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懸羽與炭而知燥溼之氣”:我國古代發明世界上第一臺天平溼度計'

"

雨、露、霜、雪、雹、霰等天氣現象,都是一種物理現象,主要是物態變化方面的現象。這些現象跟人們的生活和生產關係如此密切,必然使人類在很早的時候,就要注意它、研究它。

遠在殷代就開始有天氣方面的記錄。那時人們把需要記載的大事,用當時的文字刻在牛的骨頭或烏龜的甲殼上,現在叫做甲骨文。那裡面就曾記載有關陰睛雨霧的情況,以及人們求雨的事。

"

雨、露、霜、雪、雹、霰等天氣現象,都是一種物理現象,主要是物態變化方面的現象。這些現象跟人們的生活和生產關係如此密切,必然使人類在很早的時候,就要注意它、研究它。

遠在殷代就開始有天氣方面的記錄。那時人們把需要記載的大事,用當時的文字刻在牛的骨頭或烏龜的甲殼上,現在叫做甲骨文。那裡面就曾記載有關陰睛雨霧的情況,以及人們求雨的事。

“懸羽與炭而知燥溼之氣”:我國古代發明世界上第一臺天平溼度計

雨是經常發生的天氣現象,所以也必然引起人們特別注意。古人在長期觀察中,對它的規律作了探索。他們通過對天象的觀察,對生物物候的觀察以及對無生物物理現象的觀察,總結出不少有關晴雨的經驗。

一、古人對晴雨規律的觀察

唐代黃子發專門寫了一本《相雨書》,記載勞動人民預知晴雨的可貴知識。此外,民間流傳下來的許多有關預知晴雨的諺語和土法,其中有不少就是根據物理道理而總結出來的科學經驗的結晶。

"

雨、露、霜、雪、雹、霰等天氣現象,都是一種物理現象,主要是物態變化方面的現象。這些現象跟人們的生活和生產關係如此密切,必然使人類在很早的時候,就要注意它、研究它。

遠在殷代就開始有天氣方面的記錄。那時人們把需要記載的大事,用當時的文字刻在牛的骨頭或烏龜的甲殼上,現在叫做甲骨文。那裡面就曾記載有關陰睛雨霧的情況,以及人們求雨的事。

“懸羽與炭而知燥溼之氣”:我國古代發明世界上第一臺天平溼度計

雨是經常發生的天氣現象,所以也必然引起人們特別注意。古人在長期觀察中,對它的規律作了探索。他們通過對天象的觀察,對生物物候的觀察以及對無生物物理現象的觀察,總結出不少有關晴雨的經驗。

一、古人對晴雨規律的觀察

唐代黃子發專門寫了一本《相雨書》,記載勞動人民預知晴雨的可貴知識。此外,民間流傳下來的許多有關預知晴雨的諺語和土法,其中有不少就是根據物理道理而總結出來的科學經驗的結晶。

“懸羽與炭而知燥溼之氣”:我國古代發明世界上第一臺天平溼度計

唐代有“壁上自然生水者,天將大雨”,“石上津潤出液,將雨數日”等等,這是符合物理原理的。下雨之先,空氣中水汽含量必然很大,因此容易在壁上、石上等處凝結成水滴,以致“生水”“出液”。這一類諺語,全國各地都在流傳。據蒐集,光是上海一地,像“缸穿裙,雨傾盆”、“食鹽化水,天將大水”之類的諺語,就有十多條。

明代科學家徐光啟(公元1562-1633)的《農政全書》裡引到一條農諺說:“簷頭插柳青,農人休望晴;簷頭插柳焦,農人好作嬌。”這裡的“作嬌”是指釀酒。當折下來插在簷頭的柳枝,如保常青,那是因為空氣潮溼,柳葉中的水分不易蒸發,所以天氣不得放晴;如柳葉枯黃,那是空氣於燥,柳葉水分蒸發得快,天氣必將放晴,氣溫回升,正好釀酒了。這些農諺裡都包含著一定的物理學道理。

"

雨、露、霜、雪、雹、霰等天氣現象,都是一種物理現象,主要是物態變化方面的現象。這些現象跟人們的生活和生產關係如此密切,必然使人類在很早的時候,就要注意它、研究它。

遠在殷代就開始有天氣方面的記錄。那時人們把需要記載的大事,用當時的文字刻在牛的骨頭或烏龜的甲殼上,現在叫做甲骨文。那裡面就曾記載有關陰睛雨霧的情況,以及人們求雨的事。

“懸羽與炭而知燥溼之氣”:我國古代發明世界上第一臺天平溼度計

雨是經常發生的天氣現象,所以也必然引起人們特別注意。古人在長期觀察中,對它的規律作了探索。他們通過對天象的觀察,對生物物候的觀察以及對無生物物理現象的觀察,總結出不少有關晴雨的經驗。

一、古人對晴雨規律的觀察

唐代黃子發專門寫了一本《相雨書》,記載勞動人民預知晴雨的可貴知識。此外,民間流傳下來的許多有關預知晴雨的諺語和土法,其中有不少就是根據物理道理而總結出來的科學經驗的結晶。

“懸羽與炭而知燥溼之氣”:我國古代發明世界上第一臺天平溼度計

唐代有“壁上自然生水者,天將大雨”,“石上津潤出液,將雨數日”等等,這是符合物理原理的。下雨之先,空氣中水汽含量必然很大,因此容易在壁上、石上等處凝結成水滴,以致“生水”“出液”。這一類諺語,全國各地都在流傳。據蒐集,光是上海一地,像“缸穿裙,雨傾盆”、“食鹽化水,天將大水”之類的諺語,就有十多條。

明代科學家徐光啟(公元1562-1633)的《農政全書》裡引到一條農諺說:“簷頭插柳青,農人休望晴;簷頭插柳焦,農人好作嬌。”這裡的“作嬌”是指釀酒。當折下來插在簷頭的柳枝,如保常青,那是因為空氣潮溼,柳葉中的水分不易蒸發,所以天氣不得放晴;如柳葉枯黃,那是空氣於燥,柳葉水分蒸發得快,天氣必將放晴,氣溫回升,正好釀酒了。這些農諺裡都包含著一定的物理學道理。

“懸羽與炭而知燥溼之氣”:我國古代發明世界上第一臺天平溼度計

元代以來,民間還有種“稱水”的方法,可以用來預知晴雨。那種方法大約是每天晚上盛滿一瓶水,次日早晨稱一下,如分量比較重,說明蒸發慢,那必是空氣潮溼,則容易下雨;如分量比較輕,說明蒸發快,空氣乾燥,則不容易下雨。這種方法流傳相當廣,明代科學家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中也有記載。

影響晴雨的最重要因素是大氣的溼度,這一點西漢時期的《淮南子》中明確指出過,說“溼易雨”。所以古人很注意尋求受大氣溼度影響的物理現象,而且取得了驚人的成功。

"

雨、露、霜、雪、雹、霰等天氣現象,都是一種物理現象,主要是物態變化方面的現象。這些現象跟人們的生活和生產關係如此密切,必然使人類在很早的時候,就要注意它、研究它。

遠在殷代就開始有天氣方面的記錄。那時人們把需要記載的大事,用當時的文字刻在牛的骨頭或烏龜的甲殼上,現在叫做甲骨文。那裡面就曾記載有關陰睛雨霧的情況,以及人們求雨的事。

“懸羽與炭而知燥溼之氣”:我國古代發明世界上第一臺天平溼度計

雨是經常發生的天氣現象,所以也必然引起人們特別注意。古人在長期觀察中,對它的規律作了探索。他們通過對天象的觀察,對生物物候的觀察以及對無生物物理現象的觀察,總結出不少有關晴雨的經驗。

一、古人對晴雨規律的觀察

唐代黃子發專門寫了一本《相雨書》,記載勞動人民預知晴雨的可貴知識。此外,民間流傳下來的許多有關預知晴雨的諺語和土法,其中有不少就是根據物理道理而總結出來的科學經驗的結晶。

“懸羽與炭而知燥溼之氣”:我國古代發明世界上第一臺天平溼度計

唐代有“壁上自然生水者,天將大雨”,“石上津潤出液,將雨數日”等等,這是符合物理原理的。下雨之先,空氣中水汽含量必然很大,因此容易在壁上、石上等處凝結成水滴,以致“生水”“出液”。這一類諺語,全國各地都在流傳。據蒐集,光是上海一地,像“缸穿裙,雨傾盆”、“食鹽化水,天將大水”之類的諺語,就有十多條。

明代科學家徐光啟(公元1562-1633)的《農政全書》裡引到一條農諺說:“簷頭插柳青,農人休望晴;簷頭插柳焦,農人好作嬌。”這裡的“作嬌”是指釀酒。當折下來插在簷頭的柳枝,如保常青,那是因為空氣潮溼,柳葉中的水分不易蒸發,所以天氣不得放晴;如柳葉枯黃,那是空氣於燥,柳葉水分蒸發得快,天氣必將放晴,氣溫回升,正好釀酒了。這些農諺裡都包含著一定的物理學道理。

“懸羽與炭而知燥溼之氣”:我國古代發明世界上第一臺天平溼度計

元代以來,民間還有種“稱水”的方法,可以用來預知晴雨。那種方法大約是每天晚上盛滿一瓶水,次日早晨稱一下,如分量比較重,說明蒸發慢,那必是空氣潮溼,則容易下雨;如分量比較輕,說明蒸發快,空氣乾燥,則不容易下雨。這種方法流傳相當廣,明代科學家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中也有記載。

影響晴雨的最重要因素是大氣的溼度,這一點西漢時期的《淮南子》中明確指出過,說“溼易雨”。所以古人很注意尋求受大氣溼度影響的物理現象,而且取得了驚人的成功。

“懸羽與炭而知燥溼之氣”:我國古代發明世界上第一臺天平溼度計

二、戰國古琴,溼度計的雛形

在漢代,人們知道,大氣溼度的變化,會引起各個物體體積和形狀的變化;不同物質組成的物體變化程度又有所不同。當時,人們以為銅是“至精之物”,只有它才不會隨溼度和溫度而變化。所以凡是精密的量器都用銅做,而不用鐵,為的是不會變化。

最值得介紹的是,在戰國時代,人們就知道“風雨之變可以音律知之”。後來的《淮南子》中也這麼說,但這究竟是怎麼一會事呢?

"

雨、露、霜、雪、雹、霰等天氣現象,都是一種物理現象,主要是物態變化方面的現象。這些現象跟人們的生活和生產關係如此密切,必然使人類在很早的時候,就要注意它、研究它。

遠在殷代就開始有天氣方面的記錄。那時人們把需要記載的大事,用當時的文字刻在牛的骨頭或烏龜的甲殼上,現在叫做甲骨文。那裡面就曾記載有關陰睛雨霧的情況,以及人們求雨的事。

“懸羽與炭而知燥溼之氣”:我國古代發明世界上第一臺天平溼度計

雨是經常發生的天氣現象,所以也必然引起人們特別注意。古人在長期觀察中,對它的規律作了探索。他們通過對天象的觀察,對生物物候的觀察以及對無生物物理現象的觀察,總結出不少有關晴雨的經驗。

一、古人對晴雨規律的觀察

唐代黃子發專門寫了一本《相雨書》,記載勞動人民預知晴雨的可貴知識。此外,民間流傳下來的許多有關預知晴雨的諺語和土法,其中有不少就是根據物理道理而總結出來的科學經驗的結晶。

“懸羽與炭而知燥溼之氣”:我國古代發明世界上第一臺天平溼度計

唐代有“壁上自然生水者,天將大雨”,“石上津潤出液,將雨數日”等等,這是符合物理原理的。下雨之先,空氣中水汽含量必然很大,因此容易在壁上、石上等處凝結成水滴,以致“生水”“出液”。這一類諺語,全國各地都在流傳。據蒐集,光是上海一地,像“缸穿裙,雨傾盆”、“食鹽化水,天將大水”之類的諺語,就有十多條。

明代科學家徐光啟(公元1562-1633)的《農政全書》裡引到一條農諺說:“簷頭插柳青,農人休望晴;簷頭插柳焦,農人好作嬌。”這裡的“作嬌”是指釀酒。當折下來插在簷頭的柳枝,如保常青,那是因為空氣潮溼,柳葉中的水分不易蒸發,所以天氣不得放晴;如柳葉枯黃,那是空氣於燥,柳葉水分蒸發得快,天氣必將放晴,氣溫回升,正好釀酒了。這些農諺裡都包含著一定的物理學道理。

“懸羽與炭而知燥溼之氣”:我國古代發明世界上第一臺天平溼度計

元代以來,民間還有種“稱水”的方法,可以用來預知晴雨。那種方法大約是每天晚上盛滿一瓶水,次日早晨稱一下,如分量比較重,說明蒸發慢,那必是空氣潮溼,則容易下雨;如分量比較輕,說明蒸發快,空氣乾燥,則不容易下雨。這種方法流傳相當廣,明代科學家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中也有記載。

影響晴雨的最重要因素是大氣的溼度,這一點西漢時期的《淮南子》中明確指出過,說“溼易雨”。所以古人很注意尋求受大氣溼度影響的物理現象,而且取得了驚人的成功。

“懸羽與炭而知燥溼之氣”:我國古代發明世界上第一臺天平溼度計

二、戰國古琴,溼度計的雛形

在漢代,人們知道,大氣溼度的變化,會引起各個物體體積和形狀的變化;不同物質組成的物體變化程度又有所不同。當時,人們以為銅是“至精之物”,只有它才不會隨溼度和溫度而變化。所以凡是精密的量器都用銅做,而不用鐵,為的是不會變化。

最值得介紹的是,在戰國時代,人們就知道“風雨之變可以音律知之”。後來的《淮南子》中也這麼說,但這究竟是怎麼一會事呢?

“懸羽與炭而知燥溼之氣”:我國古代發明世界上第一臺天平溼度計

東漢科學家王充(27ー約97)在其所著的《論衡》中指出:“琴絃緩”是天雨的兆徵。這是一條很正確的經驗,因為將要下雨時,大氣溼度增大,拉緊的琴絃吸了水分,就會變長而呈鬆弛,因而其音調也就變低了。琴絃的長度隨大氣溼度的變化是很微小的,不易覺察,但因此而引起音調的變化卻是十分明顯的。所以通過音調的變化去預報天氣的晴雨是相當靈敏的,也是十分巧妙的。這裡已孕育著懸弦式溼度計的原理。

"

雨、露、霜、雪、雹、霰等天氣現象,都是一種物理現象,主要是物態變化方面的現象。這些現象跟人們的生活和生產關係如此密切,必然使人類在很早的時候,就要注意它、研究它。

遠在殷代就開始有天氣方面的記錄。那時人們把需要記載的大事,用當時的文字刻在牛的骨頭或烏龜的甲殼上,現在叫做甲骨文。那裡面就曾記載有關陰睛雨霧的情況,以及人們求雨的事。

“懸羽與炭而知燥溼之氣”:我國古代發明世界上第一臺天平溼度計

雨是經常發生的天氣現象,所以也必然引起人們特別注意。古人在長期觀察中,對它的規律作了探索。他們通過對天象的觀察,對生物物候的觀察以及對無生物物理現象的觀察,總結出不少有關晴雨的經驗。

一、古人對晴雨規律的觀察

唐代黃子發專門寫了一本《相雨書》,記載勞動人民預知晴雨的可貴知識。此外,民間流傳下來的許多有關預知晴雨的諺語和土法,其中有不少就是根據物理道理而總結出來的科學經驗的結晶。

“懸羽與炭而知燥溼之氣”:我國古代發明世界上第一臺天平溼度計

唐代有“壁上自然生水者,天將大雨”,“石上津潤出液,將雨數日”等等,這是符合物理原理的。下雨之先,空氣中水汽含量必然很大,因此容易在壁上、石上等處凝結成水滴,以致“生水”“出液”。這一類諺語,全國各地都在流傳。據蒐集,光是上海一地,像“缸穿裙,雨傾盆”、“食鹽化水,天將大水”之類的諺語,就有十多條。

明代科學家徐光啟(公元1562-1633)的《農政全書》裡引到一條農諺說:“簷頭插柳青,農人休望晴;簷頭插柳焦,農人好作嬌。”這裡的“作嬌”是指釀酒。當折下來插在簷頭的柳枝,如保常青,那是因為空氣潮溼,柳葉中的水分不易蒸發,所以天氣不得放晴;如柳葉枯黃,那是空氣於燥,柳葉水分蒸發得快,天氣必將放晴,氣溫回升,正好釀酒了。這些農諺裡都包含著一定的物理學道理。

“懸羽與炭而知燥溼之氣”:我國古代發明世界上第一臺天平溼度計

元代以來,民間還有種“稱水”的方法,可以用來預知晴雨。那種方法大約是每天晚上盛滿一瓶水,次日早晨稱一下,如分量比較重,說明蒸發慢,那必是空氣潮溼,則容易下雨;如分量比較輕,說明蒸發快,空氣乾燥,則不容易下雨。這種方法流傳相當廣,明代科學家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中也有記載。

影響晴雨的最重要因素是大氣的溼度,這一點西漢時期的《淮南子》中明確指出過,說“溼易雨”。所以古人很注意尋求受大氣溼度影響的物理現象,而且取得了驚人的成功。

“懸羽與炭而知燥溼之氣”:我國古代發明世界上第一臺天平溼度計

二、戰國古琴,溼度計的雛形

在漢代,人們知道,大氣溼度的變化,會引起各個物體體積和形狀的變化;不同物質組成的物體變化程度又有所不同。當時,人們以為銅是“至精之物”,只有它才不會隨溼度和溫度而變化。所以凡是精密的量器都用銅做,而不用鐵,為的是不會變化。

最值得介紹的是,在戰國時代,人們就知道“風雨之變可以音律知之”。後來的《淮南子》中也這麼說,但這究竟是怎麼一會事呢?

“懸羽與炭而知燥溼之氣”:我國古代發明世界上第一臺天平溼度計

東漢科學家王充(27ー約97)在其所著的《論衡》中指出:“琴絃緩”是天雨的兆徵。這是一條很正確的經驗,因為將要下雨時,大氣溼度增大,拉緊的琴絃吸了水分,就會變長而呈鬆弛,因而其音調也就變低了。琴絃的長度隨大氣溼度的變化是很微小的,不易覺察,但因此而引起音調的變化卻是十分明顯的。所以通過音調的變化去預報天氣的晴雨是相當靈敏的,也是十分巧妙的。這裡已孕育著懸弦式溼度計的原理。

“懸羽與炭而知燥溼之氣”:我國古代發明世界上第一臺天平溼度計

什麼叫懸弦式溼度計呢?就是根據某種“懸弦”的長度,隨溼度而變化的原理而製成的溼度計。照這樣說,戰國時代的那張古琴,就起這種溼度計的作用了。

三、人類最早的溼度計

在歐洲,十六世紀中葉才有人用鳥獸的腸子製成的絃線,或用野雀麥芒的長度變化來測知大氣的溼度。這種溼度計大約於公元1670年左右傳入我國,在《靈臺儀象志》一書中有詳細的介紹。書中說它的原理是,物體吸入“燥氣”會收縮,吸入“溼氣”會膨脹。萬物中以鳥獸的筋皮對燥溼氣的效應最為明顯,所以用筋弦來製作儀器,如鹿腸線溼度計。

"

雨、露、霜、雪、雹、霰等天氣現象,都是一種物理現象,主要是物態變化方面的現象。這些現象跟人們的生活和生產關係如此密切,必然使人類在很早的時候,就要注意它、研究它。

遠在殷代就開始有天氣方面的記錄。那時人們把需要記載的大事,用當時的文字刻在牛的骨頭或烏龜的甲殼上,現在叫做甲骨文。那裡面就曾記載有關陰睛雨霧的情況,以及人們求雨的事。

“懸羽與炭而知燥溼之氣”:我國古代發明世界上第一臺天平溼度計

雨是經常發生的天氣現象,所以也必然引起人們特別注意。古人在長期觀察中,對它的規律作了探索。他們通過對天象的觀察,對生物物候的觀察以及對無生物物理現象的觀察,總結出不少有關晴雨的經驗。

一、古人對晴雨規律的觀察

唐代黃子發專門寫了一本《相雨書》,記載勞動人民預知晴雨的可貴知識。此外,民間流傳下來的許多有關預知晴雨的諺語和土法,其中有不少就是根據物理道理而總結出來的科學經驗的結晶。

“懸羽與炭而知燥溼之氣”:我國古代發明世界上第一臺天平溼度計

唐代有“壁上自然生水者,天將大雨”,“石上津潤出液,將雨數日”等等,這是符合物理原理的。下雨之先,空氣中水汽含量必然很大,因此容易在壁上、石上等處凝結成水滴,以致“生水”“出液”。這一類諺語,全國各地都在流傳。據蒐集,光是上海一地,像“缸穿裙,雨傾盆”、“食鹽化水,天將大水”之類的諺語,就有十多條。

明代科學家徐光啟(公元1562-1633)的《農政全書》裡引到一條農諺說:“簷頭插柳青,農人休望晴;簷頭插柳焦,農人好作嬌。”這裡的“作嬌”是指釀酒。當折下來插在簷頭的柳枝,如保常青,那是因為空氣潮溼,柳葉中的水分不易蒸發,所以天氣不得放晴;如柳葉枯黃,那是空氣於燥,柳葉水分蒸發得快,天氣必將放晴,氣溫回升,正好釀酒了。這些農諺裡都包含著一定的物理學道理。

“懸羽與炭而知燥溼之氣”:我國古代發明世界上第一臺天平溼度計

元代以來,民間還有種“稱水”的方法,可以用來預知晴雨。那種方法大約是每天晚上盛滿一瓶水,次日早晨稱一下,如分量比較重,說明蒸發慢,那必是空氣潮溼,則容易下雨;如分量比較輕,說明蒸發快,空氣乾燥,則不容易下雨。這種方法流傳相當廣,明代科學家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中也有記載。

影響晴雨的最重要因素是大氣的溼度,這一點西漢時期的《淮南子》中明確指出過,說“溼易雨”。所以古人很注意尋求受大氣溼度影響的物理現象,而且取得了驚人的成功。

“懸羽與炭而知燥溼之氣”:我國古代發明世界上第一臺天平溼度計

二、戰國古琴,溼度計的雛形

在漢代,人們知道,大氣溼度的變化,會引起各個物體體積和形狀的變化;不同物質組成的物體變化程度又有所不同。當時,人們以為銅是“至精之物”,只有它才不會隨溼度和溫度而變化。所以凡是精密的量器都用銅做,而不用鐵,為的是不會變化。

最值得介紹的是,在戰國時代,人們就知道“風雨之變可以音律知之”。後來的《淮南子》中也這麼說,但這究竟是怎麼一會事呢?

“懸羽與炭而知燥溼之氣”:我國古代發明世界上第一臺天平溼度計

東漢科學家王充(27ー約97)在其所著的《論衡》中指出:“琴絃緩”是天雨的兆徵。這是一條很正確的經驗,因為將要下雨時,大氣溼度增大,拉緊的琴絃吸了水分,就會變長而呈鬆弛,因而其音調也就變低了。琴絃的長度隨大氣溼度的變化是很微小的,不易覺察,但因此而引起音調的變化卻是十分明顯的。所以通過音調的變化去預報天氣的晴雨是相當靈敏的,也是十分巧妙的。這裡已孕育著懸弦式溼度計的原理。

“懸羽與炭而知燥溼之氣”:我國古代發明世界上第一臺天平溼度計

什麼叫懸弦式溼度計呢?就是根據某種“懸弦”的長度,隨溼度而變化的原理而製成的溼度計。照這樣說,戰國時代的那張古琴,就起這種溼度計的作用了。

三、人類最早的溼度計

在歐洲,十六世紀中葉才有人用鳥獸的腸子製成的絃線,或用野雀麥芒的長度變化來測知大氣的溼度。這種溼度計大約於公元1670年左右傳入我國,在《靈臺儀象志》一書中有詳細的介紹。書中說它的原理是,物體吸入“燥氣”會收縮,吸入“溼氣”會膨脹。萬物中以鳥獸的筋皮對燥溼氣的效應最為明顯,所以用筋弦來製作儀器,如鹿腸線溼度計。

“懸羽與炭而知燥溼之氣”:我國古代發明世界上第一臺天平溼度計

明末清初,我國青年科學家黃履莊還發明瞭一種“驗燥溼器”。據記載,“內有針,能左右旋,燥則左旋,溼則右旋,毫髮不爽,並可預證陰晴。”可見那儀器是十分靈敏的,其構造大概同《靈臺儀象志》裡所介紹的相同或相似。這類溼度計至今還廣泛使用著。

此外,我國古代還發明過另一種溼度計,那就是天平式溼度計。它的構造很簡單:只要用一根均勻的木杆,在中點懸掛起來,好象一架天平秤,兩端分別掛上吸溼能力不同的東西,例如一端石子,另一端為成海帶;或者一端用淡水浸過又經晒乾的棉花球,另一端為鹽水浸過又經晒乾的棉花球,等等。再使兩端等重,天平平衡。當大氣裡溼度大了,吸溼能力強的一端,因吸入較多的水分而變重了,天平就傾斜,這就預示著天氣將要下雨了。

"

雨、露、霜、雪、雹、霰等天氣現象,都是一種物理現象,主要是物態變化方面的現象。這些現象跟人們的生活和生產關係如此密切,必然使人類在很早的時候,就要注意它、研究它。

遠在殷代就開始有天氣方面的記錄。那時人們把需要記載的大事,用當時的文字刻在牛的骨頭或烏龜的甲殼上,現在叫做甲骨文。那裡面就曾記載有關陰睛雨霧的情況,以及人們求雨的事。

“懸羽與炭而知燥溼之氣”:我國古代發明世界上第一臺天平溼度計

雨是經常發生的天氣現象,所以也必然引起人們特別注意。古人在長期觀察中,對它的規律作了探索。他們通過對天象的觀察,對生物物候的觀察以及對無生物物理現象的觀察,總結出不少有關晴雨的經驗。

一、古人對晴雨規律的觀察

唐代黃子發專門寫了一本《相雨書》,記載勞動人民預知晴雨的可貴知識。此外,民間流傳下來的許多有關預知晴雨的諺語和土法,其中有不少就是根據物理道理而總結出來的科學經驗的結晶。

“懸羽與炭而知燥溼之氣”:我國古代發明世界上第一臺天平溼度計

唐代有“壁上自然生水者,天將大雨”,“石上津潤出液,將雨數日”等等,這是符合物理原理的。下雨之先,空氣中水汽含量必然很大,因此容易在壁上、石上等處凝結成水滴,以致“生水”“出液”。這一類諺語,全國各地都在流傳。據蒐集,光是上海一地,像“缸穿裙,雨傾盆”、“食鹽化水,天將大水”之類的諺語,就有十多條。

明代科學家徐光啟(公元1562-1633)的《農政全書》裡引到一條農諺說:“簷頭插柳青,農人休望晴;簷頭插柳焦,農人好作嬌。”這裡的“作嬌”是指釀酒。當折下來插在簷頭的柳枝,如保常青,那是因為空氣潮溼,柳葉中的水分不易蒸發,所以天氣不得放晴;如柳葉枯黃,那是空氣於燥,柳葉水分蒸發得快,天氣必將放晴,氣溫回升,正好釀酒了。這些農諺裡都包含著一定的物理學道理。

“懸羽與炭而知燥溼之氣”:我國古代發明世界上第一臺天平溼度計

元代以來,民間還有種“稱水”的方法,可以用來預知晴雨。那種方法大約是每天晚上盛滿一瓶水,次日早晨稱一下,如分量比較重,說明蒸發慢,那必是空氣潮溼,則容易下雨;如分量比較輕,說明蒸發快,空氣乾燥,則不容易下雨。這種方法流傳相當廣,明代科學家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中也有記載。

影響晴雨的最重要因素是大氣的溼度,這一點西漢時期的《淮南子》中明確指出過,說“溼易雨”。所以古人很注意尋求受大氣溼度影響的物理現象,而且取得了驚人的成功。

“懸羽與炭而知燥溼之氣”:我國古代發明世界上第一臺天平溼度計

二、戰國古琴,溼度計的雛形

在漢代,人們知道,大氣溼度的變化,會引起各個物體體積和形狀的變化;不同物質組成的物體變化程度又有所不同。當時,人們以為銅是“至精之物”,只有它才不會隨溼度和溫度而變化。所以凡是精密的量器都用銅做,而不用鐵,為的是不會變化。

最值得介紹的是,在戰國時代,人們就知道“風雨之變可以音律知之”。後來的《淮南子》中也這麼說,但這究竟是怎麼一會事呢?

“懸羽與炭而知燥溼之氣”:我國古代發明世界上第一臺天平溼度計

東漢科學家王充(27ー約97)在其所著的《論衡》中指出:“琴絃緩”是天雨的兆徵。這是一條很正確的經驗,因為將要下雨時,大氣溼度增大,拉緊的琴絃吸了水分,就會變長而呈鬆弛,因而其音調也就變低了。琴絃的長度隨大氣溼度的變化是很微小的,不易覺察,但因此而引起音調的變化卻是十分明顯的。所以通過音調的變化去預報天氣的晴雨是相當靈敏的,也是十分巧妙的。這裡已孕育著懸弦式溼度計的原理。

“懸羽與炭而知燥溼之氣”:我國古代發明世界上第一臺天平溼度計

什麼叫懸弦式溼度計呢?就是根據某種“懸弦”的長度,隨溼度而變化的原理而製成的溼度計。照這樣說,戰國時代的那張古琴,就起這種溼度計的作用了。

三、人類最早的溼度計

在歐洲,十六世紀中葉才有人用鳥獸的腸子製成的絃線,或用野雀麥芒的長度變化來測知大氣的溼度。這種溼度計大約於公元1670年左右傳入我國,在《靈臺儀象志》一書中有詳細的介紹。書中說它的原理是,物體吸入“燥氣”會收縮,吸入“溼氣”會膨脹。萬物中以鳥獸的筋皮對燥溼氣的效應最為明顯,所以用筋弦來製作儀器,如鹿腸線溼度計。

“懸羽與炭而知燥溼之氣”:我國古代發明世界上第一臺天平溼度計

明末清初,我國青年科學家黃履莊還發明瞭一種“驗燥溼器”。據記載,“內有針,能左右旋,燥則左旋,溼則右旋,毫髮不爽,並可預證陰晴。”可見那儀器是十分靈敏的,其構造大概同《靈臺儀象志》裡所介紹的相同或相似。這類溼度計至今還廣泛使用著。

此外,我國古代還發明過另一種溼度計,那就是天平式溼度計。它的構造很簡單:只要用一根均勻的木杆,在中點懸掛起來,好象一架天平秤,兩端分別掛上吸溼能力不同的東西,例如一端石子,另一端為成海帶;或者一端用淡水浸過又經晒乾的棉花球,另一端為鹽水浸過又經晒乾的棉花球,等等。再使兩端等重,天平平衡。當大氣裡溼度大了,吸溼能力強的一端,因吸入較多的水分而變重了,天平就傾斜,這就預示著天氣將要下雨了。

“懸羽與炭而知燥溼之氣”:我國古代發明世界上第一臺天平溼度計

這種溼度計因為具有簡便易製作的優點,而且也還靈敏,今天一些農村中還在大量使用著。哪裡知道它在我國已有了二千年左右的歷史了,而且是人類最早的溼度計!

四、天平式溼度計的構造

西漢《淮南子》裡說道:“溼之至也,莫見其形而炭已重矣。”當時已經知道,炭的重量會隨著溼度的增大而增大。書中另一篇說:“懸羽與炭而知燥溼之氣”。這就是天平式溼度計了。兩端掛的東西是羽毛和木炭。

"

雨、露、霜、雪、雹、霰等天氣現象,都是一種物理現象,主要是物態變化方面的現象。這些現象跟人們的生活和生產關係如此密切,必然使人類在很早的時候,就要注意它、研究它。

遠在殷代就開始有天氣方面的記錄。那時人們把需要記載的大事,用當時的文字刻在牛的骨頭或烏龜的甲殼上,現在叫做甲骨文。那裡面就曾記載有關陰睛雨霧的情況,以及人們求雨的事。

“懸羽與炭而知燥溼之氣”:我國古代發明世界上第一臺天平溼度計

雨是經常發生的天氣現象,所以也必然引起人們特別注意。古人在長期觀察中,對它的規律作了探索。他們通過對天象的觀察,對生物物候的觀察以及對無生物物理現象的觀察,總結出不少有關晴雨的經驗。

一、古人對晴雨規律的觀察

唐代黃子發專門寫了一本《相雨書》,記載勞動人民預知晴雨的可貴知識。此外,民間流傳下來的許多有關預知晴雨的諺語和土法,其中有不少就是根據物理道理而總結出來的科學經驗的結晶。

“懸羽與炭而知燥溼之氣”:我國古代發明世界上第一臺天平溼度計

唐代有“壁上自然生水者,天將大雨”,“石上津潤出液,將雨數日”等等,這是符合物理原理的。下雨之先,空氣中水汽含量必然很大,因此容易在壁上、石上等處凝結成水滴,以致“生水”“出液”。這一類諺語,全國各地都在流傳。據蒐集,光是上海一地,像“缸穿裙,雨傾盆”、“食鹽化水,天將大水”之類的諺語,就有十多條。

明代科學家徐光啟(公元1562-1633)的《農政全書》裡引到一條農諺說:“簷頭插柳青,農人休望晴;簷頭插柳焦,農人好作嬌。”這裡的“作嬌”是指釀酒。當折下來插在簷頭的柳枝,如保常青,那是因為空氣潮溼,柳葉中的水分不易蒸發,所以天氣不得放晴;如柳葉枯黃,那是空氣於燥,柳葉水分蒸發得快,天氣必將放晴,氣溫回升,正好釀酒了。這些農諺裡都包含著一定的物理學道理。

“懸羽與炭而知燥溼之氣”:我國古代發明世界上第一臺天平溼度計

元代以來,民間還有種“稱水”的方法,可以用來預知晴雨。那種方法大約是每天晚上盛滿一瓶水,次日早晨稱一下,如分量比較重,說明蒸發慢,那必是空氣潮溼,則容易下雨;如分量比較輕,說明蒸發快,空氣乾燥,則不容易下雨。這種方法流傳相當廣,明代科學家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中也有記載。

影響晴雨的最重要因素是大氣的溼度,這一點西漢時期的《淮南子》中明確指出過,說“溼易雨”。所以古人很注意尋求受大氣溼度影響的物理現象,而且取得了驚人的成功。

“懸羽與炭而知燥溼之氣”:我國古代發明世界上第一臺天平溼度計

二、戰國古琴,溼度計的雛形

在漢代,人們知道,大氣溼度的變化,會引起各個物體體積和形狀的變化;不同物質組成的物體變化程度又有所不同。當時,人們以為銅是“至精之物”,只有它才不會隨溼度和溫度而變化。所以凡是精密的量器都用銅做,而不用鐵,為的是不會變化。

最值得介紹的是,在戰國時代,人們就知道“風雨之變可以音律知之”。後來的《淮南子》中也這麼說,但這究竟是怎麼一會事呢?

“懸羽與炭而知燥溼之氣”:我國古代發明世界上第一臺天平溼度計

東漢科學家王充(27ー約97)在其所著的《論衡》中指出:“琴絃緩”是天雨的兆徵。這是一條很正確的經驗,因為將要下雨時,大氣溼度增大,拉緊的琴絃吸了水分,就會變長而呈鬆弛,因而其音調也就變低了。琴絃的長度隨大氣溼度的變化是很微小的,不易覺察,但因此而引起音調的變化卻是十分明顯的。所以通過音調的變化去預報天氣的晴雨是相當靈敏的,也是十分巧妙的。這裡已孕育著懸弦式溼度計的原理。

“懸羽與炭而知燥溼之氣”:我國古代發明世界上第一臺天平溼度計

什麼叫懸弦式溼度計呢?就是根據某種“懸弦”的長度,隨溼度而變化的原理而製成的溼度計。照這樣說,戰國時代的那張古琴,就起這種溼度計的作用了。

三、人類最早的溼度計

在歐洲,十六世紀中葉才有人用鳥獸的腸子製成的絃線,或用野雀麥芒的長度變化來測知大氣的溼度。這種溼度計大約於公元1670年左右傳入我國,在《靈臺儀象志》一書中有詳細的介紹。書中說它的原理是,物體吸入“燥氣”會收縮,吸入“溼氣”會膨脹。萬物中以鳥獸的筋皮對燥溼氣的效應最為明顯,所以用筋弦來製作儀器,如鹿腸線溼度計。

“懸羽與炭而知燥溼之氣”:我國古代發明世界上第一臺天平溼度計

明末清初,我國青年科學家黃履莊還發明瞭一種“驗燥溼器”。據記載,“內有針,能左右旋,燥則左旋,溼則右旋,毫髮不爽,並可預證陰晴。”可見那儀器是十分靈敏的,其構造大概同《靈臺儀象志》裡所介紹的相同或相似。這類溼度計至今還廣泛使用著。

此外,我國古代還發明過另一種溼度計,那就是天平式溼度計。它的構造很簡單:只要用一根均勻的木杆,在中點懸掛起來,好象一架天平秤,兩端分別掛上吸溼能力不同的東西,例如一端石子,另一端為成海帶;或者一端用淡水浸過又經晒乾的棉花球,另一端為鹽水浸過又經晒乾的棉花球,等等。再使兩端等重,天平平衡。當大氣裡溼度大了,吸溼能力強的一端,因吸入較多的水分而變重了,天平就傾斜,這就預示著天氣將要下雨了。

“懸羽與炭而知燥溼之氣”:我國古代發明世界上第一臺天平溼度計

這種溼度計因為具有簡便易製作的優點,而且也還靈敏,今天一些農村中還在大量使用著。哪裡知道它在我國已有了二千年左右的歷史了,而且是人類最早的溼度計!

四、天平式溼度計的構造

西漢《淮南子》裡說道:“溼之至也,莫見其形而炭已重矣。”當時已經知道,炭的重量會隨著溼度的增大而增大。書中另一篇說:“懸羽與炭而知燥溼之氣”。這就是天平式溼度計了。兩端掛的東西是羽毛和木炭。

“懸羽與炭而知燥溼之氣”:我國古代發明世界上第一臺天平溼度計

三國人孟康曾詳細記載過它的結構,他說:“把鐵和炭分別掛在天平的兩端,讓天平平衡,冬天時,空氣比較乾燥,炭端上,鐵端低下。夏天時,空氣比較潮溼,炭端低下,鐵端上翹。”這已把它的構造和用法都說清楚了。歷代古書上記載這種溼度計的不少,兩端掛的東西各不相同,有用鐵和炭的,也有用羽和炭的,還有用土和炭的等等。

可見廣大勞動人民都在探索改進,因而成為他們向大自然作鬥爭的有力武器。歐洲是在15世紀才有人在天平的一端掛上大量羊毛,另一端掛上石頭來測量空氣於溼的,比較起來,較我國的發明晚了一千六百多年。

由以上介紹可以看到,我國古代有十分豐富的物質理論。對於物態變化的研究,主要是通過雨、雪、露、霜等的成因而進行的。為了農業生產和生活上的需要,我國古代科學家研製成功世界上第一臺天平式溼度計。

"

雨、露、霜、雪、雹、霰等天氣現象,都是一種物理現象,主要是物態變化方面的現象。這些現象跟人們的生活和生產關係如此密切,必然使人類在很早的時候,就要注意它、研究它。

遠在殷代就開始有天氣方面的記錄。那時人們把需要記載的大事,用當時的文字刻在牛的骨頭或烏龜的甲殼上,現在叫做甲骨文。那裡面就曾記載有關陰睛雨霧的情況,以及人們求雨的事。

“懸羽與炭而知燥溼之氣”:我國古代發明世界上第一臺天平溼度計

雨是經常發生的天氣現象,所以也必然引起人們特別注意。古人在長期觀察中,對它的規律作了探索。他們通過對天象的觀察,對生物物候的觀察以及對無生物物理現象的觀察,總結出不少有關晴雨的經驗。

一、古人對晴雨規律的觀察

唐代黃子發專門寫了一本《相雨書》,記載勞動人民預知晴雨的可貴知識。此外,民間流傳下來的許多有關預知晴雨的諺語和土法,其中有不少就是根據物理道理而總結出來的科學經驗的結晶。

“懸羽與炭而知燥溼之氣”:我國古代發明世界上第一臺天平溼度計

唐代有“壁上自然生水者,天將大雨”,“石上津潤出液,將雨數日”等等,這是符合物理原理的。下雨之先,空氣中水汽含量必然很大,因此容易在壁上、石上等處凝結成水滴,以致“生水”“出液”。這一類諺語,全國各地都在流傳。據蒐集,光是上海一地,像“缸穿裙,雨傾盆”、“食鹽化水,天將大水”之類的諺語,就有十多條。

明代科學家徐光啟(公元1562-1633)的《農政全書》裡引到一條農諺說:“簷頭插柳青,農人休望晴;簷頭插柳焦,農人好作嬌。”這裡的“作嬌”是指釀酒。當折下來插在簷頭的柳枝,如保常青,那是因為空氣潮溼,柳葉中的水分不易蒸發,所以天氣不得放晴;如柳葉枯黃,那是空氣於燥,柳葉水分蒸發得快,天氣必將放晴,氣溫回升,正好釀酒了。這些農諺裡都包含著一定的物理學道理。

“懸羽與炭而知燥溼之氣”:我國古代發明世界上第一臺天平溼度計

元代以來,民間還有種“稱水”的方法,可以用來預知晴雨。那種方法大約是每天晚上盛滿一瓶水,次日早晨稱一下,如分量比較重,說明蒸發慢,那必是空氣潮溼,則容易下雨;如分量比較輕,說明蒸發快,空氣乾燥,則不容易下雨。這種方法流傳相當廣,明代科學家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中也有記載。

影響晴雨的最重要因素是大氣的溼度,這一點西漢時期的《淮南子》中明確指出過,說“溼易雨”。所以古人很注意尋求受大氣溼度影響的物理現象,而且取得了驚人的成功。

“懸羽與炭而知燥溼之氣”:我國古代發明世界上第一臺天平溼度計

二、戰國古琴,溼度計的雛形

在漢代,人們知道,大氣溼度的變化,會引起各個物體體積和形狀的變化;不同物質組成的物體變化程度又有所不同。當時,人們以為銅是“至精之物”,只有它才不會隨溼度和溫度而變化。所以凡是精密的量器都用銅做,而不用鐵,為的是不會變化。

最值得介紹的是,在戰國時代,人們就知道“風雨之變可以音律知之”。後來的《淮南子》中也這麼說,但這究竟是怎麼一會事呢?

“懸羽與炭而知燥溼之氣”:我國古代發明世界上第一臺天平溼度計

東漢科學家王充(27ー約97)在其所著的《論衡》中指出:“琴絃緩”是天雨的兆徵。這是一條很正確的經驗,因為將要下雨時,大氣溼度增大,拉緊的琴絃吸了水分,就會變長而呈鬆弛,因而其音調也就變低了。琴絃的長度隨大氣溼度的變化是很微小的,不易覺察,但因此而引起音調的變化卻是十分明顯的。所以通過音調的變化去預報天氣的晴雨是相當靈敏的,也是十分巧妙的。這裡已孕育著懸弦式溼度計的原理。

“懸羽與炭而知燥溼之氣”:我國古代發明世界上第一臺天平溼度計

什麼叫懸弦式溼度計呢?就是根據某種“懸弦”的長度,隨溼度而變化的原理而製成的溼度計。照這樣說,戰國時代的那張古琴,就起這種溼度計的作用了。

三、人類最早的溼度計

在歐洲,十六世紀中葉才有人用鳥獸的腸子製成的絃線,或用野雀麥芒的長度變化來測知大氣的溼度。這種溼度計大約於公元1670年左右傳入我國,在《靈臺儀象志》一書中有詳細的介紹。書中說它的原理是,物體吸入“燥氣”會收縮,吸入“溼氣”會膨脹。萬物中以鳥獸的筋皮對燥溼氣的效應最為明顯,所以用筋弦來製作儀器,如鹿腸線溼度計。

“懸羽與炭而知燥溼之氣”:我國古代發明世界上第一臺天平溼度計

明末清初,我國青年科學家黃履莊還發明瞭一種“驗燥溼器”。據記載,“內有針,能左右旋,燥則左旋,溼則右旋,毫髮不爽,並可預證陰晴。”可見那儀器是十分靈敏的,其構造大概同《靈臺儀象志》裡所介紹的相同或相似。這類溼度計至今還廣泛使用著。

此外,我國古代還發明過另一種溼度計,那就是天平式溼度計。它的構造很簡單:只要用一根均勻的木杆,在中點懸掛起來,好象一架天平秤,兩端分別掛上吸溼能力不同的東西,例如一端石子,另一端為成海帶;或者一端用淡水浸過又經晒乾的棉花球,另一端為鹽水浸過又經晒乾的棉花球,等等。再使兩端等重,天平平衡。當大氣裡溼度大了,吸溼能力強的一端,因吸入較多的水分而變重了,天平就傾斜,這就預示著天氣將要下雨了。

“懸羽與炭而知燥溼之氣”:我國古代發明世界上第一臺天平溼度計

這種溼度計因為具有簡便易製作的優點,而且也還靈敏,今天一些農村中還在大量使用著。哪裡知道它在我國已有了二千年左右的歷史了,而且是人類最早的溼度計!

四、天平式溼度計的構造

西漢《淮南子》裡說道:“溼之至也,莫見其形而炭已重矣。”當時已經知道,炭的重量會隨著溼度的增大而增大。書中另一篇說:“懸羽與炭而知燥溼之氣”。這就是天平式溼度計了。兩端掛的東西是羽毛和木炭。

“懸羽與炭而知燥溼之氣”:我國古代發明世界上第一臺天平溼度計

三國人孟康曾詳細記載過它的結構,他說:“把鐵和炭分別掛在天平的兩端,讓天平平衡,冬天時,空氣比較乾燥,炭端上,鐵端低下。夏天時,空氣比較潮溼,炭端低下,鐵端上翹。”這已把它的構造和用法都說清楚了。歷代古書上記載這種溼度計的不少,兩端掛的東西各不相同,有用鐵和炭的,也有用羽和炭的,還有用土和炭的等等。

可見廣大勞動人民都在探索改進,因而成為他們向大自然作鬥爭的有力武器。歐洲是在15世紀才有人在天平的一端掛上大量羊毛,另一端掛上石頭來測量空氣於溼的,比較起來,較我國的發明晚了一千六百多年。

由以上介紹可以看到,我國古代有十分豐富的物質理論。對於物態變化的研究,主要是通過雨、雪、露、霜等的成因而進行的。為了農業生產和生活上的需要,我國古代科學家研製成功世界上第一臺天平式溼度計。

“懸羽與炭而知燥溼之氣”:我國古代發明世界上第一臺天平溼度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