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執行:李現雲

特別支持:河北省文物局

張家口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


執行:李現雲

特別支持:河北省文物局

張家口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茶路尋源河北:張庫大道車水馬龍

張家口,店鋪外駱駝(攝於城內一家駝號門口)


河北張家口南通中原,北接內蒙古大草原,處於農耕文明與遊牧文明的交匯處,有著北方“旱碼頭”之美譽。萬里茶道河北段即是名聞遐邇的“張庫大道”(張家口-庫倫),張庫大道是萬里茶道重要的組成部分,張家口是萬里茶道北方地區最為重要的交通樞紐、貿易中轉站和榷關城市。


“北方茶都”的前世今生

明初,為加強北疆防務,明朝官員在清水河西築張家口堡以屯駐軍隊,張家口之名自此而始。作為軍堡的張家口堡,以“武城”之譽而雄冠北疆。明清時期,隨著中俄貿易的發端並逐漸發展,張家口成為對蒙貿易的重要關口。

十八世紀末,茶葉成為中俄貿易的主要商品,佔中俄交界地區重要貿易點——恰克圖的市場貨值的30%以上,十九世紀後迅猛發展,到十九世紀中期佔90%以上。

為了適應茶葉貿易蓬勃發展的新形勢,以晉商為代表的茶商開闢的一條由福建、江西、湖南、湖北、河南、山西至張家口(即“東口”)再轉運至恰克圖的運茶路線,歷盡艱辛,千里迢迢,把茶運至張家口囤積,並進行再加工,然後運往恰克圖進行貿易。以張家口為起點的張庫恰國際商道成為名副其實的“萬里茶道”最重要的北部路段。


"


執行:李現雲

特別支持:河北省文物局

張家口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茶路尋源河北:張庫大道車水馬龍

張家口,店鋪外駱駝(攝於城內一家駝號門口)


河北張家口南通中原,北接內蒙古大草原,處於農耕文明與遊牧文明的交匯處,有著北方“旱碼頭”之美譽。萬里茶道河北段即是名聞遐邇的“張庫大道”(張家口-庫倫),張庫大道是萬里茶道重要的組成部分,張家口是萬里茶道北方地區最為重要的交通樞紐、貿易中轉站和榷關城市。


“北方茶都”的前世今生

明初,為加強北疆防務,明朝官員在清水河西築張家口堡以屯駐軍隊,張家口之名自此而始。作為軍堡的張家口堡,以“武城”之譽而雄冠北疆。明清時期,隨著中俄貿易的發端並逐漸發展,張家口成為對蒙貿易的重要關口。

十八世紀末,茶葉成為中俄貿易的主要商品,佔中俄交界地區重要貿易點——恰克圖的市場貨值的30%以上,十九世紀後迅猛發展,到十九世紀中期佔90%以上。

為了適應茶葉貿易蓬勃發展的新形勢,以晉商為代表的茶商開闢的一條由福建、江西、湖南、湖北、河南、山西至張家口(即“東口”)再轉運至恰克圖的運茶路線,歷盡艱辛,千里迢迢,把茶運至張家口囤積,並進行再加工,然後運往恰克圖進行貿易。以張家口為起點的張庫恰國際商道成為名副其實的“萬里茶道”最重要的北部路段。


茶路尋源河北:張庫大道車水馬龍

張家口,穿越蒙古直至貝加爾湖

張家口,穿越蒙古直至貝加爾湖

張家口西北東三面環山,一條河流貫穿南北。周圍的山勢南寬北窄,到北部有一山口“大境門”,出了山口,就是通往蒙古高原的狹長孔道,一直通向庫倫(今蒙古烏蘭巴托),被稱為“張庫大道”,從張家口大境門出發的駱駝隊,向北行進,首先要越過陰山,這裡有屬於宣化府的張北、康寶、尚義、崇禮、沽源,今天被稱為壩上五縣,再往西就是內蒙古草原了。

隨著萬里茶道的興起,張家口成為中俄貿易中重要的中轉貿易站和物資集散地,張家口堡及其周邊地區逐漸成為貿易往來的集散地和交易地。不管是晉商主導的傳統萬里茶道,還是俄商主導的陸路貿易,都以張家口為重要的中轉地,張家口也以此成為大名鼎鼎的“北方茶都”。

“張庫大道”是一條充滿商業氣息的“黃金之路”,也是一條有著絢麗色彩和傳奇故事的開放之路,是一條融合多個民族文化的古道。如今清脆的駝鈴聲已經遠去,而開放、 智慧、 勤奮與不屈不撓的奮鬥精神遺留在了這條古道上,代代傳承、生生不息。


雞鳴驛城:往昔繁華 風塵難掩

雞鳴驛城位於懷來縣雞鳴驛鄉雞鳴山下,是南通飛狐、 紫荊關,北至庫倫、蒙古地區的必經之路,是萬里茶道北段重要的貿易中轉城市。

雞鳴驛最早建於元代,初為軍驛,19世紀下半葉隨著中俄邊境貿易的開展,商業日益繁榮。

走進雞鳴驛城,一種厚重的滄桑感悄然來襲,古老的城牆在幾百年風雨沖刷下留下斑駁印跡,備受風雨侵蝕的青磚追憶著曾經的繁榮,古老的驛道彷彿訴說著昔日往事。


"


執行:李現雲

特別支持:河北省文物局

張家口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茶路尋源河北:張庫大道車水馬龍

張家口,店鋪外駱駝(攝於城內一家駝號門口)


河北張家口南通中原,北接內蒙古大草原,處於農耕文明與遊牧文明的交匯處,有著北方“旱碼頭”之美譽。萬里茶道河北段即是名聞遐邇的“張庫大道”(張家口-庫倫),張庫大道是萬里茶道重要的組成部分,張家口是萬里茶道北方地區最為重要的交通樞紐、貿易中轉站和榷關城市。


“北方茶都”的前世今生

明初,為加強北疆防務,明朝官員在清水河西築張家口堡以屯駐軍隊,張家口之名自此而始。作為軍堡的張家口堡,以“武城”之譽而雄冠北疆。明清時期,隨著中俄貿易的發端並逐漸發展,張家口成為對蒙貿易的重要關口。

十八世紀末,茶葉成為中俄貿易的主要商品,佔中俄交界地區重要貿易點——恰克圖的市場貨值的30%以上,十九世紀後迅猛發展,到十九世紀中期佔90%以上。

為了適應茶葉貿易蓬勃發展的新形勢,以晉商為代表的茶商開闢的一條由福建、江西、湖南、湖北、河南、山西至張家口(即“東口”)再轉運至恰克圖的運茶路線,歷盡艱辛,千里迢迢,把茶運至張家口囤積,並進行再加工,然後運往恰克圖進行貿易。以張家口為起點的張庫恰國際商道成為名副其實的“萬里茶道”最重要的北部路段。


茶路尋源河北:張庫大道車水馬龍

張家口,穿越蒙古直至貝加爾湖

張家口,穿越蒙古直至貝加爾湖

張家口西北東三面環山,一條河流貫穿南北。周圍的山勢南寬北窄,到北部有一山口“大境門”,出了山口,就是通往蒙古高原的狹長孔道,一直通向庫倫(今蒙古烏蘭巴托),被稱為“張庫大道”,從張家口大境門出發的駱駝隊,向北行進,首先要越過陰山,這裡有屬於宣化府的張北、康寶、尚義、崇禮、沽源,今天被稱為壩上五縣,再往西就是內蒙古草原了。

隨著萬里茶道的興起,張家口成為中俄貿易中重要的中轉貿易站和物資集散地,張家口堡及其周邊地區逐漸成為貿易往來的集散地和交易地。不管是晉商主導的傳統萬里茶道,還是俄商主導的陸路貿易,都以張家口為重要的中轉地,張家口也以此成為大名鼎鼎的“北方茶都”。

“張庫大道”是一條充滿商業氣息的“黃金之路”,也是一條有著絢麗色彩和傳奇故事的開放之路,是一條融合多個民族文化的古道。如今清脆的駝鈴聲已經遠去,而開放、 智慧、 勤奮與不屈不撓的奮鬥精神遺留在了這條古道上,代代傳承、生生不息。


雞鳴驛城:往昔繁華 風塵難掩

雞鳴驛城位於懷來縣雞鳴驛鄉雞鳴山下,是南通飛狐、 紫荊關,北至庫倫、蒙古地區的必經之路,是萬里茶道北段重要的貿易中轉城市。

雞鳴驛最早建於元代,初為軍驛,19世紀下半葉隨著中俄邊境貿易的開展,商業日益繁榮。

走進雞鳴驛城,一種厚重的滄桑感悄然來襲,古老的城牆在幾百年風雨沖刷下留下斑駁印跡,備受風雨侵蝕的青磚追憶著曾經的繁榮,古老的驛道彷彿訴說著昔日往事。


茶路尋源河北:張庫大道車水馬龍

雞鳴驛城全景


雞鳴驛城全城周長1891餘米,平面方形,城內總面積約22萬平方米。城內遺蹟多建於明清時期,建築類型複雜多樣。

雞鳴驛城是萬里茶道集散路段的重要商貿城鎮,位於華北平原通往內蒙古高原的孔道,是萬里茶道沿線因商貿活動而帶來功能和性質轉變的代表性城鎮。其在茶路興盛前為以郵驛功能主為的驛城,在商貿活動促進下逐漸演變為以商貿功能為主的集鎮,體現了茶路對沿線聚落的顯著影響。


宣化古城:赫赫有名的“京西第一府”

"


執行:李現雲

特別支持:河北省文物局

張家口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茶路尋源河北:張庫大道車水馬龍

張家口,店鋪外駱駝(攝於城內一家駝號門口)


河北張家口南通中原,北接內蒙古大草原,處於農耕文明與遊牧文明的交匯處,有著北方“旱碼頭”之美譽。萬里茶道河北段即是名聞遐邇的“張庫大道”(張家口-庫倫),張庫大道是萬里茶道重要的組成部分,張家口是萬里茶道北方地區最為重要的交通樞紐、貿易中轉站和榷關城市。


“北方茶都”的前世今生

明初,為加強北疆防務,明朝官員在清水河西築張家口堡以屯駐軍隊,張家口之名自此而始。作為軍堡的張家口堡,以“武城”之譽而雄冠北疆。明清時期,隨著中俄貿易的發端並逐漸發展,張家口成為對蒙貿易的重要關口。

十八世紀末,茶葉成為中俄貿易的主要商品,佔中俄交界地區重要貿易點——恰克圖的市場貨值的30%以上,十九世紀後迅猛發展,到十九世紀中期佔90%以上。

為了適應茶葉貿易蓬勃發展的新形勢,以晉商為代表的茶商開闢的一條由福建、江西、湖南、湖北、河南、山西至張家口(即“東口”)再轉運至恰克圖的運茶路線,歷盡艱辛,千里迢迢,把茶運至張家口囤積,並進行再加工,然後運往恰克圖進行貿易。以張家口為起點的張庫恰國際商道成為名副其實的“萬里茶道”最重要的北部路段。


茶路尋源河北:張庫大道車水馬龍

張家口,穿越蒙古直至貝加爾湖

張家口,穿越蒙古直至貝加爾湖

張家口西北東三面環山,一條河流貫穿南北。周圍的山勢南寬北窄,到北部有一山口“大境門”,出了山口,就是通往蒙古高原的狹長孔道,一直通向庫倫(今蒙古烏蘭巴托),被稱為“張庫大道”,從張家口大境門出發的駱駝隊,向北行進,首先要越過陰山,這裡有屬於宣化府的張北、康寶、尚義、崇禮、沽源,今天被稱為壩上五縣,再往西就是內蒙古草原了。

隨著萬里茶道的興起,張家口成為中俄貿易中重要的中轉貿易站和物資集散地,張家口堡及其周邊地區逐漸成為貿易往來的集散地和交易地。不管是晉商主導的傳統萬里茶道,還是俄商主導的陸路貿易,都以張家口為重要的中轉地,張家口也以此成為大名鼎鼎的“北方茶都”。

“張庫大道”是一條充滿商業氣息的“黃金之路”,也是一條有著絢麗色彩和傳奇故事的開放之路,是一條融合多個民族文化的古道。如今清脆的駝鈴聲已經遠去,而開放、 智慧、 勤奮與不屈不撓的奮鬥精神遺留在了這條古道上,代代傳承、生生不息。


雞鳴驛城:往昔繁華 風塵難掩

雞鳴驛城位於懷來縣雞鳴驛鄉雞鳴山下,是南通飛狐、 紫荊關,北至庫倫、蒙古地區的必經之路,是萬里茶道北段重要的貿易中轉城市。

雞鳴驛最早建於元代,初為軍驛,19世紀下半葉隨著中俄邊境貿易的開展,商業日益繁榮。

走進雞鳴驛城,一種厚重的滄桑感悄然來襲,古老的城牆在幾百年風雨沖刷下留下斑駁印跡,備受風雨侵蝕的青磚追憶著曾經的繁榮,古老的驛道彷彿訴說著昔日往事。


茶路尋源河北:張庫大道車水馬龍

雞鳴驛城全景


雞鳴驛城全城周長1891餘米,平面方形,城內總面積約22萬平方米。城內遺蹟多建於明清時期,建築類型複雜多樣。

雞鳴驛城是萬里茶道集散路段的重要商貿城鎮,位於華北平原通往內蒙古高原的孔道,是萬里茶道沿線因商貿活動而帶來功能和性質轉變的代表性城鎮。其在茶路興盛前為以郵驛功能主為的驛城,在商貿活動促進下逐漸演變為以商貿功能為主的集鎮,體現了茶路對沿線聚落的顯著影響。


宣化古城:赫赫有名的“京西第一府”

茶路尋源河北:張庫大道車水馬龍

雪中清遠樓


宣化古城位於張家口市宣化區內,始建於唐信宗文德元年(888年),是明朝長城九鎮之一——宣府鎮的“鎮城” 所在地,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廢宣府衛所,取宣揚教化之意,改置宣化府,宣化由此得名,是京城以西第一座府城,故稱“京西第一府”。

宣化城是古代塞北地區重要的軍事、政治、商貿、文化活動中心,清代中後期由軍事重鎮逐漸轉變成商貿城市。

歷代帝王常來宣化巡視,在宣化歷代戰役中湧現出了一批如於謙、楊洪、羅亨信等文武兼備、忘身愛國的忠烈之士,留下許多動人的故事。

古城平面近方形,周長12.19千米,面積9.44平方千米。現存城垣為明洪武二十七年(1391年)擴建而成,設城門七座。永樂二十年(1422年)建城樓四座,角樓四座。南北城門偏東,東西城門居中。明正統五年(1440年)修葺城牆,設置馬面、甕城等城防設施。景泰、嘉靖年間增築城臺。


"


執行:李現雲

特別支持:河北省文物局

張家口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茶路尋源河北:張庫大道車水馬龍

張家口,店鋪外駱駝(攝於城內一家駝號門口)


河北張家口南通中原,北接內蒙古大草原,處於農耕文明與遊牧文明的交匯處,有著北方“旱碼頭”之美譽。萬里茶道河北段即是名聞遐邇的“張庫大道”(張家口-庫倫),張庫大道是萬里茶道重要的組成部分,張家口是萬里茶道北方地區最為重要的交通樞紐、貿易中轉站和榷關城市。


“北方茶都”的前世今生

明初,為加強北疆防務,明朝官員在清水河西築張家口堡以屯駐軍隊,張家口之名自此而始。作為軍堡的張家口堡,以“武城”之譽而雄冠北疆。明清時期,隨著中俄貿易的發端並逐漸發展,張家口成為對蒙貿易的重要關口。

十八世紀末,茶葉成為中俄貿易的主要商品,佔中俄交界地區重要貿易點——恰克圖的市場貨值的30%以上,十九世紀後迅猛發展,到十九世紀中期佔90%以上。

為了適應茶葉貿易蓬勃發展的新形勢,以晉商為代表的茶商開闢的一條由福建、江西、湖南、湖北、河南、山西至張家口(即“東口”)再轉運至恰克圖的運茶路線,歷盡艱辛,千里迢迢,把茶運至張家口囤積,並進行再加工,然後運往恰克圖進行貿易。以張家口為起點的張庫恰國際商道成為名副其實的“萬里茶道”最重要的北部路段。


茶路尋源河北:張庫大道車水馬龍

張家口,穿越蒙古直至貝加爾湖

張家口,穿越蒙古直至貝加爾湖

張家口西北東三面環山,一條河流貫穿南北。周圍的山勢南寬北窄,到北部有一山口“大境門”,出了山口,就是通往蒙古高原的狹長孔道,一直通向庫倫(今蒙古烏蘭巴托),被稱為“張庫大道”,從張家口大境門出發的駱駝隊,向北行進,首先要越過陰山,這裡有屬於宣化府的張北、康寶、尚義、崇禮、沽源,今天被稱為壩上五縣,再往西就是內蒙古草原了。

隨著萬里茶道的興起,張家口成為中俄貿易中重要的中轉貿易站和物資集散地,張家口堡及其周邊地區逐漸成為貿易往來的集散地和交易地。不管是晉商主導的傳統萬里茶道,還是俄商主導的陸路貿易,都以張家口為重要的中轉地,張家口也以此成為大名鼎鼎的“北方茶都”。

“張庫大道”是一條充滿商業氣息的“黃金之路”,也是一條有著絢麗色彩和傳奇故事的開放之路,是一條融合多個民族文化的古道。如今清脆的駝鈴聲已經遠去,而開放、 智慧、 勤奮與不屈不撓的奮鬥精神遺留在了這條古道上,代代傳承、生生不息。


雞鳴驛城:往昔繁華 風塵難掩

雞鳴驛城位於懷來縣雞鳴驛鄉雞鳴山下,是南通飛狐、 紫荊關,北至庫倫、蒙古地區的必經之路,是萬里茶道北段重要的貿易中轉城市。

雞鳴驛最早建於元代,初為軍驛,19世紀下半葉隨著中俄邊境貿易的開展,商業日益繁榮。

走進雞鳴驛城,一種厚重的滄桑感悄然來襲,古老的城牆在幾百年風雨沖刷下留下斑駁印跡,備受風雨侵蝕的青磚追憶著曾經的繁榮,古老的驛道彷彿訴說著昔日往事。


茶路尋源河北:張庫大道車水馬龍

雞鳴驛城全景


雞鳴驛城全城周長1891餘米,平面方形,城內總面積約22萬平方米。城內遺蹟多建於明清時期,建築類型複雜多樣。

雞鳴驛城是萬里茶道集散路段的重要商貿城鎮,位於華北平原通往內蒙古高原的孔道,是萬里茶道沿線因商貿活動而帶來功能和性質轉變的代表性城鎮。其在茶路興盛前為以郵驛功能主為的驛城,在商貿活動促進下逐漸演變為以商貿功能為主的集鎮,體現了茶路對沿線聚落的顯著影響。


宣化古城:赫赫有名的“京西第一府”

茶路尋源河北:張庫大道車水馬龍

雪中清遠樓


宣化古城位於張家口市宣化區內,始建於唐信宗文德元年(888年),是明朝長城九鎮之一——宣府鎮的“鎮城” 所在地,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廢宣府衛所,取宣揚教化之意,改置宣化府,宣化由此得名,是京城以西第一座府城,故稱“京西第一府”。

宣化城是古代塞北地區重要的軍事、政治、商貿、文化活動中心,清代中後期由軍事重鎮逐漸轉變成商貿城市。

歷代帝王常來宣化巡視,在宣化歷代戰役中湧現出了一批如於謙、楊洪、羅亨信等文武兼備、忘身愛國的忠烈之士,留下許多動人的故事。

古城平面近方形,周長12.19千米,面積9.44平方千米。現存城垣為明洪武二十七年(1391年)擴建而成,設城門七座。永樂二十年(1422年)建城樓四座,角樓四座。南北城門偏東,東西城門居中。明正統五年(1440年)修葺城牆,設置馬面、甕城等城防設施。景泰、嘉靖年間增築城臺。


茶路尋源河北:張庫大道車水馬龍

清真南寺大殿


宣化古城是萬里茶道集散路段的重要節點城鎮,位於華北平原通往內蒙古高原的孔道,是由軍鎮向商貿城鎮轉變的典型城址。

隨著張庫商道的繁盛,張家口、 庫倫、恰克圖為 “互市要區”,宣化逐漸成為萬里茶道北段地區重要的貿易物資集散地。古城中仍完好保留有城門、鐘鼓樓、寺廟、教堂等史蹟,是萬里茶道商貿活動的珍貴見證,集中反映了茶道沿線文化信仰的交流與傳播。

張家囗堡:從“武城”到“商城”


張家口堡位於張家口市橋西區清水河西岸,西靠賜兒山溝,地處中原通往蒙古地區的交通要道之上。張家口堡是張家口市區最早的城堡,初建於明宣德四年(1429年),是全國大中城市中保存最為完整的明清建築城堡之一。

張家口堡是長城防線宣府鎮(宣化)的要塞,在明朝為阻止蒙古軍隊的進犯中一直髮揮著重要作用。在明朝末,其間三百年曆次大小戰爭中從未失守過,故以“武城”之譽而雄冠北疆。清代,隨著對蒙俄貿易的全面開放,中外商賈聚集張家口堡,給這裡帶來了繁榮。


"


執行:李現雲

特別支持:河北省文物局

張家口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茶路尋源河北:張庫大道車水馬龍

張家口,店鋪外駱駝(攝於城內一家駝號門口)


河北張家口南通中原,北接內蒙古大草原,處於農耕文明與遊牧文明的交匯處,有著北方“旱碼頭”之美譽。萬里茶道河北段即是名聞遐邇的“張庫大道”(張家口-庫倫),張庫大道是萬里茶道重要的組成部分,張家口是萬里茶道北方地區最為重要的交通樞紐、貿易中轉站和榷關城市。


“北方茶都”的前世今生

明初,為加強北疆防務,明朝官員在清水河西築張家口堡以屯駐軍隊,張家口之名自此而始。作為軍堡的張家口堡,以“武城”之譽而雄冠北疆。明清時期,隨著中俄貿易的發端並逐漸發展,張家口成為對蒙貿易的重要關口。

十八世紀末,茶葉成為中俄貿易的主要商品,佔中俄交界地區重要貿易點——恰克圖的市場貨值的30%以上,十九世紀後迅猛發展,到十九世紀中期佔90%以上。

為了適應茶葉貿易蓬勃發展的新形勢,以晉商為代表的茶商開闢的一條由福建、江西、湖南、湖北、河南、山西至張家口(即“東口”)再轉運至恰克圖的運茶路線,歷盡艱辛,千里迢迢,把茶運至張家口囤積,並進行再加工,然後運往恰克圖進行貿易。以張家口為起點的張庫恰國際商道成為名副其實的“萬里茶道”最重要的北部路段。


茶路尋源河北:張庫大道車水馬龍

張家口,穿越蒙古直至貝加爾湖

張家口,穿越蒙古直至貝加爾湖

張家口西北東三面環山,一條河流貫穿南北。周圍的山勢南寬北窄,到北部有一山口“大境門”,出了山口,就是通往蒙古高原的狹長孔道,一直通向庫倫(今蒙古烏蘭巴托),被稱為“張庫大道”,從張家口大境門出發的駱駝隊,向北行進,首先要越過陰山,這裡有屬於宣化府的張北、康寶、尚義、崇禮、沽源,今天被稱為壩上五縣,再往西就是內蒙古草原了。

隨著萬里茶道的興起,張家口成為中俄貿易中重要的中轉貿易站和物資集散地,張家口堡及其周邊地區逐漸成為貿易往來的集散地和交易地。不管是晉商主導的傳統萬里茶道,還是俄商主導的陸路貿易,都以張家口為重要的中轉地,張家口也以此成為大名鼎鼎的“北方茶都”。

“張庫大道”是一條充滿商業氣息的“黃金之路”,也是一條有著絢麗色彩和傳奇故事的開放之路,是一條融合多個民族文化的古道。如今清脆的駝鈴聲已經遠去,而開放、 智慧、 勤奮與不屈不撓的奮鬥精神遺留在了這條古道上,代代傳承、生生不息。


雞鳴驛城:往昔繁華 風塵難掩

雞鳴驛城位於懷來縣雞鳴驛鄉雞鳴山下,是南通飛狐、 紫荊關,北至庫倫、蒙古地區的必經之路,是萬里茶道北段重要的貿易中轉城市。

雞鳴驛最早建於元代,初為軍驛,19世紀下半葉隨著中俄邊境貿易的開展,商業日益繁榮。

走進雞鳴驛城,一種厚重的滄桑感悄然來襲,古老的城牆在幾百年風雨沖刷下留下斑駁印跡,備受風雨侵蝕的青磚追憶著曾經的繁榮,古老的驛道彷彿訴說著昔日往事。


茶路尋源河北:張庫大道車水馬龍

雞鳴驛城全景


雞鳴驛城全城周長1891餘米,平面方形,城內總面積約22萬平方米。城內遺蹟多建於明清時期,建築類型複雜多樣。

雞鳴驛城是萬里茶道集散路段的重要商貿城鎮,位於華北平原通往內蒙古高原的孔道,是萬里茶道沿線因商貿活動而帶來功能和性質轉變的代表性城鎮。其在茶路興盛前為以郵驛功能主為的驛城,在商貿活動促進下逐漸演變為以商貿功能為主的集鎮,體現了茶路對沿線聚落的顯著影響。


宣化古城:赫赫有名的“京西第一府”

茶路尋源河北:張庫大道車水馬龍

雪中清遠樓


宣化古城位於張家口市宣化區內,始建於唐信宗文德元年(888年),是明朝長城九鎮之一——宣府鎮的“鎮城” 所在地,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廢宣府衛所,取宣揚教化之意,改置宣化府,宣化由此得名,是京城以西第一座府城,故稱“京西第一府”。

宣化城是古代塞北地區重要的軍事、政治、商貿、文化活動中心,清代中後期由軍事重鎮逐漸轉變成商貿城市。

歷代帝王常來宣化巡視,在宣化歷代戰役中湧現出了一批如於謙、楊洪、羅亨信等文武兼備、忘身愛國的忠烈之士,留下許多動人的故事。

古城平面近方形,周長12.19千米,面積9.44平方千米。現存城垣為明洪武二十七年(1391年)擴建而成,設城門七座。永樂二十年(1422年)建城樓四座,角樓四座。南北城門偏東,東西城門居中。明正統五年(1440年)修葺城牆,設置馬面、甕城等城防設施。景泰、嘉靖年間增築城臺。


茶路尋源河北:張庫大道車水馬龍

清真南寺大殿


宣化古城是萬里茶道集散路段的重要節點城鎮,位於華北平原通往內蒙古高原的孔道,是由軍鎮向商貿城鎮轉變的典型城址。

隨著張庫商道的繁盛,張家口、 庫倫、恰克圖為 “互市要區”,宣化逐漸成為萬里茶道北段地區重要的貿易物資集散地。古城中仍完好保留有城門、鐘鼓樓、寺廟、教堂等史蹟,是萬里茶道商貿活動的珍貴見證,集中反映了茶道沿線文化信仰的交流與傳播。

張家囗堡:從“武城”到“商城”


張家口堡位於張家口市橋西區清水河西岸,西靠賜兒山溝,地處中原通往蒙古地區的交通要道之上。張家口堡是張家口市區最早的城堡,初建於明宣德四年(1429年),是全國大中城市中保存最為完整的明清建築城堡之一。

張家口堡是長城防線宣府鎮(宣化)的要塞,在明朝為阻止蒙古軍隊的進犯中一直髮揮著重要作用。在明朝末,其間三百年曆次大小戰爭中從未失守過,故以“武城”之譽而雄冠北疆。清代,隨著對蒙俄貿易的全面開放,中外商賈聚集張家口堡,給這裡帶來了繁榮。


茶路尋源河北:張庫大道車水馬龍

康熙茶樓



張家口堡為平面橫長方形城址,東西長590米,南北長327米,佔地19.293萬平方米。東起武城街,西至西豁子街,南到西關街,北止北關街。

城堡最初只在東南兩面開有城門,東門為“永鎮”,南門曰“承恩”,東南二門均有甕城。

嘉靖八年(1529年)開小北門,堡內道路呈三橫三縱格局。現存城牆400餘米,大小街巷21條,院落478處,建築以平方四合院為主。

堡內街區佈局基本保持了歷史原貌,保存完好的明、清及民國初期的建築有北城臺玉皇閣、文昌閣、關帝廟、西關清真寺及數十座錢莊、商號、洋行等。

張家口堡是萬里茶道集散路段的重要商貿城鎮,是萬里茶道上極為重要的貿易集散地和交易地。

在萬里茶道的影響下,張家口堡的功能在明清時期逐步由軍事堡壘轉為商業城鎮,展現了茶道對沿線聚落髮展的顯著推動。堡內商號、票號等眾多與茶葉貿易密切相關的建築遺存是萬里茶道商貿體系的重要構成要素。

察哈爾都統署:統八旗 鎮北疆

"


執行:李現雲

特別支持:河北省文物局

張家口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茶路尋源河北:張庫大道車水馬龍

張家口,店鋪外駱駝(攝於城內一家駝號門口)


河北張家口南通中原,北接內蒙古大草原,處於農耕文明與遊牧文明的交匯處,有著北方“旱碼頭”之美譽。萬里茶道河北段即是名聞遐邇的“張庫大道”(張家口-庫倫),張庫大道是萬里茶道重要的組成部分,張家口是萬里茶道北方地區最為重要的交通樞紐、貿易中轉站和榷關城市。


“北方茶都”的前世今生

明初,為加強北疆防務,明朝官員在清水河西築張家口堡以屯駐軍隊,張家口之名自此而始。作為軍堡的張家口堡,以“武城”之譽而雄冠北疆。明清時期,隨著中俄貿易的發端並逐漸發展,張家口成為對蒙貿易的重要關口。

十八世紀末,茶葉成為中俄貿易的主要商品,佔中俄交界地區重要貿易點——恰克圖的市場貨值的30%以上,十九世紀後迅猛發展,到十九世紀中期佔90%以上。

為了適應茶葉貿易蓬勃發展的新形勢,以晉商為代表的茶商開闢的一條由福建、江西、湖南、湖北、河南、山西至張家口(即“東口”)再轉運至恰克圖的運茶路線,歷盡艱辛,千里迢迢,把茶運至張家口囤積,並進行再加工,然後運往恰克圖進行貿易。以張家口為起點的張庫恰國際商道成為名副其實的“萬里茶道”最重要的北部路段。


茶路尋源河北:張庫大道車水馬龍

張家口,穿越蒙古直至貝加爾湖

張家口,穿越蒙古直至貝加爾湖

張家口西北東三面環山,一條河流貫穿南北。周圍的山勢南寬北窄,到北部有一山口“大境門”,出了山口,就是通往蒙古高原的狹長孔道,一直通向庫倫(今蒙古烏蘭巴托),被稱為“張庫大道”,從張家口大境門出發的駱駝隊,向北行進,首先要越過陰山,這裡有屬於宣化府的張北、康寶、尚義、崇禮、沽源,今天被稱為壩上五縣,再往西就是內蒙古草原了。

隨著萬里茶道的興起,張家口成為中俄貿易中重要的中轉貿易站和物資集散地,張家口堡及其周邊地區逐漸成為貿易往來的集散地和交易地。不管是晉商主導的傳統萬里茶道,還是俄商主導的陸路貿易,都以張家口為重要的中轉地,張家口也以此成為大名鼎鼎的“北方茶都”。

“張庫大道”是一條充滿商業氣息的“黃金之路”,也是一條有著絢麗色彩和傳奇故事的開放之路,是一條融合多個民族文化的古道。如今清脆的駝鈴聲已經遠去,而開放、 智慧、 勤奮與不屈不撓的奮鬥精神遺留在了這條古道上,代代傳承、生生不息。


雞鳴驛城:往昔繁華 風塵難掩

雞鳴驛城位於懷來縣雞鳴驛鄉雞鳴山下,是南通飛狐、 紫荊關,北至庫倫、蒙古地區的必經之路,是萬里茶道北段重要的貿易中轉城市。

雞鳴驛最早建於元代,初為軍驛,19世紀下半葉隨著中俄邊境貿易的開展,商業日益繁榮。

走進雞鳴驛城,一種厚重的滄桑感悄然來襲,古老的城牆在幾百年風雨沖刷下留下斑駁印跡,備受風雨侵蝕的青磚追憶著曾經的繁榮,古老的驛道彷彿訴說著昔日往事。


茶路尋源河北:張庫大道車水馬龍

雞鳴驛城全景


雞鳴驛城全城周長1891餘米,平面方形,城內總面積約22萬平方米。城內遺蹟多建於明清時期,建築類型複雜多樣。

雞鳴驛城是萬里茶道集散路段的重要商貿城鎮,位於華北平原通往內蒙古高原的孔道,是萬里茶道沿線因商貿活動而帶來功能和性質轉變的代表性城鎮。其在茶路興盛前為以郵驛功能主為的驛城,在商貿活動促進下逐漸演變為以商貿功能為主的集鎮,體現了茶路對沿線聚落的顯著影響。


宣化古城:赫赫有名的“京西第一府”

茶路尋源河北:張庫大道車水馬龍

雪中清遠樓


宣化古城位於張家口市宣化區內,始建於唐信宗文德元年(888年),是明朝長城九鎮之一——宣府鎮的“鎮城” 所在地,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廢宣府衛所,取宣揚教化之意,改置宣化府,宣化由此得名,是京城以西第一座府城,故稱“京西第一府”。

宣化城是古代塞北地區重要的軍事、政治、商貿、文化活動中心,清代中後期由軍事重鎮逐漸轉變成商貿城市。

歷代帝王常來宣化巡視,在宣化歷代戰役中湧現出了一批如於謙、楊洪、羅亨信等文武兼備、忘身愛國的忠烈之士,留下許多動人的故事。

古城平面近方形,周長12.19千米,面積9.44平方千米。現存城垣為明洪武二十七年(1391年)擴建而成,設城門七座。永樂二十年(1422年)建城樓四座,角樓四座。南北城門偏東,東西城門居中。明正統五年(1440年)修葺城牆,設置馬面、甕城等城防設施。景泰、嘉靖年間增築城臺。


茶路尋源河北:張庫大道車水馬龍

清真南寺大殿


宣化古城是萬里茶道集散路段的重要節點城鎮,位於華北平原通往內蒙古高原的孔道,是由軍鎮向商貿城鎮轉變的典型城址。

隨著張庫商道的繁盛,張家口、 庫倫、恰克圖為 “互市要區”,宣化逐漸成為萬里茶道北段地區重要的貿易物資集散地。古城中仍完好保留有城門、鐘鼓樓、寺廟、教堂等史蹟,是萬里茶道商貿活動的珍貴見證,集中反映了茶道沿線文化信仰的交流與傳播。

張家囗堡:從“武城”到“商城”


張家口堡位於張家口市橋西區清水河西岸,西靠賜兒山溝,地處中原通往蒙古地區的交通要道之上。張家口堡是張家口市區最早的城堡,初建於明宣德四年(1429年),是全國大中城市中保存最為完整的明清建築城堡之一。

張家口堡是長城防線宣府鎮(宣化)的要塞,在明朝為阻止蒙古軍隊的進犯中一直髮揮著重要作用。在明朝末,其間三百年曆次大小戰爭中從未失守過,故以“武城”之譽而雄冠北疆。清代,隨著對蒙俄貿易的全面開放,中外商賈聚集張家口堡,給這裡帶來了繁榮。


茶路尋源河北:張庫大道車水馬龍

康熙茶樓



張家口堡為平面橫長方形城址,東西長590米,南北長327米,佔地19.293萬平方米。東起武城街,西至西豁子街,南到西關街,北止北關街。

城堡最初只在東南兩面開有城門,東門為“永鎮”,南門曰“承恩”,東南二門均有甕城。

嘉靖八年(1529年)開小北門,堡內道路呈三橫三縱格局。現存城牆400餘米,大小街巷21條,院落478處,建築以平方四合院為主。

堡內街區佈局基本保持了歷史原貌,保存完好的明、清及民國初期的建築有北城臺玉皇閣、文昌閣、關帝廟、西關清真寺及數十座錢莊、商號、洋行等。

張家口堡是萬里茶道集散路段的重要商貿城鎮,是萬里茶道上極為重要的貿易集散地和交易地。

在萬里茶道的影響下,張家口堡的功能在明清時期逐步由軍事堡壘轉為商業城鎮,展現了茶道對沿線聚落髮展的顯著推動。堡內商號、票號等眾多與茶葉貿易密切相關的建築遺存是萬里茶道商貿體系的重要構成要素。

察哈爾都統署:統八旗 鎮北疆

茶路尋源河北:張庫大道車水馬龍



察哈爾都統署舊址位於張家口市橋西區明德北街三角地東側,地處東西太平山之間,北鄰長城大境門。

察哈爾都統署始建於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為清式一品官衙建築規制,為清代所設烏魯木齊、熱河、察哈爾三個駐防都統之一,為設置時間最早且目前全國唯一留存的清代都統署。

都統署的設立是清政府為有效掌控中國北方內貿和恰克圖外貿的一項重要舉措,加強了旅蒙商貿、中俄外貿的管理,促進了恰克圖貿易量的增加,引發了張家口商貿的興盛,使其成為清朝旅蒙商貿、中俄外貿最重要的管理處和集散地。

該衙署坐北朝南,四進院落,採用傳統的庭院式建築風格。

現存建築總體佈局以中路建築為主,東西兩路為輔,中路建築南北長162.25米,東西寬44.96米,佔地面積約7300平方米,大小房間67間。

察哈爾都統統轄察哈爾八旗四牧群,實施軍政管理,監督戶部稅務署榷稅事務,負責頒發茶葉等北銷商品的營銷執照信票(龍票),同時保護張庫商旅安全,負責稽查、征剿盜匪事宜,保障萬里茶道的平安暢通。


大境門:萬里長城第一門

"


執行:李現雲

特別支持:河北省文物局

張家口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茶路尋源河北:張庫大道車水馬龍

張家口,店鋪外駱駝(攝於城內一家駝號門口)


河北張家口南通中原,北接內蒙古大草原,處於農耕文明與遊牧文明的交匯處,有著北方“旱碼頭”之美譽。萬里茶道河北段即是名聞遐邇的“張庫大道”(張家口-庫倫),張庫大道是萬里茶道重要的組成部分,張家口是萬里茶道北方地區最為重要的交通樞紐、貿易中轉站和榷關城市。


“北方茶都”的前世今生

明初,為加強北疆防務,明朝官員在清水河西築張家口堡以屯駐軍隊,張家口之名自此而始。作為軍堡的張家口堡,以“武城”之譽而雄冠北疆。明清時期,隨著中俄貿易的發端並逐漸發展,張家口成為對蒙貿易的重要關口。

十八世紀末,茶葉成為中俄貿易的主要商品,佔中俄交界地區重要貿易點——恰克圖的市場貨值的30%以上,十九世紀後迅猛發展,到十九世紀中期佔90%以上。

為了適應茶葉貿易蓬勃發展的新形勢,以晉商為代表的茶商開闢的一條由福建、江西、湖南、湖北、河南、山西至張家口(即“東口”)再轉運至恰克圖的運茶路線,歷盡艱辛,千里迢迢,把茶運至張家口囤積,並進行再加工,然後運往恰克圖進行貿易。以張家口為起點的張庫恰國際商道成為名副其實的“萬里茶道”最重要的北部路段。


茶路尋源河北:張庫大道車水馬龍

張家口,穿越蒙古直至貝加爾湖

張家口,穿越蒙古直至貝加爾湖

張家口西北東三面環山,一條河流貫穿南北。周圍的山勢南寬北窄,到北部有一山口“大境門”,出了山口,就是通往蒙古高原的狹長孔道,一直通向庫倫(今蒙古烏蘭巴托),被稱為“張庫大道”,從張家口大境門出發的駱駝隊,向北行進,首先要越過陰山,這裡有屬於宣化府的張北、康寶、尚義、崇禮、沽源,今天被稱為壩上五縣,再往西就是內蒙古草原了。

隨著萬里茶道的興起,張家口成為中俄貿易中重要的中轉貿易站和物資集散地,張家口堡及其周邊地區逐漸成為貿易往來的集散地和交易地。不管是晉商主導的傳統萬里茶道,還是俄商主導的陸路貿易,都以張家口為重要的中轉地,張家口也以此成為大名鼎鼎的“北方茶都”。

“張庫大道”是一條充滿商業氣息的“黃金之路”,也是一條有著絢麗色彩和傳奇故事的開放之路,是一條融合多個民族文化的古道。如今清脆的駝鈴聲已經遠去,而開放、 智慧、 勤奮與不屈不撓的奮鬥精神遺留在了這條古道上,代代傳承、生生不息。


雞鳴驛城:往昔繁華 風塵難掩

雞鳴驛城位於懷來縣雞鳴驛鄉雞鳴山下,是南通飛狐、 紫荊關,北至庫倫、蒙古地區的必經之路,是萬里茶道北段重要的貿易中轉城市。

雞鳴驛最早建於元代,初為軍驛,19世紀下半葉隨著中俄邊境貿易的開展,商業日益繁榮。

走進雞鳴驛城,一種厚重的滄桑感悄然來襲,古老的城牆在幾百年風雨沖刷下留下斑駁印跡,備受風雨侵蝕的青磚追憶著曾經的繁榮,古老的驛道彷彿訴說著昔日往事。


茶路尋源河北:張庫大道車水馬龍

雞鳴驛城全景


雞鳴驛城全城周長1891餘米,平面方形,城內總面積約22萬平方米。城內遺蹟多建於明清時期,建築類型複雜多樣。

雞鳴驛城是萬里茶道集散路段的重要商貿城鎮,位於華北平原通往內蒙古高原的孔道,是萬里茶道沿線因商貿活動而帶來功能和性質轉變的代表性城鎮。其在茶路興盛前為以郵驛功能主為的驛城,在商貿活動促進下逐漸演變為以商貿功能為主的集鎮,體現了茶路對沿線聚落的顯著影響。


宣化古城:赫赫有名的“京西第一府”

茶路尋源河北:張庫大道車水馬龍

雪中清遠樓


宣化古城位於張家口市宣化區內,始建於唐信宗文德元年(888年),是明朝長城九鎮之一——宣府鎮的“鎮城” 所在地,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廢宣府衛所,取宣揚教化之意,改置宣化府,宣化由此得名,是京城以西第一座府城,故稱“京西第一府”。

宣化城是古代塞北地區重要的軍事、政治、商貿、文化活動中心,清代中後期由軍事重鎮逐漸轉變成商貿城市。

歷代帝王常來宣化巡視,在宣化歷代戰役中湧現出了一批如於謙、楊洪、羅亨信等文武兼備、忘身愛國的忠烈之士,留下許多動人的故事。

古城平面近方形,周長12.19千米,面積9.44平方千米。現存城垣為明洪武二十七年(1391年)擴建而成,設城門七座。永樂二十年(1422年)建城樓四座,角樓四座。南北城門偏東,東西城門居中。明正統五年(1440年)修葺城牆,設置馬面、甕城等城防設施。景泰、嘉靖年間增築城臺。


茶路尋源河北:張庫大道車水馬龍

清真南寺大殿


宣化古城是萬里茶道集散路段的重要節點城鎮,位於華北平原通往內蒙古高原的孔道,是由軍鎮向商貿城鎮轉變的典型城址。

隨著張庫商道的繁盛,張家口、 庫倫、恰克圖為 “互市要區”,宣化逐漸成為萬里茶道北段地區重要的貿易物資集散地。古城中仍完好保留有城門、鐘鼓樓、寺廟、教堂等史蹟,是萬里茶道商貿活動的珍貴見證,集中反映了茶道沿線文化信仰的交流與傳播。

張家囗堡:從“武城”到“商城”


張家口堡位於張家口市橋西區清水河西岸,西靠賜兒山溝,地處中原通往蒙古地區的交通要道之上。張家口堡是張家口市區最早的城堡,初建於明宣德四年(1429年),是全國大中城市中保存最為完整的明清建築城堡之一。

張家口堡是長城防線宣府鎮(宣化)的要塞,在明朝為阻止蒙古軍隊的進犯中一直髮揮著重要作用。在明朝末,其間三百年曆次大小戰爭中從未失守過,故以“武城”之譽而雄冠北疆。清代,隨著對蒙俄貿易的全面開放,中外商賈聚集張家口堡,給這裡帶來了繁榮。


茶路尋源河北:張庫大道車水馬龍

康熙茶樓



張家口堡為平面橫長方形城址,東西長590米,南北長327米,佔地19.293萬平方米。東起武城街,西至西豁子街,南到西關街,北止北關街。

城堡最初只在東南兩面開有城門,東門為“永鎮”,南門曰“承恩”,東南二門均有甕城。

嘉靖八年(1529年)開小北門,堡內道路呈三橫三縱格局。現存城牆400餘米,大小街巷21條,院落478處,建築以平方四合院為主。

堡內街區佈局基本保持了歷史原貌,保存完好的明、清及民國初期的建築有北城臺玉皇閣、文昌閣、關帝廟、西關清真寺及數十座錢莊、商號、洋行等。

張家口堡是萬里茶道集散路段的重要商貿城鎮,是萬里茶道上極為重要的貿易集散地和交易地。

在萬里茶道的影響下,張家口堡的功能在明清時期逐步由軍事堡壘轉為商業城鎮,展現了茶道對沿線聚落髮展的顯著推動。堡內商號、票號等眾多與茶葉貿易密切相關的建築遺存是萬里茶道商貿體系的重要構成要素。

察哈爾都統署:統八旗 鎮北疆

茶路尋源河北:張庫大道車水馬龍



察哈爾都統署舊址位於張家口市橋西區明德北街三角地東側,地處東西太平山之間,北鄰長城大境門。

察哈爾都統署始建於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為清式一品官衙建築規制,為清代所設烏魯木齊、熱河、察哈爾三個駐防都統之一,為設置時間最早且目前全國唯一留存的清代都統署。

都統署的設立是清政府為有效掌控中國北方內貿和恰克圖外貿的一項重要舉措,加強了旅蒙商貿、中俄外貿的管理,促進了恰克圖貿易量的增加,引發了張家口商貿的興盛,使其成為清朝旅蒙商貿、中俄外貿最重要的管理處和集散地。

該衙署坐北朝南,四進院落,採用傳統的庭院式建築風格。

現存建築總體佈局以中路建築為主,東西兩路為輔,中路建築南北長162.25米,東西寬44.96米,佔地面積約7300平方米,大小房間67間。

察哈爾都統統轄察哈爾八旗四牧群,實施軍政管理,監督戶部稅務署榷稅事務,負責頒發茶葉等北銷商品的營銷執照信票(龍票),同時保護張庫商旅安全,負責稽查、征剿盜匪事宜,保障萬里茶道的平安暢通。


大境門:萬里長城第一門

茶路尋源河北:張庫大道車水馬龍

大境門



大境門位於張家口市東、西太平山之間的天然隘口處的長城關口,是萬里茶道著名的運輸陸路張庫大道的起點。

大境門段長城始建於明永樂十年(1412年),大境門於清順治元年(1644年)修築,是居庸關外京西第一座較大的長城關口。

大境門外東、西太平山巍然對峙,地勢十分險要,歷史上這一帶是兵家的必爭之地,是扼守京都的北大門,連接邊塞與內地的交通要道。

自明代隆慶議和以來,大境門成為最為活躍的蒙漢互市之所。

清代萬里茶道興起之後,清廷批准以色格楞——庫倫——張家口商道為俄國商隊往返之官道,張家口成為中俄貿易的重要樞紐之一,大鏡門成為中外茶葉交易象徵性的標誌,有“路陸商埠”“旱碼頭”之稱。

大境門的主要遺存組成部分有大境門(清)、西境門(明)、長城(明)、來遠堡遺址(明),以及烽火臺(明)、關帝廟(清)、二郎神廟(清)、臥龍亭(清)等附屬建築。

大境門是萬里茶道集散路段的重要交通設施,是萬里茶道內蒙古高原段“張庫大道”的起點,也是北出長城、通往俄、蒙商道的重要地標。

大境門在茶葉運輸、蒙漢互市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見證了蒙、漢、回、藏等多元文化友好交流及萬里茶道貿易在中國北方邊塞繁榮及衰落的歷史進程。



文=李現雲

圖片提供=河北省文物局

張家口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