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國學,怎樣才能成為真正的“國人之學”?

來源:正心正舉公眾號

文丨阿蹦


據統計,中國23歲以上讀過《論語》或《道德經》的人群比例為4/10000,這是一個令國人汗顏的數據。一個多世紀以來的國學教育斷層,使儒道文化在今天的傳播面臨尷尬的處境。真正了悟國學精髓的國寶級學者寥寥可數,魚目混珠、濫竽充數者眾,而絕大多數國人因為長期以來的教育偏執,以及文化斷裂,對國學經典的瞭解幾乎一片空白。更要命的是,西方文化的強有力衝擊,以及來自精英層的質疑,使國學傳播面臨雙重壓力。

但一個偉大的國家,必須有與之匹配的文化軟實力。被稱為最後的儒者、中國的脊樑——梁漱溟大師說過,中國是一個文化早熟、理性早啟的國度。三千多年前,西周文化已經奠定了中華文化的基石,至春秋時期,孔子又集前人之大成,創建儒家學派,開創了哲人輩出、百家爭鳴的黃金時代。儒道文化幾千年的脈祚傳承,波瀾壯闊,其價值觀的前瞻性,生命力之旺盛,影響之深遠,傳承之悠久,體系之完整,比較世界其他文化,幾乎無與之比肩者。

當務之急,必先正本清源,讓更多人沐浴國學教育,瞭解國學的本質,掌握國學精髓,才能真正建立起一個大國的文化自信。我們有理由自信,因為以儒道文化為代表的國學,是我們的民族之根,是我們的民族之魂。不管她曾經歷過怎樣的冷遇甚或摧折,她一直在那兒,從未遠離。

"


國學,怎樣才能成為真正的“國人之學”?

來源:正心正舉公眾號

文丨阿蹦


據統計,中國23歲以上讀過《論語》或《道德經》的人群比例為4/10000,這是一個令國人汗顏的數據。一個多世紀以來的國學教育斷層,使儒道文化在今天的傳播面臨尷尬的處境。真正了悟國學精髓的國寶級學者寥寥可數,魚目混珠、濫竽充數者眾,而絕大多數國人因為長期以來的教育偏執,以及文化斷裂,對國學經典的瞭解幾乎一片空白。更要命的是,西方文化的強有力衝擊,以及來自精英層的質疑,使國學傳播面臨雙重壓力。

但一個偉大的國家,必須有與之匹配的文化軟實力。被稱為最後的儒者、中國的脊樑——梁漱溟大師說過,中國是一個文化早熟、理性早啟的國度。三千多年前,西周文化已經奠定了中華文化的基石,至春秋時期,孔子又集前人之大成,創建儒家學派,開創了哲人輩出、百家爭鳴的黃金時代。儒道文化幾千年的脈祚傳承,波瀾壯闊,其價值觀的前瞻性,生命力之旺盛,影響之深遠,傳承之悠久,體系之完整,比較世界其他文化,幾乎無與之比肩者。

當務之急,必先正本清源,讓更多人沐浴國學教育,瞭解國學的本質,掌握國學精髓,才能真正建立起一個大國的文化自信。我們有理由自信,因為以儒道文化為代表的國學,是我們的民族之根,是我們的民族之魂。不管她曾經歷過怎樣的冷遇甚或摧折,她一直在那兒,從未遠離。

國學,怎樣才能成為真正的“國人之學”?


幾千年來,儒道文化都是我們這個國家在制定制度、進行戰略設計的重要參照系。儒道文化對國民確立價值觀、道德準則產生的感召力,是任何外來文化都無法替代的。英國漢學家李約瑟這樣說過:“中國文化就像一棵參天大樹,而這棵大樹的根在道家。”中國歷史上,大凡新王朝建立之初,多采用道家無為思想治國,如西漢初年、唐朝初年、明朝初年,讓人民從前朝苛政之下解脫出來得以休養生息,社會生產力得到快速恢復;而在王朝守成時期,又大多采用儒家思想,其目的則是強調德化,進而穩定社會秩序。

國學經典莫不春秋筆法,微言大義,但邏輯井然,無論儒道,都是一個龐大的哲學系統。在普及教育時,對象是誰?人群如何劃定?是由官方主導,還是民間主導?是學校教育還是培訓教育?普及過程是由點及面,還是由面及點?

只有讓國學,真正成為國人之學,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國學普及率低這一問題。當下學者大多提倡在校園普及國學,我的觀點是,國學教育不僅要走向校園,也要走進社區。範圍人群要儘可能擴大,不分年齡和社會階層。當下中國,恢復傳統文化教育已是國策,由政府倡導、民間作為推手,雙管齊下應是因應之策。

除了上述問題,國學教育還面臨一個棘手的問題:國學教育從何入手?國學教育,無非兩大塊,一為“道”的教育,二是“德”的教育。兩者雖自成獨立哲學體系,但從根源上講,是一不是二,不可截然分開。要想深入淺出講明白所有的思想環節,又讓所有思想環節環環相扣,組成一個邏輯鏈,要高質量完成這種普及工作絕非易事。

就我看,“由儒進,以道出”是較為實用的方法。中國是一個以宗族為基礎的社會。在中國古人的認識裡,家就是國,國即是家,家國一體。宗族首先是一個道德團體。起始是家庭的孝悌之道,然後是朋友間的誠信之道,接下來是鄰里鄉親的仁義之道,繼之推廣至族群、國家,構成一個完整的生命共同體。這個生命共同體,凝聚起來的最重要紐帶就是道德。道家側重本體論,儒家強調的是德在建構理想社會時的功用。因為中國社會特有的宗族性質,故從儒家入手會使受眾快速有感,心靈上能得到快速成長。

"


國學,怎樣才能成為真正的“國人之學”?

來源:正心正舉公眾號

文丨阿蹦


據統計,中國23歲以上讀過《論語》或《道德經》的人群比例為4/10000,這是一個令國人汗顏的數據。一個多世紀以來的國學教育斷層,使儒道文化在今天的傳播面臨尷尬的處境。真正了悟國學精髓的國寶級學者寥寥可數,魚目混珠、濫竽充數者眾,而絕大多數國人因為長期以來的教育偏執,以及文化斷裂,對國學經典的瞭解幾乎一片空白。更要命的是,西方文化的強有力衝擊,以及來自精英層的質疑,使國學傳播面臨雙重壓力。

但一個偉大的國家,必須有與之匹配的文化軟實力。被稱為最後的儒者、中國的脊樑——梁漱溟大師說過,中國是一個文化早熟、理性早啟的國度。三千多年前,西周文化已經奠定了中華文化的基石,至春秋時期,孔子又集前人之大成,創建儒家學派,開創了哲人輩出、百家爭鳴的黃金時代。儒道文化幾千年的脈祚傳承,波瀾壯闊,其價值觀的前瞻性,生命力之旺盛,影響之深遠,傳承之悠久,體系之完整,比較世界其他文化,幾乎無與之比肩者。

當務之急,必先正本清源,讓更多人沐浴國學教育,瞭解國學的本質,掌握國學精髓,才能真正建立起一個大國的文化自信。我們有理由自信,因為以儒道文化為代表的國學,是我們的民族之根,是我們的民族之魂。不管她曾經歷過怎樣的冷遇甚或摧折,她一直在那兒,從未遠離。

國學,怎樣才能成為真正的“國人之學”?


幾千年來,儒道文化都是我們這個國家在制定制度、進行戰略設計的重要參照系。儒道文化對國民確立價值觀、道德準則產生的感召力,是任何外來文化都無法替代的。英國漢學家李約瑟這樣說過:“中國文化就像一棵參天大樹,而這棵大樹的根在道家。”中國歷史上,大凡新王朝建立之初,多采用道家無為思想治國,如西漢初年、唐朝初年、明朝初年,讓人民從前朝苛政之下解脫出來得以休養生息,社會生產力得到快速恢復;而在王朝守成時期,又大多采用儒家思想,其目的則是強調德化,進而穩定社會秩序。

國學經典莫不春秋筆法,微言大義,但邏輯井然,無論儒道,都是一個龐大的哲學系統。在普及教育時,對象是誰?人群如何劃定?是由官方主導,還是民間主導?是學校教育還是培訓教育?普及過程是由點及面,還是由面及點?

只有讓國學,真正成為國人之學,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國學普及率低這一問題。當下學者大多提倡在校園普及國學,我的觀點是,國學教育不僅要走向校園,也要走進社區。範圍人群要儘可能擴大,不分年齡和社會階層。當下中國,恢復傳統文化教育已是國策,由政府倡導、民間作為推手,雙管齊下應是因應之策。

除了上述問題,國學教育還面臨一個棘手的問題:國學教育從何入手?國學教育,無非兩大塊,一為“道”的教育,二是“德”的教育。兩者雖自成獨立哲學體系,但從根源上講,是一不是二,不可截然分開。要想深入淺出講明白所有的思想環節,又讓所有思想環節環環相扣,組成一個邏輯鏈,要高質量完成這種普及工作絕非易事。

就我看,“由儒進,以道出”是較為實用的方法。中國是一個以宗族為基礎的社會。在中國古人的認識裡,家就是國,國即是家,家國一體。宗族首先是一個道德團體。起始是家庭的孝悌之道,然後是朋友間的誠信之道,接下來是鄰里鄉親的仁義之道,繼之推廣至族群、國家,構成一個完整的生命共同體。這個生命共同體,凝聚起來的最重要紐帶就是道德。道家側重本體論,儒家強調的是德在建構理想社會時的功用。因為中國社會特有的宗族性質,故從儒家入手會使受眾快速有感,心靈上能得到快速成長。

國學,怎樣才能成為真正的“國人之學”?


孩子們開蒙就學時,首先學《弟子規》、《三字經》是不錯的選擇,適合孩子們背誦或閱讀,既可識字,又可瞭解歷史故事,從這些故事裡學到做人做事的學問。但要認識到,兩本小冊子雖說屬儒學範疇,但其弊端也十分明顯,首先它是後世儒家學家所作,宋、清兩朝的儒家更加強調秩序,強調道德律令,對人的束縛性有增無減,其思想已與孔孟之道有所差異,而對道德律令的理論依據卻幾乎不提。在教育普及的過程中,普及者一定要放鬆孩子們的心靈,不能讓孩子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十歲至十五歲時期的少年,最好直接讀四書。四書亦要分先後,語錄性質的《論語》、《孟子》為先,側重哲理的《中庸》、《大學》隨其後。《中庸》和《大學》是儒家的思想總綱,要想講清楚並不容易。我的經驗是,讓孩子們當韻文背誦即可,不可深究。待其有興趣,或年齡增長至二十歲時,再將《大學》、《中庸》與《道德經》的思想融入一爐,互為表理來講,則是理想的康莊大道。

《中庸》、《大學》的總綱與道家思想如出一轍,道家以“道”為本體生髮的生命觀、自然觀、道德觀,在《大學》、《中庸》裡如珍珠一樣閃光。舉一例,《大學》開篇即講:“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這一段與禪家修行方法幾無差異,條分縷析地講清楚了抵“道”之途。這時候不說清楚“道”為何物,就沒有辦法說明白這其間的邏輯鏈。

還有《中庸》:“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

這是《中庸》的開篇文字,也是綱要,講的也是“道”,但與《大學》不同之處在於:《大學》更多講的是抵道的方法,而《中庸》則偏重論述道之本體。如果沒有道家學識,就根本沒有辦法正確闡述它的要義。

先儒後道,最後儒道貫通。以此方式普及國學教育,很多技術上的難題便可迎刃而解。

勿庸諱言,儒道兩家都有一些不可取的思想。如道家的愚民觀念。

老子說:“是以聖人之治也,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慾。使夫智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

《莊子》裡說:“至治之世,不尚賢,不使能,上如標枝,民如野鹿。”

這些都是恨不能將人變成無知無慾、吃飽喝足的動物的典型愚民思想,後世保守學者替賢者諱,將這些語錄另作他解,但白紙黑字,不容置辯。

還有孔子的思想,也不全是精華,糟粕亦不少,根本原因在於他的階級立場。

如孔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這種愚民腔調與老莊如出一轍。他對等級制度的近乎偏執也與時人崇尚的平等觀念格格不入,如“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還比如這句:“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近之則不遜,遠之則怨。”

明明白白地歧視女性,雖然歷代學者們因這句話極力為聖人辯護,這些皆表明孔子並非完人,他也有他的時代侷限性。

哲人非道成肉身,不可能事事正確。但我們不能以偏概全,就像希臘人不會否定蘇格拉底、柏拉圖,法國人不會否定盧梭、伏爾泰一樣,孔孟、老莊的偉大同樣值得國人肯定。我們要繼承的是,儒道兩家弘揚的主流文化,以及這些文化對社會機制的正面引導作用,對建構世道人心所發揮的積極功用。

當下中國學人,對於國學的態度,大多處於兩個極端,要麼全盤否定,要麼照單全收,兩個極端的長期拉扯,不僅耗時耗力,而且讓億萬國民無所適從,是一種不負責任的學術態度。孔子說:“舉直錯諸枉,能使枉者直。”怎麼繼承?怎麼糾錯?中國四十年改革都在糾錯,改革本身就是糾錯的過程。只要講真話,敢講實話,我們就能找到解決之途。

"


國學,怎樣才能成為真正的“國人之學”?

來源:正心正舉公眾號

文丨阿蹦


據統計,中國23歲以上讀過《論語》或《道德經》的人群比例為4/10000,這是一個令國人汗顏的數據。一個多世紀以來的國學教育斷層,使儒道文化在今天的傳播面臨尷尬的處境。真正了悟國學精髓的國寶級學者寥寥可數,魚目混珠、濫竽充數者眾,而絕大多數國人因為長期以來的教育偏執,以及文化斷裂,對國學經典的瞭解幾乎一片空白。更要命的是,西方文化的強有力衝擊,以及來自精英層的質疑,使國學傳播面臨雙重壓力。

但一個偉大的國家,必須有與之匹配的文化軟實力。被稱為最後的儒者、中國的脊樑——梁漱溟大師說過,中國是一個文化早熟、理性早啟的國度。三千多年前,西周文化已經奠定了中華文化的基石,至春秋時期,孔子又集前人之大成,創建儒家學派,開創了哲人輩出、百家爭鳴的黃金時代。儒道文化幾千年的脈祚傳承,波瀾壯闊,其價值觀的前瞻性,生命力之旺盛,影響之深遠,傳承之悠久,體系之完整,比較世界其他文化,幾乎無與之比肩者。

當務之急,必先正本清源,讓更多人沐浴國學教育,瞭解國學的本質,掌握國學精髓,才能真正建立起一個大國的文化自信。我們有理由自信,因為以儒道文化為代表的國學,是我們的民族之根,是我們的民族之魂。不管她曾經歷過怎樣的冷遇甚或摧折,她一直在那兒,從未遠離。

國學,怎樣才能成為真正的“國人之學”?


幾千年來,儒道文化都是我們這個國家在制定制度、進行戰略設計的重要參照系。儒道文化對國民確立價值觀、道德準則產生的感召力,是任何外來文化都無法替代的。英國漢學家李約瑟這樣說過:“中國文化就像一棵參天大樹,而這棵大樹的根在道家。”中國歷史上,大凡新王朝建立之初,多采用道家無為思想治國,如西漢初年、唐朝初年、明朝初年,讓人民從前朝苛政之下解脫出來得以休養生息,社會生產力得到快速恢復;而在王朝守成時期,又大多采用儒家思想,其目的則是強調德化,進而穩定社會秩序。

國學經典莫不春秋筆法,微言大義,但邏輯井然,無論儒道,都是一個龐大的哲學系統。在普及教育時,對象是誰?人群如何劃定?是由官方主導,還是民間主導?是學校教育還是培訓教育?普及過程是由點及面,還是由面及點?

只有讓國學,真正成為國人之學,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國學普及率低這一問題。當下學者大多提倡在校園普及國學,我的觀點是,國學教育不僅要走向校園,也要走進社區。範圍人群要儘可能擴大,不分年齡和社會階層。當下中國,恢復傳統文化教育已是國策,由政府倡導、民間作為推手,雙管齊下應是因應之策。

除了上述問題,國學教育還面臨一個棘手的問題:國學教育從何入手?國學教育,無非兩大塊,一為“道”的教育,二是“德”的教育。兩者雖自成獨立哲學體系,但從根源上講,是一不是二,不可截然分開。要想深入淺出講明白所有的思想環節,又讓所有思想環節環環相扣,組成一個邏輯鏈,要高質量完成這種普及工作絕非易事。

就我看,“由儒進,以道出”是較為實用的方法。中國是一個以宗族為基礎的社會。在中國古人的認識裡,家就是國,國即是家,家國一體。宗族首先是一個道德團體。起始是家庭的孝悌之道,然後是朋友間的誠信之道,接下來是鄰里鄉親的仁義之道,繼之推廣至族群、國家,構成一個完整的生命共同體。這個生命共同體,凝聚起來的最重要紐帶就是道德。道家側重本體論,儒家強調的是德在建構理想社會時的功用。因為中國社會特有的宗族性質,故從儒家入手會使受眾快速有感,心靈上能得到快速成長。

國學,怎樣才能成為真正的“國人之學”?


孩子們開蒙就學時,首先學《弟子規》、《三字經》是不錯的選擇,適合孩子們背誦或閱讀,既可識字,又可瞭解歷史故事,從這些故事裡學到做人做事的學問。但要認識到,兩本小冊子雖說屬儒學範疇,但其弊端也十分明顯,首先它是後世儒家學家所作,宋、清兩朝的儒家更加強調秩序,強調道德律令,對人的束縛性有增無減,其思想已與孔孟之道有所差異,而對道德律令的理論依據卻幾乎不提。在教育普及的過程中,普及者一定要放鬆孩子們的心靈,不能讓孩子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十歲至十五歲時期的少年,最好直接讀四書。四書亦要分先後,語錄性質的《論語》、《孟子》為先,側重哲理的《中庸》、《大學》隨其後。《中庸》和《大學》是儒家的思想總綱,要想講清楚並不容易。我的經驗是,讓孩子們當韻文背誦即可,不可深究。待其有興趣,或年齡增長至二十歲時,再將《大學》、《中庸》與《道德經》的思想融入一爐,互為表理來講,則是理想的康莊大道。

《中庸》、《大學》的總綱與道家思想如出一轍,道家以“道”為本體生髮的生命觀、自然觀、道德觀,在《大學》、《中庸》裡如珍珠一樣閃光。舉一例,《大學》開篇即講:“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這一段與禪家修行方法幾無差異,條分縷析地講清楚了抵“道”之途。這時候不說清楚“道”為何物,就沒有辦法說明白這其間的邏輯鏈。

還有《中庸》:“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

這是《中庸》的開篇文字,也是綱要,講的也是“道”,但與《大學》不同之處在於:《大學》更多講的是抵道的方法,而《中庸》則偏重論述道之本體。如果沒有道家學識,就根本沒有辦法正確闡述它的要義。

先儒後道,最後儒道貫通。以此方式普及國學教育,很多技術上的難題便可迎刃而解。

勿庸諱言,儒道兩家都有一些不可取的思想。如道家的愚民觀念。

老子說:“是以聖人之治也,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慾。使夫智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

《莊子》裡說:“至治之世,不尚賢,不使能,上如標枝,民如野鹿。”

這些都是恨不能將人變成無知無慾、吃飽喝足的動物的典型愚民思想,後世保守學者替賢者諱,將這些語錄另作他解,但白紙黑字,不容置辯。

還有孔子的思想,也不全是精華,糟粕亦不少,根本原因在於他的階級立場。

如孔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這種愚民腔調與老莊如出一轍。他對等級制度的近乎偏執也與時人崇尚的平等觀念格格不入,如“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還比如這句:“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近之則不遜,遠之則怨。”

明明白白地歧視女性,雖然歷代學者們因這句話極力為聖人辯護,這些皆表明孔子並非完人,他也有他的時代侷限性。

哲人非道成肉身,不可能事事正確。但我們不能以偏概全,就像希臘人不會否定蘇格拉底、柏拉圖,法國人不會否定盧梭、伏爾泰一樣,孔孟、老莊的偉大同樣值得國人肯定。我們要繼承的是,儒道兩家弘揚的主流文化,以及這些文化對社會機制的正面引導作用,對建構世道人心所發揮的積極功用。

當下中國學人,對於國學的態度,大多處於兩個極端,要麼全盤否定,要麼照單全收,兩個極端的長期拉扯,不僅耗時耗力,而且讓億萬國民無所適從,是一種不負責任的學術態度。孔子說:“舉直錯諸枉,能使枉者直。”怎麼繼承?怎麼糾錯?中國四十年改革都在糾錯,改革本身就是糾錯的過程。只要講真話,敢講實話,我們就能找到解決之途。

國學,怎樣才能成為真正的“國人之學”?


我的觀點,釐清精華與糟粕,做好梳理工作。國學能為今人所用的精華居多,少量糟粕大可由傑出的學人挑出來,優缺點分別編輯成冊,交給大眾討論,並向民眾一一做清晰說明。而編輯成冊的圖書,則可以作為普及國學教育的教材。

中國正在大踏步走向世界,改革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作為經濟大國,文化大國,必須有道義擔當,文化擔當。但國學教育迄今為止的傳播,並不理想。這就是要求我們的國學專家們,要有時不我待的緊迫感。文末,想起國學大師南懷瑾先生的一句話,他這樣說道:“我常常感到,國家亡掉了不可怕,還可以復活,要是國家的文化亡掉了,就永遠不會翻身了。”


·end·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

文章版權歸本平臺所有 轉載請聯繫“正心正舉”

本文由正心正舉研究院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