性口腔炎), 痊癒12例, 平均治療4.7天.〖中醫雜誌 1983;24(10): 36〗

c. 黃柏、烏梅各10g, 黃連5g, 水煎2次, 去渣, 加入元明粉5g, 溶化後含漱, 每日10餘次, 可獲良效.〖新中醫 1983;(8): 20〗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