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清理整治地名引熱議“源頭”治理受關注

中新社北京6月20日電 (記者 王祖敏)“你家小區要改名嗎?”成為中國近期朋友見面的熱門“問候語”之一。

近日,海南省民政廳發佈關於需清理整治不規範地名清單的公示,有84個地名因存在“大、洋、怪、重”等不規範情況進入公示之列。其中“維也納酒店”旗下的海南15家酒店、居民區“夏威夷海岸”等不規範地名類型為“崇洋媚外”,認定原則是“使用外國地名的地名”;“釣魚臺別墅”“太平洋別墅”等“刻意誇大”,“156人文行館”等“怪異難懂”,“帝王花園小區”等帶有濃重封建色彩。被公示的還有一個村委會——下寨土冬村委會,不規範類型是“怪異難懂”,認定原則是“含義不符合公眾認知,故弄玄虛,難以理解的地名”……

這份公示清單一經發布,迅速引發強烈反響。某酒店企業就第一時間發表聲明稱,自己的品牌經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標局成功註冊,為合法經營使用品牌名,向海南省民政廳提出異議。

大多數網友認為,地名是社會基本公共信息,是國家和民族文化的重要載體。梳理地名,就是要讓中國的地名更具有歷史沿襲性、更富有傳統文化特色,更能體現中文之美和豐富內涵。清理整頓崇洋媚外型、刻意誇大型和怪異難懂型等不規範地名很有必要,特別是一些“洋名字”“怪名字”讓人不知所云,理當取締。

但也有相當一部分網友認為,規範地名很有必要,但“一刀切”式的治理恐會給當地百姓和與此有關聯的外地民眾帶來不便。記者在海南省的這份公示中看到,84個需要整治的不規範地名有近半數屬於存在10年以上的建築。這些居民區、大型建築等存在年代已久,當地居民早習以為常,有的甚至成為當地的地標建築。正如一位網友在微信公號上調侃稱:村委會的名稱如果改了,就不擔心有多年在外的僑胞與家鄉失聯?

也有人認為,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兼收幷蓄也不失為一種大家風範。有人甚至列舉出某些有著“高大上”名稱的樓盤因面臨改名而導致房價大跌的個例。

清理整治地名並非海南獨有之舉。日前,福建漳州市民政局對全市不規範地名開展清理整治工作,梳理出22個不規範地名向社會集中公示。鄭州也發佈《鄭州市進一步清理整治不規範地名工作實施方案》,其它省、市也都陸續有所行動。

事實上,早在1986年,中國國務院就頒發了《地名管理條例》,中國民政部也在1996年出臺《地名管理條例實施細則》(以下簡稱細則),以推進中國地名標準化進程,不斷提高地名管理水平。

細則裡明確規定,地名的命名需遵循“反映當地人文或自然地理特徵”“使用規範的漢字或少數民族文字”“不以外國人名、地名命名我國地名”等原則。

而那些被認定為或“崇洋媚外”或“刻意誇大”或“怪異難懂”的地名,有一大批歸屬於細則頒佈後的近20多年裡興建的樓盤。這些建築得以順利審批通過,也讓不少網民不解。

6月19日下午,海南省民政廳召開通氣會,針對大眾關注的熱點問題進行公開回應。海南省民政廳副廳長石清理稱,海南省民政廳網站上發佈的相關名單公示,並不是最終結果,只是評估論證階段的一個關鍵環節。清理整治不規範地名是一個長期的、複雜的過程。海南省民政廳將在充分研究分析相關意見的基礎上,組織專家進行論證,使清理整治工作更具科學性和規範性,依法依規、穩妥有序推進。

地名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記錄歷史、傳承文脈、凝聚精神、服務社會的重要載體。此次在全國範圍內開展地名的清理整治行動,如何科學、規範、穩妥地實行,併兼顧民心民意,則是留給有關方面的一大命題。

而加強對新建築的審批,從源頭杜絕不規範地名的產生,更是絕大多數網友的呼聲。(完)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