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建設國家,韓國派了大量勞工去德國做底層工作

韓國 朴正熙 軍事歷史 經濟 非洲 以史為鏡的背後 2018-12-15

說起勞工,我們一般都會想到我國現在派好多勞工在中東或者非洲支援當地的建設。不過做的也並不都是苦力,好多都是技術人員。還有就是一戰的時候我們對同盟國宣戰沒有派軍隊,而是派了幾十萬的勞工。在協約國工廠裡面做苦工,後者在戰場上挖戰壕或者救治傷員。可以說下場非常的慘。當然之所以出現這種事情是因為我們國家當時國力比較弱小,沒有辦法。不過出現這種事情的也並不是我們一個國家,上個世紀韓國也同樣做過這些事。

為了建設國家,韓國派了大量勞工去德國做底層工作

我們印象中的韓國目前是一個發達國家,在電子業、造船業都是世界領先的,而且這個國家非常的有錢。但是半個世紀前的韓國和現在的韓國完全不一樣。當時韓國經歷過朝鮮戰爭,什麼都沒有。整個國家需要建設,但是沒有資金。所以只能出口勞工。

朝鮮戰爭結束之後韓國需要發展經濟。我們知道現在社會想要發展最好的辦法就是找人援助。當時美國對韓國不是很重視,所以韓國只能想其他的辦法。當時韓國勞動力整體素質比較高,大學生和高高中生達到了多數。不過社會的就業崗位比較少,大量的人員失業。這個時候,韓國想要爭取德國的援助,不過德國答應援助,但是有條件。德國在60年代出現了勞工荒。而且由於冷戰加劇,東德中斷向西德派遣勞動力。為解燃眉之急,西德政府出臺“短期訪問勞動者”制度,尋求引進海外勞動力。這個時候韓國找上來了,德國同意借錢給韓國,不過前提是你們必須要給我們勞動力。人不是白用的,我們會給你錢。而且給的可都是外匯,為韓國的發展會有巨大的用處。所以不韓國答應了。

為了建設國家,韓國派了大量勞工去德國做底層工作

有時候真的很佩服韓國人民的愛國熱情。韓國可以說派出了大量的勞動力到西德。可以說這些人為了生活,也可以說是為了愛國。但是愛國的熱情遠遠大於生存的需要。1962年5月24日,位於紐倫堡的一家西德公司首先向韓國提出僱傭500-1000名礦工的申請。之後德國公司源源不斷地問韓國要勞動力。韓國前前後後派的勞動力有幾十萬人次,這些人為韓國的經濟做出了很大的貢獻。據統計,1965-1967年勞務外匯收入分別佔韓國外貿額的1.6%、1.9%和1.8%。1978年,最後一批78名韓國護士離開西德,韓國外派護士的歷史宣告結束。

為了建設國家,韓國派了大量勞工去德國做底層工作

在韓國的勞工男的大多數都是曠工。當年的德國礦業不是現在這麼發達,危險係數是非常的高。而且長時間都是在陰暗潮溼的環境下工作對身體極為不好。女的一般都是做的護士。乾的都是最髒最亂的活。這些人的生活環境可以說非常的差。1964年底,韓國總統朴正熙與夫人陸英修訪問西德,他們特意去魯爾煤礦看望韓國礦工和護士,大家齊聲唱起韓國國歌。朴正熙動情地流下熱淚,他向在場的同胞說:“諸位礦工和護士,你們為了家人,遠離故鄉和祖國來到西德,心裡肯定充滿著痛苦和孤獨,但家人和國家都為你們感到自豪……”

雖然我們對韓國這個國家沒有太多的好感,但是對於這些人的愛國熱情是可敬的。這種熱情也值得我們學習。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