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想到我們的農產品合作社發展這麼快,感謝黨的好政策!”'

""“沒想到我們的農產品合作社發展這麼快,感謝黨的好政策!”

“沒想到我們的農產品合作社發展這麼快,感謝黨的好政策!”7月16日,墨玉縣沙漠綠果園農產品專業合作社董事長麥麥提敏·阿卜杜哈力克對記者說。走進沙漠綠果園農產品專業合作社,寬敞漂亮的廠房和展銷廳呈現在眼前。談起合作社的發展變化,這與黨的好政策和麥麥提敏自身的努力分不開。

"“沒想到我們的農產品合作社發展這麼快,感謝黨的好政策!”

“沒想到我們的農產品合作社發展這麼快,感謝黨的好政策!”7月16日,墨玉縣沙漠綠果園農產品專業合作社董事長麥麥提敏·阿卜杜哈力克對記者說。走進沙漠綠果園農產品專業合作社,寬敞漂亮的廠房和展銷廳呈現在眼前。談起合作社的發展變化,這與黨的好政策和麥麥提敏自身的努力分不開。

“沒想到我們的農產品合作社發展這麼快,感謝黨的好政策!”

7月16日,墨玉縣沙漠綠果園農產品專業合作社的工人正在分揀核桃與紅棗。本報記者 石瑩瑩 攝

今年36歲的麥麥提敏是墨玉縣喀爾賽鎮庫爾什庫勒村村民,他十多歲起就幫家裡幹農活。2000年,一個偶然的機會,他跟著一位朋友到上海打拼,在當地一家賣新疆特色水果的店內打工。新疆水果口感好、水分足,很受上海市民的青睞,麥麥提敏便決定自己在上海開一家新疆特色水果店。

2003年,麥麥提敏攢了些錢,又貸款幾萬元,在上海租了間40多平方米的店面開起水果店,賣的都是從新疆空運過去的哈密瓜、香梨、葡萄、杏子等當季水果。憑藉新疆水果的優勢以及自身的勤奮努力,麥麥提敏贏得了不少回頭客。

“我去過新疆,新疆的乾果也非常好吃,你怎麼不代賣一些乾果?”顧客的一句話點醒了麥麥提敏。他開始賣紅棗、葡萄乾、巴旦木等新疆乾果,2005年又在上海開了一家乾果店。

看到新疆水果和乾果如此受歡迎,他決定再闖其他城市開分店。到2012年,麥麥提敏已在上海、滄州、哈爾濱、烏魯木齊等地擁有了6家新疆特色水果零售店、3家批發店,固定資產達上千萬元。

2016年,生意越做越火的麥麥提敏決定回家鄉發展。他說:“家鄉現在脫貧任務很重,我回去可以帶動鄉親們一起致富。”

2016年2月,麥麥提敏把生意交給了妻子和幾個堂兄弟打理,隻身回到家鄉,和6位童年時的夥伴一起投入資金150萬元,成立了墨玉縣沙漠綠果園農產品農民專業合作社,經營果品加工。

同年,吸納80名貧困農民進廠就業。為了讓鄉親們多掙錢,他主動建議董事會降低經營利潤,根據經營狀況隨時提高鄉親們的收入。

在麥麥提敏的努力經營下,2016年底,合作社為擴大規模,改變傳統經營模式,投資擴大再生產,使得生產、收購、加工、銷售一路攀升,規模從往年收購加工核桃2000噸、紅棗1000餘噸,猛增到收購核桃4800餘噸、紅棗3500餘噸。員工也由不足百人,增加到300多人,產品也從最初原始的乾果加工銷售,提升為“棗夾核桃”特色品牌產品生產銷售,產品質量也逐步向優質化、品牌化方向發展。

2018年,為進一步助推脫貧攻堅,吸納更多貧困人口就業脫貧,振興本土特色產業,促進農民增收,合作社在墨玉縣、喀爾賽鎮縣鄉兩級黨委、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得到劃撥土地60畝,扶持資金1360萬元,自籌資金900萬元,共投入資金2260萬元,逐漸打造成了本鄉鎮規模企業。截至目前,合作社新建了9座廠房,按照標準化分類佈局,集篩選、清洗、烘乾、加工、冷藏、分級等為一體的生產加工車間。

麥麥提敏介紹說,合作社生產的“棗夾核桃”特色產品在定點銷往烏魯木齊和上海、黑龍江、河北等疆內外市場基礎上,通過電商平臺銷往全國各地市場,依託特色林果產業逐步打造產業園區,形成“園區+基地+專業合作社+貧困戶”發展新模式。

“我們每年以保底價格優先收購周邊附近村民種植的紅棗和核桃,優先聘用附近村建檔立卡貧困戶和其他群眾就業,帶動相鄰4個鄉鎮,形成產業、就業雙向鏈條,實現資源優勢向產業優勢發展。”麥麥提敏說。

如今,合作社已吸納勞動力1200名,其中貧困戶有780名,月工資在1500至4000元。合作社年加工核桃6000噸,紅棗4000噸,生產總值達到9200萬元,合作社純利潤達到500多萬元,輻射帶動周邊4個鄉鎮的核桃、紅棗加工銷售,實現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來源:和田日報(ID:htrbwx)記者 石瑩瑩

本期編輯:陳榮芳

"“沒想到我們的農產品合作社發展這麼快,感謝黨的好政策!”

“沒想到我們的農產品合作社發展這麼快,感謝黨的好政策!”7月16日,墨玉縣沙漠綠果園農產品專業合作社董事長麥麥提敏·阿卜杜哈力克對記者說。走進沙漠綠果園農產品專業合作社,寬敞漂亮的廠房和展銷廳呈現在眼前。談起合作社的發展變化,這與黨的好政策和麥麥提敏自身的努力分不開。

“沒想到我們的農產品合作社發展這麼快,感謝黨的好政策!”

7月16日,墨玉縣沙漠綠果園農產品專業合作社的工人正在分揀核桃與紅棗。本報記者 石瑩瑩 攝

今年36歲的麥麥提敏是墨玉縣喀爾賽鎮庫爾什庫勒村村民,他十多歲起就幫家裡幹農活。2000年,一個偶然的機會,他跟著一位朋友到上海打拼,在當地一家賣新疆特色水果的店內打工。新疆水果口感好、水分足,很受上海市民的青睞,麥麥提敏便決定自己在上海開一家新疆特色水果店。

2003年,麥麥提敏攢了些錢,又貸款幾萬元,在上海租了間40多平方米的店面開起水果店,賣的都是從新疆空運過去的哈密瓜、香梨、葡萄、杏子等當季水果。憑藉新疆水果的優勢以及自身的勤奮努力,麥麥提敏贏得了不少回頭客。

“我去過新疆,新疆的乾果也非常好吃,你怎麼不代賣一些乾果?”顧客的一句話點醒了麥麥提敏。他開始賣紅棗、葡萄乾、巴旦木等新疆乾果,2005年又在上海開了一家乾果店。

看到新疆水果和乾果如此受歡迎,他決定再闖其他城市開分店。到2012年,麥麥提敏已在上海、滄州、哈爾濱、烏魯木齊等地擁有了6家新疆特色水果零售店、3家批發店,固定資產達上千萬元。

2016年,生意越做越火的麥麥提敏決定回家鄉發展。他說:“家鄉現在脫貧任務很重,我回去可以帶動鄉親們一起致富。”

2016年2月,麥麥提敏把生意交給了妻子和幾個堂兄弟打理,隻身回到家鄉,和6位童年時的夥伴一起投入資金150萬元,成立了墨玉縣沙漠綠果園農產品農民專業合作社,經營果品加工。

同年,吸納80名貧困農民進廠就業。為了讓鄉親們多掙錢,他主動建議董事會降低經營利潤,根據經營狀況隨時提高鄉親們的收入。

在麥麥提敏的努力經營下,2016年底,合作社為擴大規模,改變傳統經營模式,投資擴大再生產,使得生產、收購、加工、銷售一路攀升,規模從往年收購加工核桃2000噸、紅棗1000餘噸,猛增到收購核桃4800餘噸、紅棗3500餘噸。員工也由不足百人,增加到300多人,產品也從最初原始的乾果加工銷售,提升為“棗夾核桃”特色品牌產品生產銷售,產品質量也逐步向優質化、品牌化方向發展。

2018年,為進一步助推脫貧攻堅,吸納更多貧困人口就業脫貧,振興本土特色產業,促進農民增收,合作社在墨玉縣、喀爾賽鎮縣鄉兩級黨委、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得到劃撥土地60畝,扶持資金1360萬元,自籌資金900萬元,共投入資金2260萬元,逐漸打造成了本鄉鎮規模企業。截至目前,合作社新建了9座廠房,按照標準化分類佈局,集篩選、清洗、烘乾、加工、冷藏、分級等為一體的生產加工車間。

麥麥提敏介紹說,合作社生產的“棗夾核桃”特色產品在定點銷往烏魯木齊和上海、黑龍江、河北等疆內外市場基礎上,通過電商平臺銷往全國各地市場,依託特色林果產業逐步打造產業園區,形成“園區+基地+專業合作社+貧困戶”發展新模式。

“我們每年以保底價格優先收購周邊附近村民種植的紅棗和核桃,優先聘用附近村建檔立卡貧困戶和其他群眾就業,帶動相鄰4個鄉鎮,形成產業、就業雙向鏈條,實現資源優勢向產業優勢發展。”麥麥提敏說。

如今,合作社已吸納勞動力1200名,其中貧困戶有780名,月工資在1500至4000元。合作社年加工核桃6000噸,紅棗4000噸,生產總值達到9200萬元,合作社純利潤達到500多萬元,輻射帶動周邊4個鄉鎮的核桃、紅棗加工銷售,實現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來源:和田日報(ID:htrbwx)記者 石瑩瑩

本期編輯:陳榮芳

“沒想到我們的農產品合作社發展這麼快,感謝黨的好政策!”"“沒想到我們的農產品合作社發展這麼快,感謝黨的好政策!”

“沒想到我們的農產品合作社發展這麼快,感謝黨的好政策!”7月16日,墨玉縣沙漠綠果園農產品專業合作社董事長麥麥提敏·阿卜杜哈力克對記者說。走進沙漠綠果園農產品專業合作社,寬敞漂亮的廠房和展銷廳呈現在眼前。談起合作社的發展變化,這與黨的好政策和麥麥提敏自身的努力分不開。

“沒想到我們的農產品合作社發展這麼快,感謝黨的好政策!”

7月16日,墨玉縣沙漠綠果園農產品專業合作社的工人正在分揀核桃與紅棗。本報記者 石瑩瑩 攝

今年36歲的麥麥提敏是墨玉縣喀爾賽鎮庫爾什庫勒村村民,他十多歲起就幫家裡幹農活。2000年,一個偶然的機會,他跟著一位朋友到上海打拼,在當地一家賣新疆特色水果的店內打工。新疆水果口感好、水分足,很受上海市民的青睞,麥麥提敏便決定自己在上海開一家新疆特色水果店。

2003年,麥麥提敏攢了些錢,又貸款幾萬元,在上海租了間40多平方米的店面開起水果店,賣的都是從新疆空運過去的哈密瓜、香梨、葡萄、杏子等當季水果。憑藉新疆水果的優勢以及自身的勤奮努力,麥麥提敏贏得了不少回頭客。

“我去過新疆,新疆的乾果也非常好吃,你怎麼不代賣一些乾果?”顧客的一句話點醒了麥麥提敏。他開始賣紅棗、葡萄乾、巴旦木等新疆乾果,2005年又在上海開了一家乾果店。

看到新疆水果和乾果如此受歡迎,他決定再闖其他城市開分店。到2012年,麥麥提敏已在上海、滄州、哈爾濱、烏魯木齊等地擁有了6家新疆特色水果零售店、3家批發店,固定資產達上千萬元。

2016年,生意越做越火的麥麥提敏決定回家鄉發展。他說:“家鄉現在脫貧任務很重,我回去可以帶動鄉親們一起致富。”

2016年2月,麥麥提敏把生意交給了妻子和幾個堂兄弟打理,隻身回到家鄉,和6位童年時的夥伴一起投入資金150萬元,成立了墨玉縣沙漠綠果園農產品農民專業合作社,經營果品加工。

同年,吸納80名貧困農民進廠就業。為了讓鄉親們多掙錢,他主動建議董事會降低經營利潤,根據經營狀況隨時提高鄉親們的收入。

在麥麥提敏的努力經營下,2016年底,合作社為擴大規模,改變傳統經營模式,投資擴大再生產,使得生產、收購、加工、銷售一路攀升,規模從往年收購加工核桃2000噸、紅棗1000餘噸,猛增到收購核桃4800餘噸、紅棗3500餘噸。員工也由不足百人,增加到300多人,產品也從最初原始的乾果加工銷售,提升為“棗夾核桃”特色品牌產品生產銷售,產品質量也逐步向優質化、品牌化方向發展。

2018年,為進一步助推脫貧攻堅,吸納更多貧困人口就業脫貧,振興本土特色產業,促進農民增收,合作社在墨玉縣、喀爾賽鎮縣鄉兩級黨委、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得到劃撥土地60畝,扶持資金1360萬元,自籌資金900萬元,共投入資金2260萬元,逐漸打造成了本鄉鎮規模企業。截至目前,合作社新建了9座廠房,按照標準化分類佈局,集篩選、清洗、烘乾、加工、冷藏、分級等為一體的生產加工車間。

麥麥提敏介紹說,合作社生產的“棗夾核桃”特色產品在定點銷往烏魯木齊和上海、黑龍江、河北等疆內外市場基礎上,通過電商平臺銷往全國各地市場,依託特色林果產業逐步打造產業園區,形成“園區+基地+專業合作社+貧困戶”發展新模式。

“我們每年以保底價格優先收購周邊附近村民種植的紅棗和核桃,優先聘用附近村建檔立卡貧困戶和其他群眾就業,帶動相鄰4個鄉鎮,形成產業、就業雙向鏈條,實現資源優勢向產業優勢發展。”麥麥提敏說。

如今,合作社已吸納勞動力1200名,其中貧困戶有780名,月工資在1500至4000元。合作社年加工核桃6000噸,紅棗4000噸,生產總值達到9200萬元,合作社純利潤達到500多萬元,輻射帶動周邊4個鄉鎮的核桃、紅棗加工銷售,實現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來源:和田日報(ID:htrbwx)記者 石瑩瑩

本期編輯:陳榮芳

“沒想到我們的農產品合作社發展這麼快,感謝黨的好政策!”“沒想到我們的農產品合作社發展這麼快,感謝黨的好政策!”"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