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德”已具備戰力,中國下一步該如何應對?

韓國 武器 美國 薩德侯爵 百萬莊通訊社 2017-05-03

“薩德”已具備戰力,中國下一步該如何應對?

中俄為確保自己的戰略威懾力不打折,必然要‘鍛造更銳利的矛’以刺穿美國的盾牌牆。作為美國盾牌牆上一環的韓國顯然不再是無辜的,而是一個潛在的合理目標。

過去一週,“薩德”系統在韓國又掀起了不小的波瀾:

“薩德”已具備戰力,中國下一步該如何應對?

4月26日,韓國星州高爾夫球場部署的美國導彈防禦系統“薩德”。(美聯社)

先是美韓密切合作,在26日深夜將“薩德”反導系統全部設備從暫存的烏山基地火速運進了星州的指定位置,激起了韓國民眾的強烈抗議;

“薩德”已具備戰力,中國下一步該如何應對?

▲隨後兩天,為了部署費用的問題,美韓又開啟了互懟模式,特朗普要求韓國為這套反導系統支付10億美元,而韓國方面嚴詞拒絕。

雖然風波不斷,但讓人鬧心的是,“薩德”系統已經妥妥地完成了部署,用美國駐韓美軍代表羅布·曼寧的話說,就是能夠“攔截朝鮮導彈並保護韓國”。

目前離韓國大選只有一週時間了,加速部署“薩德”一方面是為了防止因政府更迭而導致原定計劃流產,另一方面也看得出,對於部署“薩德”,美國比韓國更加急不可耐。

美國的“觸角”

原本這套反導系統是以防禦朝鮮的導彈威脅為名引進的,但是從剛公佈部署地點起,外界就發現它的防禦範圍甚至都不能覆蓋首爾的大部分地區,而其雷達卻可以窺視中俄境內的彈道導彈活動。所以本質上,它就是美國的全球反導系統伸入東北亞的一個觸角。

早在上個世紀80年代中期,里根政府提出的“星球大戰(SDI)”計劃主要就是考慮採取各種手段攔截來襲的彈道導彈。後來歷經克林頓和小布什政府的調整,最後形成了導彈防禦計劃(BMD)。

這個計劃雖然從“星球大戰(SDI)”計劃中諸多花哨而不現實的攔截手段收縮為只使用攔截彈摧毀來襲導彈這一種手段,但它的覆蓋範圍更廣,遠遠超出了美國的本土防禦,還要為美國的海外軍事基地以及盟友提供全方位的導彈防禦。

“薩德”已具備戰力,中國下一步該如何應對?

美國導彈防禦計劃示意圖。

導彈防禦計劃包括了助推段防禦系統(尚未實現)、中段防禦系統和末段防禦系統,可部署在陸基、海基、空基甚至天基平臺上,以碰撞殺傷的方式對付敵方射來的短程、中程和遠程彈道導彈。

“薩德”系統正是其中負責末段防禦的陸基一環,它的雷達可以依靠數據鏈和戰術網絡系統直接向美軍全球反導系統分享相關數據。

根據韓國部署的這套系統中雷達的探測距離和所處的地理位置進行推算,一旦出現中俄與美國進行戰略攤牌的時刻,飛越北極上空射向美國的洲際彈道導彈將有很大一段飛行軌跡能夠被其所監控,大約能為美國贏得15分鐘左右的預警時間。

韓國更安全了?

“星球大戰”計劃目的在於打破美蘇互相保持的“恐怖平衡”,為美國建立一個絕對安全的戰略環境,導彈防禦計劃也擔負著同樣的任務。

但從中俄的角度看來,這個計劃就是為了削弱己方對美威懾能力而生的,而美國在韓國部署這樣一套系統就好像古代戰場上一堵盾牌牆正在逐步逼近。

盾牌牆雖然不會直接造成殺傷,但它也掩護了後面隨時可能刺出的長矛,所以對中俄來說“反對”既是一種政治態度,也必須落實在行動中。中國軍方的發言人說的“部署薩德不會讓韓國更安全”,“中國軍隊反對薩德不是說說而已”也正是由此而發。

“薩德”已具備戰力,中國下一步該如何應對?

韓國之所以部署一個對於自己用處有限卻得罪中俄的“薩德”目的在於通過這種手段緊密美韓軍事同盟,以此對抗朝鮮可能的威脅。但考慮到未來美國畢竟和中俄之間存在著“攤牌”的可能性,未來中俄為了確保自己的戰略威懾力不打折,必然要“鍛造更銳利的矛”以刺穿美國的盾牌牆,作為美國盾牌牆上的一環的韓國顯然不再是無辜的,而是一個潛在的合理目標。

也就是說,“薩德”入韓後,韓國已不僅僅是朝鮮的直接目標,還可能成為中俄的潛在目標。

機關算盡後,韓國真的覺得自己更安全了?

如何反制?

眼看“薩德”入韓,並已具備了作戰能力,中國當然不能坐以待斃。

中俄聯手是必然的選擇。4月26日,也就是“薩德”系統被部署至星州高爾夫球場當天,中俄兩軍在莫斯科舉行第三次反導磋商。雙方表示,今年將在反導系統方面進行聯合演練,將採取進一步措施應對“薩德”,維護中俄安全利益和地區戰略和平。

“薩德”已具備戰力,中國下一步該如何應對?

中國自主研發的地空導彈防禦系統。

在韓國擔憂的經貿方面,雖然基於WTO和中韓自貿協定等國際條約,中國在某些方面手段受限,但一些“非關稅貿易壁壘”也不是不可以考慮。特別是當前,中國製造業正在從低端向中高端邁進,與韓國的產業同質化逐漸增強,中國完全可以採取精細化方式對部分韓國企業做有區別的對待,而對於直接造成損害的違規企業和個人有必要進行“懲戒”。

在國家利益問題上不能只算“經濟賬”不算“政治賬”,既然損害了中國的利益,就必須為此付出代價。

“薩德”已具備戰力,中國下一步該如何應對?

撰稿 / 千里巖

圖片 / 網絡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