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25年10月,福州青年郭化若報考黃埔軍校第四期,名列榜首,同年參加了中國共產黨。

也就是說,郭化若的成績高於和他同為黃埔第四期學員的林彪、曾中生、段德昌、劉志丹。後四人,均不簡單,都在中共中央軍委1989年與1994年兩次公佈的36名軍事家之列。

一次蔣介石到黃埔軍校檢查學員的作業。當他翻到其中的一本時,說:“怎麼把字帖混在一起呢?”負責的教官大笑:“這是學員郭化若的作業本,不是字帖。”

蔣介石連聲讚歎:“化若的字寫得太好了!明天叫他來見我。”蔣介石要郭化若來當他的祕書。

郭化若說:“學生不喜歡當祕書。校長說過,軍人應當戰死在疆場!”

蔣介石只好作罷。

"

1925年10月,福州青年郭化若報考黃埔軍校第四期,名列榜首,同年參加了中國共產黨。

也就是說,郭化若的成績高於和他同為黃埔第四期學員的林彪、曾中生、段德昌、劉志丹。後四人,均不簡單,都在中共中央軍委1989年與1994年兩次公佈的36名軍事家之列。

一次蔣介石到黃埔軍校檢查學員的作業。當他翻到其中的一本時,說:“怎麼把字帖混在一起呢?”負責的教官大笑:“這是學員郭化若的作業本,不是字帖。”

蔣介石連聲讚歎:“化若的字寫得太好了!明天叫他來見我。”蔣介石要郭化若來當他的祕書。

郭化若說:“學生不喜歡當祕書。校長說過,軍人應當戰死在疆場!”

蔣介石只好作罷。

郭化若是毛主席的軍事高參,其和郭沫若的關係,周恩來這樣回答

黃埔軍校時期的郭化若

黃埔軍校畢業後,郭化若服從黨組織安排了參加北伐戰爭,任炮兵連連長。戰爭中,他這個小小的炮兵連長開始考慮戰略、戰役問題,對交戰雙方的兵力佈置、用兵之道潛心鑽研,為終成一代軍事理論大家奠定根基。

1927年8月,郭化若又參加了南昌起義,後被黨中央送到蘇聯炮兵學校學習深造。

1929年初春,郭化若回國後到上海向黨中央請求到江西參加紅四軍,得到批准。紅四軍軍長朱德分配他到二縱司令部任作戰參謀。在二縱,他率領第四支隊,攻入漳平縣城,全殲守敵,扭轉了二支隊兩次攻打漳平受挫的局面。

朱德很高興,簽署命令,將郭化若提拔為二縱參謀長。

這時毛主席受黨內排擠而辭職,正在蛟洋養病。郭化若見到了毛主席,深聊後寫出了《關於當前部隊的錯誤思想及解決辦法》。

毛主席閱後很高興。

1929年11月,毛主席回紅四軍主持前委工作後,郭化若任參謀長,協助毛澤東指揮軍事行動。

1930年9月,毛澤東率紅一方面軍到達安源後,指示已任參謀長的郭化若在工人中選擇優秀者加入紅軍。郭化若從工人中瞭解到他們有爆破技術,想到部隊即將奉命攻打長沙,有了爆破技術必然如虎添翼。郭化若連夜將情況上報毛主席、朱德。

毛主席、朱德一聽大為稱讚,立即交代郭化若迅速從這批工人當中挑出有技術的組建一支工兵隊。郭化若馬上與安源煤礦工會聯繫,在參軍工人中把會爆破技術的工人挑出來,組成了有140餘人的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支工兵隊。

1930年12月,紅軍在龍岡戰役勝利後,繳獲敵軍電臺一部,俘虜無線電人員10名,郭化若向毛主席建議成立紅軍無線電隊。毛主席讚揚他:“小參謀拿出了大主意,建立無線電大隊非常重要,你這個參謀長當得好哇。”

1931年5月,紅軍攻克建寧後,又繳獲兩部電臺,郭化若再次向毛主席建議成立無線電大隊。毛主席對此項建議十分重視,當夜召開前委會,決定將此事交由郭化若的參謀部具體落實。郭化若接受任務後,很快組建了紅軍無線電大隊,下設5個分隊,配屬紅三軍、紅四軍、十二軍、紅三軍團和後方建制。

同月,郭化若升任為紅一軍團參謀長,兼毛主席為書記的總前委祕書長。中央紅軍到延安後,毛主席請郭化若擔任了紅軍慶陽步兵學校校長,不久又任命郭化若擔任毛主席的軍事教育顧問。

1937年9月,在毛主席親自安排下,郭化若進入中共中央黨校第五班學習,同班同學有黃華、陳少敏、羅炳輝、賴傳珠等。郭化若既是學員,又當教員:他和羅炳輝兩人講授“游擊戰爭”課程。郭化若在中央黨校的學習、教學活動給校友們留下了深刻印象,大家一致認為“毛主席的高參的確不簡單”。

年底,郭化若剛剛結束中央黨校的學習,就先後出任中央軍委第一局(軍委一局)局長兼中央軍委編譯處處長等職,負責編輯《抗日戰爭叢書》,重新成為毛主席的軍事高參。

1939年1月至1940年2月,中央軍委在延安開辦了第一期參謀訓練隊,共有學員130餘人。毛主席特派郭化若主授“戰略學”課程,並對希望他主授“戰略學”課的訓練班負責人說:“你們放心,郭化若授得不亞於我。所謂‘不亞’,就是和我差不多甚至超過我!”

1939年底,郭化若寫出了約4萬多字的《孫子兵法之初步研究》一文,得到毛主席的充分肯定,並讓他在“抗日戰爭研究會”上作專門講演,後又全文刊登在《八路軍軍政雜誌》上。後來,郭化若出版了著作《新編今譯孫子兵法》,毛主席知道後欣喜地說:“古有《孫子》,今有郭子。”

抗戰期間的一天,周恩來從重慶回到延安,在毛主席住所對郭化若說,“有些國民黨軍官向我打聽寫《孫子》文章的郭化若何許人也?和郭沫若是不是兄弟?我答:他是我黨毛澤東同志的軍事高參。他和郭沫若先生沒有親戚關係,但他在我國軍事理論界的地位應該和郭沫若先生在革命文學上的地位相當。”

"

1925年10月,福州青年郭化若報考黃埔軍校第四期,名列榜首,同年參加了中國共產黨。

也就是說,郭化若的成績高於和他同為黃埔第四期學員的林彪、曾中生、段德昌、劉志丹。後四人,均不簡單,都在中共中央軍委1989年與1994年兩次公佈的36名軍事家之列。

一次蔣介石到黃埔軍校檢查學員的作業。當他翻到其中的一本時,說:“怎麼把字帖混在一起呢?”負責的教官大笑:“這是學員郭化若的作業本,不是字帖。”

蔣介石連聲讚歎:“化若的字寫得太好了!明天叫他來見我。”蔣介石要郭化若來當他的祕書。

郭化若說:“學生不喜歡當祕書。校長說過,軍人應當戰死在疆場!”

蔣介石只好作罷。

郭化若是毛主席的軍事高參,其和郭沫若的關係,周恩來這樣回答

黃埔軍校時期的郭化若

黃埔軍校畢業後,郭化若服從黨組織安排了參加北伐戰爭,任炮兵連連長。戰爭中,他這個小小的炮兵連長開始考慮戰略、戰役問題,對交戰雙方的兵力佈置、用兵之道潛心鑽研,為終成一代軍事理論大家奠定根基。

1927年8月,郭化若又參加了南昌起義,後被黨中央送到蘇聯炮兵學校學習深造。

1929年初春,郭化若回國後到上海向黨中央請求到江西參加紅四軍,得到批准。紅四軍軍長朱德分配他到二縱司令部任作戰參謀。在二縱,他率領第四支隊,攻入漳平縣城,全殲守敵,扭轉了二支隊兩次攻打漳平受挫的局面。

朱德很高興,簽署命令,將郭化若提拔為二縱參謀長。

這時毛主席受黨內排擠而辭職,正在蛟洋養病。郭化若見到了毛主席,深聊後寫出了《關於當前部隊的錯誤思想及解決辦法》。

毛主席閱後很高興。

1929年11月,毛主席回紅四軍主持前委工作後,郭化若任參謀長,協助毛澤東指揮軍事行動。

1930年9月,毛澤東率紅一方面軍到達安源後,指示已任參謀長的郭化若在工人中選擇優秀者加入紅軍。郭化若從工人中瞭解到他們有爆破技術,想到部隊即將奉命攻打長沙,有了爆破技術必然如虎添翼。郭化若連夜將情況上報毛主席、朱德。

毛主席、朱德一聽大為稱讚,立即交代郭化若迅速從這批工人當中挑出有技術的組建一支工兵隊。郭化若馬上與安源煤礦工會聯繫,在參軍工人中把會爆破技術的工人挑出來,組成了有140餘人的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支工兵隊。

1930年12月,紅軍在龍岡戰役勝利後,繳獲敵軍電臺一部,俘虜無線電人員10名,郭化若向毛主席建議成立紅軍無線電隊。毛主席讚揚他:“小參謀拿出了大主意,建立無線電大隊非常重要,你這個參謀長當得好哇。”

1931年5月,紅軍攻克建寧後,又繳獲兩部電臺,郭化若再次向毛主席建議成立無線電大隊。毛主席對此項建議十分重視,當夜召開前委會,決定將此事交由郭化若的參謀部具體落實。郭化若接受任務後,很快組建了紅軍無線電大隊,下設5個分隊,配屬紅三軍、紅四軍、十二軍、紅三軍團和後方建制。

同月,郭化若升任為紅一軍團參謀長,兼毛主席為書記的總前委祕書長。中央紅軍到延安後,毛主席請郭化若擔任了紅軍慶陽步兵學校校長,不久又任命郭化若擔任毛主席的軍事教育顧問。

1937年9月,在毛主席親自安排下,郭化若進入中共中央黨校第五班學習,同班同學有黃華、陳少敏、羅炳輝、賴傳珠等。郭化若既是學員,又當教員:他和羅炳輝兩人講授“游擊戰爭”課程。郭化若在中央黨校的學習、教學活動給校友們留下了深刻印象,大家一致認為“毛主席的高參的確不簡單”。

年底,郭化若剛剛結束中央黨校的學習,就先後出任中央軍委第一局(軍委一局)局長兼中央軍委編譯處處長等職,負責編輯《抗日戰爭叢書》,重新成為毛主席的軍事高參。

1939年1月至1940年2月,中央軍委在延安開辦了第一期參謀訓練隊,共有學員130餘人。毛主席特派郭化若主授“戰略學”課程,並對希望他主授“戰略學”課的訓練班負責人說:“你們放心,郭化若授得不亞於我。所謂‘不亞’,就是和我差不多甚至超過我!”

1939年底,郭化若寫出了約4萬多字的《孫子兵法之初步研究》一文,得到毛主席的充分肯定,並讓他在“抗日戰爭研究會”上作專門講演,後又全文刊登在《八路軍軍政雜誌》上。後來,郭化若出版了著作《新編今譯孫子兵法》,毛主席知道後欣喜地說:“古有《孫子》,今有郭子。”

抗戰期間的一天,周恩來從重慶回到延安,在毛主席住所對郭化若說,“有些國民黨軍官向我打聽寫《孫子》文章的郭化若何許人也?和郭沫若是不是兄弟?我答:他是我黨毛澤東同志的軍事高參。他和郭沫若先生沒有親戚關係,但他在我國軍事理論界的地位應該和郭沫若先生在革命文學上的地位相當。”

郭化若是毛主席的軍事高參,其和郭沫若的關係,周恩來這樣回答

1944年,郭化若在延安創辦了八路軍炮兵學校,任校長。多年後他感慨地說:回顧組建延安炮兵學校,是我一生中度過最愉快,最幸福的難忘時光。

1948年8月,郭化若調任華野4縱政委兼黨委書記。4縱司令員陶勇樂不可支:“有主席高參坐鎮,我陶勇真的是既無憂更無畏了!”郭化若到職不久,著名的淮海戰役拉開了序幕。陶勇、郭化若率領4縱圍殲黃伯韜兵團,乾淨利落地配合兄弟部隊取得了淮海戰役第一階段的勝利。

在淮海戰役的第二階段的戰鬥中,陶勇、郭化若統一指揮6縱、1縱、12縱組成東路阻擊集團,配合友鄰部隊堅決阻擊徐州南援之敵,隨後又協同各兄弟部隊合圍杜聿明集團。1949年1月,人民解放軍對杜聿明集團發起總攻,俘虜了杜聿明本人。

當這個黃埔一期的學長被押送到他的師弟——黃埔四期的郭化若面前時,開始還擺出一副驕橫高傲、不肯認輸的姿態。在聽說此人就是毛主席的軍事高參郭化若後,杜聿明才露出慚愧之色。

"

1925年10月,福州青年郭化若報考黃埔軍校第四期,名列榜首,同年參加了中國共產黨。

也就是說,郭化若的成績高於和他同為黃埔第四期學員的林彪、曾中生、段德昌、劉志丹。後四人,均不簡單,都在中共中央軍委1989年與1994年兩次公佈的36名軍事家之列。

一次蔣介石到黃埔軍校檢查學員的作業。當他翻到其中的一本時,說:“怎麼把字帖混在一起呢?”負責的教官大笑:“這是學員郭化若的作業本,不是字帖。”

蔣介石連聲讚歎:“化若的字寫得太好了!明天叫他來見我。”蔣介石要郭化若來當他的祕書。

郭化若說:“學生不喜歡當祕書。校長說過,軍人應當戰死在疆場!”

蔣介石只好作罷。

郭化若是毛主席的軍事高參,其和郭沫若的關係,周恩來這樣回答

黃埔軍校時期的郭化若

黃埔軍校畢業後,郭化若服從黨組織安排了參加北伐戰爭,任炮兵連連長。戰爭中,他這個小小的炮兵連長開始考慮戰略、戰役問題,對交戰雙方的兵力佈置、用兵之道潛心鑽研,為終成一代軍事理論大家奠定根基。

1927年8月,郭化若又參加了南昌起義,後被黨中央送到蘇聯炮兵學校學習深造。

1929年初春,郭化若回國後到上海向黨中央請求到江西參加紅四軍,得到批准。紅四軍軍長朱德分配他到二縱司令部任作戰參謀。在二縱,他率領第四支隊,攻入漳平縣城,全殲守敵,扭轉了二支隊兩次攻打漳平受挫的局面。

朱德很高興,簽署命令,將郭化若提拔為二縱參謀長。

這時毛主席受黨內排擠而辭職,正在蛟洋養病。郭化若見到了毛主席,深聊後寫出了《關於當前部隊的錯誤思想及解決辦法》。

毛主席閱後很高興。

1929年11月,毛主席回紅四軍主持前委工作後,郭化若任參謀長,協助毛澤東指揮軍事行動。

1930年9月,毛澤東率紅一方面軍到達安源後,指示已任參謀長的郭化若在工人中選擇優秀者加入紅軍。郭化若從工人中瞭解到他們有爆破技術,想到部隊即將奉命攻打長沙,有了爆破技術必然如虎添翼。郭化若連夜將情況上報毛主席、朱德。

毛主席、朱德一聽大為稱讚,立即交代郭化若迅速從這批工人當中挑出有技術的組建一支工兵隊。郭化若馬上與安源煤礦工會聯繫,在參軍工人中把會爆破技術的工人挑出來,組成了有140餘人的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支工兵隊。

1930年12月,紅軍在龍岡戰役勝利後,繳獲敵軍電臺一部,俘虜無線電人員10名,郭化若向毛主席建議成立紅軍無線電隊。毛主席讚揚他:“小參謀拿出了大主意,建立無線電大隊非常重要,你這個參謀長當得好哇。”

1931年5月,紅軍攻克建寧後,又繳獲兩部電臺,郭化若再次向毛主席建議成立無線電大隊。毛主席對此項建議十分重視,當夜召開前委會,決定將此事交由郭化若的參謀部具體落實。郭化若接受任務後,很快組建了紅軍無線電大隊,下設5個分隊,配屬紅三軍、紅四軍、十二軍、紅三軍團和後方建制。

同月,郭化若升任為紅一軍團參謀長,兼毛主席為書記的總前委祕書長。中央紅軍到延安後,毛主席請郭化若擔任了紅軍慶陽步兵學校校長,不久又任命郭化若擔任毛主席的軍事教育顧問。

1937年9月,在毛主席親自安排下,郭化若進入中共中央黨校第五班學習,同班同學有黃華、陳少敏、羅炳輝、賴傳珠等。郭化若既是學員,又當教員:他和羅炳輝兩人講授“游擊戰爭”課程。郭化若在中央黨校的學習、教學活動給校友們留下了深刻印象,大家一致認為“毛主席的高參的確不簡單”。

年底,郭化若剛剛結束中央黨校的學習,就先後出任中央軍委第一局(軍委一局)局長兼中央軍委編譯處處長等職,負責編輯《抗日戰爭叢書》,重新成為毛主席的軍事高參。

1939年1月至1940年2月,中央軍委在延安開辦了第一期參謀訓練隊,共有學員130餘人。毛主席特派郭化若主授“戰略學”課程,並對希望他主授“戰略學”課的訓練班負責人說:“你們放心,郭化若授得不亞於我。所謂‘不亞’,就是和我差不多甚至超過我!”

1939年底,郭化若寫出了約4萬多字的《孫子兵法之初步研究》一文,得到毛主席的充分肯定,並讓他在“抗日戰爭研究會”上作專門講演,後又全文刊登在《八路軍軍政雜誌》上。後來,郭化若出版了著作《新編今譯孫子兵法》,毛主席知道後欣喜地說:“古有《孫子》,今有郭子。”

抗戰期間的一天,周恩來從重慶回到延安,在毛主席住所對郭化若說,“有些國民黨軍官向我打聽寫《孫子》文章的郭化若何許人也?和郭沫若是不是兄弟?我答:他是我黨毛澤東同志的軍事高參。他和郭沫若先生沒有親戚關係,但他在我國軍事理論界的地位應該和郭沫若先生在革命文學上的地位相當。”

郭化若是毛主席的軍事高參,其和郭沫若的關係,周恩來這樣回答

1944年,郭化若在延安創辦了八路軍炮兵學校,任校長。多年後他感慨地說:回顧組建延安炮兵學校,是我一生中度過最愉快,最幸福的難忘時光。

1948年8月,郭化若調任華野4縱政委兼黨委書記。4縱司令員陶勇樂不可支:“有主席高參坐鎮,我陶勇真的是既無憂更無畏了!”郭化若到職不久,著名的淮海戰役拉開了序幕。陶勇、郭化若率領4縱圍殲黃伯韜兵團,乾淨利落地配合兄弟部隊取得了淮海戰役第一階段的勝利。

在淮海戰役的第二階段的戰鬥中,陶勇、郭化若統一指揮6縱、1縱、12縱組成東路阻擊集團,配合友鄰部隊堅決阻擊徐州南援之敵,隨後又協同各兄弟部隊合圍杜聿明集團。1949年1月,人民解放軍對杜聿明集團發起總攻,俘虜了杜聿明本人。

當這個黃埔一期的學長被押送到他的師弟——黃埔四期的郭化若面前時,開始還擺出一副驕橫高傲、不肯認輸的姿態。在聽說此人就是毛主席的軍事高參郭化若後,杜聿明才露出慚愧之色。

郭化若是毛主席的軍事高參,其和郭沫若的關係,周恩來這樣回答

郭化若和妻子史翔雲

1949年9月10日,中央軍委任命郭化若為淞滬警備部隊司令員兼政委,1955年升任南京軍區副司令員,授中將軍銜,他是從蘇區走出的唯一福州籍將軍。

1973年,郭化若調任中國軍事學院副院長,1995年11月在京病逝,享年91歲。(劉繼興)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