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新區紀事:家是雄安四門寨——小城四吊橋、迷霧劉家墳……

點右上角關注頭條號“新區白洋澱”帶你走進最真實的河北雄安新區,最真實的華北明珠白洋澱!第一時間瞭解河北雄安新區雄縣、容城縣、安新縣大事小情

雄安新區紀事:家是雄安四門寨——小城四吊橋、迷霧劉家墳……

文:劉小利 源自雄AN文學

馬家寨,位於安新縣縣城南5公里處白洋澱水鄉。據《宋史》記載北宋為屯駐水軍之所,故稱馬村寨,宋政和三年(1113年)改馬村寨為定安。明永樂年間,口外(古北口)小興州(灤平縣興州鄉)人遷入,改名馬家寨。因村子四個方向各有一座城門,別名“四門寨”。

馬家寨有著傳奇故事的小村,迷一樣的村莊佈局、悠久的造船歷史和劉家墳的傳說,給村莊蒙上一層神祕的面紗。

雄安新區紀事:家是雄安四門寨——小城四吊橋、迷霧劉家墳……

一、迷蹤小村(城)

“四門寨村子斜,唸叨誰,跑不迭。”是說當幾個人聊天聊到某個人的時候,某人竟然迷一般恰巧就出現在面前,於是,就道出了這句歇後語。馬家寨的街道不是正北正南,整個村莊佈局是斜的,是因為水鄉旱地逼仄,每家每戶房子隨地勢而建的緣故吧,村子的格局是東西、南北兩條大街把村分割成四塊,而與眾不同村莊東南的東街與南街有路相連構成一條半圓的環村路,村莊主幹道路至今都保持著四米多寬。村外的環村“護城河”經歷千年還在護衛著村莊,保留原有面目,除北面的填平建成了現在的電影院和農貿市場,東西南“護城河”遺存至今可見。史料載,明代以前保定所屬各縣城的城牆都是夯土城牆,馬家寨的城牆也不例外。馬家寨的“城牆”雖經歷了千年的風雨侵蝕,“城牆”從河底算起高度有5-8米,坡度80度左右,有的地方坡度幾乎接近直線,至今有跡可尋。我大膽猜測,馬家寨是否是歷史上消失的古唐興古城?據《安新縣誌》記載:唐興縣歷史沿革在唐如意元年(692年),在葛城置武昌縣 ,武則天神龍元年(705年)改為武興縣 ,唐代宗廣德二年(764年)改唐興縣。先後屬瀛州、易州、莫州,均為河北道。唐興縣治所今在河北省安新縣安州東南。五代晉改名宜川縣,後周顯德六年 (959年) 廢。宋《武經總要》記載;宋太宗置唐興寨,淳化中,建為軍,以瀛州高陽來屬。屬河北路。靖康(1127年)後,陷於金。金人為安州,隸中都大興路,置葛城縣。唐興寨,又據清雍正年間的《畿輔通志-古蹟》記載:唐興古城,在安州東南,今天的壘頭村。壘頭分東西壘頭兩個村,兩村相隔約1000米,如今兩村中間有公路相隔。上世紀九十年代公路東側部分區域因取土而造成大深坑,這個過程沒有發現所述這一帶古城池遺存或古人的活動遺蹟。資料顯示在新中國成立前,安新縣周邊的小縣如容城、博野縣城,城牆周長約為2000米,夯土城牆,城內面積約有0.25平方公里,容城縣城設三門,博野縣城設四門。而最小的阜平縣城,城牆周長則只有1000米。馬家寨沿“護城河” 的“城牆”周長約近1000米。村莊佈局和城牆、護城河遺存都是村莊前世留下的痕跡。馬家寨是否是唐興古城有待考古證實,期待那一天揭開馬家寨那段未知的歷史。

二、探祕四“皋(槔)”

回頭再說馬家寨的四門四皋四吊橋。四門指東西南北城門,四吊橋四個方向上的吊橋。但四“皋門”或者“槔”是什麼?經考究:

1、皋門:古代的皋門指古代帝王的廊門,《禮記》中鄭玄所注“天子五門:皋、庫、雉、應、路”,古時王宮的外門。皋﹐通"高"。《詩經.大雅.綿》“乃立皋門,皋門有伉。乃立應門,應門將將。”講述了一個部落搬遷後白手起家,修建王宮的故事,這兩句詩的意思是“於是立起外部的皋門,皋門寬大高亢;於是立起王宮的應門,應門嚴正端莊。因為馬家寨的歷史有記載是從北宋開始,顯然馬家寨村不是古代王城。那麼,為什麼城池設立一個“皋門”?或許曾經供奉一位大神或者先賢什麼的,以示敬仰。

2、皋:水邊的高地。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解釋:此字當訓澤邊地也。從白。白者,日未出時,初生微光也。壙野得日光最早,故從白,從本聲。俗字作臯。這個皋也過於牽強,因為馬家寨從四周地形看村莊整體就是高地,就不在分東西南北了吧

3、桔槔的“槔”:農用工具。是一種原始的汲水工具。商代在農業灌溉方面,開始採用桔槔。據《墨子·備城門》記載,作“頡皋”。是一種利用槓桿原理的取水機械,這種簡易的“桔槔”,白洋澱當地叫“打水斗”,原理和作用與“桔槔”一樣。吊橋的升降和“桔槔”是一個原理。或許馬家寨人把升降吊橋東西叫“槔”。

4、方向說:清代陳正有詩讚東皋雲:“細雨東郊潤落花,田夫攜手話桑麻。高原已足春三澤,雞水新添兩岸沙。嫩草如煙滋灌溉,長虹弄色隱雲霞。載歌喜雨因誰賜,笑指飛鳧入酒家。”東皋春雨所指,就是如今保定市東風公園大石橋東邊往北的土坡上。馬家寨老一輩人稱呼村裡方向還有“東槔(皋)、西槔(皋)等的說法。

5、“閣”讀音為“gǎo”:用作地名時,河北省承德市豐寧滿族自治縣縣政府所在地大閣鎮,讀此音“gǎo”。查閱資料沒有發現在其他地方讀“gǎo”或許專用地名讀音。也許馬家寨地方口語原因,有些字的口語發音不是多一個韻母就是少一個韻母,例如:對父親的弟弟晚輩的稱呼為叔叔,而馬家寨水鄉一帶把叔字發音為“shou”。又如鄉間互借傢什會說:你家鐵杴“你“死”(使)不?你不“死”(使),我就“死死”(使使)。外鄉人總是以此玩笑:你先“死”吧。基於村人的鄉間土語和某物件的方位或作用,判斷“皋(槔)”就是“閣”,把閣字發音為“gǎo”。馬家寨既然有稱“四門寨”,那麼四個門上有一個“閣”也是很正常的,只是發音錯把“閣”讀成“gǎo”罷了,上文所提到的四門四閣四吊橋的“閣”,就是這個“閣(gao)”了。

三、迷霧劉家墳

劉家墳,位於村偏西北的地方,據村內的老人講,劉家墳是一個神祕的地方。傳說很久以前誰家婚喪嫁娶用的傢什兒,只要在辦事的前天晚上,把所需要的什麼桌椅板凳、鍋碗瓢盆等數量用紙寫好明細,壓在劉家墳上的石案上,第二天清早就去用車拉回家用,用完之後再按原數送回即可。後來有人有了貪心,用完之後不原數送回,留在自家用。一次兩次,次數多了,神靈看世人如此貪心,就不在借給人們。 更玄乎劉家墳與明朝大太監劉瑾和“北京人”頭蓋骨化石扯上了關係,多了幾分故事和傳奇。

位於村子偏西北大堤下的劉家墳,傳說是因為明朝大太監劉瑾埋葬在此地,所以叫劉家墳。但是沒有文字記載,只有村內老人代代口口相傳。據《明史-卷304》記載,劉瑾是陝西興平人,本姓談,入宮以後認劉姓太監為乾爹所以改姓劉了。劉瑾禍害天下被冠以謀逆之罪凌遲處死,有誰敢將其從北京弄到和他毫無關係的馬家寨埋葬?著實一個迷。至今村裡部分劉姓老人唸叨,劉瑾是與張閣老(張璁[cōng])下棋賭腦袋,下棋輸了,所以腦袋給了人家,埋葬在劉家墳的劉瑾是塑了一個金的腦袋。還回憶70年前劉家墳有石人石馬和石香爐等。1984年代左右白洋澱處於幹澱的時候,馬家寨人傳言在劉家墳有金光閃耀,引起一幫好事之徒去尋找劉瑾的金腦袋,當然是無果而歸。村裡一旦談論起劉瑾是大奸臣時候,劉姓老人總是以京劇《法門寺》這部戲為其辯護,因為劉瑾在京劇《法門寺》中是紅臉,紅臉在戲曲裡是忠臣,是因為他在這齣戲裡審清了一件冤案,算是辦了件好事。劉家墳到底是不是埋葬劉瑾,村裡劉姓人居多,但是又分大戶劉和小戶劉,小戶劉的老人說他們祖先與劉瑾是親屬,劉家墳裡就是埋葬劉瑾的地方。明史記載,劉瑾所犯的罪是十惡不赦謀朝篡位大罪,死後不可能葬在與本人沒有任何相干的馬家寨地方。是否可能他的家親逃難至此隱姓埋名呢?

"北京人"頭骨化石:2006年秋,有人提供線索稱:抗戰時期的1941年,裝有“北京人”頭骨化石的箱子與美軍的行李一同被埋在河北白洋澱的河邊高崗(劉家墳)。頭蓋骨怎會流落此處?是因為當年的津保(天津-保定)航運白洋澱是必經之地。據當年跑漕運的馬家寨辛景田老人回憶,1941年曾在天津海河邊揀到5個箱子,其中2個箱子無論是大小、質地,還是裡面的物品,都與胡承志裝有北京人頭骨化石驚人的相似。辛老如今已經去世,但是何墨福清楚地記得老人的話:箱子被埋在了白洋澱馬家寨老家的一處河灘上。當年的埋藏地被繪製成圖,依據這幅地圖化石尋找隊歷盡周折,在安新縣的馬家寨劉家墳找到了與圖紙上一樣的地點。中國地球物理所的專家與中國地質大學的師生聯手分別於2006年初冬和2007年春季在劉家墳進行探查,均無功而返。[中央電視臺-走進科學]系列節目:再找丟失的“北京人”之白洋澱探寶介紹了此次在劉家墳尋找"北京人"頭骨化石的經過。又為劉家墳蒙上了一層神祕的面紗。

四、造船史話

白洋澱水域面積達366平方公里,澱邊村及水中村200多個,依水的生產生活,形成做大了以馬家寨為獨特的白洋澱造船業的發展,他們自喻為“水木匠”,亦是中國北方唯一一個世代以造船(排船)為生的專業村。

馬家寨造船工匠們總會用一個傳說印證馬家寨造船業歷史久遠。傳說,很早以前,安新縣城南關有個魁星閣,魁星是天上點定狀元的神仙。魁星閣中魁星手握硃砂筆,正對著馬家寨村的方向,這就預示著馬家寨村要出狀元。但後來有個南方風水師雲遊至此,用手把魁星的筆尖捏扁了,捏扁的筆尖好像一個捻船的鑿子,於是馬家寨村就再也出不了狀元了,卻出了很多造船的“狀元”。據考古發現白洋澱周圍的樑莊磁山文化遺址、留村仰韶文化遺址,及周邊發現的商周、戰國和漢文化遺址,說明早期就有人類在白洋澱活動,白洋澱的先民們至少這個幾個時期已經學會製造獨木舟或木筏類去採摘和捕魚,這些人便是是白洋澱最早的造船工匠。

據史料記載,北宋鹹平二年(999年),何承矩給皇帝的密奏中提到:太宗以來“置砦一十六,鋪百二十五,廷臣十一人,戍卒三千餘,部舟百艘,往來巡警,以屏奸詐”。馬家寨作為宋的水師駐地,如此龐大的水師,肯定會有造船工匠跟隨和留住在馬家寨,這些人是有文字記載的最早造船工匠。馬家寨造船興於北宋,鼎盛於明清時期的津保航運白洋澱是重要的一站,因白洋澱東通渤海(天津),西接保定,北通北京、南達邯鄲的京津冀內陸河運輸網絡重要的支撐點,直到上世紀六十年代徹底斷航,航運促使馬家寨人與造船業結下了不解之緣。

經歷代造船師傅靠自己的聰明才智,形成了獨到的三個絕活,是外人所不及的:一絕是“量材使用”。買樹時一眼就可看出樹的好壞,一看樹葉有無“焦梢”,如有焦梢,樹的根部可能腐空;二看“樹疤”是幹疤還是水疤,幹疤無礙,如是水疤則樹質有毛病;三看樹皮,光潤美觀,樹質就好,如有樹龍(即順樹身凸起的條痕)則有裂縫不可用。用料加工時隨彎就彎取材,絕無浪費。二絕是“甩線一手準”。根據船的部位用材放成曲線,依據所需材料的曲線弧度一甩即成,只有馬家寨工匠有此技術。三絕是“放印子”(即給船打補窟窿)。先將船體上損壞的部分用工具剔掉,洞孔自然成不規則狀態。然後,工匠選一塊合適木料,不量尺寸,單憑目測用斧子砍,而且一砍便成,一放準是嚴絲合縫。

馬家寨工匠製造出了適於本地生產生活的各種船隻,分為“艚”、“畫舫”、“三艙”、“四艙”、“五艙”、 “六艙” “鴨排”、 “鷹排”等多種船隻。清朝乾隆遊頤和園所乘坐的龍舟便是馬家寨工匠所造。馬家寨村男孩大多從14歲起開始學藝,後或在家從事這門技術,或去外地耍手藝。歷史上馬家寨造船藝人遍及北京、天津、唐山、滄州、懷柔、東北、新疆等地,那裡有水有魚就有馬家寨村人。馬家寨人外地捕魚,帶網不帶船,就地排船使用。

馬家寨造船沒有圖紙,也沒有模型參考,全憑老匠人的心傳口授,源遠流長。民國時期,馬家寨就發展有“東興”“永順”“兩益公”等8大造船坊,還有數不清的家庭作坊。抗戰時期,也曾為“三小隊”“雁翎隊”排船,支持抗戰。頤和園昆明湖的“一號舫”,曾是馬家寨匠人為新中國誕生的建造的獻禮作品。1984年,造船匠人們受故宮博物院委託,複製建造了慈禧太后的御舟“安瀾䒄”,從此一發不可收。如今,北京頤和園、北海公園、紫竹院等漂游乾隆的御舟“喜龍舫”“太和舫”“龍舟畫舫”以及全國各大水庫和湖泊裡的大船有上百條,都出自馬家寨工匠之手。吳宇森導演的電影《赤壁》上各式龍船和戰船也是出自馬家寨工匠之手,鳳凰衛視節目《魯豫有約——馬家寨末代的造船工》為題介紹了馬家寨造船的歷史和現實。香港大公報以《馬家寨工匠三絕活》等題目聯繫報道了馬家寨現實與未來。

雄安新區紀事:家是雄安四門寨——小城四吊橋、迷霧劉家墳……

除造船,捻船、晒船、補船、刷油等保養工序也是馬家寨人的一手絕活,有其獨到之處。捻船時反手持鑿,動作諳熟,發出“先搓油、後抹灰、放上麻、向裡塞(sei)”的音調,富於節奏感。這些經驗技藝代代相傳,不斷豐富積累,成為一項寶貴的文化傳統。

新中國成立後,縣政府成立群眾造船社,45名工人均來自馬家寨。1956年造船社與馬家寨村修配廠合併,稱造船社。1958年安新與徐水、容城合併為徐水縣,安新造船社與新安木業社、安新機械廠合併稱徐水縣造船廠。1961年安新恢復安新縣置,人民公社成立後,馬家寨村各生產隊也組織船工造船。

隨著改革開放經濟大潮湧進,年青人嫌棄造船髒累,近6000人村莊如今40歲以下的已經難覓到一個會造船工匠了。馬家寨歷代造船工匠們用一鋸一錛、一斧一鑿創造了歷史,也因時代進步而逐漸退出了歷史的舞臺。2009年,馬家寨的傳統造船技藝列入“河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傳統造船技藝傳承人姜琳祥老師傅在自己工作室建成了展覽室,把各種樣式船做成模型展覽,為馬家寨傳統造船的技藝,世代傳承,揚帆遠航做出自己一份貢獻。

雄安新區紀事:家是雄安四門寨——小城四吊橋、迷霧劉家墳……

本文作者:劉小利,保定作家協會會員,安新作家協會會員。

河北自媒體百佳號 新區白洋澱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雄安新區雄州紀事:沉睡千年的地下軍事奇觀

雄安新區紀事:安新任丘爭白洋澱水,驚動總理!

雄安新區白洋澱竟然是黃河故道:“北播九河”到“逆河入海”之間

雄安新區白洋澱的上將府,豪奢與破敗,你想象不到!

雄安新區第一家西醫院在這了:思羅新安醫院

雄安新區白洋澱:除三害

即將離開雄安新區,由國際莊借調來的幹部這麼說

白洋澱的女人們

雄安新區大王堡:500年老物現身大王鎮

安新“煤”事——今年以及去年

注意,雄安新區白洋澱要補水了!

點右上角關注頭條號“新區白洋澱”帶你走進最真實的河北雄安新區,最真實的華北明珠白洋澱!第一時間瞭解河北雄安新區雄縣、容城縣、安新縣大事小情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