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正好用的上!專治“叛逆、難溝通、做事拖沓”的4大良藥

國學 教育 濟南大千文化 2019-02-22

最近,在和一些家長聊天時總是聽到一些詞:叛逆、難溝通、做事拖沓。大家反應,自己說話孩子聽不進去,讓孩子寫個作業說了七八遍還是沒動靜。


開學正好用的上!專治“叛逆、難溝通、做事拖沓”的4大良藥

孩子叛逆?家長注意溝通方式


孩子進入初中,這個時期,孩子開始進入青春期發育階段,心理開始有所變化,其實就是開始思考問題了。濟南大千教育專家表示,“孩子的自我意識不斷加強,知道家長和老師說的不一定全部都是對的,所以會表現得比較叛逆,也難以溝通。”

此時,家長不應盲目的否定,即使孩子的觀點是錯誤的,家長也應重視方式的使用,以一種孩子容易接受,尊重孩子的姿態,給予引領。家長首先要改變自己的溝通方式。“孩子很多時候抗拒的不是家長的溝通內容,而是家長高高在上的溝通態度。”溝通的效果不取決於家長到底說出去了多少,而是取決於孩子聽進去了多少。因此,這個階段的家長一定要少言、慎言、多聽、多看。

開學正好用的上!專治“叛逆、難溝通、做事拖沓”的4大良藥


做事拖沓?家長需考慮是否人為導致


至於做事拖沓,這個問題也是因人而異,有些孩子拖沓,可能是性格習慣;有些孩子,可能是存在牴觸情緒,所以才人為的拖沓。所以家長對待這個問題,還是得靈活,多考慮下拖沓的原因.孩子進入小學高年級,對於學習已經有點疲了,對於家長和老師的要求,已經形成了自己的一些應對方式,所以比較拖沓。”當然,孩子的拖沓也可能是學習興趣的問題如果有興趣了,就有自主性了,有自主性了,就不會拖沓。

同時,家長還應考慮孩子的拖沓是性格使然還是人為所致。如果是孩子故意拖沓,那家長就得思考為什麼孩子有牴觸情緒,解決根本。


開學正好用的上!專治“叛逆、難溝通、做事拖沓”的4大良藥


支招

和孩子溝通:不嘮叨,忌說教

進入初中,孩子的心理變得細膩而敏感。與這個階段的小孩子進行溝通,不論是生活上,還是在學習上,家長都應該關注孩子細微的心理變化。

做好溝通準備


為了讓溝通更有效果,家長和孩子之間的溝通不要太隨意。在溝通之前,家長必須有所準備。比如,就溝通事項,家長雙方之間的意見要先統一,同時還要考慮孩子的承受度。

選好溝通場合


有些家長在吃飯的時候心血來潮,直接對孩子在學習中的問題進行責難式的溝通,這可能會讓溝通的有效性大打折扣。我們建議,家長在小升初階段,對孩子的教育盡 量是單獨的,談話性的,避免公開的訓斥。孩子在十幾歲的年齡,最好面子,自尊心很強。所以對孩子的教育儘量避免在公開場合,尤其是在他的老師和同學的面 前。

用好溝通典型

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不少家長都喜歡用同齡人成功的案例和自己的孩子進行比較。溝通切忌不要總是在孩子耳邊講,自己怎樣為他付出,拿自己小時候與他對比或拿別的孩子與他對比。這樣做,只能招來孩子的逆反心理。要就事論事,具體的分析問題,幫助孩子解決問題,而不是埋怨、比較。

語言精煉別說教

和孩子溝通要把握談話的時間,切忌嘮叨。在溝通的過程當中,直接簡潔地和孩子說明溝通內容即可,過度嘮叨反而會讓溝通失去效果。同時家長需要改變只說不做的教育方式,儘量避免蒼白的說教,而是身體力行,為孩子做出表率。

濟南大千教育

濟南大千教育以中國文化最經典部分來取材,因材施教,對青少年進行國學的浸透與薰陶。諸子百家告子認為:人生本性像一張白紙,無所謂善惡,就像生絲一樣,染蒼則蒼染黃則黃;孩子也一樣,是處於生命中吸納力與記頌力最強的階段,而這時段的人文教育,將對孩子的為人處事做根基。因此,國學啟蒙是十分必要的,也是父母在孩子成長中所選的必修課。

開學正好用的上!專治“叛逆、難溝通、做事拖沓”的4大良藥

本校常年面向全國招收8-18歲有下列行為表現的在校或輟學青少年以及年齡在18週歲以上有下列行為表現的社會青年:

孩子性格叛逆,孩子自我封閉;

孩子早戀叛逆,孩子厭學逃學;

孩子親情淡漠,孩子性格怪異;

孩子打架鬥毆,孩子自卑自閉;

孩子離家出走,孩子混跡社會。

我們的老師已經累計幫助2000名孩子完成蛻變

改變一個孩子 拯救一個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