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中和殿匾額上的“允執厥中”含義是什麼?(下)'

"

——談古論今話管理之七十五

故宮不僅是一座宏偉的建築,而且,也是古典文化的匯聚之處,故宮各個大殿、閣中的匾額,可以說是紫禁城精氣神的匯聚,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象徵,歷來引人關注。比如,乾清宮有順治御筆題寫的“正大光明”匾;交泰殿有康熙御筆題寫的“無為”匾;養心殿有雍正御筆題寫的“中正仁和”匾;西暖閣有雍正御筆題寫的“勤政親賢”匾等。而相比之下,故宮三大殿的匾額所題寫的內容似乎更為深奧,太和殿內,有乾隆御筆題寫的“建極綏猷”匾;中和殿內,有乾隆御筆題寫的“允執厥中”匾;保和殿內,有乾隆御筆題寫的“皇建有極”匾。

那麼,太和殿的“建極綏猷”匾是什麼含義呢?

“建極綏猷”的“建極”出自《尚書·周書·洪範》:“皇建其有極”。孔安國傳雲:“大中之道,大立其有中,謂行九疇之義。”“綏猷”出自《尚書·商書·湯誥》:“惟皇上帝,降衷於下民。若有恆性,克綏厥猷惟後。

"

——談古論今話管理之七十五

故宮不僅是一座宏偉的建築,而且,也是古典文化的匯聚之處,故宮各個大殿、閣中的匾額,可以說是紫禁城精氣神的匯聚,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象徵,歷來引人關注。比如,乾清宮有順治御筆題寫的“正大光明”匾;交泰殿有康熙御筆題寫的“無為”匾;養心殿有雍正御筆題寫的“中正仁和”匾;西暖閣有雍正御筆題寫的“勤政親賢”匾等。而相比之下,故宮三大殿的匾額所題寫的內容似乎更為深奧,太和殿內,有乾隆御筆題寫的“建極綏猷”匾;中和殿內,有乾隆御筆題寫的“允執厥中”匾;保和殿內,有乾隆御筆題寫的“皇建有極”匾。

那麼,太和殿的“建極綏猷”匾是什麼含義呢?

“建極綏猷”的“建極”出自《尚書·周書·洪範》:“皇建其有極”。孔安國傳雲:“大中之道,大立其有中,謂行九疇之義。”“綏猷”出自《尚書·商書·湯誥》:“惟皇上帝,降衷於下民。若有恆性,克綏厥猷惟後。

故宮中和殿匾額上的“允執厥中”含義是什麼?(下)

太和殿裡的“建極綏猷”匾

從字義上看,建,立也。極,中也,其原義為屋脊之棟,引申為中正之治國最高準則。綏,原義為挽手上車之繩,引申為安撫、順應之意。猷,意為道或法則。

“建極綏猷”的基本含義為:天子承擔著上對皇天,下對庶民的雙重的神聖使命,既須承天而建立統治之法則,又要撫民以順應人間之大道,以創萬世之功業。

此外,保和殿內的“皇建有極”匾的含義又是什麼呢?

“皇建有極”出典於《洪範》:“皇建其有極。斂時五福,用敷錫厥庶民。惟時厥庶民於汝極。錫汝保極:凡厥庶民,無有淫朋,人無有比德,惟皇作極。凡厥庶民,有猷有為有守,汝則念之。不協於極,不罹於咎,皇則受之。而康而色,曰:‘予攸好德。’汝則錫之福。時人斯其惟皇之極。”

簡要地說,“極”指中道、法則,“皇建有極”是指天子立政事要有法則,要遵循中道,應不偏不倚,而且,天子制定的法則是天下臣民的最高準則,是天下臣民都必須遵守的。

其實,在故宮三大殿的匾額中,最引人關注的是中和殿內的“允執厥中”匾,這個匾額的題詞大有文章,是最值得探討的。

"

——談古論今話管理之七十五

故宮不僅是一座宏偉的建築,而且,也是古典文化的匯聚之處,故宮各個大殿、閣中的匾額,可以說是紫禁城精氣神的匯聚,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象徵,歷來引人關注。比如,乾清宮有順治御筆題寫的“正大光明”匾;交泰殿有康熙御筆題寫的“無為”匾;養心殿有雍正御筆題寫的“中正仁和”匾;西暖閣有雍正御筆題寫的“勤政親賢”匾等。而相比之下,故宮三大殿的匾額所題寫的內容似乎更為深奧,太和殿內,有乾隆御筆題寫的“建極綏猷”匾;中和殿內,有乾隆御筆題寫的“允執厥中”匾;保和殿內,有乾隆御筆題寫的“皇建有極”匾。

那麼,太和殿的“建極綏猷”匾是什麼含義呢?

“建極綏猷”的“建極”出自《尚書·周書·洪範》:“皇建其有極”。孔安國傳雲:“大中之道,大立其有中,謂行九疇之義。”“綏猷”出自《尚書·商書·湯誥》:“惟皇上帝,降衷於下民。若有恆性,克綏厥猷惟後。

故宮中和殿匾額上的“允執厥中”含義是什麼?(下)

太和殿裡的“建極綏猷”匾

從字義上看,建,立也。極,中也,其原義為屋脊之棟,引申為中正之治國最高準則。綏,原義為挽手上車之繩,引申為安撫、順應之意。猷,意為道或法則。

“建極綏猷”的基本含義為:天子承擔著上對皇天,下對庶民的雙重的神聖使命,既須承天而建立統治之法則,又要撫民以順應人間之大道,以創萬世之功業。

此外,保和殿內的“皇建有極”匾的含義又是什麼呢?

“皇建有極”出典於《洪範》:“皇建其有極。斂時五福,用敷錫厥庶民。惟時厥庶民於汝極。錫汝保極:凡厥庶民,無有淫朋,人無有比德,惟皇作極。凡厥庶民,有猷有為有守,汝則念之。不協於極,不罹於咎,皇則受之。而康而色,曰:‘予攸好德。’汝則錫之福。時人斯其惟皇之極。”

簡要地說,“極”指中道、法則,“皇建有極”是指天子立政事要有法則,要遵循中道,應不偏不倚,而且,天子制定的法則是天下臣民的最高準則,是天下臣民都必須遵守的。

其實,在故宮三大殿的匾額中,最引人關注的是中和殿內的“允執厥中”匾,這個匾額的題詞大有文章,是最值得探討的。

故宮中和殿匾額上的“允執厥中”含義是什麼?(下)

中和殿裡的“允執厥中”匾和對聯

“允執厥中”出自《書·大禹謨》:“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

這個匾額懸掛於中和殿,在故宮中,中和殿有其特別之處。殿名“中和”二字取自《禮記·中庸》中的說法:“中也者,天下之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道也。”意為“中和”乃天下根本之道。值得注意的是,在故宮外朝的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大殿”中,中和殿雖然沒有太和殿的氣勢宏偉,也沒有保和殿的富麗堂皇,它體量最小,只有太和殿的四分之一,只有保和殿的一半大,然而,它的形制卻很有特色的,故宮裡多數宮殿都是長方形,而中和殿卻是正方形的。中和殿方形圓頂,殿頂是四角攢尖,這體現著天圓地方的理念。中和殿面闊、進深各為三間,一共九間,《大戴禮記》曰“明堂九室”,中和殿有意建成“明堂”形制,有效地避免了三座大殿的雷同。而且,中和殿四面有門窗,正面三交六椀槅扇門12扇,東、北、西三面槅扇門各4扇,門前石階東西各一出,南北各三出,這與太和殿、保和殿區別開來,因為此兩殿只有南北開門窗。此外,中和殿體型精緻,屋頂為金磚,非常精美,殿中設寶座,其寶座壓於中軸線上,於“中和”之意形意相配,十分恰當。

"

——談古論今話管理之七十五

故宮不僅是一座宏偉的建築,而且,也是古典文化的匯聚之處,故宮各個大殿、閣中的匾額,可以說是紫禁城精氣神的匯聚,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象徵,歷來引人關注。比如,乾清宮有順治御筆題寫的“正大光明”匾;交泰殿有康熙御筆題寫的“無為”匾;養心殿有雍正御筆題寫的“中正仁和”匾;西暖閣有雍正御筆題寫的“勤政親賢”匾等。而相比之下,故宮三大殿的匾額所題寫的內容似乎更為深奧,太和殿內,有乾隆御筆題寫的“建極綏猷”匾;中和殿內,有乾隆御筆題寫的“允執厥中”匾;保和殿內,有乾隆御筆題寫的“皇建有極”匾。

那麼,太和殿的“建極綏猷”匾是什麼含義呢?

“建極綏猷”的“建極”出自《尚書·周書·洪範》:“皇建其有極”。孔安國傳雲:“大中之道,大立其有中,謂行九疇之義。”“綏猷”出自《尚書·商書·湯誥》:“惟皇上帝,降衷於下民。若有恆性,克綏厥猷惟後。

故宮中和殿匾額上的“允執厥中”含義是什麼?(下)

太和殿裡的“建極綏猷”匾

從字義上看,建,立也。極,中也,其原義為屋脊之棟,引申為中正之治國最高準則。綏,原義為挽手上車之繩,引申為安撫、順應之意。猷,意為道或法則。

“建極綏猷”的基本含義為:天子承擔著上對皇天,下對庶民的雙重的神聖使命,既須承天而建立統治之法則,又要撫民以順應人間之大道,以創萬世之功業。

此外,保和殿內的“皇建有極”匾的含義又是什麼呢?

“皇建有極”出典於《洪範》:“皇建其有極。斂時五福,用敷錫厥庶民。惟時厥庶民於汝極。錫汝保極:凡厥庶民,無有淫朋,人無有比德,惟皇作極。凡厥庶民,有猷有為有守,汝則念之。不協於極,不罹於咎,皇則受之。而康而色,曰:‘予攸好德。’汝則錫之福。時人斯其惟皇之極。”

簡要地說,“極”指中道、法則,“皇建有極”是指天子立政事要有法則,要遵循中道,應不偏不倚,而且,天子制定的法則是天下臣民的最高準則,是天下臣民都必須遵守的。

其實,在故宮三大殿的匾額中,最引人關注的是中和殿內的“允執厥中”匾,這個匾額的題詞大有文章,是最值得探討的。

故宮中和殿匾額上的“允執厥中”含義是什麼?(下)

中和殿裡的“允執厥中”匾和對聯

“允執厥中”出自《書·大禹謨》:“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

這個匾額懸掛於中和殿,在故宮中,中和殿有其特別之處。殿名“中和”二字取自《禮記·中庸》中的說法:“中也者,天下之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道也。”意為“中和”乃天下根本之道。值得注意的是,在故宮外朝的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大殿”中,中和殿雖然沒有太和殿的氣勢宏偉,也沒有保和殿的富麗堂皇,它體量最小,只有太和殿的四分之一,只有保和殿的一半大,然而,它的形制卻很有特色的,故宮裡多數宮殿都是長方形,而中和殿卻是正方形的。中和殿方形圓頂,殿頂是四角攢尖,這體現著天圓地方的理念。中和殿面闊、進深各為三間,一共九間,《大戴禮記》曰“明堂九室”,中和殿有意建成“明堂”形制,有效地避免了三座大殿的雷同。而且,中和殿四面有門窗,正面三交六椀槅扇門12扇,東、北、西三面槅扇門各4扇,門前石階東西各一出,南北各三出,這與太和殿、保和殿區別開來,因為此兩殿只有南北開門窗。此外,中和殿體型精緻,屋頂為金磚,非常精美,殿中設寶座,其寶座壓於中軸線上,於“中和”之意形意相配,十分恰當。

故宮中和殿匾額上的“允執厥中”含義是什麼?(下)

十六字訣

中和殿是皇帝去太和殿舉行大典活動之前休息或接受執事官員朝拜的地方。凡遇皇帝親祭,如祭天壇、地壇等,皇帝於前一日在中和殿閱覽祝文;而農壇舉行親耕儀式前,皇帝要在中和殿查驗種子和農具。三大殿中唯有這一處可供皇帝進行靜思和閱讀,可以說,對皇帝的決策思考非常重要。

所以,由乾隆皇帝御筆所題寫的“允執厥中”匾額,意味深遠,此匾乃是在提醒最高統治者要注意提升統治(管理)之道。出自《書·大禹謨》的“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這一段話,其基本含義是指:人心是危險難測的,道心是幽微難明的,唯有能專心致意,精誠懇切地秉行中正之道,方能治理好國家。

中和殿還有一副對聯,與“允執厥中”是相呼應的:“時乘六龍以御天,所其無逸;用敷五福而錫極,彰厥有常。”其主要含義為:(太陽)駕六龍在天空中永恆運行,貴在永不停歇;(人君)布五福(壽、富、康寧、攸好德、考終命)於民間彰顯德澤,應該持之以恆。

中和殿這匾額和對聯,其含義看似不復雜,但是,歷來對於“允執厥中”的闡釋,有不同的看法,分歧比較大,值得仔細分析。

第一,孟子、荀子對“允執厥中”的不同看法。

上述出自《書·大禹謨》的那一段話被儒家認為是“十六字心訣”,而先秦儒家中,雖然孔子奠定了儒家的基本思想,但對“十六字心訣”的解釋影響最大的當屬孟子。孟子的“心性論”成了後來儒家學者解釋“十六字心訣”的基本理論依據。

為什麼說“人心惟危”呢?在孟子看來,人性本善,但是,由於現實社會中各種慾望的誘惑、影響,原本的善心會被惡的觀念所侵襲或遮蓋,變得自私自利、虛偽狡詐等,於是,人心就有了變惡的危險,所以說,人心是危險難測的。為了恢復人的善的本性,必須修養,所以,孟子主張要養“浩然之氣”。

可是,道心是幽微難明的,要修養好並不那麼容易,“道心惟微”,“微”就是指微妙深奧,不是輕易可以明白的。心性學問,是很難的,需要長期修養,如果結合“內聖外王”之道來說,那就更難了,君王要知曉“惟微”之“道心”,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求有耐心,能堅持,能誠信地持之以恆去堅守。

該如何修養才好呢?有一個非常重要的修養原則,那就是認識和堅持“惟精惟一”。簡單說,就是心性修養要精純專一,不要亂了心念。古代禪師講“染緣易就,道業難成”,強調的是修佛不易,受塵世感染容易,修成正果難。儒家的心性修養也是如此,修養要專心,心性要專一,才能避免社會環境的干擾,擋得住外部物慾的誘惑。所以,“惟精惟一”非常重要。修養若未能精純專一,心性便容易轉向惡,遮掩了善知本性,走向壞的路上。孟子區分了“見而知之”和“聞而知之”兩種修養的人,前者為“智者”,後者為“聖人”,而孟子被認為是一身兼“見知”與“聞知”二者的智者和聖人。郭店楚簡《五行篇》記載著孟子的話,說:“未嘗聞君子道,謂之不聰。未嘗見賢人,謂之不明。聞君子道而不知其君子道也,謂之不聖。見賢人而不知其有德也,謂之不智。見而知之,智也。聞而知之,聖也。”且認為聖高於智,“聖人知天道也”。(李零:《郭店楚簡校讀記》,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年,第102頁。)這聖人是“聞而知之”的,應該就是能“惟精惟一”的人。

而“允執厥中”與“惟精惟一”是密切相關的,聖人有大知,能“聞而知之”,就能善於“允執厥中”。儒家經典《中庸》裡記載了孔子的一段話:“子曰:‘舜其大知也與!舜好問而好察邇言,隱惡而揚善,執其兩端,用其中於民,其斯以為舜乎!'”說的就是舜有大智慧,治理民眾能用中庸之道,不走好與壞兩個極端。而心性精純專一,便能精誠懇切地秉行中正之道,自然也就能治理好國家。朱熹講到《中庸》時曾說到:“此篇乃孔門傳授心法,子思恐其久而差也,故筆之於書,以授孟子”(《大學中庸章句》,第22頁)。這裡說的是,《中庸》裡講的是孔門傳授心法,子思寫了這個書,傳授給孟子,所以孟子思想裡也有中庸的心法。所以,精誠懇切地秉行中正之道也是孟子所主張的。

荀子的觀點與孟子有明顯不同,《荀子·解蔽篇》中也有類似“十六心法”的引注,稱:“《道經》曰:‘人心之危,道心之傲。’危微之幾,惟明君子而後能知之。”荀子講的“惟明君子而後能知之”,是強調君子能“明於道”。在《荀子·解蔽篇》裡,荀子論述了“治心之道”。

眾所周知,在繼承孔子的學說方面,孟子側重於“內聖”方面,而荀子側重於“外王”方面,但是,荀子並非不關心心性方面(內聖)內容,他也關注道心修養。荀子推崇三代善政,將其視為是“內聖外王”的典範,《荀子·大略篇》曰:“主道,知人;臣道,知事。故舜之治天下,不以事詔而萬物成。農精於田而不可以為田師,工賈亦然。”主要意思是,君王治國政之道,在於了對人的知解;大臣的治政之道,在於精通政事。之前,舜治理天下,用不著針對具體事下詔令,事情皆辦成了。治理未必要知道很具體,農夫精通於種地,但卻未能成為農事方面好的管理者,工者與商賈亦如此。所以,關鍵在於“明於道”而非“明於事”。

在《荀子·大略篇》中,荀子仔細論述了舜是如何達到“不以事詔而萬物成”的,其中曰:“昔者舜之治天下也,不以事詔而萬物成。處一危之,其榮滿側;養一之微,榮矣而未知。故《道經》曰:‘人心之危,道心之微。’危微之幾,惟明君子而後能知之。”顯然,這裡的“人心”與“道心”並非是對立的,而只是程度之別,“危”並非凶險之意,只是比“微”更低級而已。唐代楊倞注云:“處心之危,言能戒懼,兢兢業業,終使之安也。養心之微,謂養其未萌,不使異端亂之也。處心之危有形,故其榮滿側可知也。養心之微無形,故雖榮而未知。言舜之為治,養其未萌也。”這“言舜之為治,養其未萌也”之中,解“微”為“未萌”沒有那麼明瞭,其實,其意是指事發之前,乃無為自在無為之意。有為的,人為的,即便是剋制、戒懼,也不能到達自在無為境界,而只有“至人”才能達到無為境界,荀子說:“夫微者,至人也。至人也,何強?何忍?何危?故濁明外景,清明內景。聖人縱其欲,兼其情,而制焉者理矣。夫何強?何忍?何危? 故仁者之行道也,無為也;聖人之行道也,無強也。仁者之思也,恭;聖人之思也,樂。”(《荀子·大略篇》)這裡說的“聖人縱其欲,兼其情,而制焉者理矣”,與孟子的觀念完全不一樣了,仁者行道,無為也;聖人行道,無強也。這裡的“仁者之思也,恭;聖人之思也,樂”,便是與孟子養“浩然之氣”大不一樣了,仁者之境界是恭謹;聖人之境界是和樂,是自在無為的“微”的聖境。

在荀子看來,“人心惟危,道心惟微”之本義並非是指人心私慾危險,道心精微難知,而是強調修心應戒懼自省,而成就大道在於自在無為。聖人“縱其欲,兼其情”,只要是合理之度內,依然是在“行道”。荀子並不徹底排斥人之慾望,只是要求適度、合理。在人心與道心之間沒有不可逾越的鴻溝。

第二,道家、佛學對“允執厥中”的不同闡釋。

道家也很重視對“十六字訣”的闡釋,有觀點認為,“十六字訣”概括了道家之大成,認為道學“三玄”中,《周易》之憂患意識、《道德經》之天人之學,以及《南華經》之本體境界,約略可以通過“十六字訣”來闡述。其中,“人心惟危”可以視作是對《周易》中之憂患意識的最好的註解,《周易》強調一陰一陽之謂道,陰陽變化趨勢中,有一種是潛伏著危機趨向的,所以,《周易》強調要居安思危,順境中不要忘記危險的教訓;危機苗頭一旦出現,就不要忽略其可能演變成大災難。履霜堅冰,值得預先防範。人生在世,是要有憂患意識的,經常有危機感的人才能更有效地防範危機,居安思危方能逼險避危。

有道家學者認為,“道心惟微”可以視為是對於《道德經》的絕佳註釋。“道”是微妙的,《道德經·二十一章》說:“道之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中有信。”《道德經·十四章》在論述“道”時說:“博之不得,名曰微。”道學後來發展為玄學,表現其玄妙之處,也是很微妙的。“道”之玄妙難以言說,玄學之精妙有時難以用語詞闡述清楚,這都是在強調“道”作為本體是微妙的,要言說清楚很難。《道德經·第一章》曰:“道可道,非恆道;名可名,非恆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這對於“道”之玄妙的描述,也是在表明,對於“道”的認識是很微妙的,言其“道心惟微”也是很恰當的。

有道家認為,“惟精惟一”可視為是對《南華經》精髓的釋解。《南華經》承繼了《道德經》中“道生一”的基本觀點,但將其著重從人心修養方面去闡釋,莊子提出“順物自然而無容私焉”的觀點;闡述了“齊物論”,主張“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強調“乘物以遊心”等,他主張要順應萬物之自然之道,達到“道通為一”的境界,莊子修養精神的核心思想是“守一”,而“守一”即是到達“道通為一”的境界,而這便是“惟精惟一”的根本內容。

在道家學者看來,“允執厥中”可以理解為全真教所說三教合一。道教的不少主要代表人物,都非常重視恪守中道,比如,安史之亂中輔佐肅宗、德宗的“白衣山人”李泌,即是能巧妙守中道的,他很擅長於調停,王夫之評論他說:“長源始用之肅宗,繼用之德宗,皆以父處子者也。涕泗長言,密移其情於坐論而不洩,獨任其調停之責,而不待助於群言。其轉移人主之積忿,猶掇輕羽也。乃至於肅宗事父之逆,獨結舌而不言,夫豈忘其為巨慝而吝於規正哉?力不與張良娣、李輔國爭,則言且不聽,而激成乎不測之釁;則弗如姑與含容,猶使不孝者有所惜,而消不軌之心。長源之志苦矣,而唐亦苟安矣。”(王夫之《宋論·卷十二·光宗》)明朝明朝大謀士劉伯溫,還有號稱東南第一謀士的徐渭等,皆是很善於恪守中道的。李泌等便是很擅長於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能放下私慾,心思澄明,寵辱不驚,入朝出朝對他來說,皆無大礙,能閒看庭前花開花落,自在自如。

與道家的解釋不用,佛學對於“十六字訣”是另一種深刻的解讀。

“人心惟危”指的是心受塵染。原本,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只因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所以,塵世間人心受塵染,不覺不悟,沉溺於塵世的慾念之中,失去了覺悟,迷失佛性,在塵世中迷茫,未能悟道。

“道心惟微”是指只有大徹大悟的人,才能夠契入微妙的大道之中,徹悟佛之真諦,進入真如境界。而這是一種不可思、不可議、不可說的最高覺悟境界。佛學講“地藏法門”,其“地藏”便是指心之所含“寶藏”,是微妙幽深的境界,也就是佛陀在菩提樹下證果時體驗的“奇哉,奇哉”的微妙境界。《大乘起信論》講到:“一切法,從本已來,離言說相,離心緣相,離名字相,畢竟平等,無有變異,不可破壞。唯是一心,故名真如。”而其“無有變異,不可破壞”的真如法界,便是微妙幽深的。禪宗講“頓悟”便是悟到了真如法界,因為微妙幽深的大道,不可思、不可議、無可說,只能悟。《金剛經》講“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所強調的就是豁然頓脫,契入真如法界,這也是佛道傳承的妙道。

“惟精惟一”就是佛家講的入一真法界,入不二法門。何為“一真法界”呢?《三藏法數四》曰:“無二曰一,不妄曰真,交徹融攝,故曰法界。即是諸佛平等法身,從本以來,不生不滅,非空非有,離名離相,無內無外,惟一真實,不可思議,是名一真法界。”其實,佛學各種學說,皆重視這唯一無二的真如境界,在佛學看來,這是絕對平等之真如理體。天台宗稱之為諸法實相;大乘起信論稱之為真如門,亦稱為一心法界、獨一法界、一真無礙法界等。聖法依真如而生,真如為聖法之所依所因,故稱法界。故以此法平等不二,唯一真實,故稱一真法界。大乘起信論主張:“心真如者,即是一法界大總相法門體。所謂心性不生不滅,一切諸法唯依妄念而有差別,若離妄念,則無一切境界之相。”(《大乘起信論疏》捲上(慧遠)、《大明三藏法術》卷四)顯然,一真法界,即是離妄念之後的平等不二,唯一真實,在此便無諸法之差別,即“無二曰一,不妄曰真”。

"

——談古論今話管理之七十五

故宮不僅是一座宏偉的建築,而且,也是古典文化的匯聚之處,故宮各個大殿、閣中的匾額,可以說是紫禁城精氣神的匯聚,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象徵,歷來引人關注。比如,乾清宮有順治御筆題寫的“正大光明”匾;交泰殿有康熙御筆題寫的“無為”匾;養心殿有雍正御筆題寫的“中正仁和”匾;西暖閣有雍正御筆題寫的“勤政親賢”匾等。而相比之下,故宮三大殿的匾額所題寫的內容似乎更為深奧,太和殿內,有乾隆御筆題寫的“建極綏猷”匾;中和殿內,有乾隆御筆題寫的“允執厥中”匾;保和殿內,有乾隆御筆題寫的“皇建有極”匾。

那麼,太和殿的“建極綏猷”匾是什麼含義呢?

“建極綏猷”的“建極”出自《尚書·周書·洪範》:“皇建其有極”。孔安國傳雲:“大中之道,大立其有中,謂行九疇之義。”“綏猷”出自《尚書·商書·湯誥》:“惟皇上帝,降衷於下民。若有恆性,克綏厥猷惟後。

故宮中和殿匾額上的“允執厥中”含義是什麼?(下)

太和殿裡的“建極綏猷”匾

從字義上看,建,立也。極,中也,其原義為屋脊之棟,引申為中正之治國最高準則。綏,原義為挽手上車之繩,引申為安撫、順應之意。猷,意為道或法則。

“建極綏猷”的基本含義為:天子承擔著上對皇天,下對庶民的雙重的神聖使命,既須承天而建立統治之法則,又要撫民以順應人間之大道,以創萬世之功業。

此外,保和殿內的“皇建有極”匾的含義又是什麼呢?

“皇建有極”出典於《洪範》:“皇建其有極。斂時五福,用敷錫厥庶民。惟時厥庶民於汝極。錫汝保極:凡厥庶民,無有淫朋,人無有比德,惟皇作極。凡厥庶民,有猷有為有守,汝則念之。不協於極,不罹於咎,皇則受之。而康而色,曰:‘予攸好德。’汝則錫之福。時人斯其惟皇之極。”

簡要地說,“極”指中道、法則,“皇建有極”是指天子立政事要有法則,要遵循中道,應不偏不倚,而且,天子制定的法則是天下臣民的最高準則,是天下臣民都必須遵守的。

其實,在故宮三大殿的匾額中,最引人關注的是中和殿內的“允執厥中”匾,這個匾額的題詞大有文章,是最值得探討的。

故宮中和殿匾額上的“允執厥中”含義是什麼?(下)

中和殿裡的“允執厥中”匾和對聯

“允執厥中”出自《書·大禹謨》:“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

這個匾額懸掛於中和殿,在故宮中,中和殿有其特別之處。殿名“中和”二字取自《禮記·中庸》中的說法:“中也者,天下之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道也。”意為“中和”乃天下根本之道。值得注意的是,在故宮外朝的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大殿”中,中和殿雖然沒有太和殿的氣勢宏偉,也沒有保和殿的富麗堂皇,它體量最小,只有太和殿的四分之一,只有保和殿的一半大,然而,它的形制卻很有特色的,故宮裡多數宮殿都是長方形,而中和殿卻是正方形的。中和殿方形圓頂,殿頂是四角攢尖,這體現著天圓地方的理念。中和殿面闊、進深各為三間,一共九間,《大戴禮記》曰“明堂九室”,中和殿有意建成“明堂”形制,有效地避免了三座大殿的雷同。而且,中和殿四面有門窗,正面三交六椀槅扇門12扇,東、北、西三面槅扇門各4扇,門前石階東西各一出,南北各三出,這與太和殿、保和殿區別開來,因為此兩殿只有南北開門窗。此外,中和殿體型精緻,屋頂為金磚,非常精美,殿中設寶座,其寶座壓於中軸線上,於“中和”之意形意相配,十分恰當。

故宮中和殿匾額上的“允執厥中”含義是什麼?(下)

十六字訣

中和殿是皇帝去太和殿舉行大典活動之前休息或接受執事官員朝拜的地方。凡遇皇帝親祭,如祭天壇、地壇等,皇帝於前一日在中和殿閱覽祝文;而農壇舉行親耕儀式前,皇帝要在中和殿查驗種子和農具。三大殿中唯有這一處可供皇帝進行靜思和閱讀,可以說,對皇帝的決策思考非常重要。

所以,由乾隆皇帝御筆所題寫的“允執厥中”匾額,意味深遠,此匾乃是在提醒最高統治者要注意提升統治(管理)之道。出自《書·大禹謨》的“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這一段話,其基本含義是指:人心是危險難測的,道心是幽微難明的,唯有能專心致意,精誠懇切地秉行中正之道,方能治理好國家。

中和殿還有一副對聯,與“允執厥中”是相呼應的:“時乘六龍以御天,所其無逸;用敷五福而錫極,彰厥有常。”其主要含義為:(太陽)駕六龍在天空中永恆運行,貴在永不停歇;(人君)布五福(壽、富、康寧、攸好德、考終命)於民間彰顯德澤,應該持之以恆。

中和殿這匾額和對聯,其含義看似不復雜,但是,歷來對於“允執厥中”的闡釋,有不同的看法,分歧比較大,值得仔細分析。

第一,孟子、荀子對“允執厥中”的不同看法。

上述出自《書·大禹謨》的那一段話被儒家認為是“十六字心訣”,而先秦儒家中,雖然孔子奠定了儒家的基本思想,但對“十六字心訣”的解釋影響最大的當屬孟子。孟子的“心性論”成了後來儒家學者解釋“十六字心訣”的基本理論依據。

為什麼說“人心惟危”呢?在孟子看來,人性本善,但是,由於現實社會中各種慾望的誘惑、影響,原本的善心會被惡的觀念所侵襲或遮蓋,變得自私自利、虛偽狡詐等,於是,人心就有了變惡的危險,所以說,人心是危險難測的。為了恢復人的善的本性,必須修養,所以,孟子主張要養“浩然之氣”。

可是,道心是幽微難明的,要修養好並不那麼容易,“道心惟微”,“微”就是指微妙深奧,不是輕易可以明白的。心性學問,是很難的,需要長期修養,如果結合“內聖外王”之道來說,那就更難了,君王要知曉“惟微”之“道心”,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求有耐心,能堅持,能誠信地持之以恆去堅守。

該如何修養才好呢?有一個非常重要的修養原則,那就是認識和堅持“惟精惟一”。簡單說,就是心性修養要精純專一,不要亂了心念。古代禪師講“染緣易就,道業難成”,強調的是修佛不易,受塵世感染容易,修成正果難。儒家的心性修養也是如此,修養要專心,心性要專一,才能避免社會環境的干擾,擋得住外部物慾的誘惑。所以,“惟精惟一”非常重要。修養若未能精純專一,心性便容易轉向惡,遮掩了善知本性,走向壞的路上。孟子區分了“見而知之”和“聞而知之”兩種修養的人,前者為“智者”,後者為“聖人”,而孟子被認為是一身兼“見知”與“聞知”二者的智者和聖人。郭店楚簡《五行篇》記載著孟子的話,說:“未嘗聞君子道,謂之不聰。未嘗見賢人,謂之不明。聞君子道而不知其君子道也,謂之不聖。見賢人而不知其有德也,謂之不智。見而知之,智也。聞而知之,聖也。”且認為聖高於智,“聖人知天道也”。(李零:《郭店楚簡校讀記》,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年,第102頁。)這聖人是“聞而知之”的,應該就是能“惟精惟一”的人。

而“允執厥中”與“惟精惟一”是密切相關的,聖人有大知,能“聞而知之”,就能善於“允執厥中”。儒家經典《中庸》裡記載了孔子的一段話:“子曰:‘舜其大知也與!舜好問而好察邇言,隱惡而揚善,執其兩端,用其中於民,其斯以為舜乎!'”說的就是舜有大智慧,治理民眾能用中庸之道,不走好與壞兩個極端。而心性精純專一,便能精誠懇切地秉行中正之道,自然也就能治理好國家。朱熹講到《中庸》時曾說到:“此篇乃孔門傳授心法,子思恐其久而差也,故筆之於書,以授孟子”(《大學中庸章句》,第22頁)。這裡說的是,《中庸》裡講的是孔門傳授心法,子思寫了這個書,傳授給孟子,所以孟子思想裡也有中庸的心法。所以,精誠懇切地秉行中正之道也是孟子所主張的。

荀子的觀點與孟子有明顯不同,《荀子·解蔽篇》中也有類似“十六心法”的引注,稱:“《道經》曰:‘人心之危,道心之傲。’危微之幾,惟明君子而後能知之。”荀子講的“惟明君子而後能知之”,是強調君子能“明於道”。在《荀子·解蔽篇》裡,荀子論述了“治心之道”。

眾所周知,在繼承孔子的學說方面,孟子側重於“內聖”方面,而荀子側重於“外王”方面,但是,荀子並非不關心心性方面(內聖)內容,他也關注道心修養。荀子推崇三代善政,將其視為是“內聖外王”的典範,《荀子·大略篇》曰:“主道,知人;臣道,知事。故舜之治天下,不以事詔而萬物成。農精於田而不可以為田師,工賈亦然。”主要意思是,君王治國政之道,在於了對人的知解;大臣的治政之道,在於精通政事。之前,舜治理天下,用不著針對具體事下詔令,事情皆辦成了。治理未必要知道很具體,農夫精通於種地,但卻未能成為農事方面好的管理者,工者與商賈亦如此。所以,關鍵在於“明於道”而非“明於事”。

在《荀子·大略篇》中,荀子仔細論述了舜是如何達到“不以事詔而萬物成”的,其中曰:“昔者舜之治天下也,不以事詔而萬物成。處一危之,其榮滿側;養一之微,榮矣而未知。故《道經》曰:‘人心之危,道心之微。’危微之幾,惟明君子而後能知之。”顯然,這裡的“人心”與“道心”並非是對立的,而只是程度之別,“危”並非凶險之意,只是比“微”更低級而已。唐代楊倞注云:“處心之危,言能戒懼,兢兢業業,終使之安也。養心之微,謂養其未萌,不使異端亂之也。處心之危有形,故其榮滿側可知也。養心之微無形,故雖榮而未知。言舜之為治,養其未萌也。”這“言舜之為治,養其未萌也”之中,解“微”為“未萌”沒有那麼明瞭,其實,其意是指事發之前,乃無為自在無為之意。有為的,人為的,即便是剋制、戒懼,也不能到達自在無為境界,而只有“至人”才能達到無為境界,荀子說:“夫微者,至人也。至人也,何強?何忍?何危?故濁明外景,清明內景。聖人縱其欲,兼其情,而制焉者理矣。夫何強?何忍?何危? 故仁者之行道也,無為也;聖人之行道也,無強也。仁者之思也,恭;聖人之思也,樂。”(《荀子·大略篇》)這裡說的“聖人縱其欲,兼其情,而制焉者理矣”,與孟子的觀念完全不一樣了,仁者行道,無為也;聖人行道,無強也。這裡的“仁者之思也,恭;聖人之思也,樂”,便是與孟子養“浩然之氣”大不一樣了,仁者之境界是恭謹;聖人之境界是和樂,是自在無為的“微”的聖境。

在荀子看來,“人心惟危,道心惟微”之本義並非是指人心私慾危險,道心精微難知,而是強調修心應戒懼自省,而成就大道在於自在無為。聖人“縱其欲,兼其情”,只要是合理之度內,依然是在“行道”。荀子並不徹底排斥人之慾望,只是要求適度、合理。在人心與道心之間沒有不可逾越的鴻溝。

第二,道家、佛學對“允執厥中”的不同闡釋。

道家也很重視對“十六字訣”的闡釋,有觀點認為,“十六字訣”概括了道家之大成,認為道學“三玄”中,《周易》之憂患意識、《道德經》之天人之學,以及《南華經》之本體境界,約略可以通過“十六字訣”來闡述。其中,“人心惟危”可以視作是對《周易》中之憂患意識的最好的註解,《周易》強調一陰一陽之謂道,陰陽變化趨勢中,有一種是潛伏著危機趨向的,所以,《周易》強調要居安思危,順境中不要忘記危險的教訓;危機苗頭一旦出現,就不要忽略其可能演變成大災難。履霜堅冰,值得預先防範。人生在世,是要有憂患意識的,經常有危機感的人才能更有效地防範危機,居安思危方能逼險避危。

有道家學者認為,“道心惟微”可以視為是對於《道德經》的絕佳註釋。“道”是微妙的,《道德經·二十一章》說:“道之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中有信。”《道德經·十四章》在論述“道”時說:“博之不得,名曰微。”道學後來發展為玄學,表現其玄妙之處,也是很微妙的。“道”之玄妙難以言說,玄學之精妙有時難以用語詞闡述清楚,這都是在強調“道”作為本體是微妙的,要言說清楚很難。《道德經·第一章》曰:“道可道,非恆道;名可名,非恆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這對於“道”之玄妙的描述,也是在表明,對於“道”的認識是很微妙的,言其“道心惟微”也是很恰當的。

有道家認為,“惟精惟一”可視為是對《南華經》精髓的釋解。《南華經》承繼了《道德經》中“道生一”的基本觀點,但將其著重從人心修養方面去闡釋,莊子提出“順物自然而無容私焉”的觀點;闡述了“齊物論”,主張“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強調“乘物以遊心”等,他主張要順應萬物之自然之道,達到“道通為一”的境界,莊子修養精神的核心思想是“守一”,而“守一”即是到達“道通為一”的境界,而這便是“惟精惟一”的根本內容。

在道家學者看來,“允執厥中”可以理解為全真教所說三教合一。道教的不少主要代表人物,都非常重視恪守中道,比如,安史之亂中輔佐肅宗、德宗的“白衣山人”李泌,即是能巧妙守中道的,他很擅長於調停,王夫之評論他說:“長源始用之肅宗,繼用之德宗,皆以父處子者也。涕泗長言,密移其情於坐論而不洩,獨任其調停之責,而不待助於群言。其轉移人主之積忿,猶掇輕羽也。乃至於肅宗事父之逆,獨結舌而不言,夫豈忘其為巨慝而吝於規正哉?力不與張良娣、李輔國爭,則言且不聽,而激成乎不測之釁;則弗如姑與含容,猶使不孝者有所惜,而消不軌之心。長源之志苦矣,而唐亦苟安矣。”(王夫之《宋論·卷十二·光宗》)明朝明朝大謀士劉伯溫,還有號稱東南第一謀士的徐渭等,皆是很善於恪守中道的。李泌等便是很擅長於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能放下私慾,心思澄明,寵辱不驚,入朝出朝對他來說,皆無大礙,能閒看庭前花開花落,自在自如。

與道家的解釋不用,佛學對於“十六字訣”是另一種深刻的解讀。

“人心惟危”指的是心受塵染。原本,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只因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所以,塵世間人心受塵染,不覺不悟,沉溺於塵世的慾念之中,失去了覺悟,迷失佛性,在塵世中迷茫,未能悟道。

“道心惟微”是指只有大徹大悟的人,才能夠契入微妙的大道之中,徹悟佛之真諦,進入真如境界。而這是一種不可思、不可議、不可說的最高覺悟境界。佛學講“地藏法門”,其“地藏”便是指心之所含“寶藏”,是微妙幽深的境界,也就是佛陀在菩提樹下證果時體驗的“奇哉,奇哉”的微妙境界。《大乘起信論》講到:“一切法,從本已來,離言說相,離心緣相,離名字相,畢竟平等,無有變異,不可破壞。唯是一心,故名真如。”而其“無有變異,不可破壞”的真如法界,便是微妙幽深的。禪宗講“頓悟”便是悟到了真如法界,因為微妙幽深的大道,不可思、不可議、無可說,只能悟。《金剛經》講“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所強調的就是豁然頓脫,契入真如法界,這也是佛道傳承的妙道。

“惟精惟一”就是佛家講的入一真法界,入不二法門。何為“一真法界”呢?《三藏法數四》曰:“無二曰一,不妄曰真,交徹融攝,故曰法界。即是諸佛平等法身,從本以來,不生不滅,非空非有,離名離相,無內無外,惟一真實,不可思議,是名一真法界。”其實,佛學各種學說,皆重視這唯一無二的真如境界,在佛學看來,這是絕對平等之真如理體。天台宗稱之為諸法實相;大乘起信論稱之為真如門,亦稱為一心法界、獨一法界、一真無礙法界等。聖法依真如而生,真如為聖法之所依所因,故稱法界。故以此法平等不二,唯一真實,故稱一真法界。大乘起信論主張:“心真如者,即是一法界大總相法門體。所謂心性不生不滅,一切諸法唯依妄念而有差別,若離妄念,則無一切境界之相。”(《大乘起信論疏》捲上(慧遠)、《大明三藏法術》卷四)顯然,一真法界,即是離妄念之後的平等不二,唯一真實,在此便無諸法之差別,即“無二曰一,不妄曰真”。

故宮中和殿匾額上的“允執厥中”含義是什麼?(下)

不二法門

經常聽老和尚勸告善男信女要放下執著,放下分別,放下妄想,就是要使其打破妄想,使其入一真法界,入平等法界,這就是佛家所解釋的“惟精惟一”。

關於“允執厥中”,佛教的解釋是,“允”是誠信無假之心,其中,“誠”指一念不生,指離一切虛妄之相。而離一切虛妄之相,就是實相,就是契入,就是誠信無假。“執”是保持把握;“中”是不偏不倚的中道,講佛法常說不落空有兩邊,即是此意。六祖禪師對惠明將軍講禪學時說:“不思善,不思惡,正與麼時,那個是明上座本來面目。”指的就是這“中道”。佛學認為,當你拋開善惡對待時,便是入中道,即契入不偏不倚之中道。而當你有善惡對待時,就會有喜歡或厭惡,就有了怨憎,而有怨憎,煩惱便隨之而來。所以,佛性乃自性,自性便清淨,心中無善無惡,這即是平等法界,亦是中道,亦是不二法門。如果能做到允執中道,便是修佛到了高境界了。有了此,修養也好,處事也好,都會有一定成就的。所以,誠心把持中正不偏的中道即是講佛法的關鍵。

佛學對“允執厥中”的解釋,與儒家的解釋其實是有相通之處的,佛學講中正不偏的中道,講不二法門;而儒家講“中庸之道”,講“執兩用中”。佛學講放下分別,放下妄想,進入一真法界;儒家講“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兩家的道理是相通的,都是在強調順應真實法則,“一真法界”和“率性之道”,就是真實之天性,違背天性是成不了大事的,這便是“允執厥中”的本質用意。

儒家、道家、佛家三家,有講入世的,有講超脫的,有講出世的,各有各的理論,而其理論又各有千秋,但是,對於“十六字訣”的闡釋卻都是很有興趣的,而且,都將其視為是對各自的根本理論的重要闡述途徑,更重要的,三家在對“允執厥中”的解釋方面,有其相通之處,皆堅持執兩用中、心法無二、不二法門等“中道”方法和理論。

"

——談古論今話管理之七十五

故宮不僅是一座宏偉的建築,而且,也是古典文化的匯聚之處,故宮各個大殿、閣中的匾額,可以說是紫禁城精氣神的匯聚,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象徵,歷來引人關注。比如,乾清宮有順治御筆題寫的“正大光明”匾;交泰殿有康熙御筆題寫的“無為”匾;養心殿有雍正御筆題寫的“中正仁和”匾;西暖閣有雍正御筆題寫的“勤政親賢”匾等。而相比之下,故宮三大殿的匾額所題寫的內容似乎更為深奧,太和殿內,有乾隆御筆題寫的“建極綏猷”匾;中和殿內,有乾隆御筆題寫的“允執厥中”匾;保和殿內,有乾隆御筆題寫的“皇建有極”匾。

那麼,太和殿的“建極綏猷”匾是什麼含義呢?

“建極綏猷”的“建極”出自《尚書·周書·洪範》:“皇建其有極”。孔安國傳雲:“大中之道,大立其有中,謂行九疇之義。”“綏猷”出自《尚書·商書·湯誥》:“惟皇上帝,降衷於下民。若有恆性,克綏厥猷惟後。

故宮中和殿匾額上的“允執厥中”含義是什麼?(下)

太和殿裡的“建極綏猷”匾

從字義上看,建,立也。極,中也,其原義為屋脊之棟,引申為中正之治國最高準則。綏,原義為挽手上車之繩,引申為安撫、順應之意。猷,意為道或法則。

“建極綏猷”的基本含義為:天子承擔著上對皇天,下對庶民的雙重的神聖使命,既須承天而建立統治之法則,又要撫民以順應人間之大道,以創萬世之功業。

此外,保和殿內的“皇建有極”匾的含義又是什麼呢?

“皇建有極”出典於《洪範》:“皇建其有極。斂時五福,用敷錫厥庶民。惟時厥庶民於汝極。錫汝保極:凡厥庶民,無有淫朋,人無有比德,惟皇作極。凡厥庶民,有猷有為有守,汝則念之。不協於極,不罹於咎,皇則受之。而康而色,曰:‘予攸好德。’汝則錫之福。時人斯其惟皇之極。”

簡要地說,“極”指中道、法則,“皇建有極”是指天子立政事要有法則,要遵循中道,應不偏不倚,而且,天子制定的法則是天下臣民的最高準則,是天下臣民都必須遵守的。

其實,在故宮三大殿的匾額中,最引人關注的是中和殿內的“允執厥中”匾,這個匾額的題詞大有文章,是最值得探討的。

故宮中和殿匾額上的“允執厥中”含義是什麼?(下)

中和殿裡的“允執厥中”匾和對聯

“允執厥中”出自《書·大禹謨》:“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

這個匾額懸掛於中和殿,在故宮中,中和殿有其特別之處。殿名“中和”二字取自《禮記·中庸》中的說法:“中也者,天下之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道也。”意為“中和”乃天下根本之道。值得注意的是,在故宮外朝的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大殿”中,中和殿雖然沒有太和殿的氣勢宏偉,也沒有保和殿的富麗堂皇,它體量最小,只有太和殿的四分之一,只有保和殿的一半大,然而,它的形制卻很有特色的,故宮裡多數宮殿都是長方形,而中和殿卻是正方形的。中和殿方形圓頂,殿頂是四角攢尖,這體現著天圓地方的理念。中和殿面闊、進深各為三間,一共九間,《大戴禮記》曰“明堂九室”,中和殿有意建成“明堂”形制,有效地避免了三座大殿的雷同。而且,中和殿四面有門窗,正面三交六椀槅扇門12扇,東、北、西三面槅扇門各4扇,門前石階東西各一出,南北各三出,這與太和殿、保和殿區別開來,因為此兩殿只有南北開門窗。此外,中和殿體型精緻,屋頂為金磚,非常精美,殿中設寶座,其寶座壓於中軸線上,於“中和”之意形意相配,十分恰當。

故宮中和殿匾額上的“允執厥中”含義是什麼?(下)

十六字訣

中和殿是皇帝去太和殿舉行大典活動之前休息或接受執事官員朝拜的地方。凡遇皇帝親祭,如祭天壇、地壇等,皇帝於前一日在中和殿閱覽祝文;而農壇舉行親耕儀式前,皇帝要在中和殿查驗種子和農具。三大殿中唯有這一處可供皇帝進行靜思和閱讀,可以說,對皇帝的決策思考非常重要。

所以,由乾隆皇帝御筆所題寫的“允執厥中”匾額,意味深遠,此匾乃是在提醒最高統治者要注意提升統治(管理)之道。出自《書·大禹謨》的“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這一段話,其基本含義是指:人心是危險難測的,道心是幽微難明的,唯有能專心致意,精誠懇切地秉行中正之道,方能治理好國家。

中和殿還有一副對聯,與“允執厥中”是相呼應的:“時乘六龍以御天,所其無逸;用敷五福而錫極,彰厥有常。”其主要含義為:(太陽)駕六龍在天空中永恆運行,貴在永不停歇;(人君)布五福(壽、富、康寧、攸好德、考終命)於民間彰顯德澤,應該持之以恆。

中和殿這匾額和對聯,其含義看似不復雜,但是,歷來對於“允執厥中”的闡釋,有不同的看法,分歧比較大,值得仔細分析。

第一,孟子、荀子對“允執厥中”的不同看法。

上述出自《書·大禹謨》的那一段話被儒家認為是“十六字心訣”,而先秦儒家中,雖然孔子奠定了儒家的基本思想,但對“十六字心訣”的解釋影響最大的當屬孟子。孟子的“心性論”成了後來儒家學者解釋“十六字心訣”的基本理論依據。

為什麼說“人心惟危”呢?在孟子看來,人性本善,但是,由於現實社會中各種慾望的誘惑、影響,原本的善心會被惡的觀念所侵襲或遮蓋,變得自私自利、虛偽狡詐等,於是,人心就有了變惡的危險,所以說,人心是危險難測的。為了恢復人的善的本性,必須修養,所以,孟子主張要養“浩然之氣”。

可是,道心是幽微難明的,要修養好並不那麼容易,“道心惟微”,“微”就是指微妙深奧,不是輕易可以明白的。心性學問,是很難的,需要長期修養,如果結合“內聖外王”之道來說,那就更難了,君王要知曉“惟微”之“道心”,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求有耐心,能堅持,能誠信地持之以恆去堅守。

該如何修養才好呢?有一個非常重要的修養原則,那就是認識和堅持“惟精惟一”。簡單說,就是心性修養要精純專一,不要亂了心念。古代禪師講“染緣易就,道業難成”,強調的是修佛不易,受塵世感染容易,修成正果難。儒家的心性修養也是如此,修養要專心,心性要專一,才能避免社會環境的干擾,擋得住外部物慾的誘惑。所以,“惟精惟一”非常重要。修養若未能精純專一,心性便容易轉向惡,遮掩了善知本性,走向壞的路上。孟子區分了“見而知之”和“聞而知之”兩種修養的人,前者為“智者”,後者為“聖人”,而孟子被認為是一身兼“見知”與“聞知”二者的智者和聖人。郭店楚簡《五行篇》記載著孟子的話,說:“未嘗聞君子道,謂之不聰。未嘗見賢人,謂之不明。聞君子道而不知其君子道也,謂之不聖。見賢人而不知其有德也,謂之不智。見而知之,智也。聞而知之,聖也。”且認為聖高於智,“聖人知天道也”。(李零:《郭店楚簡校讀記》,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年,第102頁。)這聖人是“聞而知之”的,應該就是能“惟精惟一”的人。

而“允執厥中”與“惟精惟一”是密切相關的,聖人有大知,能“聞而知之”,就能善於“允執厥中”。儒家經典《中庸》裡記載了孔子的一段話:“子曰:‘舜其大知也與!舜好問而好察邇言,隱惡而揚善,執其兩端,用其中於民,其斯以為舜乎!'”說的就是舜有大智慧,治理民眾能用中庸之道,不走好與壞兩個極端。而心性精純專一,便能精誠懇切地秉行中正之道,自然也就能治理好國家。朱熹講到《中庸》時曾說到:“此篇乃孔門傳授心法,子思恐其久而差也,故筆之於書,以授孟子”(《大學中庸章句》,第22頁)。這裡說的是,《中庸》裡講的是孔門傳授心法,子思寫了這個書,傳授給孟子,所以孟子思想裡也有中庸的心法。所以,精誠懇切地秉行中正之道也是孟子所主張的。

荀子的觀點與孟子有明顯不同,《荀子·解蔽篇》中也有類似“十六心法”的引注,稱:“《道經》曰:‘人心之危,道心之傲。’危微之幾,惟明君子而後能知之。”荀子講的“惟明君子而後能知之”,是強調君子能“明於道”。在《荀子·解蔽篇》裡,荀子論述了“治心之道”。

眾所周知,在繼承孔子的學說方面,孟子側重於“內聖”方面,而荀子側重於“外王”方面,但是,荀子並非不關心心性方面(內聖)內容,他也關注道心修養。荀子推崇三代善政,將其視為是“內聖外王”的典範,《荀子·大略篇》曰:“主道,知人;臣道,知事。故舜之治天下,不以事詔而萬物成。農精於田而不可以為田師,工賈亦然。”主要意思是,君王治國政之道,在於了對人的知解;大臣的治政之道,在於精通政事。之前,舜治理天下,用不著針對具體事下詔令,事情皆辦成了。治理未必要知道很具體,農夫精通於種地,但卻未能成為農事方面好的管理者,工者與商賈亦如此。所以,關鍵在於“明於道”而非“明於事”。

在《荀子·大略篇》中,荀子仔細論述了舜是如何達到“不以事詔而萬物成”的,其中曰:“昔者舜之治天下也,不以事詔而萬物成。處一危之,其榮滿側;養一之微,榮矣而未知。故《道經》曰:‘人心之危,道心之微。’危微之幾,惟明君子而後能知之。”顯然,這裡的“人心”與“道心”並非是對立的,而只是程度之別,“危”並非凶險之意,只是比“微”更低級而已。唐代楊倞注云:“處心之危,言能戒懼,兢兢業業,終使之安也。養心之微,謂養其未萌,不使異端亂之也。處心之危有形,故其榮滿側可知也。養心之微無形,故雖榮而未知。言舜之為治,養其未萌也。”這“言舜之為治,養其未萌也”之中,解“微”為“未萌”沒有那麼明瞭,其實,其意是指事發之前,乃無為自在無為之意。有為的,人為的,即便是剋制、戒懼,也不能到達自在無為境界,而只有“至人”才能達到無為境界,荀子說:“夫微者,至人也。至人也,何強?何忍?何危?故濁明外景,清明內景。聖人縱其欲,兼其情,而制焉者理矣。夫何強?何忍?何危? 故仁者之行道也,無為也;聖人之行道也,無強也。仁者之思也,恭;聖人之思也,樂。”(《荀子·大略篇》)這裡說的“聖人縱其欲,兼其情,而制焉者理矣”,與孟子的觀念完全不一樣了,仁者行道,無為也;聖人行道,無強也。這裡的“仁者之思也,恭;聖人之思也,樂”,便是與孟子養“浩然之氣”大不一樣了,仁者之境界是恭謹;聖人之境界是和樂,是自在無為的“微”的聖境。

在荀子看來,“人心惟危,道心惟微”之本義並非是指人心私慾危險,道心精微難知,而是強調修心應戒懼自省,而成就大道在於自在無為。聖人“縱其欲,兼其情”,只要是合理之度內,依然是在“行道”。荀子並不徹底排斥人之慾望,只是要求適度、合理。在人心與道心之間沒有不可逾越的鴻溝。

第二,道家、佛學對“允執厥中”的不同闡釋。

道家也很重視對“十六字訣”的闡釋,有觀點認為,“十六字訣”概括了道家之大成,認為道學“三玄”中,《周易》之憂患意識、《道德經》之天人之學,以及《南華經》之本體境界,約略可以通過“十六字訣”來闡述。其中,“人心惟危”可以視作是對《周易》中之憂患意識的最好的註解,《周易》強調一陰一陽之謂道,陰陽變化趨勢中,有一種是潛伏著危機趨向的,所以,《周易》強調要居安思危,順境中不要忘記危險的教訓;危機苗頭一旦出現,就不要忽略其可能演變成大災難。履霜堅冰,值得預先防範。人生在世,是要有憂患意識的,經常有危機感的人才能更有效地防範危機,居安思危方能逼險避危。

有道家學者認為,“道心惟微”可以視為是對於《道德經》的絕佳註釋。“道”是微妙的,《道德經·二十一章》說:“道之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中有信。”《道德經·十四章》在論述“道”時說:“博之不得,名曰微。”道學後來發展為玄學,表現其玄妙之處,也是很微妙的。“道”之玄妙難以言說,玄學之精妙有時難以用語詞闡述清楚,這都是在強調“道”作為本體是微妙的,要言說清楚很難。《道德經·第一章》曰:“道可道,非恆道;名可名,非恆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這對於“道”之玄妙的描述,也是在表明,對於“道”的認識是很微妙的,言其“道心惟微”也是很恰當的。

有道家認為,“惟精惟一”可視為是對《南華經》精髓的釋解。《南華經》承繼了《道德經》中“道生一”的基本觀點,但將其著重從人心修養方面去闡釋,莊子提出“順物自然而無容私焉”的觀點;闡述了“齊物論”,主張“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強調“乘物以遊心”等,他主張要順應萬物之自然之道,達到“道通為一”的境界,莊子修養精神的核心思想是“守一”,而“守一”即是到達“道通為一”的境界,而這便是“惟精惟一”的根本內容。

在道家學者看來,“允執厥中”可以理解為全真教所說三教合一。道教的不少主要代表人物,都非常重視恪守中道,比如,安史之亂中輔佐肅宗、德宗的“白衣山人”李泌,即是能巧妙守中道的,他很擅長於調停,王夫之評論他說:“長源始用之肅宗,繼用之德宗,皆以父處子者也。涕泗長言,密移其情於坐論而不洩,獨任其調停之責,而不待助於群言。其轉移人主之積忿,猶掇輕羽也。乃至於肅宗事父之逆,獨結舌而不言,夫豈忘其為巨慝而吝於規正哉?力不與張良娣、李輔國爭,則言且不聽,而激成乎不測之釁;則弗如姑與含容,猶使不孝者有所惜,而消不軌之心。長源之志苦矣,而唐亦苟安矣。”(王夫之《宋論·卷十二·光宗》)明朝明朝大謀士劉伯溫,還有號稱東南第一謀士的徐渭等,皆是很善於恪守中道的。李泌等便是很擅長於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能放下私慾,心思澄明,寵辱不驚,入朝出朝對他來說,皆無大礙,能閒看庭前花開花落,自在自如。

與道家的解釋不用,佛學對於“十六字訣”是另一種深刻的解讀。

“人心惟危”指的是心受塵染。原本,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只因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所以,塵世間人心受塵染,不覺不悟,沉溺於塵世的慾念之中,失去了覺悟,迷失佛性,在塵世中迷茫,未能悟道。

“道心惟微”是指只有大徹大悟的人,才能夠契入微妙的大道之中,徹悟佛之真諦,進入真如境界。而這是一種不可思、不可議、不可說的最高覺悟境界。佛學講“地藏法門”,其“地藏”便是指心之所含“寶藏”,是微妙幽深的境界,也就是佛陀在菩提樹下證果時體驗的“奇哉,奇哉”的微妙境界。《大乘起信論》講到:“一切法,從本已來,離言說相,離心緣相,離名字相,畢竟平等,無有變異,不可破壞。唯是一心,故名真如。”而其“無有變異,不可破壞”的真如法界,便是微妙幽深的。禪宗講“頓悟”便是悟到了真如法界,因為微妙幽深的大道,不可思、不可議、無可說,只能悟。《金剛經》講“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所強調的就是豁然頓脫,契入真如法界,這也是佛道傳承的妙道。

“惟精惟一”就是佛家講的入一真法界,入不二法門。何為“一真法界”呢?《三藏法數四》曰:“無二曰一,不妄曰真,交徹融攝,故曰法界。即是諸佛平等法身,從本以來,不生不滅,非空非有,離名離相,無內無外,惟一真實,不可思議,是名一真法界。”其實,佛學各種學說,皆重視這唯一無二的真如境界,在佛學看來,這是絕對平等之真如理體。天台宗稱之為諸法實相;大乘起信論稱之為真如門,亦稱為一心法界、獨一法界、一真無礙法界等。聖法依真如而生,真如為聖法之所依所因,故稱法界。故以此法平等不二,唯一真實,故稱一真法界。大乘起信論主張:“心真如者,即是一法界大總相法門體。所謂心性不生不滅,一切諸法唯依妄念而有差別,若離妄念,則無一切境界之相。”(《大乘起信論疏》捲上(慧遠)、《大明三藏法術》卷四)顯然,一真法界,即是離妄念之後的平等不二,唯一真實,在此便無諸法之差別,即“無二曰一,不妄曰真”。

故宮中和殿匾額上的“允執厥中”含義是什麼?(下)

不二法門

經常聽老和尚勸告善男信女要放下執著,放下分別,放下妄想,就是要使其打破妄想,使其入一真法界,入平等法界,這就是佛家所解釋的“惟精惟一”。

關於“允執厥中”,佛教的解釋是,“允”是誠信無假之心,其中,“誠”指一念不生,指離一切虛妄之相。而離一切虛妄之相,就是實相,就是契入,就是誠信無假。“執”是保持把握;“中”是不偏不倚的中道,講佛法常說不落空有兩邊,即是此意。六祖禪師對惠明將軍講禪學時說:“不思善,不思惡,正與麼時,那個是明上座本來面目。”指的就是這“中道”。佛學認為,當你拋開善惡對待時,便是入中道,即契入不偏不倚之中道。而當你有善惡對待時,就會有喜歡或厭惡,就有了怨憎,而有怨憎,煩惱便隨之而來。所以,佛性乃自性,自性便清淨,心中無善無惡,這即是平等法界,亦是中道,亦是不二法門。如果能做到允執中道,便是修佛到了高境界了。有了此,修養也好,處事也好,都會有一定成就的。所以,誠心把持中正不偏的中道即是講佛法的關鍵。

佛學對“允執厥中”的解釋,與儒家的解釋其實是有相通之處的,佛學講中正不偏的中道,講不二法門;而儒家講“中庸之道”,講“執兩用中”。佛學講放下分別,放下妄想,進入一真法界;儒家講“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兩家的道理是相通的,都是在強調順應真實法則,“一真法界”和“率性之道”,就是真實之天性,違背天性是成不了大事的,這便是“允執厥中”的本質用意。

儒家、道家、佛家三家,有講入世的,有講超脫的,有講出世的,各有各的理論,而其理論又各有千秋,但是,對於“十六字訣”的闡釋卻都是很有興趣的,而且,都將其視為是對各自的根本理論的重要闡述途徑,更重要的,三家在對“允執厥中”的解釋方面,有其相通之處,皆堅持執兩用中、心法無二、不二法門等“中道”方法和理論。

故宮中和殿匾額上的“允執厥中”含義是什麼?(下)

不二法門

由於儒、道、佛皆對“十六字訣”有如此大的興趣,所以,這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故宮中和殿裡的“允執厥中”匾長期以來,會一直倍受重視。這包含一個道理,即流傳很久的文化命題,其內涵是十分豐富的,“允執厥中”時至今日,仍然有值得進一步探索的價值。

文章的下篇,將討論朱熹、王陽明對“十六字訣”的解讀,歡迎讀者朋友繼續交流!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