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妓被判死刑說了七個字,不但成為俗語,還讓一縣城背五百年惡名

我國民間有句俗語:“洪洞縣裡無好人”,這是傳統京劇《玉堂春》裡的一句話。講的是名妓蘇三因被人誣告,在洪洞縣衙被收受了賄賂的衙役屈打成招,判處死刑,囚禁死牢。後押往太原複審,蘇三一腔悲憤無處申訴,發出了“洪桐縣裡無好人”的感嘆。這句話不脛而走,從此洪洞縣也成了“惡人窩”的代名詞,成為當地人撫不去的痛。

名妓被判死刑說了七個字,不但成為俗語,還讓一縣城背五百年惡名

其實,蘇三所罵並非是洪洞縣人,而是特指官服裡大受賄賂的縣官、衙役、捕快和誣告她的幾個惡人。但是隨著這處戲劇的四處上演,連帶著洪洞縣人也跟著飽受責難。那麼,歷史上真正的洪洞縣到底是什麼樣子呢?

洪洞縣隸屬於今天的山西臨汾,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之一,至今還保留著一座我國目前僅有的明代監獄,這座監獄建於六百多年前的明洪武二年。虎頭牢是這座監獄重要的組成部分,當時主要囚禁被判處死刑的犯人。虎頭牢的牢門上部繪有古代傳說中的凶猛動物“狴犴”頭像,青面獠牙,猙獰可怖,酷似虎頭,但這種怪獸並非老虎,而是龍的兒子。


名妓被判死刑說了七個字,不但成為俗語,還讓一縣城背五百年惡名


虎頭門高不過二尺有餘,牆壁卻有四尺多厚,十分堅固。不僅如此,而且是兩重牢門,牢門之間形成一條長三米的通道。最為奇特的,是兩道牢門的門扇所開的方向不同,一道朝右開,一道朝左開,據說這是明代監獄標準的死囚牢門。牢院內有三眼狹小的密洞,被稱為“枕頭密”。窯洞內,炕只有一尺高,陰暗潮溼;院內有一口水井及一個洗衣石槽,只有碗口大小的井口石上被當年犯人提水時用繩子磨下的十幾道痕跡,如今仍隱約可見。

名妓被判死刑說了七個字,不但成為俗語,還讓一縣城背五百年惡名

這座佔地面積約六百平方米的明代監獄,除虎頭牢外,還有排列於獄門內東西兩側的普通牢房及獄卒所住的“禁房”。這些狹小的牢房內部,除一鋪土炕之外,別無它物。豆腐塊似的窗口,被幾根粗粗的窗櫺所攔,只留下幾條細縫,牢內陰暗潮溼,終年不見陽光。

犯人除“放風”之外,只能要縮在這個陰來寒冷的小囚籠。在兩排牢房中間,有一條狹窄的過道,頂部間覆蓋著鐵網,並有許多響鈴,真可謂名刷其實的天羅地網。這座明代獄監雖屬一處歷史遺蹟,但也成為揭露古代監獄黑暗制度的重要佐證。由於這座監獄與當年蘇三蒙冤於此有密切關係,因此,也被人們稱作“蘇三監獄”。

名妓被判死刑說了七個字,不但成為俗語,還讓一縣城背五百年惡名

這起發生在距今500多年的明朝正德皇帝在位時的其實故事,最初被明代文學家歲馮夢龍經過藝術加工編成話本小說,收進了《警世通言》,題為《玉堂春落難逢夫》。

名妓被判死刑說了七個字,不但成為俗語,還讓一縣城背五百年惡名

據《警世通言》記載,蘇三原系北直求大同府人士,只因年歲荒早,其父周彥享將其賣與北京本司院樂戶蘇淮,改姓蘇,取花名“玉堂春”,因在樂戶眾姐妹中排列第三,因此也叫蘇三。在她未被馬販子沈洪買之前,與當時禮部尚書的公子王景隆(即戲劇中的王金龍)明誓終身,一直住在北京。後被沈洪以千金黷買後,才回歸沈的家鄉洪洞縣朝陽村。

名妓被判死刑說了七個字,不但成為俗語,還讓一縣城背五百年惡名

後來沈被其妻毒死,並買通官府,蘇三被為“謀害親夫”,蒙繩落難,因於死牢之中。王景隆發跡後,出任山西巡撫,將蘇三起解太原,經過“三會審”,才平反了這一冤案。蘇三與王景隆破鏡重。

這一經典故事在九十年代被香港導演王晶拍成電影,風靡一時,許多年輕人都看過!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