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當年最先進的反潛戰艦,關鍵技術來自美國,能獵殺高速核潛艇

目前日本最著名的軍港便是駐紮美國第七艦隊的橫須賀了。不過軍迷恐怕還知道有一個著名的軍港,那便是吳港,這裡曾是“雪親王”的下錨地。不過作為曾經內有“祥瑞”的地方,日本在這裡駐紮了二戰後第一批自行研製的反潛驅逐艦。

一、日本版的美國貨

隨著美國戰略的調整,二戰後“一窮二白”的日本海上力量被迅速扶植起來,充當輔助角色的勤務工。“山雲”級反潛驅逐艦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建造出來了。

在設計建造時,日本得到了美國的技術支持,甚至直接借鑑了美國二戰期間大批量建造的“弗萊徹”級驅逐艦的許多成熟技術。現在看起來,二者在艦體尺寸與排水量上頗為相似,全艦長114.9米,寬11.8米,吃水4米,標準排水量2150噸,滿載排水量3100噸。

日本當年最先進的反潛戰艦,關鍵技術來自美國,能獵殺高速核潛艇

以今天日本海上自衛隊的標準,“山雲”級的排水量只能算作二流角色,但在當時,它卻是海上自衛隊中最大、最先進的反潛戰艦。

海上自衛隊用舊日本帝國海軍時代對驅逐艦的傳統命名習慣,以“天文地理名”中的“雲”部來為其命名。

二、反潛為使命

作為日本海軍反潛艦艇的先行者,“山雲”級在動力、武備等端諸多方面都突出體現了“反潛至上”的思路。

首先,在艦艇動力系統選擇上,“山雲”級並沒採用當時作為艦艇動力主流的大功率蒸汽輪機,而是選用了6合臺三菱公司的柴油機。與蒸汽輪機相比,柴油機的輸出功率較低,這使得軍艦的速度有所下降。

日本當年最先進的反潛戰艦,關鍵技術來自美國,能獵殺高速核潛艇

與二戰時日本驅逐艦那動輒33節以上的高速度來說,27節的“山雲”級確實有些說不過去。但和蒸汽輪機相比,柴油機的體積、重量較小,安全係數高,反應速度快。最重要的是,柴油機油耗要明顯低於蒸汽輪機,具備更大的續航能力。

對於以反潛為主要作戰任務的“山雲”級來說,更大的續航力意味著更長的巡航時間,也就有了更多發現和攻擊敵方潛艇的機會,儘管付出犧牲速度的代價,但當時的潛艇水下最大航速也不過13節而已,“山雲”級的27節的足以應付。

武器裝備方面,“山雲”級強調在排水量有限的基礎上,優先保證反潛能力,對於防空和反艦能力並沒有做太多要求。“山雲”級擁有當年最先進的反潛裝備,具體由探測聲納和反潛武器兩部分構成。

日本當年最先進的反潛戰艦,關鍵技術來自美國,能獵殺高速核潛艇

聲納為美製SQS-23艦體聲吶,同級的最後兩艘“秋雲”號、“夕雲”號加裝了美國授權日給日本本土生產的SQS-35(J)可變深度聲納。這是當時最先進的聲吶探測系統。

此外,“山雲”級還裝備了反潛導彈、輕型反潛魚雷和火箭深水炸彈3種反潛武器,構成了遠中近“三位一體”的反潛武器配置。

三、日本艦美國槍

“阿斯洛克”反潛導彈,是由美國霍尼維爾公司研製的一種彈道式艦載反潛導彈,該彈實際是一種火箭助推魚雷,可全天候發射,最適於攻擊高速核潛艇。

該彈的具體作戰方式是——當艦載聲吶系統發現敵方潛艇後,“阿斯洛克”從艦艇甲板上的發射架中,以45度仰角發射升空,彈體加速按預定的彈道飛行。

當達到預定的射程所必需的速度時,點火分離裝置發出電信號,引爆固體火箭助推器的分離裝置,使火箭助推器分離。由彈體構架和戰鬥部組成的部分,繼續沿彈道慣性飛行,到達目標上空附近時,點火分離裝置再次發出電號引爆彈體構架分離裝置,使戰鬥部與彈體構架分離。

日本當年最先進的反潛戰艦,關鍵技術來自美國,能獵殺高速核潛艇

如果戰鬥部攜帶著的是一枚聲自導魚雷,則魚雷後部的降落傘打開,使魚雷減速安全入水,魚雷入水後降落傘自動解脫。

魚雷下潛到預定深度,利用聲自導系統搜索、跟蹤並攻擊敵方潛艇。“阿斯洛克”反潛導彈,向1961年正式服役後,歷經多次改進,至今仍是美國海軍最主要的反潛武器。

日本在美軍正式裝備該彈後不久,便以許可證方式引進了改型導彈的特許生產權,並將其裝備於“山雲”級驅逐艦上,在艦身中段兩個煙囪之間安裝了一座74式8聯裝“阿斯洛克”反潛導彈發射器,負責中遠程反潛,因為“山雲”級排水量較小,因此除發射器內的8枚導彈外,沒有備用彈。

日本當年最先進的反潛戰艦,關鍵技術來自美國,能獵殺高速核潛艇

該級驅逐艦,也是日本海上自衛隊第一種配備美製“阿斯洛克”反潛導彈的艦艇。

“山雲”級上的近程反潛武器,主要是2組68式3聯裝324毫米魚雷發射器,可發射美製MK44或MK46型反潛魚雷。

同時在艦船B炮位附近,裝有一具瑞典博福斯公司授權日本生產的71式4聯裝375毫米反潛深水炸彈發射器,此種老式的反潛武器,仍以火箭深水炸彈攻擊敵方潛艇,最大射程約1.6公里。

日本當年最先進的反潛戰艦,關鍵技術來自美國,能獵殺高速核潛艇

和完備的反潛武器相比,“山雲”級的防空反艦能力顯得乏善可陳。該級艦上只在艦艏、艦艉裝有2門美製MK-33型雙聯裝76毫米速射炮,射速約每分鐘50發。

四、退居二線

上世紀60年代,“山雲”級一度是日本海上自衛隊最先進的反潛驅逐艦,而今只剩最後3艘在役,不過均已退出第一線,基本上在履行訓練艦的任務。

轉為訓練艦後,為滿足教學需要,軍艦還將第2個煙囪後方的上層建築改為實習教室,由於不需擔負戰備任務,乘員編制由原來220人減為130人,多出來的90個鋪位,便用來容納接受訓練的實習學員。

日本當年最先進的反潛戰艦,關鍵技術來自美國,能獵殺高速核潛艇

​作為戰後日本獨立設計製造的第一種中型水面艦艇,“山雲”級在總體設計上首次採用了多項日本先前不具備的技術,比如飛剪式艦艏、艦底固定式聲吶、艦體穩定鰭、艦艄主錨等,均被海上向自衛隊以後建造的艦艇沿用至今。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