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城大紅袍花椒紅了,帶你看看椒農採摘的一天(圖)'

"

7月31日4時30分許,芝川鎮桃李村椒農張茂盛和妻子早早起床,準備為13名來自洛南縣的椒客做早飯,這是椒客到他家的第四天。不一會,飯菜的香味瀰漫了整個院子,張茂盛笑著說:“聞到飯菜香,大家就起床了。”

"

7月31日4時30分許,芝川鎮桃李村椒農張茂盛和妻子早早起床,準備為13名來自洛南縣的椒客做早飯,這是椒客到他家的第四天。不一會,飯菜的香味瀰漫了整個院子,張茂盛笑著說:“聞到飯菜香,大家就起床了。”

韓城大紅袍花椒紅了,帶你看看椒農採摘的一天(圖)

1995年,在家務農的張茂盛在離家25公里處的衛星村承包了1座山。“村裡地少,我就想著多弄點地,為家裡創收。當時,大部分人種莊稼,種花椒的不多。”張茂盛說,“政府鼓勵我們種植經濟林,我就把山開墾了一部分,栽上核桃樹。那幾年種核桃的收入還不錯。再後來,花椒價格慢慢好了,我就改種花椒樹。”2005年,他家的花椒產量達到3000斤左右。

5時,椒客陸續起床洗漱,吃過早餐後,各自拿著工具到離家不遠的花椒地,開始一天的採摘工作。

此時,張茂盛有條不紊地收拾完碗筷,查看當天的天氣預報後,對妻子說:“走,晒椒去。”他從窯洞提出花椒,小心翼翼在院子鋪灑。“晒椒一定要輕拿輕放,不然花椒皮擦破了,晒出來的椒是黑色的,賣不上價。”他邊幹活邊說,椒客中摘得最快的一天能摘70斤左右,所以張茂盛每天大概要晒800斤花椒,一天都不能耽誤。“遇到天陰下雨,就得用烘乾機,保證花椒色澤。”

"

7月31日4時30分許,芝川鎮桃李村椒農張茂盛和妻子早早起床,準備為13名來自洛南縣的椒客做早飯,這是椒客到他家的第四天。不一會,飯菜的香味瀰漫了整個院子,張茂盛笑著說:“聞到飯菜香,大家就起床了。”

韓城大紅袍花椒紅了,帶你看看椒農採摘的一天(圖)

1995年,在家務農的張茂盛在離家25公里處的衛星村承包了1座山。“村裡地少,我就想著多弄點地,為家裡創收。當時,大部分人種莊稼,種花椒的不多。”張茂盛說,“政府鼓勵我們種植經濟林,我就把山開墾了一部分,栽上核桃樹。那幾年種核桃的收入還不錯。再後來,花椒價格慢慢好了,我就改種花椒樹。”2005年,他家的花椒產量達到3000斤左右。

5時,椒客陸續起床洗漱,吃過早餐後,各自拿著工具到離家不遠的花椒地,開始一天的採摘工作。

此時,張茂盛有條不紊地收拾完碗筷,查看當天的天氣預報後,對妻子說:“走,晒椒去。”他從窯洞提出花椒,小心翼翼在院子鋪灑。“晒椒一定要輕拿輕放,不然花椒皮擦破了,晒出來的椒是黑色的,賣不上價。”他邊幹活邊說,椒客中摘得最快的一天能摘70斤左右,所以張茂盛每天大概要晒800斤花椒,一天都不能耽誤。“遇到天陰下雨,就得用烘乾機,保證花椒色澤。”

韓城大紅袍花椒紅了,帶你看看椒農採摘的一天(圖)

細心篩揀

1小時後,花椒鋪滿院子。張茂盛和妻子沒有休息,他要到地裡給椒客送熬好的綠豆湯和西瓜;妻子得準備午飯。

"

7月31日4時30分許,芝川鎮桃李村椒農張茂盛和妻子早早起床,準備為13名來自洛南縣的椒客做早飯,這是椒客到他家的第四天。不一會,飯菜的香味瀰漫了整個院子,張茂盛笑著說:“聞到飯菜香,大家就起床了。”

韓城大紅袍花椒紅了,帶你看看椒農採摘的一天(圖)

1995年,在家務農的張茂盛在離家25公里處的衛星村承包了1座山。“村裡地少,我就想著多弄點地,為家裡創收。當時,大部分人種莊稼,種花椒的不多。”張茂盛說,“政府鼓勵我們種植經濟林,我就把山開墾了一部分,栽上核桃樹。那幾年種核桃的收入還不錯。再後來,花椒價格慢慢好了,我就改種花椒樹。”2005年,他家的花椒產量達到3000斤左右。

5時,椒客陸續起床洗漱,吃過早餐後,各自拿著工具到離家不遠的花椒地,開始一天的採摘工作。

此時,張茂盛有條不紊地收拾完碗筷,查看當天的天氣預報後,對妻子說:“走,晒椒去。”他從窯洞提出花椒,小心翼翼在院子鋪灑。“晒椒一定要輕拿輕放,不然花椒皮擦破了,晒出來的椒是黑色的,賣不上價。”他邊幹活邊說,椒客中摘得最快的一天能摘70斤左右,所以張茂盛每天大概要晒800斤花椒,一天都不能耽誤。“遇到天陰下雨,就得用烘乾機,保證花椒色澤。”

韓城大紅袍花椒紅了,帶你看看椒農採摘的一天(圖)

細心篩揀

1小時後,花椒鋪滿院子。張茂盛和妻子沒有休息,他要到地裡給椒客送熬好的綠豆湯和西瓜;妻子得準備午飯。

韓城大紅袍花椒紅了,帶你看看椒農採摘的一天(圖)

顆顆“瑪瑙”

此時,天氣慢慢熱起來,張茂盛來到花椒地,椒客們熱鬧起來,喝著綠豆水、吃著西瓜,嘮一嘮家常,補充補充體力,再接著摘椒。

盧娟娟是這13名椒客的隊長,她幫張茂盛家摘花椒已經8年。每年7月初,她會和張茂盛通電話,確定摘椒時間和所需人數。今年她從村裡找了12個人,“這些人大部分都給張茂盛家摘了幾年花椒,都是老熟人。”她邊喝水邊說,她有個10歲的兒子,由公公照看,孩子收假前她會趕回家。她說摘椒雖然很累,站立一天腰痠腿疼,手還會被花椒刺扎破,但想到一斤3塊錢的工錢,認為付出是值得的。

12時,竹籠盛滿花椒,椒客們該回家了。午飯吃的是米飯、燴菜,有菜、有肉、有蛋。張茂盛說:“摘椒辛苦,要儘可能讓大家吃好。過幾天我再去鎮上買些雞和魚,給大家換換口味。”

"

7月31日4時30分許,芝川鎮桃李村椒農張茂盛和妻子早早起床,準備為13名來自洛南縣的椒客做早飯,這是椒客到他家的第四天。不一會,飯菜的香味瀰漫了整個院子,張茂盛笑著說:“聞到飯菜香,大家就起床了。”

韓城大紅袍花椒紅了,帶你看看椒農採摘的一天(圖)

1995年,在家務農的張茂盛在離家25公里處的衛星村承包了1座山。“村裡地少,我就想著多弄點地,為家裡創收。當時,大部分人種莊稼,種花椒的不多。”張茂盛說,“政府鼓勵我們種植經濟林,我就把山開墾了一部分,栽上核桃樹。那幾年種核桃的收入還不錯。再後來,花椒價格慢慢好了,我就改種花椒樹。”2005年,他家的花椒產量達到3000斤左右。

5時,椒客陸續起床洗漱,吃過早餐後,各自拿著工具到離家不遠的花椒地,開始一天的採摘工作。

此時,張茂盛有條不紊地收拾完碗筷,查看當天的天氣預報後,對妻子說:“走,晒椒去。”他從窯洞提出花椒,小心翼翼在院子鋪灑。“晒椒一定要輕拿輕放,不然花椒皮擦破了,晒出來的椒是黑色的,賣不上價。”他邊幹活邊說,椒客中摘得最快的一天能摘70斤左右,所以張茂盛每天大概要晒800斤花椒,一天都不能耽誤。“遇到天陰下雨,就得用烘乾機,保證花椒色澤。”

韓城大紅袍花椒紅了,帶你看看椒農採摘的一天(圖)

細心篩揀

1小時後,花椒鋪滿院子。張茂盛和妻子沒有休息,他要到地裡給椒客送熬好的綠豆湯和西瓜;妻子得準備午飯。

韓城大紅袍花椒紅了,帶你看看椒農採摘的一天(圖)

顆顆“瑪瑙”

此時,天氣慢慢熱起來,張茂盛來到花椒地,椒客們熱鬧起來,喝著綠豆水、吃著西瓜,嘮一嘮家常,補充補充體力,再接著摘椒。

盧娟娟是這13名椒客的隊長,她幫張茂盛家摘花椒已經8年。每年7月初,她會和張茂盛通電話,確定摘椒時間和所需人數。今年她從村裡找了12個人,“這些人大部分都給張茂盛家摘了幾年花椒,都是老熟人。”她邊喝水邊說,她有個10歲的兒子,由公公照看,孩子收假前她會趕回家。她說摘椒雖然很累,站立一天腰痠腿疼,手還會被花椒刺扎破,但想到一斤3塊錢的工錢,認為付出是值得的。

12時,竹籠盛滿花椒,椒客們該回家了。午飯吃的是米飯、燴菜,有菜、有肉、有蛋。張茂盛說:“摘椒辛苦,要儘可能讓大家吃好。過幾天我再去鎮上買些雞和魚,給大家換換口味。”

韓城大紅袍花椒紅了,帶你看看椒農採摘的一天(圖)

準時開飯

吃完飯,椒客們要休息一會,為下午摘椒蓄滿體力。

14時30分左右,晾晒的花椒裂開了口,張茂盛和妻子把椒殼和椒籽分離出來。這幾天,乾花椒的收購價格是每斤40元,比往年略低,預計他們家今年能摘5000斤左右乾花椒,他想先觀望一陣,不打算賣剛晒好的花椒。

"

7月31日4時30分許,芝川鎮桃李村椒農張茂盛和妻子早早起床,準備為13名來自洛南縣的椒客做早飯,這是椒客到他家的第四天。不一會,飯菜的香味瀰漫了整個院子,張茂盛笑著說:“聞到飯菜香,大家就起床了。”

韓城大紅袍花椒紅了,帶你看看椒農採摘的一天(圖)

1995年,在家務農的張茂盛在離家25公里處的衛星村承包了1座山。“村裡地少,我就想著多弄點地,為家裡創收。當時,大部分人種莊稼,種花椒的不多。”張茂盛說,“政府鼓勵我們種植經濟林,我就把山開墾了一部分,栽上核桃樹。那幾年種核桃的收入還不錯。再後來,花椒價格慢慢好了,我就改種花椒樹。”2005年,他家的花椒產量達到3000斤左右。

5時,椒客陸續起床洗漱,吃過早餐後,各自拿著工具到離家不遠的花椒地,開始一天的採摘工作。

此時,張茂盛有條不紊地收拾完碗筷,查看當天的天氣預報後,對妻子說:“走,晒椒去。”他從窯洞提出花椒,小心翼翼在院子鋪灑。“晒椒一定要輕拿輕放,不然花椒皮擦破了,晒出來的椒是黑色的,賣不上價。”他邊幹活邊說,椒客中摘得最快的一天能摘70斤左右,所以張茂盛每天大概要晒800斤花椒,一天都不能耽誤。“遇到天陰下雨,就得用烘乾機,保證花椒色澤。”

韓城大紅袍花椒紅了,帶你看看椒農採摘的一天(圖)

細心篩揀

1小時後,花椒鋪滿院子。張茂盛和妻子沒有休息,他要到地裡給椒客送熬好的綠豆湯和西瓜;妻子得準備午飯。

韓城大紅袍花椒紅了,帶你看看椒農採摘的一天(圖)

顆顆“瑪瑙”

此時,天氣慢慢熱起來,張茂盛來到花椒地,椒客們熱鬧起來,喝著綠豆水、吃著西瓜,嘮一嘮家常,補充補充體力,再接著摘椒。

盧娟娟是這13名椒客的隊長,她幫張茂盛家摘花椒已經8年。每年7月初,她會和張茂盛通電話,確定摘椒時間和所需人數。今年她從村裡找了12個人,“這些人大部分都給張茂盛家摘了幾年花椒,都是老熟人。”她邊喝水邊說,她有個10歲的兒子,由公公照看,孩子收假前她會趕回家。她說摘椒雖然很累,站立一天腰痠腿疼,手還會被花椒刺扎破,但想到一斤3塊錢的工錢,認為付出是值得的。

12時,竹籠盛滿花椒,椒客們該回家了。午飯吃的是米飯、燴菜,有菜、有肉、有蛋。張茂盛說:“摘椒辛苦,要儘可能讓大家吃好。過幾天我再去鎮上買些雞和魚,給大家換換口味。”

韓城大紅袍花椒紅了,帶你看看椒農採摘的一天(圖)

準時開飯

吃完飯,椒客們要休息一會,為下午摘椒蓄滿體力。

14時30分左右,晾晒的花椒裂開了口,張茂盛和妻子把椒殼和椒籽分離出來。這幾天,乾花椒的收購價格是每斤40元,比往年略低,預計他們家今年能摘5000斤左右乾花椒,他想先觀望一陣,不打算賣剛晒好的花椒。

韓城大紅袍花椒紅了,帶你看看椒農採摘的一天(圖)

精確過秤

7月30日19時,天色接近昏暗,韓城火車站廣場三三兩兩聚集的椒農顯得有點焦急。芝川鎮椒農王女士和老伴早早來到火車站,這是她和椒客約好過來摘椒的日子。她擔心椒客認不出她,就讓老伴將紅色塑料袋頂在頭頂,這樣比較顯眼,她告訴記者:“今年找的椒客少,都是從山陽縣過來的。”

"

7月31日4時30分許,芝川鎮桃李村椒農張茂盛和妻子早早起床,準備為13名來自洛南縣的椒客做早飯,這是椒客到他家的第四天。不一會,飯菜的香味瀰漫了整個院子,張茂盛笑著說:“聞到飯菜香,大家就起床了。”

韓城大紅袍花椒紅了,帶你看看椒農採摘的一天(圖)

1995年,在家務農的張茂盛在離家25公里處的衛星村承包了1座山。“村裡地少,我就想著多弄點地,為家裡創收。當時,大部分人種莊稼,種花椒的不多。”張茂盛說,“政府鼓勵我們種植經濟林,我就把山開墾了一部分,栽上核桃樹。那幾年種核桃的收入還不錯。再後來,花椒價格慢慢好了,我就改種花椒樹。”2005年,他家的花椒產量達到3000斤左右。

5時,椒客陸續起床洗漱,吃過早餐後,各自拿著工具到離家不遠的花椒地,開始一天的採摘工作。

此時,張茂盛有條不紊地收拾完碗筷,查看當天的天氣預報後,對妻子說:“走,晒椒去。”他從窯洞提出花椒,小心翼翼在院子鋪灑。“晒椒一定要輕拿輕放,不然花椒皮擦破了,晒出來的椒是黑色的,賣不上價。”他邊幹活邊說,椒客中摘得最快的一天能摘70斤左右,所以張茂盛每天大概要晒800斤花椒,一天都不能耽誤。“遇到天陰下雨,就得用烘乾機,保證花椒色澤。”

韓城大紅袍花椒紅了,帶你看看椒農採摘的一天(圖)

細心篩揀

1小時後,花椒鋪滿院子。張茂盛和妻子沒有休息,他要到地裡給椒客送熬好的綠豆湯和西瓜;妻子得準備午飯。

韓城大紅袍花椒紅了,帶你看看椒農採摘的一天(圖)

顆顆“瑪瑙”

此時,天氣慢慢熱起來,張茂盛來到花椒地,椒客們熱鬧起來,喝著綠豆水、吃著西瓜,嘮一嘮家常,補充補充體力,再接著摘椒。

盧娟娟是這13名椒客的隊長,她幫張茂盛家摘花椒已經8年。每年7月初,她會和張茂盛通電話,確定摘椒時間和所需人數。今年她從村裡找了12個人,“這些人大部分都給張茂盛家摘了幾年花椒,都是老熟人。”她邊喝水邊說,她有個10歲的兒子,由公公照看,孩子收假前她會趕回家。她說摘椒雖然很累,站立一天腰痠腿疼,手還會被花椒刺扎破,但想到一斤3塊錢的工錢,認為付出是值得的。

12時,竹籠盛滿花椒,椒客們該回家了。午飯吃的是米飯、燴菜,有菜、有肉、有蛋。張茂盛說:“摘椒辛苦,要儘可能讓大家吃好。過幾天我再去鎮上買些雞和魚,給大家換換口味。”

韓城大紅袍花椒紅了,帶你看看椒農採摘的一天(圖)

準時開飯

吃完飯,椒客們要休息一會,為下午摘椒蓄滿體力。

14時30分左右,晾晒的花椒裂開了口,張茂盛和妻子把椒殼和椒籽分離出來。這幾天,乾花椒的收購價格是每斤40元,比往年略低,預計他們家今年能摘5000斤左右乾花椒,他想先觀望一陣,不打算賣剛晒好的花椒。

韓城大紅袍花椒紅了,帶你看看椒農採摘的一天(圖)

精確過秤

7月30日19時,天色接近昏暗,韓城火車站廣場三三兩兩聚集的椒農顯得有點焦急。芝川鎮椒農王女士和老伴早早來到火車站,這是她和椒客約好過來摘椒的日子。她擔心椒客認不出她,就讓老伴將紅色塑料袋頂在頭頂,這樣比較顯眼,她告訴記者:“今年找的椒客少,都是從山陽縣過來的。”

韓城大紅袍花椒紅了,帶你看看椒農採摘的一天(圖)

喜迎椒客

19時53分,火車準時到達韓城站。20時,出站口大門打開,揹著大包小包的椒客有序走出,只見他們一出站,就與“老熟人”聯繫。桑樹坪鎮椒農郭先生家有20餘畝花椒,預計產4000多斤幹椒,今年找了13名椒客,和椒客商量好價錢後,他到附近商店買了一箱礦泉水,給椒客們解渴。郭先生說:“今年請的椒客來自洛川縣,他們大老遠過來不容易,咱一定要照顧好,讓他們對韓城留下好印象。”待所有椒農與椒客對接完畢,奔赴各自摘椒“戰場”後,火車站重歸平靜。

市花椒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我市花椒種植區目前已陸續開始採摘花椒,對於椒客短缺的現象,他們會積極對接,為椒農做好服務,確保花椒顆粒歸倉。同時,通過即將召開的花椒大會進一步推介韓城花椒,讓更多的人瞭解韓城花椒,進一步拓寬銷售渠道。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金秋八月,韓原大地,椒香四溢,夕陽西下,椒客們結束一天的勞作,成群結隊挎著籠、唱著歌、踏著餘暉回家。這是韓城人最繁忙的季節,也是收穫幸福和希望的季節。

來源:韓城日報 記者 馮麗穎 馮翠紅 王力

"

7月31日4時30分許,芝川鎮桃李村椒農張茂盛和妻子早早起床,準備為13名來自洛南縣的椒客做早飯,這是椒客到他家的第四天。不一會,飯菜的香味瀰漫了整個院子,張茂盛笑著說:“聞到飯菜香,大家就起床了。”

韓城大紅袍花椒紅了,帶你看看椒農採摘的一天(圖)

1995年,在家務農的張茂盛在離家25公里處的衛星村承包了1座山。“村裡地少,我就想著多弄點地,為家裡創收。當時,大部分人種莊稼,種花椒的不多。”張茂盛說,“政府鼓勵我們種植經濟林,我就把山開墾了一部分,栽上核桃樹。那幾年種核桃的收入還不錯。再後來,花椒價格慢慢好了,我就改種花椒樹。”2005年,他家的花椒產量達到3000斤左右。

5時,椒客陸續起床洗漱,吃過早餐後,各自拿著工具到離家不遠的花椒地,開始一天的採摘工作。

此時,張茂盛有條不紊地收拾完碗筷,查看當天的天氣預報後,對妻子說:“走,晒椒去。”他從窯洞提出花椒,小心翼翼在院子鋪灑。“晒椒一定要輕拿輕放,不然花椒皮擦破了,晒出來的椒是黑色的,賣不上價。”他邊幹活邊說,椒客中摘得最快的一天能摘70斤左右,所以張茂盛每天大概要晒800斤花椒,一天都不能耽誤。“遇到天陰下雨,就得用烘乾機,保證花椒色澤。”

韓城大紅袍花椒紅了,帶你看看椒農採摘的一天(圖)

細心篩揀

1小時後,花椒鋪滿院子。張茂盛和妻子沒有休息,他要到地裡給椒客送熬好的綠豆湯和西瓜;妻子得準備午飯。

韓城大紅袍花椒紅了,帶你看看椒農採摘的一天(圖)

顆顆“瑪瑙”

此時,天氣慢慢熱起來,張茂盛來到花椒地,椒客們熱鬧起來,喝著綠豆水、吃著西瓜,嘮一嘮家常,補充補充體力,再接著摘椒。

盧娟娟是這13名椒客的隊長,她幫張茂盛家摘花椒已經8年。每年7月初,她會和張茂盛通電話,確定摘椒時間和所需人數。今年她從村裡找了12個人,“這些人大部分都給張茂盛家摘了幾年花椒,都是老熟人。”她邊喝水邊說,她有個10歲的兒子,由公公照看,孩子收假前她會趕回家。她說摘椒雖然很累,站立一天腰痠腿疼,手還會被花椒刺扎破,但想到一斤3塊錢的工錢,認為付出是值得的。

12時,竹籠盛滿花椒,椒客們該回家了。午飯吃的是米飯、燴菜,有菜、有肉、有蛋。張茂盛說:“摘椒辛苦,要儘可能讓大家吃好。過幾天我再去鎮上買些雞和魚,給大家換換口味。”

韓城大紅袍花椒紅了,帶你看看椒農採摘的一天(圖)

準時開飯

吃完飯,椒客們要休息一會,為下午摘椒蓄滿體力。

14時30分左右,晾晒的花椒裂開了口,張茂盛和妻子把椒殼和椒籽分離出來。這幾天,乾花椒的收購價格是每斤40元,比往年略低,預計他們家今年能摘5000斤左右乾花椒,他想先觀望一陣,不打算賣剛晒好的花椒。

韓城大紅袍花椒紅了,帶你看看椒農採摘的一天(圖)

精確過秤

7月30日19時,天色接近昏暗,韓城火車站廣場三三兩兩聚集的椒農顯得有點焦急。芝川鎮椒農王女士和老伴早早來到火車站,這是她和椒客約好過來摘椒的日子。她擔心椒客認不出她,就讓老伴將紅色塑料袋頂在頭頂,這樣比較顯眼,她告訴記者:“今年找的椒客少,都是從山陽縣過來的。”

韓城大紅袍花椒紅了,帶你看看椒農採摘的一天(圖)

喜迎椒客

19時53分,火車準時到達韓城站。20時,出站口大門打開,揹著大包小包的椒客有序走出,只見他們一出站,就與“老熟人”聯繫。桑樹坪鎮椒農郭先生家有20餘畝花椒,預計產4000多斤幹椒,今年找了13名椒客,和椒客商量好價錢後,他到附近商店買了一箱礦泉水,給椒客們解渴。郭先生說:“今年請的椒客來自洛川縣,他們大老遠過來不容易,咱一定要照顧好,讓他們對韓城留下好印象。”待所有椒農與椒客對接完畢,奔赴各自摘椒“戰場”後,火車站重歸平靜。

市花椒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我市花椒種植區目前已陸續開始採摘花椒,對於椒客短缺的現象,他們會積極對接,為椒農做好服務,確保花椒顆粒歸倉。同時,通過即將召開的花椒大會進一步推介韓城花椒,讓更多的人瞭解韓城花椒,進一步拓寬銷售渠道。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金秋八月,韓原大地,椒香四溢,夕陽西下,椒客們結束一天的勞作,成群結隊挎著籠、唱著歌、踏著餘暉回家。這是韓城人最繁忙的季節,也是收穫幸福和希望的季節。

來源:韓城日報 記者 馮麗穎 馮翠紅 王力

韓城大紅袍花椒紅了,帶你看看椒農採摘的一天(圖)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