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江恩仇錄——香港第五大家族,居然蟬聯馬來西亞首富十餘載

作者:講故事的鐵馬馬

之前的我們瞭解過香港的四大家族的明爭、暗戰、合作與接班。

但很多人可能不知道,馬來西亞首富郭鶴年,因為在20世紀70年代轉戰香港商場,被稱為是香港第五大家族。

香江恩仇錄——香港第五大家族,居然蟬聯馬來西亞首富十餘載


香港其實還有老四大家族,分別是周永泰,何東(何啟東),李佩材和利希慎家族。

香江恩仇錄——香港第五大家族,居然蟬聯馬來西亞首富十餘載


這個五一假期,我們來講講第五大家族和老四大家族的故事。

今天先來看看郭鶴年,現在的商界怎麼評價郭鶴年?

他以947億身家連續12年蟬聯馬來西亞富豪榜榜首,還是掌控全球20%糖業的“亞洲糖王”、“酒店大王”、“糧油大王”、“傳媒大亨”,集眾多名銜於一身。

從白糖、酒店、房地產、船務、礦產、保險、銀行、傳媒到糧油,郭氏商業帝國有著常人無法想象的龐大體量。

除了以上,他還是金龍魚的掌門人,他也是香格里拉酒店的創始人,他更是坐擁北京國貿商圈,被人稱為“有著110萬平方米地產的超級包租公”。

由於版圖實在太大,所以有人用“跨國商王”來形容郭鶴年。

香江恩仇錄——香港第五大家族,居然蟬聯馬來西亞首富十餘載


大馬糖王誕生記

郭鶴年其實是我們曾經討論過的著名商幫——閩商海外派的代表人物。

上世紀初,郭鶴年的父親郭欽鑑,隨著大批下南洋的中國人到了馬來西亞。最初,郭欽鑑在兄長家經營的小糧油店做店員,當年下南洋的閩商都以一些小生意維生,雖然做的不太大,但也可保家境殷實。

郭家也不例外,1923年,郭家小兒子郭鶴年出生。父親希望他將來繼承糧油生意,本也沒有希望他開創一番宏圖偉業。


香江恩仇錄——香港第五大家族,居然蟬聯馬來西亞首富十餘載


1954年,郭鶴年遠赴英國進行學習和考察,無心插柳柳成蔭,當時去考察市場和管理方法的郭鶴年對期貨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因為當時英國的期貨業比較發達)。

上世紀70年代初,郭鶴年搶在世界糖價上漲之前,開始種植甘蔗園,從印度輸入廉價白糖傾銷大馬,並開始投資白糖期貨貿易。

和李嘉誠暗戰九龍倉在港商中聲名鵲起一樣,讓郭鶴年聲名鵲起的是一場“期貨戰役”。

1973年,世界發生糖荒,食糖價格飄升,在此期間,郭家在美國及英國的期貨交易大獲全勝,現貨交易亦搶到“價峰”,食糖貿易為當時的郭家帶來滾滾財源。

當年國際市場買賣的1600萬噸食糖中,郭氏控制了150萬噸,佔世界總額的近1/10。

之後,郭鶴年慢慢控制了馬來西亞80%的原糖市場,世界原糖市場的20%。

糖王”的稱號就此產生。

雖然已是“糖王”,但郭鶴年有一句名言:“做生意如逆水行舟,必須不斷向前劃,否則一停下來便可能倒退十米。”

和50年代瞅準了期貨一樣,香港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迅速成為國際貿易中心、國際金融中心和國際信息中心。

香江恩仇錄——香港第五大家族,居然蟬聯馬來西亞首富十餘載


糖王闖香港

早在1963年,郭鶴年在香港成立了萬通公司,但萬通公司規模比較小,影響不大,不太適應進入70年代後香港高速發展的經濟步伐。

1974年,郭鶴年看準了香港在貿易活動中的重要地位,當機立斷在港成立“嘉裡貿易公司”(北京上海的朋友看到這個名字有沒有很熟悉),而後,郭鶴年隨之把總部從吉隆坡遷往香港。

1978年,一方面是能更多的照顧到生意,一方面能也是喜歡香港,郭鶴年決定在這長住,這標誌著郭鶴年“戰略轉移”的徹底完成,也標誌著香港的“第五大家族”誕生。

移師香港後,郭鶴年發展的很順利,1977年,郭鶴年購入尖沙咀東部面向維多利亞港的一大塊地皮,他決定在九龍再建一個香格里拉酒店,合夥人有印尼的福建同鄉林紹良,同時也是後來的印尼首富。

香江恩仇錄——香港第五大家族,居然蟬聯馬來西亞首富十餘載


1981年,擁有715個房間的九龍香格里拉酒店建成開業。

從1971年在新加坡開設第一家香格里拉酒店至此,當時郭鶴年旗下的酒店和代為管理的酒店已有十來家,郭氏的“酒店王國”已初具規模。

上世紀80年,香港地產業再陷低谷,郭鶴年看準這一時機,趁低出擊地產,大量購地辦產業。

郭鶴年的投資邏輯放到現在也不過時,黃金地段的地皮雖然貴,但升幅也大,因此他決定不惜花大一點價錢,在黃金地段購買。

尖沙咀是香港的黃金地段,而尖東又是黃金地段中的黃金地段,郭鶴年因此選擇尖東作為投資地產的首選之地。

郭鶴年與信和地產聯手興建當年在尖東投資了永安廣場以及南洋中心,另外他還與林紹良家族、新加坡首富黃廷方家族興建了幸福中心等大型物業。


香江恩仇錄——香港第五大家族,居然蟬聯馬來西亞首富十餘載


另外在1984年9月,由中銀集團、華潤集團以及李嘉誠、包玉剛、安子介、郭鶴年、連贏洲和馬萬祺等20多位港、澳、及南洋實業家集資5億元的“港澳國際投資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所以不僅僅是現在“業而優則投”,除了地產以外,其實三十多年前的富商們就知道要搞投資了,有位VC圈人士說,現在他們老大的投資思路,還是深受那批80年代老香港企業家的影響。

80年代,郭鶴年和邵逸夫共同收購香港無線電視,之後,郭鶴年將觸角伸及傳媒及影視業。

1993年,郭鶴年從默多克手裡買下《南華早報》多數股權。


香江恩仇錄——香港第五大家族,居然蟬聯馬來西亞首富十餘載


百年老報《南華早報》是香港銷量最高的英語報,也曾是全球最賺錢的英文報之一,可以說擁有了香港媒體的半壁江山。

至此,郭鶴年又贏得“傳媒大亨”美譽。

香江恩仇錄——香港第五大家族,居然蟬聯馬來西亞首富十餘載


一顆心是兩瓣

郭鶴年說“我的心分成兩瓣,一瓣是愛我生長的國家馬來西亞,一瓣是愛我父母生長的家鄉中國。”

20世紀80年代後,郭鶴年積極與中國開展經貿合作,成為第一位投資中國內地的馬來西亞企業家,郭鶴年貢獻也相當卓著。

1990年中國籌辦北京亞運會前夕,郭鶴年親自將200萬美元支票交給相關負責人,並特意強調不要宣傳,不要回報…

另外在90年代初,郭鶴年看準了中國油脂市場的機會,讓他的侄子郭孔豐來到中國和中糧集團合作建立南海油脂公司,這也是金龍魚的前身,從此金龍魚開始在中國的賣場裡佔得一席之地。


香江恩仇錄——香港第五大家族,居然蟬聯馬來西亞首富十餘載


金龍魚全線產品 來源:金龍魚官網

在今年年初,金龍魚要獨立上市的消息被坐實,益海嘉裡金龍魚糧油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擬申請首次公開發行人民幣普通股(A股)股票並上市,目前正在接受上市輔導。2017年,金龍魚母公司豐益國際中國地區營收達到223.9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498.65億元),佔集團總收入的51%。


香江恩仇錄——香港第五大家族,居然蟬聯馬來西亞首富十餘載


1983年,郭鶴年在北京海淀區建起了中國內地首家香格里拉酒店——北京香格里拉飯店。


香江恩仇錄——香港第五大家族,居然蟬聯馬來西亞首富十餘載


1986年後,他又在北京斥資3.8億美元與國家經貿部合作建起的中國國際貿易中心,在當時最受矚目,成為北京的地標性建築。

還有當時北京最高檔的寫字樓國貿大廈、嘉裡中心。

香江恩仇錄——香港第五大家族,居然蟬聯馬來西亞首富十餘載

據不完全統計,郭鶴年在中國的私人投資總額已達50億美元,項目遍佈大江南北。

但不計名利、踏踏實實做事,是郭鶴年一直秉持的生意理念。

有了各種“大王、商王”這些稱號後,他並沒有因此滿足,反而將更多精力投向了慈善業。

2005年,他向“希望工程”捐贈5000萬元,並資助多名貧困學生完成學業;

2008年汶川地震,郭鶴年家族、郭家企業香港嘉裡集團向災區捐款港幣、人民幣合計約1.3億元;

2013年,捐贈2億元給廈門大學馬來西亞分校。

2012年,CCTV將“中國經濟年度人物終身成就獎”頒給郭鶴年,以感謝他多年來在這片神州大地上的作為。


香江恩仇錄——香港第五大家族,居然蟬聯馬來西亞首富十餘載



香江恩仇錄——香港第五大家族,居然蟬聯馬來西亞首富十餘載


寫在最後

覆盤過後,突然發現郭鶴年的商界之路也堪稱傳奇了,3次“改行”,先是做糖、又做酒店、又做糧油生意,但無論他進軍哪個行業,都力求做到最好。

低調的郭鶴年從不高談闊論,雖然他不像其他香港四大家族一樣人盡皆知,但是作為商界翹楚,郭鶴年帶給我們的不僅是“經商之道”,更是他常年“肩負社會責任”的博大胸懷與對神州大地深沉的情感。

最後想分享《郭鶴年自傳》中的一段話:

要成為成功商人,你每天都得像刷牙一樣:擦拭所有感官。我稱之為“磨礪商業感官”,這包括視覺、聽覺、嗅覺、觸覺和味覺。每一種感官都有其用武之地。每當我走進一間房子,可以在眨眼間便能看清一切。如果屋子裡有超過20個人,我可能需要多點時間來審視各人,但如果屋裡只有6個人,我一進門便能馬上知道發生的一切。我可以感受到當時的氣氛是緊張還是和諧。

這種商場中的“特異功能”,又有幾人能做到呢?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