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在嫌棄海鮮太貴?白菜價的海鮮,吃到撐'

"

在這悶熱的八月裡,有一種海鮮大量上市,不但一斤只要七八塊錢,而且可以吃得"噫然大塊吹"的那種酐暢淋漓感,說到這,是不是有朋友是不是會問,現在還有那麼便宜的海鮮嗎?答案是肯定的,接下來就來請出我們今天的主角——蝦潺。

"

在這悶熱的八月裡,有一種海鮮大量上市,不但一斤只要七八塊錢,而且可以吃得"噫然大塊吹"的那種酐暢淋漓感,說到這,是不是有朋友是不是會問,現在還有那麼便宜的海鮮嗎?答案是肯定的,接下來就來請出我們今天的主角——蝦潺。

還在嫌棄海鮮太貴?白菜價的海鮮,吃到撐

當然,如果你單憑蝦潺的價格,就覺得它是登不上大雅之堂的下賤之物,那麼你可就小瞧它了。清朝詩人戴文俊有詩中寫道——公婆船小慣迎潮,相守孤篷暮復朝。喜煞龍頭魚罷貢,海天如鏡中蚶苗。說明了,當時蝦潺可是進貢皇宮的貢品呢。

"

在這悶熱的八月裡,有一種海鮮大量上市,不但一斤只要七八塊錢,而且可以吃得"噫然大塊吹"的那種酐暢淋漓感,說到這,是不是有朋友是不是會問,現在還有那麼便宜的海鮮嗎?答案是肯定的,接下來就來請出我們今天的主角——蝦潺。

還在嫌棄海鮮太貴?白菜價的海鮮,吃到撐

當然,如果你單憑蝦潺的價格,就覺得它是登不上大雅之堂的下賤之物,那麼你可就小瞧它了。清朝詩人戴文俊有詩中寫道——公婆船小慣迎潮,相守孤篷暮復朝。喜煞龍頭魚罷貢,海天如鏡中蚶苗。說明了,當時蝦潺可是進貢皇宮的貢品呢。

還在嫌棄海鮮太貴?白菜價的海鮮,吃到撐

還記得有一年去舟山玩,在吃大排檔的時候,聽見老闆向一桌北方食客介紹菜的時候提到了"東海小白龍,12元一條。"那些北方食客一聽這名字這麼霸氣,這價格又不貴,就立馬要了20條。我當時還小,一聽到東海小白龍,也向爸媽吵著要吃,隨後,爸爸就對老闆說,我們這要加個紅燒蝦潺。

"

在這悶熱的八月裡,有一種海鮮大量上市,不但一斤只要七八塊錢,而且可以吃得"噫然大塊吹"的那種酐暢淋漓感,說到這,是不是有朋友是不是會問,現在還有那麼便宜的海鮮嗎?答案是肯定的,接下來就來請出我們今天的主角——蝦潺。

還在嫌棄海鮮太貴?白菜價的海鮮,吃到撐

當然,如果你單憑蝦潺的價格,就覺得它是登不上大雅之堂的下賤之物,那麼你可就小瞧它了。清朝詩人戴文俊有詩中寫道——公婆船小慣迎潮,相守孤篷暮復朝。喜煞龍頭魚罷貢,海天如鏡中蚶苗。說明了,當時蝦潺可是進貢皇宮的貢品呢。

還在嫌棄海鮮太貴?白菜價的海鮮,吃到撐

還記得有一年去舟山玩,在吃大排檔的時候,聽見老闆向一桌北方食客介紹菜的時候提到了"東海小白龍,12元一條。"那些北方食客一聽這名字這麼霸氣,這價格又不貴,就立馬要了20條。我當時還小,一聽到東海小白龍,也向爸媽吵著要吃,隨後,爸爸就對老闆說,我們這要加個紅燒蝦潺。

還在嫌棄海鮮太貴?白菜價的海鮮,吃到撐

我一聽,急忙說:"小白龍,我要的是小白龍。"媽媽輕聲和我解釋道:"東海小白龍其實就是蝦潺的別稱,只不過是個噱頭,名字好聽了,價格就跟著上去了,忽悠那些北方人呢。"剛剛還在我腦海裡浮現的高大上的畫面,瞬間就破滅了。

"

在這悶熱的八月裡,有一種海鮮大量上市,不但一斤只要七八塊錢,而且可以吃得"噫然大塊吹"的那種酐暢淋漓感,說到這,是不是有朋友是不是會問,現在還有那麼便宜的海鮮嗎?答案是肯定的,接下來就來請出我們今天的主角——蝦潺。

還在嫌棄海鮮太貴?白菜價的海鮮,吃到撐

當然,如果你單憑蝦潺的價格,就覺得它是登不上大雅之堂的下賤之物,那麼你可就小瞧它了。清朝詩人戴文俊有詩中寫道——公婆船小慣迎潮,相守孤篷暮復朝。喜煞龍頭魚罷貢,海天如鏡中蚶苗。說明了,當時蝦潺可是進貢皇宮的貢品呢。

還在嫌棄海鮮太貴?白菜價的海鮮,吃到撐

還記得有一年去舟山玩,在吃大排檔的時候,聽見老闆向一桌北方食客介紹菜的時候提到了"東海小白龍,12元一條。"那些北方食客一聽這名字這麼霸氣,這價格又不貴,就立馬要了20條。我當時還小,一聽到東海小白龍,也向爸媽吵著要吃,隨後,爸爸就對老闆說,我們這要加個紅燒蝦潺。

還在嫌棄海鮮太貴?白菜價的海鮮,吃到撐

我一聽,急忙說:"小白龍,我要的是小白龍。"媽媽輕聲和我解釋道:"東海小白龍其實就是蝦潺的別稱,只不過是個噱頭,名字好聽了,價格就跟著上去了,忽悠那些北方人呢。"剛剛還在我腦海裡浮現的高大上的畫面,瞬間就破滅了。

還在嫌棄海鮮太貴?白菜價的海鮮,吃到撐

"

在這悶熱的八月裡,有一種海鮮大量上市,不但一斤只要七八塊錢,而且可以吃得"噫然大塊吹"的那種酐暢淋漓感,說到這,是不是有朋友是不是會問,現在還有那麼便宜的海鮮嗎?答案是肯定的,接下來就來請出我們今天的主角——蝦潺。

還在嫌棄海鮮太貴?白菜價的海鮮,吃到撐

當然,如果你單憑蝦潺的價格,就覺得它是登不上大雅之堂的下賤之物,那麼你可就小瞧它了。清朝詩人戴文俊有詩中寫道——公婆船小慣迎潮,相守孤篷暮復朝。喜煞龍頭魚罷貢,海天如鏡中蚶苗。說明了,當時蝦潺可是進貢皇宮的貢品呢。

還在嫌棄海鮮太貴?白菜價的海鮮,吃到撐

還記得有一年去舟山玩,在吃大排檔的時候,聽見老闆向一桌北方食客介紹菜的時候提到了"東海小白龍,12元一條。"那些北方食客一聽這名字這麼霸氣,這價格又不貴,就立馬要了20條。我當時還小,一聽到東海小白龍,也向爸媽吵著要吃,隨後,爸爸就對老闆說,我們這要加個紅燒蝦潺。

還在嫌棄海鮮太貴?白菜價的海鮮,吃到撐

我一聽,急忙說:"小白龍,我要的是小白龍。"媽媽輕聲和我解釋道:"東海小白龍其實就是蝦潺的別稱,只不過是個噱頭,名字好聽了,價格就跟著上去了,忽悠那些北方人呢。"剛剛還在我腦海裡浮現的高大上的畫面,瞬間就破滅了。

還在嫌棄海鮮太貴?白菜價的海鮮,吃到撐

還在嫌棄海鮮太貴?白菜價的海鮮,吃到撐

後來爸爸還告訴我,蝦潺的別稱還有很多,像水潺、龍頭魚、豆腐魚等。傳說,蝦潺以前還叫做水定,它雖然外表不美,但是卻有一副好心腸。有次龍王下令讓各種魚類捐出一根自己的骨頭給鰳魚,水定就把自己身上唯一的一根硬骨頭捐了出去,一下子就癱倒在龍宮門口。龍王問清緣由,便賜予水定一個龍頭,並命其他魚類見到水定就要像見到龍王一樣恭敬。

"

在這悶熱的八月裡,有一種海鮮大量上市,不但一斤只要七八塊錢,而且可以吃得"噫然大塊吹"的那種酐暢淋漓感,說到這,是不是有朋友是不是會問,現在還有那麼便宜的海鮮嗎?答案是肯定的,接下來就來請出我們今天的主角——蝦潺。

還在嫌棄海鮮太貴?白菜價的海鮮,吃到撐

當然,如果你單憑蝦潺的價格,就覺得它是登不上大雅之堂的下賤之物,那麼你可就小瞧它了。清朝詩人戴文俊有詩中寫道——公婆船小慣迎潮,相守孤篷暮復朝。喜煞龍頭魚罷貢,海天如鏡中蚶苗。說明了,當時蝦潺可是進貢皇宮的貢品呢。

還在嫌棄海鮮太貴?白菜價的海鮮,吃到撐

還記得有一年去舟山玩,在吃大排檔的時候,聽見老闆向一桌北方食客介紹菜的時候提到了"東海小白龍,12元一條。"那些北方食客一聽這名字這麼霸氣,這價格又不貴,就立馬要了20條。我當時還小,一聽到東海小白龍,也向爸媽吵著要吃,隨後,爸爸就對老闆說,我們這要加個紅燒蝦潺。

還在嫌棄海鮮太貴?白菜價的海鮮,吃到撐

我一聽,急忙說:"小白龍,我要的是小白龍。"媽媽輕聲和我解釋道:"東海小白龍其實就是蝦潺的別稱,只不過是個噱頭,名字好聽了,價格就跟著上去了,忽悠那些北方人呢。"剛剛還在我腦海裡浮現的高大上的畫面,瞬間就破滅了。

還在嫌棄海鮮太貴?白菜價的海鮮,吃到撐

還在嫌棄海鮮太貴?白菜價的海鮮,吃到撐

後來爸爸還告訴我,蝦潺的別稱還有很多,像水潺、龍頭魚、豆腐魚等。傳說,蝦潺以前還叫做水定,它雖然外表不美,但是卻有一副好心腸。有次龍王下令讓各種魚類捐出一根自己的骨頭給鰳魚,水定就把自己身上唯一的一根硬骨頭捐了出去,一下子就癱倒在龍宮門口。龍王問清緣由,便賜予水定一個龍頭,並命其他魚類見到水定就要像見到龍王一樣恭敬。

還在嫌棄海鮮太貴?白菜價的海鮮,吃到撐

水定這才有瞭如今的模樣,因此也被稱為龍頭魚。

雖然我是個土生土長的沿海城市的娃,但小時候,吃魚總會被魚刺卡住,因此,最喜歡吃的便是蝦潺,雖然它是一種很常見又是個白菜價的海鮮,卻有著其他海鮮無法比擬的口感。全身沒有一根硬刺,既沒有鱗甲護身,也沒有螯足自衛,胖嘟嘟的肉就和豆腐般白嫩細軟,但豆腐卻沒有蝦潺的鮮美。

"

在這悶熱的八月裡,有一種海鮮大量上市,不但一斤只要七八塊錢,而且可以吃得"噫然大塊吹"的那種酐暢淋漓感,說到這,是不是有朋友是不是會問,現在還有那麼便宜的海鮮嗎?答案是肯定的,接下來就來請出我們今天的主角——蝦潺。

還在嫌棄海鮮太貴?白菜價的海鮮,吃到撐

當然,如果你單憑蝦潺的價格,就覺得它是登不上大雅之堂的下賤之物,那麼你可就小瞧它了。清朝詩人戴文俊有詩中寫道——公婆船小慣迎潮,相守孤篷暮復朝。喜煞龍頭魚罷貢,海天如鏡中蚶苗。說明了,當時蝦潺可是進貢皇宮的貢品呢。

還在嫌棄海鮮太貴?白菜價的海鮮,吃到撐

還記得有一年去舟山玩,在吃大排檔的時候,聽見老闆向一桌北方食客介紹菜的時候提到了"東海小白龍,12元一條。"那些北方食客一聽這名字這麼霸氣,這價格又不貴,就立馬要了20條。我當時還小,一聽到東海小白龍,也向爸媽吵著要吃,隨後,爸爸就對老闆說,我們這要加個紅燒蝦潺。

還在嫌棄海鮮太貴?白菜價的海鮮,吃到撐

我一聽,急忙說:"小白龍,我要的是小白龍。"媽媽輕聲和我解釋道:"東海小白龍其實就是蝦潺的別稱,只不過是個噱頭,名字好聽了,價格就跟著上去了,忽悠那些北方人呢。"剛剛還在我腦海裡浮現的高大上的畫面,瞬間就破滅了。

還在嫌棄海鮮太貴?白菜價的海鮮,吃到撐

還在嫌棄海鮮太貴?白菜價的海鮮,吃到撐

後來爸爸還告訴我,蝦潺的別稱還有很多,像水潺、龍頭魚、豆腐魚等。傳說,蝦潺以前還叫做水定,它雖然外表不美,但是卻有一副好心腸。有次龍王下令讓各種魚類捐出一根自己的骨頭給鰳魚,水定就把自己身上唯一的一根硬骨頭捐了出去,一下子就癱倒在龍宮門口。龍王問清緣由,便賜予水定一個龍頭,並命其他魚類見到水定就要像見到龍王一樣恭敬。

還在嫌棄海鮮太貴?白菜價的海鮮,吃到撐

水定這才有瞭如今的模樣,因此也被稱為龍頭魚。

雖然我是個土生土長的沿海城市的娃,但小時候,吃魚總會被魚刺卡住,因此,最喜歡吃的便是蝦潺,雖然它是一種很常見又是個白菜價的海鮮,卻有著其他海鮮無法比擬的口感。全身沒有一根硬刺,既沒有鱗甲護身,也沒有螯足自衛,胖嘟嘟的肉就和豆腐般白嫩細軟,但豆腐卻沒有蝦潺的鮮美。

還在嫌棄海鮮太貴?白菜價的海鮮,吃到撐

蝦潺常見的燒法,也無過於清蒸、紅燒、豆腐湯、拖蝦潺等。

"

在這悶熱的八月裡,有一種海鮮大量上市,不但一斤只要七八塊錢,而且可以吃得"噫然大塊吹"的那種酐暢淋漓感,說到這,是不是有朋友是不是會問,現在還有那麼便宜的海鮮嗎?答案是肯定的,接下來就來請出我們今天的主角——蝦潺。

還在嫌棄海鮮太貴?白菜價的海鮮,吃到撐

當然,如果你單憑蝦潺的價格,就覺得它是登不上大雅之堂的下賤之物,那麼你可就小瞧它了。清朝詩人戴文俊有詩中寫道——公婆船小慣迎潮,相守孤篷暮復朝。喜煞龍頭魚罷貢,海天如鏡中蚶苗。說明了,當時蝦潺可是進貢皇宮的貢品呢。

還在嫌棄海鮮太貴?白菜價的海鮮,吃到撐

還記得有一年去舟山玩,在吃大排檔的時候,聽見老闆向一桌北方食客介紹菜的時候提到了"東海小白龍,12元一條。"那些北方食客一聽這名字這麼霸氣,這價格又不貴,就立馬要了20條。我當時還小,一聽到東海小白龍,也向爸媽吵著要吃,隨後,爸爸就對老闆說,我們這要加個紅燒蝦潺。

還在嫌棄海鮮太貴?白菜價的海鮮,吃到撐

我一聽,急忙說:"小白龍,我要的是小白龍。"媽媽輕聲和我解釋道:"東海小白龍其實就是蝦潺的別稱,只不過是個噱頭,名字好聽了,價格就跟著上去了,忽悠那些北方人呢。"剛剛還在我腦海裡浮現的高大上的畫面,瞬間就破滅了。

還在嫌棄海鮮太貴?白菜價的海鮮,吃到撐

還在嫌棄海鮮太貴?白菜價的海鮮,吃到撐

後來爸爸還告訴我,蝦潺的別稱還有很多,像水潺、龍頭魚、豆腐魚等。傳說,蝦潺以前還叫做水定,它雖然外表不美,但是卻有一副好心腸。有次龍王下令讓各種魚類捐出一根自己的骨頭給鰳魚,水定就把自己身上唯一的一根硬骨頭捐了出去,一下子就癱倒在龍宮門口。龍王問清緣由,便賜予水定一個龍頭,並命其他魚類見到水定就要像見到龍王一樣恭敬。

還在嫌棄海鮮太貴?白菜價的海鮮,吃到撐

水定這才有瞭如今的模樣,因此也被稱為龍頭魚。

雖然我是個土生土長的沿海城市的娃,但小時候,吃魚總會被魚刺卡住,因此,最喜歡吃的便是蝦潺,雖然它是一種很常見又是個白菜價的海鮮,卻有著其他海鮮無法比擬的口感。全身沒有一根硬刺,既沒有鱗甲護身,也沒有螯足自衛,胖嘟嘟的肉就和豆腐般白嫩細軟,但豆腐卻沒有蝦潺的鮮美。

還在嫌棄海鮮太貴?白菜價的海鮮,吃到撐

蝦潺常見的燒法,也無過於清蒸、紅燒、豆腐湯、拖蝦潺等。

還在嫌棄海鮮太貴?白菜價的海鮮,吃到撐

而現在追求養生的我,堅持著真正的營養美味海鮮是靠蒸出來的理念,因此我現在最喜歡的是清蒸蝦潺了,蒸好後再倒點醬油,比起那濃油赤醬的爆炒或者熬湯,簡簡單單的清蒸更考驗了對時間和火候的掌握,也是最考驗蝦潺本身鮮美度的。

"

在這悶熱的八月裡,有一種海鮮大量上市,不但一斤只要七八塊錢,而且可以吃得"噫然大塊吹"的那種酐暢淋漓感,說到這,是不是有朋友是不是會問,現在還有那麼便宜的海鮮嗎?答案是肯定的,接下來就來請出我們今天的主角——蝦潺。

還在嫌棄海鮮太貴?白菜價的海鮮,吃到撐

當然,如果你單憑蝦潺的價格,就覺得它是登不上大雅之堂的下賤之物,那麼你可就小瞧它了。清朝詩人戴文俊有詩中寫道——公婆船小慣迎潮,相守孤篷暮復朝。喜煞龍頭魚罷貢,海天如鏡中蚶苗。說明了,當時蝦潺可是進貢皇宮的貢品呢。

還在嫌棄海鮮太貴?白菜價的海鮮,吃到撐

還記得有一年去舟山玩,在吃大排檔的時候,聽見老闆向一桌北方食客介紹菜的時候提到了"東海小白龍,12元一條。"那些北方食客一聽這名字這麼霸氣,這價格又不貴,就立馬要了20條。我當時還小,一聽到東海小白龍,也向爸媽吵著要吃,隨後,爸爸就對老闆說,我們這要加個紅燒蝦潺。

還在嫌棄海鮮太貴?白菜價的海鮮,吃到撐

我一聽,急忙說:"小白龍,我要的是小白龍。"媽媽輕聲和我解釋道:"東海小白龍其實就是蝦潺的別稱,只不過是個噱頭,名字好聽了,價格就跟著上去了,忽悠那些北方人呢。"剛剛還在我腦海裡浮現的高大上的畫面,瞬間就破滅了。

還在嫌棄海鮮太貴?白菜價的海鮮,吃到撐

還在嫌棄海鮮太貴?白菜價的海鮮,吃到撐

後來爸爸還告訴我,蝦潺的別稱還有很多,像水潺、龍頭魚、豆腐魚等。傳說,蝦潺以前還叫做水定,它雖然外表不美,但是卻有一副好心腸。有次龍王下令讓各種魚類捐出一根自己的骨頭給鰳魚,水定就把自己身上唯一的一根硬骨頭捐了出去,一下子就癱倒在龍宮門口。龍王問清緣由,便賜予水定一個龍頭,並命其他魚類見到水定就要像見到龍王一樣恭敬。

還在嫌棄海鮮太貴?白菜價的海鮮,吃到撐

水定這才有瞭如今的模樣,因此也被稱為龍頭魚。

雖然我是個土生土長的沿海城市的娃,但小時候,吃魚總會被魚刺卡住,因此,最喜歡吃的便是蝦潺,雖然它是一種很常見又是個白菜價的海鮮,卻有著其他海鮮無法比擬的口感。全身沒有一根硬刺,既沒有鱗甲護身,也沒有螯足自衛,胖嘟嘟的肉就和豆腐般白嫩細軟,但豆腐卻沒有蝦潺的鮮美。

還在嫌棄海鮮太貴?白菜價的海鮮,吃到撐

蝦潺常見的燒法,也無過於清蒸、紅燒、豆腐湯、拖蝦潺等。

還在嫌棄海鮮太貴?白菜價的海鮮,吃到撐

而現在追求養生的我,堅持著真正的營養美味海鮮是靠蒸出來的理念,因此我現在最喜歡的是清蒸蝦潺了,蒸好後再倒點醬油,比起那濃油赤醬的爆炒或者熬湯,簡簡單單的清蒸更考驗了對時間和火候的掌握,也是最考驗蝦潺本身鮮美度的。

還在嫌棄海鮮太貴?白菜價的海鮮,吃到撐

吃蝦潺的時候,要小心夾起來,嗦入口中,根本無需咀嚼,只有這麼輕輕一嘬,就像吸果凍那樣,骨肉就會分離開來,如羽毛般輕飄飄的,如沐春風,一口下肚,讓我甚是滿足。即使不小心將蝦潺那軟不拉幾的刺給囫圇吞下了,也無關緊要,完全沒有魚刺的卡喉的感覺,就像是吞下了根沒嚼碎的粉絲。

蝦潺體內有豐富的水分,特別在天熱不容易儲存,在過去沒有冷藏設施的條件下,新鮮的蝦潺吃不完,那怎麼辦?一般都會晒乾,名曰——龍頭鮳。

"

在這悶熱的八月裡,有一種海鮮大量上市,不但一斤只要七八塊錢,而且可以吃得"噫然大塊吹"的那種酐暢淋漓感,說到這,是不是有朋友是不是會問,現在還有那麼便宜的海鮮嗎?答案是肯定的,接下來就來請出我們今天的主角——蝦潺。

還在嫌棄海鮮太貴?白菜價的海鮮,吃到撐

當然,如果你單憑蝦潺的價格,就覺得它是登不上大雅之堂的下賤之物,那麼你可就小瞧它了。清朝詩人戴文俊有詩中寫道——公婆船小慣迎潮,相守孤篷暮復朝。喜煞龍頭魚罷貢,海天如鏡中蚶苗。說明了,當時蝦潺可是進貢皇宮的貢品呢。

還在嫌棄海鮮太貴?白菜價的海鮮,吃到撐

還記得有一年去舟山玩,在吃大排檔的時候,聽見老闆向一桌北方食客介紹菜的時候提到了"東海小白龍,12元一條。"那些北方食客一聽這名字這麼霸氣,這價格又不貴,就立馬要了20條。我當時還小,一聽到東海小白龍,也向爸媽吵著要吃,隨後,爸爸就對老闆說,我們這要加個紅燒蝦潺。

還在嫌棄海鮮太貴?白菜價的海鮮,吃到撐

我一聽,急忙說:"小白龍,我要的是小白龍。"媽媽輕聲和我解釋道:"東海小白龍其實就是蝦潺的別稱,只不過是個噱頭,名字好聽了,價格就跟著上去了,忽悠那些北方人呢。"剛剛還在我腦海裡浮現的高大上的畫面,瞬間就破滅了。

還在嫌棄海鮮太貴?白菜價的海鮮,吃到撐

還在嫌棄海鮮太貴?白菜價的海鮮,吃到撐

後來爸爸還告訴我,蝦潺的別稱還有很多,像水潺、龍頭魚、豆腐魚等。傳說,蝦潺以前還叫做水定,它雖然外表不美,但是卻有一副好心腸。有次龍王下令讓各種魚類捐出一根自己的骨頭給鰳魚,水定就把自己身上唯一的一根硬骨頭捐了出去,一下子就癱倒在龍宮門口。龍王問清緣由,便賜予水定一個龍頭,並命其他魚類見到水定就要像見到龍王一樣恭敬。

還在嫌棄海鮮太貴?白菜價的海鮮,吃到撐

水定這才有瞭如今的模樣,因此也被稱為龍頭魚。

雖然我是個土生土長的沿海城市的娃,但小時候,吃魚總會被魚刺卡住,因此,最喜歡吃的便是蝦潺,雖然它是一種很常見又是個白菜價的海鮮,卻有著其他海鮮無法比擬的口感。全身沒有一根硬刺,既沒有鱗甲護身,也沒有螯足自衛,胖嘟嘟的肉就和豆腐般白嫩細軟,但豆腐卻沒有蝦潺的鮮美。

還在嫌棄海鮮太貴?白菜價的海鮮,吃到撐

蝦潺常見的燒法,也無過於清蒸、紅燒、豆腐湯、拖蝦潺等。

還在嫌棄海鮮太貴?白菜價的海鮮,吃到撐

而現在追求養生的我,堅持著真正的營養美味海鮮是靠蒸出來的理念,因此我現在最喜歡的是清蒸蝦潺了,蒸好後再倒點醬油,比起那濃油赤醬的爆炒或者熬湯,簡簡單單的清蒸更考驗了對時間和火候的掌握,也是最考驗蝦潺本身鮮美度的。

還在嫌棄海鮮太貴?白菜價的海鮮,吃到撐

吃蝦潺的時候,要小心夾起來,嗦入口中,根本無需咀嚼,只有這麼輕輕一嘬,就像吸果凍那樣,骨肉就會分離開來,如羽毛般輕飄飄的,如沐春風,一口下肚,讓我甚是滿足。即使不小心將蝦潺那軟不拉幾的刺給囫圇吞下了,也無關緊要,完全沒有魚刺的卡喉的感覺,就像是吞下了根沒嚼碎的粉絲。

蝦潺體內有豐富的水分,特別在天熱不容易儲存,在過去沒有冷藏設施的條件下,新鮮的蝦潺吃不完,那怎麼辦?一般都會晒乾,名曰——龍頭鮳。

還在嫌棄海鮮太貴?白菜價的海鮮,吃到撐

清朝詩人王植三曾在《東門竹枝詞》中提到過晒蝦潺的場景——一帶泥泥塗場圃築,大家呼晒鮳頭忙。魚蝦還許兒童乞,抵得田間拾稻樑。

"

在這悶熱的八月裡,有一種海鮮大量上市,不但一斤只要七八塊錢,而且可以吃得"噫然大塊吹"的那種酐暢淋漓感,說到這,是不是有朋友是不是會問,現在還有那麼便宜的海鮮嗎?答案是肯定的,接下來就來請出我們今天的主角——蝦潺。

還在嫌棄海鮮太貴?白菜價的海鮮,吃到撐

當然,如果你單憑蝦潺的價格,就覺得它是登不上大雅之堂的下賤之物,那麼你可就小瞧它了。清朝詩人戴文俊有詩中寫道——公婆船小慣迎潮,相守孤篷暮復朝。喜煞龍頭魚罷貢,海天如鏡中蚶苗。說明了,當時蝦潺可是進貢皇宮的貢品呢。

還在嫌棄海鮮太貴?白菜價的海鮮,吃到撐

還記得有一年去舟山玩,在吃大排檔的時候,聽見老闆向一桌北方食客介紹菜的時候提到了"東海小白龍,12元一條。"那些北方食客一聽這名字這麼霸氣,這價格又不貴,就立馬要了20條。我當時還小,一聽到東海小白龍,也向爸媽吵著要吃,隨後,爸爸就對老闆說,我們這要加個紅燒蝦潺。

還在嫌棄海鮮太貴?白菜價的海鮮,吃到撐

我一聽,急忙說:"小白龍,我要的是小白龍。"媽媽輕聲和我解釋道:"東海小白龍其實就是蝦潺的別稱,只不過是個噱頭,名字好聽了,價格就跟著上去了,忽悠那些北方人呢。"剛剛還在我腦海裡浮現的高大上的畫面,瞬間就破滅了。

還在嫌棄海鮮太貴?白菜價的海鮮,吃到撐

還在嫌棄海鮮太貴?白菜價的海鮮,吃到撐

後來爸爸還告訴我,蝦潺的別稱還有很多,像水潺、龍頭魚、豆腐魚等。傳說,蝦潺以前還叫做水定,它雖然外表不美,但是卻有一副好心腸。有次龍王下令讓各種魚類捐出一根自己的骨頭給鰳魚,水定就把自己身上唯一的一根硬骨頭捐了出去,一下子就癱倒在龍宮門口。龍王問清緣由,便賜予水定一個龍頭,並命其他魚類見到水定就要像見到龍王一樣恭敬。

還在嫌棄海鮮太貴?白菜價的海鮮,吃到撐

水定這才有瞭如今的模樣,因此也被稱為龍頭魚。

雖然我是個土生土長的沿海城市的娃,但小時候,吃魚總會被魚刺卡住,因此,最喜歡吃的便是蝦潺,雖然它是一種很常見又是個白菜價的海鮮,卻有著其他海鮮無法比擬的口感。全身沒有一根硬刺,既沒有鱗甲護身,也沒有螯足自衛,胖嘟嘟的肉就和豆腐般白嫩細軟,但豆腐卻沒有蝦潺的鮮美。

還在嫌棄海鮮太貴?白菜價的海鮮,吃到撐

蝦潺常見的燒法,也無過於清蒸、紅燒、豆腐湯、拖蝦潺等。

還在嫌棄海鮮太貴?白菜價的海鮮,吃到撐

而現在追求養生的我,堅持著真正的營養美味海鮮是靠蒸出來的理念,因此我現在最喜歡的是清蒸蝦潺了,蒸好後再倒點醬油,比起那濃油赤醬的爆炒或者熬湯,簡簡單單的清蒸更考驗了對時間和火候的掌握,也是最考驗蝦潺本身鮮美度的。

還在嫌棄海鮮太貴?白菜價的海鮮,吃到撐

吃蝦潺的時候,要小心夾起來,嗦入口中,根本無需咀嚼,只有這麼輕輕一嘬,就像吸果凍那樣,骨肉就會分離開來,如羽毛般輕飄飄的,如沐春風,一口下肚,讓我甚是滿足。即使不小心將蝦潺那軟不拉幾的刺給囫圇吞下了,也無關緊要,完全沒有魚刺的卡喉的感覺,就像是吞下了根沒嚼碎的粉絲。

蝦潺體內有豐富的水分,特別在天熱不容易儲存,在過去沒有冷藏設施的條件下,新鮮的蝦潺吃不完,那怎麼辦?一般都會晒乾,名曰——龍頭鮳。

還在嫌棄海鮮太貴?白菜價的海鮮,吃到撐

清朝詩人王植三曾在《東門竹枝詞》中提到過晒蝦潺的場景——一帶泥泥塗場圃築,大家呼晒鮳頭忙。魚蝦還許兒童乞,抵得田間拾稻樑。

還在嫌棄海鮮太貴?白菜價的海鮮,吃到撐

晒乾後的蝦潺不再是當初那軟趴趴的模樣了,變成了硬邦邦的龍頭鮳,俗話說:"過酒烏賊鯗,下飯龍頭鮳"。

"

在這悶熱的八月裡,有一種海鮮大量上市,不但一斤只要七八塊錢,而且可以吃得"噫然大塊吹"的那種酐暢淋漓感,說到這,是不是有朋友是不是會問,現在還有那麼便宜的海鮮嗎?答案是肯定的,接下來就來請出我們今天的主角——蝦潺。

還在嫌棄海鮮太貴?白菜價的海鮮,吃到撐

當然,如果你單憑蝦潺的價格,就覺得它是登不上大雅之堂的下賤之物,那麼你可就小瞧它了。清朝詩人戴文俊有詩中寫道——公婆船小慣迎潮,相守孤篷暮復朝。喜煞龍頭魚罷貢,海天如鏡中蚶苗。說明了,當時蝦潺可是進貢皇宮的貢品呢。

還在嫌棄海鮮太貴?白菜價的海鮮,吃到撐

還記得有一年去舟山玩,在吃大排檔的時候,聽見老闆向一桌北方食客介紹菜的時候提到了"東海小白龍,12元一條。"那些北方食客一聽這名字這麼霸氣,這價格又不貴,就立馬要了20條。我當時還小,一聽到東海小白龍,也向爸媽吵著要吃,隨後,爸爸就對老闆說,我們這要加個紅燒蝦潺。

還在嫌棄海鮮太貴?白菜價的海鮮,吃到撐

我一聽,急忙說:"小白龍,我要的是小白龍。"媽媽輕聲和我解釋道:"東海小白龍其實就是蝦潺的別稱,只不過是個噱頭,名字好聽了,價格就跟著上去了,忽悠那些北方人呢。"剛剛還在我腦海裡浮現的高大上的畫面,瞬間就破滅了。

還在嫌棄海鮮太貴?白菜價的海鮮,吃到撐

還在嫌棄海鮮太貴?白菜價的海鮮,吃到撐

後來爸爸還告訴我,蝦潺的別稱還有很多,像水潺、龍頭魚、豆腐魚等。傳說,蝦潺以前還叫做水定,它雖然外表不美,但是卻有一副好心腸。有次龍王下令讓各種魚類捐出一根自己的骨頭給鰳魚,水定就把自己身上唯一的一根硬骨頭捐了出去,一下子就癱倒在龍宮門口。龍王問清緣由,便賜予水定一個龍頭,並命其他魚類見到水定就要像見到龍王一樣恭敬。

還在嫌棄海鮮太貴?白菜價的海鮮,吃到撐

水定這才有瞭如今的模樣,因此也被稱為龍頭魚。

雖然我是個土生土長的沿海城市的娃,但小時候,吃魚總會被魚刺卡住,因此,最喜歡吃的便是蝦潺,雖然它是一種很常見又是個白菜價的海鮮,卻有著其他海鮮無法比擬的口感。全身沒有一根硬刺,既沒有鱗甲護身,也沒有螯足自衛,胖嘟嘟的肉就和豆腐般白嫩細軟,但豆腐卻沒有蝦潺的鮮美。

還在嫌棄海鮮太貴?白菜價的海鮮,吃到撐

蝦潺常見的燒法,也無過於清蒸、紅燒、豆腐湯、拖蝦潺等。

還在嫌棄海鮮太貴?白菜價的海鮮,吃到撐

而現在追求養生的我,堅持著真正的營養美味海鮮是靠蒸出來的理念,因此我現在最喜歡的是清蒸蝦潺了,蒸好後再倒點醬油,比起那濃油赤醬的爆炒或者熬湯,簡簡單單的清蒸更考驗了對時間和火候的掌握,也是最考驗蝦潺本身鮮美度的。

還在嫌棄海鮮太貴?白菜價的海鮮,吃到撐

吃蝦潺的時候,要小心夾起來,嗦入口中,根本無需咀嚼,只有這麼輕輕一嘬,就像吸果凍那樣,骨肉就會分離開來,如羽毛般輕飄飄的,如沐春風,一口下肚,讓我甚是滿足。即使不小心將蝦潺那軟不拉幾的刺給囫圇吞下了,也無關緊要,完全沒有魚刺的卡喉的感覺,就像是吞下了根沒嚼碎的粉絲。

蝦潺體內有豐富的水分,特別在天熱不容易儲存,在過去沒有冷藏設施的條件下,新鮮的蝦潺吃不完,那怎麼辦?一般都會晒乾,名曰——龍頭鮳。

還在嫌棄海鮮太貴?白菜價的海鮮,吃到撐

清朝詩人王植三曾在《東門竹枝詞》中提到過晒蝦潺的場景——一帶泥泥塗場圃築,大家呼晒鮳頭忙。魚蝦還許兒童乞,抵得田間拾稻樑。

還在嫌棄海鮮太貴?白菜價的海鮮,吃到撐

晒乾後的蝦潺不再是當初那軟趴趴的模樣了,變成了硬邦邦的龍頭鮳,俗話說:"過酒烏賊鯗,下飯龍頭鮳"。

還在嫌棄海鮮太貴?白菜價的海鮮,吃到撐

聽說以前的龍頭鮳醃製的特別鹹,一根就足以吃下一大碗的泡飯,因此,龍頭鮳也就和泥螺、鹹蟹、鹹鰳魚一塊,成為了早年間寧波人喜愛的海鮮四大壓飯榔頭之一。不過現在,追求低鹽,所以人們在晒蝦潺的時候,通常去除內臟後不放鹽或者摸少許的鹽晾晒。在夏季,食慾不振的時候,弄點龍頭鮳來蒸一蒸,經過晾晒後龍頭鮳需要多嚼,細細咀嚼,能品出鮮香中帶著一絲甜嫩。當然龍頭鮳也可以油煎,然後再撒上些白糖,煎完後的龍頭鮳,那香味勁、那酥脆勁,再蘸點醋,這鹹鮮酸甜的滋味,必定讓你食慾大增。

"

在這悶熱的八月裡,有一種海鮮大量上市,不但一斤只要七八塊錢,而且可以吃得"噫然大塊吹"的那種酐暢淋漓感,說到這,是不是有朋友是不是會問,現在還有那麼便宜的海鮮嗎?答案是肯定的,接下來就來請出我們今天的主角——蝦潺。

還在嫌棄海鮮太貴?白菜價的海鮮,吃到撐

當然,如果你單憑蝦潺的價格,就覺得它是登不上大雅之堂的下賤之物,那麼你可就小瞧它了。清朝詩人戴文俊有詩中寫道——公婆船小慣迎潮,相守孤篷暮復朝。喜煞龍頭魚罷貢,海天如鏡中蚶苗。說明了,當時蝦潺可是進貢皇宮的貢品呢。

還在嫌棄海鮮太貴?白菜價的海鮮,吃到撐

還記得有一年去舟山玩,在吃大排檔的時候,聽見老闆向一桌北方食客介紹菜的時候提到了"東海小白龍,12元一條。"那些北方食客一聽這名字這麼霸氣,這價格又不貴,就立馬要了20條。我當時還小,一聽到東海小白龍,也向爸媽吵著要吃,隨後,爸爸就對老闆說,我們這要加個紅燒蝦潺。

還在嫌棄海鮮太貴?白菜價的海鮮,吃到撐

我一聽,急忙說:"小白龍,我要的是小白龍。"媽媽輕聲和我解釋道:"東海小白龍其實就是蝦潺的別稱,只不過是個噱頭,名字好聽了,價格就跟著上去了,忽悠那些北方人呢。"剛剛還在我腦海裡浮現的高大上的畫面,瞬間就破滅了。

還在嫌棄海鮮太貴?白菜價的海鮮,吃到撐

還在嫌棄海鮮太貴?白菜價的海鮮,吃到撐

後來爸爸還告訴我,蝦潺的別稱還有很多,像水潺、龍頭魚、豆腐魚等。傳說,蝦潺以前還叫做水定,它雖然外表不美,但是卻有一副好心腸。有次龍王下令讓各種魚類捐出一根自己的骨頭給鰳魚,水定就把自己身上唯一的一根硬骨頭捐了出去,一下子就癱倒在龍宮門口。龍王問清緣由,便賜予水定一個龍頭,並命其他魚類見到水定就要像見到龍王一樣恭敬。

還在嫌棄海鮮太貴?白菜價的海鮮,吃到撐

水定這才有瞭如今的模樣,因此也被稱為龍頭魚。

雖然我是個土生土長的沿海城市的娃,但小時候,吃魚總會被魚刺卡住,因此,最喜歡吃的便是蝦潺,雖然它是一種很常見又是個白菜價的海鮮,卻有著其他海鮮無法比擬的口感。全身沒有一根硬刺,既沒有鱗甲護身,也沒有螯足自衛,胖嘟嘟的肉就和豆腐般白嫩細軟,但豆腐卻沒有蝦潺的鮮美。

還在嫌棄海鮮太貴?白菜價的海鮮,吃到撐

蝦潺常見的燒法,也無過於清蒸、紅燒、豆腐湯、拖蝦潺等。

還在嫌棄海鮮太貴?白菜價的海鮮,吃到撐

而現在追求養生的我,堅持著真正的營養美味海鮮是靠蒸出來的理念,因此我現在最喜歡的是清蒸蝦潺了,蒸好後再倒點醬油,比起那濃油赤醬的爆炒或者熬湯,簡簡單單的清蒸更考驗了對時間和火候的掌握,也是最考驗蝦潺本身鮮美度的。

還在嫌棄海鮮太貴?白菜價的海鮮,吃到撐

吃蝦潺的時候,要小心夾起來,嗦入口中,根本無需咀嚼,只有這麼輕輕一嘬,就像吸果凍那樣,骨肉就會分離開來,如羽毛般輕飄飄的,如沐春風,一口下肚,讓我甚是滿足。即使不小心將蝦潺那軟不拉幾的刺給囫圇吞下了,也無關緊要,完全沒有魚刺的卡喉的感覺,就像是吞下了根沒嚼碎的粉絲。

蝦潺體內有豐富的水分,特別在天熱不容易儲存,在過去沒有冷藏設施的條件下,新鮮的蝦潺吃不完,那怎麼辦?一般都會晒乾,名曰——龍頭鮳。

還在嫌棄海鮮太貴?白菜價的海鮮,吃到撐

清朝詩人王植三曾在《東門竹枝詞》中提到過晒蝦潺的場景——一帶泥泥塗場圃築,大家呼晒鮳頭忙。魚蝦還許兒童乞,抵得田間拾稻樑。

還在嫌棄海鮮太貴?白菜價的海鮮,吃到撐

晒乾後的蝦潺不再是當初那軟趴趴的模樣了,變成了硬邦邦的龍頭鮳,俗話說:"過酒烏賊鯗,下飯龍頭鮳"。

還在嫌棄海鮮太貴?白菜價的海鮮,吃到撐

聽說以前的龍頭鮳醃製的特別鹹,一根就足以吃下一大碗的泡飯,因此,龍頭鮳也就和泥螺、鹹蟹、鹹鰳魚一塊,成為了早年間寧波人喜愛的海鮮四大壓飯榔頭之一。不過現在,追求低鹽,所以人們在晒蝦潺的時候,通常去除內臟後不放鹽或者摸少許的鹽晾晒。在夏季,食慾不振的時候,弄點龍頭鮳來蒸一蒸,經過晾晒後龍頭鮳需要多嚼,細細咀嚼,能品出鮮香中帶著一絲甜嫩。當然龍頭鮳也可以油煎,然後再撒上些白糖,煎完後的龍頭鮳,那香味勁、那酥脆勁,再蘸點醋,這鹹鮮酸甜的滋味,必定讓你食慾大增。

還在嫌棄海鮮太貴?白菜價的海鮮,吃到撐

那麼在買蝦潺的時候,如何辨別蝦潺是否新鮮?

"

在這悶熱的八月裡,有一種海鮮大量上市,不但一斤只要七八塊錢,而且可以吃得"噫然大塊吹"的那種酐暢淋漓感,說到這,是不是有朋友是不是會問,現在還有那麼便宜的海鮮嗎?答案是肯定的,接下來就來請出我們今天的主角——蝦潺。

還在嫌棄海鮮太貴?白菜價的海鮮,吃到撐

當然,如果你單憑蝦潺的價格,就覺得它是登不上大雅之堂的下賤之物,那麼你可就小瞧它了。清朝詩人戴文俊有詩中寫道——公婆船小慣迎潮,相守孤篷暮復朝。喜煞龍頭魚罷貢,海天如鏡中蚶苗。說明了,當時蝦潺可是進貢皇宮的貢品呢。

還在嫌棄海鮮太貴?白菜價的海鮮,吃到撐

還記得有一年去舟山玩,在吃大排檔的時候,聽見老闆向一桌北方食客介紹菜的時候提到了"東海小白龍,12元一條。"那些北方食客一聽這名字這麼霸氣,這價格又不貴,就立馬要了20條。我當時還小,一聽到東海小白龍,也向爸媽吵著要吃,隨後,爸爸就對老闆說,我們這要加個紅燒蝦潺。

還在嫌棄海鮮太貴?白菜價的海鮮,吃到撐

我一聽,急忙說:"小白龍,我要的是小白龍。"媽媽輕聲和我解釋道:"東海小白龍其實就是蝦潺的別稱,只不過是個噱頭,名字好聽了,價格就跟著上去了,忽悠那些北方人呢。"剛剛還在我腦海裡浮現的高大上的畫面,瞬間就破滅了。

還在嫌棄海鮮太貴?白菜價的海鮮,吃到撐

還在嫌棄海鮮太貴?白菜價的海鮮,吃到撐

後來爸爸還告訴我,蝦潺的別稱還有很多,像水潺、龍頭魚、豆腐魚等。傳說,蝦潺以前還叫做水定,它雖然外表不美,但是卻有一副好心腸。有次龍王下令讓各種魚類捐出一根自己的骨頭給鰳魚,水定就把自己身上唯一的一根硬骨頭捐了出去,一下子就癱倒在龍宮門口。龍王問清緣由,便賜予水定一個龍頭,並命其他魚類見到水定就要像見到龍王一樣恭敬。

還在嫌棄海鮮太貴?白菜價的海鮮,吃到撐

水定這才有瞭如今的模樣,因此也被稱為龍頭魚。

雖然我是個土生土長的沿海城市的娃,但小時候,吃魚總會被魚刺卡住,因此,最喜歡吃的便是蝦潺,雖然它是一種很常見又是個白菜價的海鮮,卻有著其他海鮮無法比擬的口感。全身沒有一根硬刺,既沒有鱗甲護身,也沒有螯足自衛,胖嘟嘟的肉就和豆腐般白嫩細軟,但豆腐卻沒有蝦潺的鮮美。

還在嫌棄海鮮太貴?白菜價的海鮮,吃到撐

蝦潺常見的燒法,也無過於清蒸、紅燒、豆腐湯、拖蝦潺等。

還在嫌棄海鮮太貴?白菜價的海鮮,吃到撐

而現在追求養生的我,堅持著真正的營養美味海鮮是靠蒸出來的理念,因此我現在最喜歡的是清蒸蝦潺了,蒸好後再倒點醬油,比起那濃油赤醬的爆炒或者熬湯,簡簡單單的清蒸更考驗了對時間和火候的掌握,也是最考驗蝦潺本身鮮美度的。

還在嫌棄海鮮太貴?白菜價的海鮮,吃到撐

吃蝦潺的時候,要小心夾起來,嗦入口中,根本無需咀嚼,只有這麼輕輕一嘬,就像吸果凍那樣,骨肉就會分離開來,如羽毛般輕飄飄的,如沐春風,一口下肚,讓我甚是滿足。即使不小心將蝦潺那軟不拉幾的刺給囫圇吞下了,也無關緊要,完全沒有魚刺的卡喉的感覺,就像是吞下了根沒嚼碎的粉絲。

蝦潺體內有豐富的水分,特別在天熱不容易儲存,在過去沒有冷藏設施的條件下,新鮮的蝦潺吃不完,那怎麼辦?一般都會晒乾,名曰——龍頭鮳。

還在嫌棄海鮮太貴?白菜價的海鮮,吃到撐

清朝詩人王植三曾在《東門竹枝詞》中提到過晒蝦潺的場景——一帶泥泥塗場圃築,大家呼晒鮳頭忙。魚蝦還許兒童乞,抵得田間拾稻樑。

還在嫌棄海鮮太貴?白菜價的海鮮,吃到撐

晒乾後的蝦潺不再是當初那軟趴趴的模樣了,變成了硬邦邦的龍頭鮳,俗話說:"過酒烏賊鯗,下飯龍頭鮳"。

還在嫌棄海鮮太貴?白菜價的海鮮,吃到撐

聽說以前的龍頭鮳醃製的特別鹹,一根就足以吃下一大碗的泡飯,因此,龍頭鮳也就和泥螺、鹹蟹、鹹鰳魚一塊,成為了早年間寧波人喜愛的海鮮四大壓飯榔頭之一。不過現在,追求低鹽,所以人們在晒蝦潺的時候,通常去除內臟後不放鹽或者摸少許的鹽晾晒。在夏季,食慾不振的時候,弄點龍頭鮳來蒸一蒸,經過晾晒後龍頭鮳需要多嚼,細細咀嚼,能品出鮮香中帶著一絲甜嫩。當然龍頭鮳也可以油煎,然後再撒上些白糖,煎完後的龍頭鮳,那香味勁、那酥脆勁,再蘸點醋,這鹹鮮酸甜的滋味,必定讓你食慾大增。

還在嫌棄海鮮太貴?白菜價的海鮮,吃到撐

那麼在買蝦潺的時候,如何辨別蝦潺是否新鮮?

還在嫌棄海鮮太貴?白菜價的海鮮,吃到撐

一要看顏色,新鮮的蝦潺顏色是亮白色裡透著一點粉紅色,過於白或過於紅的都可能是有問題的,有些不良商家,可能會將其浸泡過胭脂紅;二便是憑手感了,軟中帶硬才好,那種過分挺的,有可能加了甲醛,反之軟塌塌的則說明不新鮮;三則是聞味道,如果有異味的,就千萬別買。當然,有朋友會問,要是吃食堂或者吃餐廳的時候吃到蝦潺,那這樣能不能判斷出蝦潺好不好?那就只能憑口感了,如若不是鮮滑軟糯,吃起來硬邦邦的,那還是別吃的為妙。

"

在這悶熱的八月裡,有一種海鮮大量上市,不但一斤只要七八塊錢,而且可以吃得"噫然大塊吹"的那種酐暢淋漓感,說到這,是不是有朋友是不是會問,現在還有那麼便宜的海鮮嗎?答案是肯定的,接下來就來請出我們今天的主角——蝦潺。

還在嫌棄海鮮太貴?白菜價的海鮮,吃到撐

當然,如果你單憑蝦潺的價格,就覺得它是登不上大雅之堂的下賤之物,那麼你可就小瞧它了。清朝詩人戴文俊有詩中寫道——公婆船小慣迎潮,相守孤篷暮復朝。喜煞龍頭魚罷貢,海天如鏡中蚶苗。說明了,當時蝦潺可是進貢皇宮的貢品呢。

還在嫌棄海鮮太貴?白菜價的海鮮,吃到撐

還記得有一年去舟山玩,在吃大排檔的時候,聽見老闆向一桌北方食客介紹菜的時候提到了"東海小白龍,12元一條。"那些北方食客一聽這名字這麼霸氣,這價格又不貴,就立馬要了20條。我當時還小,一聽到東海小白龍,也向爸媽吵著要吃,隨後,爸爸就對老闆說,我們這要加個紅燒蝦潺。

還在嫌棄海鮮太貴?白菜價的海鮮,吃到撐

我一聽,急忙說:"小白龍,我要的是小白龍。"媽媽輕聲和我解釋道:"東海小白龍其實就是蝦潺的別稱,只不過是個噱頭,名字好聽了,價格就跟著上去了,忽悠那些北方人呢。"剛剛還在我腦海裡浮現的高大上的畫面,瞬間就破滅了。

還在嫌棄海鮮太貴?白菜價的海鮮,吃到撐

還在嫌棄海鮮太貴?白菜價的海鮮,吃到撐

後來爸爸還告訴我,蝦潺的別稱還有很多,像水潺、龍頭魚、豆腐魚等。傳說,蝦潺以前還叫做水定,它雖然外表不美,但是卻有一副好心腸。有次龍王下令讓各種魚類捐出一根自己的骨頭給鰳魚,水定就把自己身上唯一的一根硬骨頭捐了出去,一下子就癱倒在龍宮門口。龍王問清緣由,便賜予水定一個龍頭,並命其他魚類見到水定就要像見到龍王一樣恭敬。

還在嫌棄海鮮太貴?白菜價的海鮮,吃到撐

水定這才有瞭如今的模樣,因此也被稱為龍頭魚。

雖然我是個土生土長的沿海城市的娃,但小時候,吃魚總會被魚刺卡住,因此,最喜歡吃的便是蝦潺,雖然它是一種很常見又是個白菜價的海鮮,卻有著其他海鮮無法比擬的口感。全身沒有一根硬刺,既沒有鱗甲護身,也沒有螯足自衛,胖嘟嘟的肉就和豆腐般白嫩細軟,但豆腐卻沒有蝦潺的鮮美。

還在嫌棄海鮮太貴?白菜價的海鮮,吃到撐

蝦潺常見的燒法,也無過於清蒸、紅燒、豆腐湯、拖蝦潺等。

還在嫌棄海鮮太貴?白菜價的海鮮,吃到撐

而現在追求養生的我,堅持著真正的營養美味海鮮是靠蒸出來的理念,因此我現在最喜歡的是清蒸蝦潺了,蒸好後再倒點醬油,比起那濃油赤醬的爆炒或者熬湯,簡簡單單的清蒸更考驗了對時間和火候的掌握,也是最考驗蝦潺本身鮮美度的。

還在嫌棄海鮮太貴?白菜價的海鮮,吃到撐

吃蝦潺的時候,要小心夾起來,嗦入口中,根本無需咀嚼,只有這麼輕輕一嘬,就像吸果凍那樣,骨肉就會分離開來,如羽毛般輕飄飄的,如沐春風,一口下肚,讓我甚是滿足。即使不小心將蝦潺那軟不拉幾的刺給囫圇吞下了,也無關緊要,完全沒有魚刺的卡喉的感覺,就像是吞下了根沒嚼碎的粉絲。

蝦潺體內有豐富的水分,特別在天熱不容易儲存,在過去沒有冷藏設施的條件下,新鮮的蝦潺吃不完,那怎麼辦?一般都會晒乾,名曰——龍頭鮳。

還在嫌棄海鮮太貴?白菜價的海鮮,吃到撐

清朝詩人王植三曾在《東門竹枝詞》中提到過晒蝦潺的場景——一帶泥泥塗場圃築,大家呼晒鮳頭忙。魚蝦還許兒童乞,抵得田間拾稻樑。

還在嫌棄海鮮太貴?白菜價的海鮮,吃到撐

晒乾後的蝦潺不再是當初那軟趴趴的模樣了,變成了硬邦邦的龍頭鮳,俗話說:"過酒烏賊鯗,下飯龍頭鮳"。

還在嫌棄海鮮太貴?白菜價的海鮮,吃到撐

聽說以前的龍頭鮳醃製的特別鹹,一根就足以吃下一大碗的泡飯,因此,龍頭鮳也就和泥螺、鹹蟹、鹹鰳魚一塊,成為了早年間寧波人喜愛的海鮮四大壓飯榔頭之一。不過現在,追求低鹽,所以人們在晒蝦潺的時候,通常去除內臟後不放鹽或者摸少許的鹽晾晒。在夏季,食慾不振的時候,弄點龍頭鮳來蒸一蒸,經過晾晒後龍頭鮳需要多嚼,細細咀嚼,能品出鮮香中帶著一絲甜嫩。當然龍頭鮳也可以油煎,然後再撒上些白糖,煎完後的龍頭鮳,那香味勁、那酥脆勁,再蘸點醋,這鹹鮮酸甜的滋味,必定讓你食慾大增。

還在嫌棄海鮮太貴?白菜價的海鮮,吃到撐

那麼在買蝦潺的時候,如何辨別蝦潺是否新鮮?

還在嫌棄海鮮太貴?白菜價的海鮮,吃到撐

一要看顏色,新鮮的蝦潺顏色是亮白色裡透著一點粉紅色,過於白或過於紅的都可能是有問題的,有些不良商家,可能會將其浸泡過胭脂紅;二便是憑手感了,軟中帶硬才好,那種過分挺的,有可能加了甲醛,反之軟塌塌的則說明不新鮮;三則是聞味道,如果有異味的,就千萬別買。當然,有朋友會問,要是吃食堂或者吃餐廳的時候吃到蝦潺,那這樣能不能判斷出蝦潺好不好?那就只能憑口感了,如若不是鮮滑軟糯,吃起來硬邦邦的,那還是別吃的為妙。

還在嫌棄海鮮太貴?白菜價的海鮮,吃到撐

趁著蝦潺大量上市,快去買些來嚐嚐鮮吧~

編輯:Betty 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