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冊小書,一條中華文化靜美的路

國學 孔子 陳洪 儒家 上海觀察 2017-04-30

據說學術界有160多種關於文化的定義。定義多,不意味著混亂,而是文化的內涵太豐富。而有著5000年曆史的中國文化,更是浩如煙海。

面對這樣的波瀾壯闊與浩淼悠遠,《中國文化二十四品》叢書卻用24冊、每冊10萬字的體量,將中國文化的種種,不僅說了個明明白白,且說得有情有趣。

南京大學文學院院長徐興無教授,既是叢書的兩位主編之一,亦是叢書開篇《龍鳳呈祥:中國文化的特徵、結構與精神》的作者。他在接受《讀書週刊》專訪時說:“品的趣味在於小而精,展示的正是中國文化最精華的部分。”

以四字一句的成語設計書名,以“二十四”這一“很中國”天道運行的數字建構叢書體系,《中國文化二十四品》為海內外想要了解中國文化基本知識的大眾,提供了一條靜美的路。

►是對文化的敬與愛

■ 從歷代名家書法和碑帖中選取了二十四種,為每個書名集了字

■ 說是聊出來的事,但細想起來,當然飽含了大家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敬意、愛意

上觀新聞:對於中國文化這麼宏大的主題,不是隨便誰都有書寫的勇氣的。您和另一位主編陳洪教授,怎麼想到要編纂《中國文化二十四品》這樣一套叢書來充分呈現中國文化的特徵、結構與精神?

徐興無:這套叢書的緣起很簡單,就是幾個朋友在一起聊出來的。

大約在2013年,我和南京大學文學院丁帆教授以及江蘇明哲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的劉力先生閒聊。“明哲”在南京大學長期舉辦名家文化講壇,到2013年時已辦了100多場,其中有不少是關於中華傳統文化的,我也幫著邀請過一些名家。我們聊到可以編一套中國文化通識讀物。

不久之後,我們請到南開大學原副校長、教育部中文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著名的小說研究專家陳洪教授來講壇,藉此機會,我們與他商量,欲聯合南北學界的同仁來做這套讀物。陳教授答應了。

我和陳洪教授除擔任主編工作外,也各寫一本。後來,陳洪教授出面邀請葉嘉瑩先生,本書編委、香港浸會大學饒宗頤國學院院長陳致教授出面邀請饒宗頤先生一道擔任叢書顧問,兩位前輩慨然應允。饒宗頤先生更以99歲高齡為叢書題寫書名。

為在叢書的裝幀上配合饒先生的題耑,展示中國文化的風韻,我從歷代名家書法和碑帖中選取了24種,為每個書名集了字,包括馬王堆帛書、曹全碑、張遷碑、衡方碑、董美人墓誌等,繼而又代編委會起草了每本書的介紹語,用作封面設計的素材。

說是聊出來的事,但細想起來,其中當然飽含了大家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敬意、愛意,包含了大家的文化創意、學術理想和文化使命。

►勾勒千年的歷程

■ 龍與鳳是中國幾千年文明構建起來的兩個文化符號,文獻考古都有證明

■ 二十四品的邏輯關係是全面展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物質、制度、精神、發展四個層面的主要內容

上觀新聞:叢書以概括中國文化核心精神的《龍鳳呈祥》起始,以展望中華大地現代化進程的《變法圖強》終結,在文化這個大主題下,叢書如何選擇各自的主題和角度,呈現怎樣的邏輯關係?

徐興無:叢書的第一本《龍鳳呈祥》,是對中國文化的概說,介紹中國文化的特徵、結構、精神以及文化復興的理念。

之所以叫《龍鳳呈祥》,是因為龍與鳳是中國幾千年文明構建起來的兩個文化符號,文獻考古都有證明,既能體現中國文化是由不同的異質文化融合而成的特徵,又能體現中國文化具有和而不同的內部結構,體現既沉潛又升騰的精神。這兩種符號的內涵如果都能得到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才是中國文化的理想。

其餘23本,我們從文化的載體出發,設計了介紹中國文字與文獻的《書同文字》與《書史縱橫》;從文化的道德基礎出發,設計了介紹中國道德體系與教育傳統的《仁義禮智》與《君子之學》;從文化的社會與制度出發,設計了介紹中國古代政治與民族的《王霸之道》與《四海之內》;從文化的空間出發,設計了介紹中國地理觀念和地域風俗生活的《赤縣神州》與《風土人情》;從文化的學術傳承出發,設計了介紹中國思想源頭的《九流十家》;從文化信仰出發,設計了介紹儒釋道三教的《內聖外王》《蓮花淨土》與《抱朴歸真》;從文化的精神創造成就出發,設計了介紹中國古代詩文、小說、戲曲、書畫、音樂、生活美學、婦女生活的《文苑英華》《今古傳奇》《花雅爭勝》《藝舟雙楫》《金聲玉振》《採菊東籬》和《紅粉閨秀》;從文化的科技成就出發,設計了介紹中國古代工藝與醫學的《天工開物》與《懸壺濟世》;從文化交流與發展出發,設計了介紹中國文化對東亞文明影響及其近代變革歷程的《風月同天》與《變法圖強》。

可以看出,二十四品的邏輯關係是全面展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物質、制度、精神、發展四個層面的主要內容,同時也勾勒出中國文化從遠古走到當下的偉大曆程。

►趣味在於小而精

■ 要將中國文化中的精華性的知識、優秀的文化傳統展示給人們

■ 叢書的旨趣是為海內外想要了解中國文化基本知識的大眾服務

上觀新聞: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我們生活在文化之中,但真要說清楚文化是什麼時,卻又往往不知從何說起。叢書共24冊,每冊薄薄10萬字,讓厚重的文化變得可親可近了,轉化似乎全在那一個“品”字。

徐興無:叢書的最大特色就在這“品”字。

何為“品”?中國人常說“品級”、“品味”。“品級”是針對質量的。東漢魏晉時品評人物,分為九品;後來南朝的鐘嶸借這個概念來評論詩歌,寫了《詩品》,把詩人分中上、中、下三品。《中國文化二十四品》首先要讓人們看到高品質的、典雅精美的中國文化。

“品味”是針對鑑賞的,鑑賞的趣味在於小而精。在中國傳統藝術中,箋札、冊頁、短章、小詞、曲牌、傳奇、盆景、相聲都可以稱為“小品”,體裁雖小,但濃縮了精華。唐代詩人司空圖寫了一部《二十四詩品》,用二十四首四言詩勾勒了二十四種詩歌的美學意境,供人們鑑賞詩歌時品味;而二十四又是“很中國”的數字,比如二十四節氣,因為中國文化有“天人合一”的信仰,這樣他就將中國詩學的主要內涵與審美境界以“品味”鑑賞的方式表現出來了。我們對這種中國氣派的表現方式也很嚮往,也用四個字一句的成語來設計書名,建構叢書的知識體系,做到小而精。

此外,“品”字有三個“口”,“口”就是人口,“品”與“眾”同意,許慎《說文解字》說:“品,眾庶也。”叢書的旨趣是為海內外想要了解中國文化基本知識的大眾服務,因此要能調和眾口,還要考慮中國文化海外推廣的空間,因此在寫作方面儘可能做到知識性、趣味性、通俗性、審美性兼而備之。當然,還要照顧到開本與閱讀量的適當,因此我們以10萬字左右作為規定。

►不自覺就沒自主力

■ 文化自覺是文化自信的基礎,你都不知道自己的文化是什麼,如何發展創新自己的文化

■ 文化自覺意識越強,文化認同感和文化自信心就越強,進而會激發、增加文化創新與發展的能力

上觀新聞:費孝通先生曾說:“文化自覺是當今時代的要求,它指的是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對其文化有自知之明,並對其發展歷程和未來有充分的認識。”您剛才說到,這套叢書是為海內外想要了解中國文化基本知識的大眾服務的,而最應瞭解中國文化的,首先應該是我們自己。文化自覺對一個民族而言,為什麼這麼重要?

徐興無:關於文化自覺的問題,陳洪教授和我在《總序》裡有詳細的闡述。文化自覺對一個民族來說,就如同一個人對自我的瞭解和對人生的學習,自我發展的方向、與他人的協作能力等等都與此相關,也是文化通識教育的目標。文化戰略是各個文化共同體的生存戰略,如果不能知己知彼,怎麼能百戰百勝?

文化自覺是文化自信的基礎,你都不知道自己的文化是什麼,不知道如何學習、傳承、理解、批判自己的文化,不知道自己的文化與其他文化的異同優劣,你如何學習或批判其他文化?如何發展創新自己的文化?一個民族沒有文化自覺,就不知道自己的文化能力,或者文化自卑,或者文化自大,不具備文化自主的能力。

文化自覺意識越強,文化認同感和文化自信心就越強,進而會激發、增加文化創新與發展的能力,孟子說得好:“居之安,則資之深;資之深,則取之左右逢其源。”

►喜歡談論還不夠

■ 除了熱愛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之外,還要系統梳理,講好故事

■ 能不能提出更加宏大精深的文化理論來增進文化自覺,是一個很大的時代課題

上觀新聞:從飲食到衣著,到“中國詩詞大會”的火熱,現在喜歡談論文化的人很多,在您看來,喜歡談論文化和真正的文化自覺之間,還差著怎樣的距離?

徐興無:現在喜歡談論文化的人確實很多,很多有關中華優秀文化知識的競賽活動也成了熱播的電視節目,總的來說,這是一個好現象,是文化自覺的強大基礎。

但是,文化自覺是非常真實、理性的認識,或者說是深刻的自我反省意識。首先需要客觀知識的支撐,其次需要傳承與批判的能力,才不會落入文化迷信與文化風潮,除了熱愛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之外,還要系統梳理,講好故事,關鍵在於當代中國文化學能否有新的建樹。

近代以來,我們提出過“中學為體”、“昌明國故”、“中國文化本位論”、“古為今用”、“綜合創新”、“文化自覺”、“文化自信”等一系列有關傳承與發展中國文化的理論,隨著我們對中國歷史文化研究的深入,我們能不能提出更加宏大精深的文化理論來增進文化自覺,是一個很大的時代課題。

►認識傳統的三大誤區

■ 生活在現代的中國人,對中國文化的繼承與發展,應該更多地在精神、智慧與道德境界上

■ 重養生而不重養性,是對中國傳統文化低層次和功利性的履踐

上觀新聞:當下,我們在瞭解自己的文化方面,可存在誤區?如有,叢書可以起到怎樣的勘誤作用?

徐興無:當下我們在瞭解自己的文化方面,確實存在許多誤區。我個人認為,有三個最大的誤區:

一是知識的誤區,由於現代漢語與古代漢語的語境區隔,古代歷史文獻中的知識被誤解,讀錯的字、講錯的事比比皆是。

比如,我不止一次地聽人解釋孔子“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這句話,說指的是女人與兒童難養。有一次我在歐洲某國參加一個孔子學院的成立典禮,我方一位代表上臺講話時就引這句話,以證孔子的歷史侷限性。其實孔子說的是不遵禮法和沒有道德的人,因為小妾與佞幸干政,違反親親尊尊的倫理,甚至廢長立幼,引發動亂,是造成春秋時代禮崩樂壞的根源之一,並非孔子不尊重婦女和兒童。

二是形式的誤區,中華優秀文化一定是有儀式感的,有形式美的,人們在其中可以修養身心,這方面以前中斷過多,現在人們的生活過於簡便,希望在生活中獲得儀式感,這是可以理解的,在一些藝術表演與傳統文化集會場合也是可以效仿的。

但是,如果刻意地搞一些不倫不類的復古儀式與活動,比如在現代大學畢業典禮上穿漢服、行古禮,在公共場合跪拜師長祖宗牌位,這就流於形式與拜物了。

《左傳》記載一位貴族批評周旋揖讓之禮,“是儀也,非禮也”,儀式不是禮。什麼是禮?他認為是“天之經、地之義,民之行也”,也就是人們的道德準則與價值標準。孔子也說:“禮雲禮雲,玉帛云乎哉?樂雲樂雲,鐘鼓云乎哉?”

古代的禮儀及其器物終究要隨著物質生活與社會結構的變化而消失,但其中積極的有價值的內涵與精神應該被我們汲取,融入、豐富我們的日常生活。

古代的道德也有不同的境界,只知道遵守外在的道德教條,連古人都不贊同。

《左傳》裡記載貴族要遵守的道德有幾十種,道德的名目多了就會成為束縛和教條,或者流於表面與虛偽,成為博取名利的工具。孔子深刻地察覺到道德必須內化和實踐,拈出一個“仁”字,統攝其他道德,使得傳統道德的內涵得到昇華;孟子進一步提煉出仁義禮智的道德體系,精簡可行,甚至說:“言不必信,行不必果,唯義所在。”

生活在當下的中國人,對中國文化的繼承與發展,應該更多地在精神、智慧與道德境界上。

三是實踐的誤區,在繼承與發展中國文化時過於功利,總想在中國文化中找到利器或神祕的力量。比如對《易經》的迷戀,對陰陽五行的迷戀,對神仙的迷戀。《易經》、陰陽五行都是中國古代重要的宇宙觀與辯證法,但不是現代科學,不是解釋宇宙的萬能鑰匙。

中國文化很重養生,有不少經驗與智慧,但更重養性,那是對生命的自覺,是被心靈意識到的生命。孟子說,盡心知性則知天,存心養性而事天,這個“心性”是道德意義上的,儒家要人“明明德”,“日日新”,指的是心性的修養。而我們現在電視裡有很多節目,舉著傳統文化的幌子,幹著推銷保健品的事,卻很少有重養性的節目。

重養生而不重養性,是對中國傳統文化低層次和功利性的履踐。

我想,《中國文化二十四品》叢書如果能提供相對客觀正確的中國文化知識,幫助人們形成一點通達的文化觀念,也就達到了撰寫的目的。

不傳統的呈現方式

■ 原典能讓讀者直接進入中國文化的歷史場域,產生真切的體會

■ 作者的現代白話文字和所選古代文獻經典構成了每一本書的經與緯,讓讀者隨時進入現代與古代交織的網絡或座標中來了解、欣賞中國文化

上觀新聞:這樣一套講中國傳統文化的叢書,在呈現的方式上卻一點也不傳統,相反,採用了不少新技術手段。

徐興無:我們在傳播和出版方面都有所創新。

我們製作了一個“中華傳統文化二十四品”的公眾微信號,結合傳統節令和日常生活話題,截取叢書的相關內容,不斷推送。還製作了一個原典導讀手機軟件,將二維碼印在每冊書的封底。

這個軟件是配合叢書所設的“原典閱讀”的。我們從中國文化的典籍中選取與書中內容相關的篇章,加以簡單的註釋。

這樣做有兩種考慮:一是豐富通識讀物的內容,原典能讓讀者直接進入中國文化的歷史場域,產生真切的體會;二是增強通識閱讀的能力,在閱讀介紹與描述性的文字之餘,讀者可以通過原典閱讀了解中國文化中的重要典籍。有進一步閱讀興趣的讀者就可以用手機掃描書後的二維碼進入原典閱讀系統,閱讀參考譯文,做文言詞語練習,這對中小學生學習文言文也是一個很好的幫助。

這樣,作者的現代白話文字和所選古代文獻經典構成了每一本書的經與緯,讓讀者隨時進入現代與古代交織的網絡或座標中來了解、欣賞中國文化。

24冊小書,一條中華文化靜美的路

《中國文化二十四品》

饒宗頤 葉嘉瑩 顧問

陳洪 徐興無 主編

江蘇人民出版社

題圖來源:視覺中國 圖片編輯:蘇唯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