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可斷,發不可剃”,一代英豪從容就死,羞殺明末無數漢奸

洪承疇 崇德皇帝 吳三桂 歷史 歷史風雲天下 歷史風雲天下 2017-10-29

自古以來中國這片古老的黃土地,上演的戰爭數不勝數,這是一個英雄輩出同樣也是變節者眾多的古老國度。忠孝仁義一直被奉為高尚仁德,是世所共享的,為國家拋頭顱,灑熱血的英豪是人所共仰,流芳千古的。

“頭可斷,發不可剃”,一代英豪從容就死,羞殺明末無數漢奸

公元1642年,即崇禎15年,一個南征北戰,浴血沙場,有著民族情懷和忠君愛國的英豪慘死在了清政權的長刀之下。他在力戰被俘之後,面對著敵人的勸降,他說出了一句話,如晴天霹靂一般轟轟作響,這絕對是明末的最強音,是泛黃的史書最振奮的地方,那句話足以羞殺明末無數漢奸。

“頭可斷,發不可剃”。簡短的7個字,卻如同是千金之重,令時隔300多年之後如今的人們亦感到莫名的哽咽。民族的傳承就是由這些有血性有氣節的英豪而構建而成,他們的名字將伴隨他們的事蹟而名垂青史。

曹變蛟是猛將曹文詔的侄子,叔侄兩都是一時之俊傑,國家之棟樑。

“頭可斷,發不可剃”,一代英豪從容就死,羞殺明末無數漢奸

鬆錦之戰,是明朝崇禎13年到15年,明清的一場決定性大戰,此次戰役可謂是傾巢而出,明軍13萬對清軍5萬,明軍打造的九邊精銳,以洪承疇為統帥,底下有宣府總兵楊國柱、大同總兵王樸、密雲總兵唐通以及曹變蛟、吳三桂等八員大將,一場震動天下的大戰就此展開。

“頭可斷,發不可剃”,一代英豪從容就死,羞殺明末無數漢奸

經過開始的穩打穩紮,因為朝廷糧餉匱乏而催促洪承疇出兵,結果因為開始接連的失敗,再加上糧草的通道被切斷,為此在王樸率先逃跑之後,其餘的總兵也都相繼而逃,造成了不戰而自潰之局。聞此大變,曹變蛟不僅沒有撤退,反而在戰局陷入絕境之時,率領數千殘部從乳峰山呼嘯而來,直撲皇太極中軍大帳,令得皇太極也為之膽寒。

“頭可斷,發不可剃”,一代英豪從容就死,羞殺明末無數漢奸

不怕神一樣的對手,就怕豬一樣的隊友啊,遺憾的是隊友們的出逃,導致了兵力上的缺失,給皇太極的清軍以壓力大減,造成清軍收攏兵力直接困住了曹變蛟等人。最終在負隅頑抗一陣之後,以洪承疇為首的包括曹變蛟在內的明軍將領被抓獲,而那個號令三軍,備受崇禎信賴的主帥洪承疇,最終變節,成為了漢奸,而曹變蛟則一腔熱血,寧死不屈。

“頭可斷,發不可剃”,一代英豪從容就死,羞殺明末無數漢奸

值得一說的是,在被抓獲的一百多人中,只有洪承疇和祖大樂沒有被殺。而那些從容赴死之人,雖然大多都籍籍無名,可他們的所作所為不失為我華夏的英豪烈士,是他們用不屈的脊樑扛起了中華九州的傳承。

說歷史,話風雲,明自身,茶餘飯後舒心自我,歡迎關注頭條號:歷史風雲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