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臺灣高考試卷難見“詭異的光”,出題老師到底在想啥?

國學 臺灣 高中語文 語文 大腦智庫 2017-06-23

為什麼臺灣高考試卷難見“詭異的光”,出題老師到底在想啥?

我們先從一道選擇題談起。

“請名人代言”是提高廣告說服力的好方法。下列四則廣告標題,如單就文字意義,尋找與背景相契合的古代名人來代言,則最不恰當的組合是( )。

A.請莊子代言“自然就是美”;

B.請子路代言“心動不如馬上行動”;

C.請蘇秦、張儀代言“做個不可思議的溝通高手”;

D.請司馬光、王安石代言“好東西要和好朋友分享”。

莊子崇尚自然,是道家學說的集大成者,《逍遙遊》《庖丁解牛》《莊子化蝶》膾炙人口,由他代言“自然就是美”,沒毛病。

子路是“孔門十哲”之一,知錯能改,孔武有力,是個行動派,選項B沒毛病。

蘇秦、張儀是縱橫家的代表,憑藉三寸不爛之舌,縱橫於戰國時代,是個不可思議的溝通高手,C同樣沒毛病。

但是,司馬光與王安石可就不是這樣了,一個是保守派首領,一個是改革派代言人,因為王安石推行改革,司馬光一氣之下隱居創作《資治通鑑》,兩人除了在學術上各自尊重之外,實在算不上“好朋友”,因此正確答案是D。

這道題,不是特別難,但是試題設計得獨具匠心,讓人不禁擊節稱歎。學習國語的目的,首先是提高學生的領悟力、想象力和鑑賞力,要想實現這個目的,首先教授者、出題者就要有語言審美能力,如果語言成了乾癟的邏輯分析,成了沒有血肉的骷髏,除了讓學生平添討厭之外,就剩下做噩夢了。

這是臺灣高考一道國文選擇題。

我們再看一道填空題。

2017年高考結束,浙江考生都在談論一道“詭異的光”。原來浙江高考試卷選了鞏高峰的《一種美味》,描述了一個貧寒的五口之家,用六歲的小兒子從水溝裡捉到的草魚燒湯的故事。文章結尾有這麼一句話:“現在,它早已死了,只是眼裡還閃著一絲詭異的光”。

而最後一題問的也是“詭異的光指的是什麼”。

因此,原作者鞏高峰的安寧生活被打破了,不斷有人追問他:“那道詭異的光,究竟是什麼意思?”迫不得已,他在微博中說了這句話:“標準答案沒出來,我怎麼知道我想表達什麼,我怎麼知道結尾有什麼意義。我只能告訴你們,魚這樣蹦出來的,閃著詭異的光。”

這可真是逼人啊,高考題逼學生,學生逼原作者,原作者成了現代竇娥,曾經的語文出題大戶魯迅先生如果被如此逼問,相信他也抓狂了。

如果大家感覺一兩個案例不能完全說明問題,那就再看一道。

羅董事長的三位朋友分別在今天過七十大壽、喬遷新居、新店開幕。如果你是董事長的祕書,下面三副對聯該如何送才恰當?

(甲) 大啟而宇,長髮其祥;

(乙) 交以道接以禮,近者悅遠者來;

(丙) 室有芝蘭春自永,人如松柏歲長新。

如果真實發生,要是送不好這個對聯,很可能會被羅董事長辭退,因為缺少文化素養,也很難勝任董事長祕書一職。

這樣的考題,考的是文化功力,卻沒有讓學生感覺脫離生活現實。

大陸與臺灣都是標準化考試,但是出題的思路,不可同日而語。

在這裡沒有評判孰優孰劣的意思,可以說兩岸教育主導者的思路一致,殊途同歸,都想通過某種方式提升學生的語言能力,只是在試題的美觀度、精巧度上存在差別。

比如,還有一道臺灣高考題,雖然深刻一些,但是確實考驗文化綜合實力。題幹是從中國人傳統“五倫”——夫妻、父子、兄弟、朋友、君臣出發,做出符合現代思維的改動——夫妻、親子、手足、朋友、群己,然後選項是列舉了五個詩人的詩詞,讓考生進行一一對應,涉及到範雲(南朝·樑)、孟浩然(唐)、杜甫(唐)、劉克莊(宋)、汪鈴(清)的詩,絕對考驗詩詞鑑賞能力。

在研究臺灣國文高考題時,給人最深刻的感受,就是出題者匠心獨運,題幹、選項或主觀題的切入點不禁讓人拍案叫絕。

出現這種情況,很大程度上,還是因為兩岸的教材設計者存在不同的思路。在大陸叫語文(語言和文字),在臺灣叫國文(特指母語、中文),雖然只有一字之差,但是對於教學實踐的影響還是很大的。

在臺灣,學習國文的主要意圖有五方面,以國民中學(初中)國文課程目標為例:

壹、體認中華文化,厚植民族精神,培養倫理、民主、科學觀念,激發愛國愛鄉思想;

貳、培養積極創造之思考能力及民胞物與之開闊胸襟;

叄、繼續學習標準國語,加強聽、說及討論之能力,養成負責之觀念及良好風度;

肆、明瞭我國語文之特質,增進閱讀、寫作之能力,及欣賞文學作品之興趣;

伍、明瞭國字之結構,正確使用毛筆字及硬筆書寫楷書或行書,並培養欣賞碑帖之能力,陶冶高尚之情操。

這五方面可以說概括了學習母語的最重要內涵。

“體認中華文化,厚植民族精神”,這在臺灣的國文教材中有充分的體現。廈門松柏中學林採鳳老師曾經把兩岸高中語文教材做過深度比較,發現臺灣高中語文教材包含三種,分別為《高中國文》《中國文化基本教材》和《國學概要》,《高中國文》和《高中語文》相似,但是後兩種大陸沒有。最近幾年大陸也增加了選修教材,但是實際的講解和推廣,各地千差萬別,但是在臺灣,《中國文化基本教材》每週一次,貫穿三個學年,內容涉及《論語》《孟子》《大學》《中庸》,而《國學概要》是文科生的科目,每週兩次,內容涉及更加廣泛,史學、諸子、文學。《高中國文》共有83篇,現代文23篇,文言文60篇,可見對傳統文化的重視。

學習國文是要有培養創造精神和民胞物與的情懷。民胞物與,民為同胞,物為同類,一切為上天所賜,泛指愛人和一切物類。這就是繼承孔孟的仁愛思想,“惻隱之心,仁之端也”。

要有聽說、表達、討論之能力,要敢於擔責,並有良好風度,所謂“良好風度”,就是溫良恭儉讓的君子之風,這個品格會相伴終生的。

“明瞭我國語文之特質”, 增進閱讀、寫作之能力,尤其要有“欣賞文學作品之興趣”,沒有把興趣給消磨掉,並能從學習語文當中獲取樂趣,這比考試考了滿分都重要,考試只是一時之事,但是感興趣、愛學習,卻是一生之事。

要培養書法藝術,並能欣賞碑帖,這在大陸恐怕是專業人士或者大學的漢語言文學專業的才能具備的本領。

大腦智庫創始人劉冬梅之所以對兩岸文化交流如此用心和著迷,就是因為她自己、愛人、孩子都是國學愛好者,對於臺灣國學氛圍的濃厚非常認可。她認為:“不論時代如何發展,大數據、互聯網、高科技如何日新月異,都改變不了傳統文化的重要作用,而且,科技越發展,國學文化會變得越重要。科技如果偏離了人文的軌道,將是人類的災難。美國《國家在危急之中:教育改革勢在必行》的報告中就說,‘瞭解我們的文學遺產,以及這些遺產如何增強想象力和對倫理的理解’,立國只有三百年的美國,尚且如此重視文學遺產,有五千年文明的中國,更沒有理由揮霍祖先的精神遺產。如果我們的學生在學習專業知識的同時,還能成為國學的飽學之士,那麼這個孩子的發展將不可限量。”

既然說“匹夫不可奪志”,但是,如果一個人在志向執行上有困難,是否要不顧一切地堅持下去呢?

試舉出歷史上三位能夠當得起“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的人物。

現代社會講究“自我推銷”,這和孔子要求的“訥言敏行”是否矛盾?

這些引人思考的開放式命題,如果兩岸的學生一起切磋,一定爭論得不亦樂乎!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