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清華北大和上哈佛耶魯究竟哪個更難?老外在美版知乎靈魂發問……

考清華北大和上哈佛耶魯究竟哪個更難?老外在美版知乎靈魂發問……

考清華北大和上哈佛耶魯究竟哪個更難?老外在美版知乎靈魂發問……

From 新地平線NewSkyline

當國內還在討論北大和清華的排名實力誰更強時,美國版知乎——Quora將目光對準了哈佛和北大,外國網友們開始研究“上北大是否比上哈佛難”,這個中國留學生和家長們都曾暗自思考過的問題。

比如,這位北大的學生就用自己的親身經歷來證明,站到中國頂尖高校金字塔尖的學生,是經過了種種磨難,才能從千百萬的高考大軍裡,獲得一席之位:

考清華北大和上哈佛耶魯究竟哪個更難?老外在美版知乎靈魂發問……

在中國,如果你想要進入頂尖大學,你必須要和975萬高考生—是的,每年有975萬學生參加高考—同臺競爭。而這其中只有不到3000名學生能夠考入北大。我大概從初一13歲就開始為進入北大而努力,沒有一天敢放鬆。

而一位美國網友認為,對於國際學生來說,北大比哈佛好進多了:

考清華北大和上哈佛耶魯究竟哪個更難?老外在美版知乎靈魂發問……

如果你是中國人,那通過高考進入北大無疑是很困難的。但是如果你是國際生的身份,那可能就會容易多了。一些項目為了保證多樣性,會為國際生降低標準。

北大就讀的國際學生也出來發言,言談中對於中國的戶口政策已瞭然於胸:

考清華北大和上哈佛耶魯究竟哪個更難?老外在美版知乎靈魂發問……

究竟能不能在北大獲得一席之位還跟你的戶口有關係。例如,北大可能在湖北省只招收2名學生,而在北京則有200個招生名額。所以如果你來自湖北,那麼考入北大就是極其困難的;如果你來自北京,那就會相對容易。

在這個問題中,目前支持率上升最快的,是這位畢業於牛津大學、目前從事法律行業的英國網友:

考清華北大和上哈佛耶魯究竟哪個更難?老外在美版知乎靈魂發問……

很多人指出每年都有900萬學生參加高考,但是在中國容納優秀學生的拔尖學校數量卻不多。(此處省略北大清華誰比較好的論證)

我們要是僅將每年參加高考和每年參加SAT的學生進行比較,可能不太準確。

每年參加高考的學生有900萬,最後能進入北大的學生約7000名,錄取率在0.078%左右。每年參加SAT考試的學生在170萬左右,哈佛每年錄取1780名本科學生,錄取率約為0.089%

從這兩個數字來看,其實是非常接近的,幾乎可以說難度相當。

但是,如果我們將目光對準哈佛每年將會從世界各地收到優秀學生的申請這個事實上,北大在這一比率上將會落後不少。

因此,即使考慮到高考是如此殘酷,哈佛還是比北大看起來更加難以企及。

考清華北大和上哈佛耶魯究竟哪個更難?老外在美版知乎靈魂發問……

哈佛的SAT要求

北師大附中一半學生都能達到

前文以SAT考試類比中國高考。所以很多人認為,是SAT成績不過關,導致眾多申請哈佛的學生抱憾而歸。

根據最新數據,哈佛大學錄取學生的SAT中間分數段是1470—1570分。如果僅按照這個標準,北師大附中實驗中學一半以上的畢業生都考出了可能進入哈佛的分數。

但是在這一年,被哈佛錄取的中國內地學生寥寥無幾。

在世界範圍內,每年都有很多高中生——課業成績全優、SAT考試幾近滿分、手握重量級推薦信——卻不知道自己為何被拒之門外。

有趣的是,根據近期披露的哈佛內部文件,哈佛大學會向一些特定群體提供招生傾斜。例如哈佛校友子女、教工子弟、招募的運動員、以及院長或主任興趣清單上的申請人——這通常包括非常富有的捐贈者和知名人士的子女,大多是白人。

考清華北大和上哈佛耶魯究竟哪個更難?老外在美版知乎靈魂發問……

考清華北大和上哈佛耶魯究竟哪個更難?老外在美版知乎靈魂發問……

根據哈佛大學提供的數據,以上四種申請人只佔總申請人數的5%,但是在錄取學生中所佔比例卻高達30%。在每年超過四萬人的申請者中,大多數人的錄取概率在4.5%到5%。但出自以上群體的申請者,卻擁有45%的錄取率。

一同暴露的還有哈佛在錄取中對富裕階層的偏愛。在內部郵件中,哈佛大學肯尼迪政府學院院長稱呼招辦生的負責人為“我的英雄”,因為他招進來的學生的家長承諾要向學校捐贈一棟樓。

考清華北大和上哈佛耶魯究竟哪個更難?老外在美版知乎靈魂發問……

需要爸媽捐出一棟樓才能登上哈佛的錄取名單。如果以這個標準來看,上哈佛確實比上北大要難多了。

向一部分人提供入學優待,必然意味著將另一部分人置於相對劣勢的地位。

難道,這所世界最知名的學府,在招生時,竟然存在歧視?

紐約時報曾對5位哈佛大學2018級新生進行採訪。

考清華北大和上哈佛耶魯究竟哪個更難?老外在美版知乎靈魂發問……

學校宿舍裡的娜丁·李、夏洛特·魯爾、勞倫·馬歇爾、約瑟夫·費爾克斯和伊曼·萊弗裡,五個人都是哈佛大一新生。

其中,娜丁·李是一位韓裔美國人。在申請的時候,她一直擔心自己會遭到歧視,部分原因是因為她身邊一些成績優異的亞裔朋友沒有緣由地被理想學校拒絕。為了逃脫美國社會中對於亞裔人士的刻板印象、證明自己不是典型的亞洲人,娜丁申請加入美國空軍預備役軍官訓練團,以此來強調自己對軍隊的熱情以及成為創傷外科醫生的雄心。

娜丁的擔心並不是毫無道理。

考清華北大和上哈佛耶魯究竟哪個更難?老外在美版知乎靈魂發問……

一個代表亞裔美國學生的組織分析了超過16萬名學生的檔案。分析結果顯示,在標化考試得分、校內成績、課外活動這些錄取指標上,亞裔學生的得分比其他族裔的申請人都高。但是,在申請背景和“積極人格”等軟性評分上,亞裔學生的得分顯著拉低了他們得到錄取的可能性。

對於哈佛大學是否真的在招生過程中存在歧視行為,目前還沒有最終判定。但藉此暴露出來的名校錄取中諸多隱性篩選條件,讓人不禁深思:

當高分已經成為標配,申請者們更應該思考的是如何從同齡人競爭中脫穎而出。

考清華北大和上哈佛耶魯究竟哪個更難?老外在美版知乎靈魂發問……

清華大學社會學系的晉軍副教授曾對數屆清華新生進行問卷調查,其中問題包括“父母職業”、“上大學以前到過最遠的地方是哪裡”、“最喜歡的小說”等。而最後的問卷統計結果顯示,和全國平均水平相比,清華學生里社會經濟地位高的家庭是多數,社會經濟地位低的家庭則佔比較少。

超過40%的清華學生在中學甚至更早的時候,就已經到過境外。相比較來看,西部一所211大學的數據則是,到過境外的學生只有2.3%,沒有出過省的學生有22.7%。

考清華北大和上哈佛耶魯究竟哪個更難?老外在美版知乎靈魂發問……

所以努力就可以上清華北大了嗎?晉軍教授告訴我們:

“並不是努力就能上清華北大。短期來看有運氣的影響因素,長期來看有家庭環境的影響。”

也就是說,你的家庭環境、父母的資本(不僅是經濟,還有社會和文化層面)決定了你能接觸到的資源有多少,決定了你的成長環境,也決定了你日後的眼界和見識。

哈佛在錄取時的“傾斜”、以及中國高校的自主招生政策可能在展示給全世界一個新的信號:頂尖學府將逐漸摒棄視分數為最高標準的傳統做法,轉而看重從整體素質上來查看一個人在接受教育後擁有的可能性。

這個標準的改變並非在說,高分已不再重要,滿分已不再稀缺。而是,當擁有高分的人數到達一定的數量甚至飽和的時候,分數能體現的差別已非常之小。

考清華北大和上哈佛耶魯究竟哪個更難?老外在美版知乎靈魂發問……

這場錄取比賽,不再是一群60分的人和一群100分人進行較量。而是在一群90、100分的人中,挑選更加具有個人發展潛力的學生。

如何在年紀尚幼的時候讓一個學生去展現的個人潛力?這背後又蘊含著多少家庭實力與教育資源較量呢?

更重要的是,如何去進行規劃

2018年底,麻省理工學院(MIT)公佈2019年本科生提前錄取名單。然而在707名錄取學生中竟無一人來自中國內地高中。中國學霸此次全軍覆沒。

與此同時,一位成功就讀MIT的印度學生曾在網上分享了她的申請經驗。從中可以看到,她的申請規劃最早從初三就已經開始。

考清華北大和上哈佛耶魯究竟哪個更難?老外在美版知乎靈魂發問……

考清華北大和上哈佛耶魯究竟哪個更難?老外在美版知乎靈魂發問……

中國學生在考取高分上從來不會怯場,但卻容易輸在對未來道路缺乏規劃,以及疏於對教育資源的篩選和選擇。

比上北大還是上哈佛更難的,是中國學生能發現自己的興趣、並進行有效的人生和職業規劃。

很多學生和家長寄希望於名校這個光環本身就足以帶來人生的飛躍。當一些人還在為收穫offer沾沾自喜的時候,有些人已經開始為之後的職業道路謹慎規劃。從踏入校園的第一步起,他們就已經有了明確的前進方向。

名校錄取並不是一場賽跑的終點線,相反,它吹響的是另一場戰役的衝鋒號。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