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造船業真實現狀:二戰遺產用了50多年 現在只能買中國貨

利刃/TONE

對於全美國最大的軍用船舶建造中心亨廷頓-英格爾斯造船廠而言,剛剛過去的上個週末實在讓人焦頭爛額,度日如年:為該船廠運送浮船塢的挪威籍"鷹"號半潛運輸船在靠岸卸貨時,不慎撞上了一艘船廠的電力供應駁船,而這艘駁船當時正靠泊一艘舾裝中的"伯克"級驅逐艦,並最終導致這艘驅逐艦受損進水。

而很值得一提的是,"鷹"號半潛運輸船所運送的浮船塢正來自中國:根據公開的海事信息顯示,"鷹"號負載的浮船塢正是在一月份從青島啟運。

美國造船業真實現狀:二戰遺產用了50多年 現在只能買中國貨

圖為將船塢運抵亨廷頓-英格爾斯造船廠的"鷹"號半潛船。

在"全程圍觀"了美國海軍近年來多起撞船事故,乃至於美國軍用船舶建造業的各種意外之後,對廣大公眾而言,撞船事故本身乃至於事故原因都已經不再是什麼新鮮事……更何況本次撞船事故的兩方主角都來自近年來有軍用船舶撞擊事故前科的國家,這就讓事故本身頗有幾分難以言說的戲謔感。

而在這兩位"大明星"中間,被挪威半潛船馱著的中國造浮船塢則難免有些"風評受害"。但更讓外界疑惑的是,美國船廠為什麼要從中國購置浮船塢?

美國造船業真實現狀:二戰遺產用了50多年 現在只能買中國貨

圖為承載核潛艇進行維修的"洛斯-阿拉莫斯"號浮船塢,它建於1945年。

毋庸置疑,美國的工業體系原本具備建造大型浮船塢的能力:為保證二戰期間美國海軍建造的數十艘航母、戰列艦和數百艘巡洋艦、驅逐艦有地可修,自1943年到1945年之間,美國就下水了7艘大小不一的浮船塢,其中最大的能容納9萬噸船舶,最小的也能容納3萬噸船舶和構件進行修理。

而作為二戰的龐大剩餘物資,這些浮船塢一直為美國海軍使用到了上個世紀末。

美國造船業真實現狀:二戰遺產用了50多年 現在只能買中國貨

圖為由"振華-28"號半潛船送修的美國海軍AFDB-8"機工"號浮船塢。

而在這五六十年間,美國的造船份額已經從世界的一級萎縮到了"其它"分類當中,要拿放大鏡才能看得清楚明白——說得再透徹一些,要不是有著"本土航線船舶必須由美國建造"的禁令,那美國民用造船業早就不復存在了。

而對於用途單一,卻又體量龐大,造價昂貴,需求極少的大型浮船塢,美國民用造船業自然是興趣缺缺:本土航線的船舶噸位都不大,誰又願意保持著大廠房,大船塢去建造這些噸位趕超航母的大傢伙呢?

美國造船業真實現狀:二戰遺產用了50多年 現在只能買中國貨

圖為BAE美國聖迭戈船廠內的55000噸級浮船塢,系由中國北船重工建造。

而相比"必須在美國境內建造"的軍用艦艇,美國政府對各軍事承包商使用的設備和海工船舶其實就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也就現在大談特談"美國製造"時會著重提起幾句——但說歸說,任誰都知道美國現如今"只為軍隊服務"的工業體系造浮船塢必然虧本,這個虧本又不可能讓國會或政府買單,那怎麼辦?

至於結果,我們也都看得很清楚。不止亨廷頓-英格爾斯造船廠,就連BAE和巴斯鋼鐵都不約而同地大量採用包括浮船塢在內的中國造海工設備,這裡頭自然是成本考量壓倒了一切。

美國造船業真實現狀:二戰遺產用了50多年 現在只能買中國貨

圖為巴斯鋼鐵所屬造船廠內的浮船塢,系由上海振華製造。

確切地說,亨廷頓-英格爾斯造船廠購置中國浮船塢並不是個例,而是美國工業界的普遍現狀:在美國政府全力投資的軍工業項目上,美國的確能夠發力並保持優勢;但持續的投資也使得軍工綜合體對民用產品訂單不屑一顧,甚至是過度裁減產能,"削足適履"以優化軍備訂單帶來的盈利效果,以至於必須要從外國購置浮船塢,龍門吊,最終讓上游產業鏈一同萎縮……在這樣的現狀下,美國總有一天會把軍艦建造也"外包"出去,這無非只是時間問題而已。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