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中華者,雖遠必誅”是誰說的,原話的完整版更霸氣,差點讓鑿壁偷光的匡衡給害了

漢元帝 山水湖畔 2017-08-03

吳京的戰狼中有一句話:“犯中華者,雖遠必誅”點燃了無數人的愛國激情。其實這句名言,已經流傳了兩千年了。公元前36年,與漢朝為敵的北匈奴的勢力正在逐步滲透西域。當時的陳湯是西域都護府副都尉,深感於北匈奴日益嚴重的威脅,決定主動出擊。陳湯說服了說服了都尉甘延壽,這倆人發佈矯詔,假傳漢元帝聖旨,率領西域諸國軍隊和漢朝的屯田兵共4萬餘人,翻越蔥嶺,兵臨郅支城(北匈奴郅支單于所建的城池),經過激戰,漢軍攻破城池,北匈奴單于傷重而死。

“犯中華者,雖遠必誅”是誰說的,原話的完整版更霸氣,差點讓鑿壁偷光的匡衡給害了

值得一提的是在漢軍破城的時候,西域康居國的一萬多名騎兵到達戰場外圍,他們的目的是救援北匈奴,見漢軍兵威正盛愣是沒敢出兵,觀看了一陣就退兵了。

陳湯和甘延壽倆人立下如此大功,理應得到封賞,這倆人也是這麼想的,結果捷報和北匈奴單于的腦袋都遞上去了,等來的卻是被捕下獄,原來倆人雖然立了大功,但是也犯了大罪——矯昭。石顯、匡衡(就是那個鑿壁偷光的)向漢元帝說,甘延壽、陳湯矯昭而取得的戰功,這個頭不能開,否則每個將領都會效仿,會給國家帶來災難。漢元帝雖然認可倆人功勞,但難以違背匡衡、石顯的意見,所以此事很長一段時間沒有決定。

“犯中華者,雖遠必誅”是誰說的,原話的完整版更霸氣,差點讓鑿壁偷光的匡衡給害了

這個時候的陳湯也是拼了,為了鳴冤上了一封著名的奏摺:“臣聞天下之大義,當混為一。匈奴呼韓邪單于已稱北藩,唯郅支單于叛逆,未伏其辜,大夏之西,以為強漢不能臣也。郅支單于慘毒行於民,大惡逼於天。臣延壽、臣湯將義兵,行天誅,賴陛下神靈,陰陽並應,陷陣克敵,斬郅支首及名王以下。宜懸頭槁於蠻夷邸間,以示萬里,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

“犯中華者,雖遠必誅”是誰說的,原話的完整版更霸氣,差點讓鑿壁偷光的匡衡給害了

西域都護府遺址

這份奏摺寫的非常有血性,不用翻譯應該都能看懂,特別是最後一句話,一直傳頌千年。漢元帝看了奏摺大為感動和震撼,再加上其他大臣的求情,漢元帝下令特赦了陳湯和甘廷壽,本來漢元帝還要封賞兩人食戶千邑,因為匡衡的反對,只封了兩人食戶三百邑。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