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子倆要從西安走到漢中老家 11歲的娃說很有成就感'

"
"
父子倆要從西安走到漢中老家 11歲的娃說很有成就感

7月23日,是47歲的付春生和11歲的兒子小雨徒步去往漢中的第三天,他們帶著溼毛巾,揹著行李,在陽光下行走,每天30多公里。付春生說,這次徒步已計劃良久,“為了鍛鍊兒子身體,磨練兒子意志。”

沿著107省道走

晚上住農家樂或帳篷

付春生是西北政法大學的一名老師,老家在漢中市。“我一直想帶著兒子徒步回漢中一次,想體驗一次這樣的過程,鍛鍊身體,磨練一下他的意志。”付春生說,為這次徒步已經準備了一年多,“每個週六都會帶著兒子去跑步,所以我想娃應該能承受。”

7月20日清晨6時,付春生父子倆從西安出發,與他們同行的還有西北政法大學在校大學生蔡軼倫和畢業生白嬌月。“我們一般是早上五六點出發,快到中午會找地方休息,避過日頭最大的時間段,下午5點再出發,走到晚上9點。”付春生說,20日晚上住在太平峪附近的一個農家樂裡,21日晚上住在周至縣的一家酒店,22日晚上在周至縣翠峰鎮一個村子的活動廣場落腳,睡在帳篷裡,吃自帶的乾糧,“一直沿著107省道走。”

他們原計劃7月29日到漢中市,“但到了寶雞太白縣青峰峽附近,打算走走停停,欣賞一下風景,所以到漢中市應該31日了。”付春生說。

"
父子倆要從西安走到漢中老家 11歲的娃說很有成就感

7月23日,是47歲的付春生和11歲的兒子小雨徒步去往漢中的第三天,他們帶著溼毛巾,揹著行李,在陽光下行走,每天30多公里。付春生說,這次徒步已計劃良久,“為了鍛鍊兒子身體,磨練兒子意志。”

沿著107省道走

晚上住農家樂或帳篷

付春生是西北政法大學的一名老師,老家在漢中市。“我一直想帶著兒子徒步回漢中一次,想體驗一次這樣的過程,鍛鍊身體,磨練一下他的意志。”付春生說,為這次徒步已經準備了一年多,“每個週六都會帶著兒子去跑步,所以我想娃應該能承受。”

7月20日清晨6時,付春生父子倆從西安出發,與他們同行的還有西北政法大學在校大學生蔡軼倫和畢業生白嬌月。“我們一般是早上五六點出發,快到中午會找地方休息,避過日頭最大的時間段,下午5點再出發,走到晚上9點。”付春生說,20日晚上住在太平峪附近的一個農家樂裡,21日晚上住在周至縣的一家酒店,22日晚上在周至縣翠峰鎮一個村子的活動廣場落腳,睡在帳篷裡,吃自帶的乾糧,“一直沿著107省道走。”

他們原計劃7月29日到漢中市,“但到了寶雞太白縣青峰峽附近,打算走走停停,欣賞一下風景,所以到漢中市應該31日了。”付春生說。

父子倆要從西安走到漢中老家 11歲的娃說很有成就感

爸爸朋友圈發日誌:晚上看見了久違的星空

付春生在朋友圈裡用日誌的形式記錄了每天的徒步情況,發佈日誌的同時,還發布了每天的徒步量截圖及沿途拍的照片。

7月20日 52170步 36.15公里

第一天實驗著走,雖然沒完成預訂目標40公里,只走了36公里,但大家狀態還不錯。此時夜幕降臨,涼風習習,很是舒服,明早五點繼續。

今天天空雲彩不多,希望晚上能看見久違的星空。

7月21日 54401步 38.11公里

走回老家——第二天

今天新的夥伴加入,原計劃40公里,氣溫還是有點高,沒能完成,差近5公里到樓觀鎮。

不過夥伴們狀態還不錯,今天在金鳳村紮營,明早五點繼續。

7月22日 31199步 34.06公里

"
父子倆要從西安走到漢中老家 11歲的娃說很有成就感

7月23日,是47歲的付春生和11歲的兒子小雨徒步去往漢中的第三天,他們帶著溼毛巾,揹著行李,在陽光下行走,每天30多公里。付春生說,這次徒步已計劃良久,“為了鍛鍊兒子身體,磨練兒子意志。”

沿著107省道走

晚上住農家樂或帳篷

付春生是西北政法大學的一名老師,老家在漢中市。“我一直想帶著兒子徒步回漢中一次,想體驗一次這樣的過程,鍛鍊身體,磨練一下他的意志。”付春生說,為這次徒步已經準備了一年多,“每個週六都會帶著兒子去跑步,所以我想娃應該能承受。”

7月20日清晨6時,付春生父子倆從西安出發,與他們同行的還有西北政法大學在校大學生蔡軼倫和畢業生白嬌月。“我們一般是早上五六點出發,快到中午會找地方休息,避過日頭最大的時間段,下午5點再出發,走到晚上9點。”付春生說,20日晚上住在太平峪附近的一個農家樂裡,21日晚上住在周至縣的一家酒店,22日晚上在周至縣翠峰鎮一個村子的活動廣場落腳,睡在帳篷裡,吃自帶的乾糧,“一直沿著107省道走。”

他們原計劃7月29日到漢中市,“但到了寶雞太白縣青峰峽附近,打算走走停停,欣賞一下風景,所以到漢中市應該31日了。”付春生說。

父子倆要從西安走到漢中老家 11歲的娃說很有成就感

爸爸朋友圈發日誌:晚上看見了久違的星空

付春生在朋友圈裡用日誌的形式記錄了每天的徒步情況,發佈日誌的同時,還發布了每天的徒步量截圖及沿途拍的照片。

7月20日 52170步 36.15公里

第一天實驗著走,雖然沒完成預訂目標40公里,只走了36公里,但大家狀態還不錯。此時夜幕降臨,涼風習習,很是舒服,明早五點繼續。

今天天空雲彩不多,希望晚上能看見久違的星空。

7月21日 54401步 38.11公里

走回老家——第二天

今天新的夥伴加入,原計劃40公里,氣溫還是有點高,沒能完成,差近5公里到樓觀鎮。

不過夥伴們狀態還不錯,今天在金鳳村紮營,明早五點繼續。

7月22日 31199步 34.06公里

父子倆要從西安走到漢中老家 11歲的娃說很有成就感

走回老家——第三天

昨天剛到住宿點,大雨接著就來了,很擔心今天不能按期前進,八點雨下小了,我們馬上出發。

中午又有朋友來看望我們,午飯後稍作休整就又出發了,雨越來越小,到了傍晚看到了很棒的晚霞。

今天住在翠峰鎮一個村的文化活動站,小朋友心心念的帳篷終於發揮了作用。

特別棒的是,滿天飛繁星,小朋友特別興奮。馬上零點了,我們再看會星星就要睡了。

孩子稱很有成就感

徒步過程中的喜悅大於累

7月23日中午,一行人在寶雞眉縣橫渠鎮的一家生態農莊吃飯休息。“沿途遇到的老鄉都特別善良,22日晚上我們睡帳篷,一位60多歲的老太太帶著我們去村子裡買了一個西瓜。”付春生說,這次徒步旅行不僅看到了在城市裡看不到的自然美景,磨練了大家堅持到底的意志,還加深了父子之間的感情,“平時我忙工作,兒子忙學習,在一起相處的時間並不多,這次一起出來,同甘共苦,父子感情越來越深。”

小雨告訴華商報記者:“這次徒步旅行很有意義,能看到平常不容易看到的風景,有晚霞、星星。晚上住帳篷很新鮮。很有成就感,雖然很累,但徒步過程中的喜悅大於累。”

對於父子此行,小雨的媽媽蒿女士也很支持。“我工作走不開,得到這週週末才能與他們會合。這件事我們計劃很久了,之前覺得娃小,上了六年級又忙,所以覺得這個暑假是最好的時機,為了這次徒步,娃他爸帶著娃每週六跑步,已經有一年多了,每次跑6公里以上。”44歲的蒿女士說,“我和娃他爸年齡也大了,這樣的徒步對我們也是挑戰,年齡再大就陪不了孩子完成這個計劃了,徒步過程中,孩子的意志、溝通能力、生存能力,都會得到鍛鍊。”

"
父子倆要從西安走到漢中老家 11歲的娃說很有成就感

7月23日,是47歲的付春生和11歲的兒子小雨徒步去往漢中的第三天,他們帶著溼毛巾,揹著行李,在陽光下行走,每天30多公里。付春生說,這次徒步已計劃良久,“為了鍛鍊兒子身體,磨練兒子意志。”

沿著107省道走

晚上住農家樂或帳篷

付春生是西北政法大學的一名老師,老家在漢中市。“我一直想帶著兒子徒步回漢中一次,想體驗一次這樣的過程,鍛鍊身體,磨練一下他的意志。”付春生說,為這次徒步已經準備了一年多,“每個週六都會帶著兒子去跑步,所以我想娃應該能承受。”

7月20日清晨6時,付春生父子倆從西安出發,與他們同行的還有西北政法大學在校大學生蔡軼倫和畢業生白嬌月。“我們一般是早上五六點出發,快到中午會找地方休息,避過日頭最大的時間段,下午5點再出發,走到晚上9點。”付春生說,20日晚上住在太平峪附近的一個農家樂裡,21日晚上住在周至縣的一家酒店,22日晚上在周至縣翠峰鎮一個村子的活動廣場落腳,睡在帳篷裡,吃自帶的乾糧,“一直沿著107省道走。”

他們原計劃7月29日到漢中市,“但到了寶雞太白縣青峰峽附近,打算走走停停,欣賞一下風景,所以到漢中市應該31日了。”付春生說。

父子倆要從西安走到漢中老家 11歲的娃說很有成就感

爸爸朋友圈發日誌:晚上看見了久違的星空

付春生在朋友圈裡用日誌的形式記錄了每天的徒步情況,發佈日誌的同時,還發布了每天的徒步量截圖及沿途拍的照片。

7月20日 52170步 36.15公里

第一天實驗著走,雖然沒完成預訂目標40公里,只走了36公里,但大家狀態還不錯。此時夜幕降臨,涼風習習,很是舒服,明早五點繼續。

今天天空雲彩不多,希望晚上能看見久違的星空。

7月21日 54401步 38.11公里

走回老家——第二天

今天新的夥伴加入,原計劃40公里,氣溫還是有點高,沒能完成,差近5公里到樓觀鎮。

不過夥伴們狀態還不錯,今天在金鳳村紮營,明早五點繼續。

7月22日 31199步 34.06公里

父子倆要從西安走到漢中老家 11歲的娃說很有成就感

走回老家——第三天

昨天剛到住宿點,大雨接著就來了,很擔心今天不能按期前進,八點雨下小了,我們馬上出發。

中午又有朋友來看望我們,午飯後稍作休整就又出發了,雨越來越小,到了傍晚看到了很棒的晚霞。

今天住在翠峰鎮一個村的文化活動站,小朋友心心念的帳篷終於發揮了作用。

特別棒的是,滿天飛繁星,小朋友特別興奮。馬上零點了,我們再看會星星就要睡了。

孩子稱很有成就感

徒步過程中的喜悅大於累

7月23日中午,一行人在寶雞眉縣橫渠鎮的一家生態農莊吃飯休息。“沿途遇到的老鄉都特別善良,22日晚上我們睡帳篷,一位60多歲的老太太帶著我們去村子裡買了一個西瓜。”付春生說,這次徒步旅行不僅看到了在城市裡看不到的自然美景,磨練了大家堅持到底的意志,還加深了父子之間的感情,“平時我忙工作,兒子忙學習,在一起相處的時間並不多,這次一起出來,同甘共苦,父子感情越來越深。”

小雨告訴華商報記者:“這次徒步旅行很有意義,能看到平常不容易看到的風景,有晚霞、星星。晚上住帳篷很新鮮。很有成就感,雖然很累,但徒步過程中的喜悅大於累。”

對於父子此行,小雨的媽媽蒿女士也很支持。“我工作走不開,得到這週週末才能與他們會合。這件事我們計劃很久了,之前覺得娃小,上了六年級又忙,所以覺得這個暑假是最好的時機,為了這次徒步,娃他爸帶著娃每週六跑步,已經有一年多了,每次跑6公里以上。”44歲的蒿女士說,“我和娃他爸年齡也大了,這樣的徒步對我們也是挑戰,年齡再大就陪不了孩子完成這個計劃了,徒步過程中,孩子的意志、溝通能力、生存能力,都會得到鍛鍊。”

父子倆要從西安走到漢中老家 11歲的娃說很有成就感

同行者:鍛鍊了堅持下去的意志

與付春生父子同行的白嬌月用視頻、照片記錄了徒步過程。22歲的她今年剛從西北政法大學新聞傳播學院畢業,“我正在複習考研,這次一起徒步,也是為了鍛鍊身體,磨練意志。每天走八九個小時,腿很疼,很辛苦。”7月23日,白嬌月說,她相信這次經歷對她考研幫助很大,“鍛鍊了堅持下去的意志。”

白嬌月說:“現在的小孩很少有這樣鍛鍊的機會,也很少走入大自然,這次徒步旅行對小雨學習、生活都很有教育意義,以後會遇到各種各樣的難題,但想起這個,連這麼大的太陽都能熬得住,就會覺得沒有啥過不去的。”

這次徒步還吸引了另外兩人加入——小雨的同班同學、10歲的周泠萱和她的媽媽崔女士。“我們21日加入的,剛走了一下午,娃發燒了,然後休整,娃身體狀況好了後才再與大家會合。”崔女士說,“半年前知道小雨的徒步計劃後,女兒每週末也跟著小雨爸爸跑步,為徒步打基礎。這是一個鍛鍊身體的好時機,磨練意志,兩個孩子一路上也可以相互鼓勵。”(華商網)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