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是“鐵飯碗”,教師、公務員考試卻有這11個不同

教師編是事業單位的一種,不論是參加公務員考試,還是參加事業單位考試,都可以進入體制,獲得編制。公務員考試與事業單位考試可以從以下方面區別:

1、發起機構不同

公務員:

國家:中組部和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

地方:省、市委組織部和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各用人單位上報崗位需求事業單位考試發起機構是:各用人單位的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

事業單位:各用人單位的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或。

2、筆試組織實施機構不同

公務員: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公務員管理司、各省、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所屬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考試中心或公務員管理局。

事業單位:用人單位委託省級和地級市的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局所屬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考試中心命題和組織報名、考試並交用人單位成績名單,部分單位自行命題組織實施。

3、報名方式不同

公務員:多是網絡報名。

事業單位:考試一般規模大的採取網絡報名,人數少的採取現場報名。

4、舉辦考試的統一性不同

公務員:每年一次,各省、市一般每年招考一次,有的2次,警察招考可能單獨舉辦。

事業單位:無全國招考,多為全市和縣級統一招考,一般是各個單位發公告招考。

5、筆試考試科目不同

公務員:筆試國家均只考行測、申論,個別省有公基和專業課,警察加體能測試和心理測驗。

事業單位:一般考公共基礎知識、申論或行測、申論與公文寫作、專業測試。

6、成績計算方法不同

公務員:會設置總分最低線,個別設單科最低線。

事業單位:考試筆試和麵試基本上各佔一半,有的四六開,一般無最低分數線。

7、人事編制不同

公務員有公務員編制。

事業單位是事業編制。

8、面試考試組織方式不同

公務員:由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通知用人單位,北京市考試: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公務員管理處命題並組織實施(非考試中心)。

事業單位: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機構指導下自己組織。

9、試題難度不同

公務員考試較難。

事業單位考試相對較容易。

10、上報職位需求不同

公務員:考試由用人單位將職位需求數量和描述上報國家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公務員管理司(國家)、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考試中心(省)。

事業單位:考試由本單位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自己決定,報上級主管部門批准。

11、報名審核不同

公務員:考試是各用人單位分別派人審核自己單位的報考者。

事業單位:考試一般審核環節和報名環節同時進行。

附:教師資格證心理學常考點:感覺與知覺的對比

在教師資格證備考的過程中,心理學知識是考生學習過程中比較難以理解的內容之一,尤其是感覺與知覺的關係方面;中公講師結合自身多年教學經驗將感覺與知覺的關係進行系統的梳理,希望能夠對各位考生的備考有積極的作用。

1.含義的對比

感覺:個體通過感覺器官獲取到事物對象個別屬性的現象。

知覺:個體通過感覺器官獲取到事物對象整體屬性的現象。

所謂個別屬性是事物本身的某一個方面的特性,比如蘋果的顏色、大小、硬與軟、味道等,這些都可以通過個體的嘴、眼睛、手、嘴等器官獲取得到。所謂整體屬性是事物本身整體方面屬性的綜合,並非是個別屬性的累積,是在感覺的基礎上進行的綜合反映。因此,作為個體的認知發展來說,個體先獲得得到個體屬性,再反映到整體屬性。

2.類型的對比

感覺的主要分類為內部感覺與外部感覺;外部感覺是接受外部刺激,反映外部事物個別屬性的感覺。外部感覺有:視覺、聽覺、味覺、嗅覺和膚覺。內部感覺是指感受內部刺激,反映機體內部變化的感覺。主要分為:機體覺、運動覺和平衡覺。

知覺的主要分為空間知覺、時間知覺和運動知覺。空間知覺包括形狀知覺、大小知覺、方位知覺、深度知覺,時間知覺包括真實時間與時間錯覺,運動知覺包括誘發運動、動景運動、自主運動和運動後效。

Eg:誘發運動:由於一個物體的運動使相鄰的一個靜止的物體產生運動的印象。再比如一輛靜止火車在停止,臨近的火車運動感覺自己在運動。

Eg:動景運動:當兩個刺激物按一定的空間距離和時間間隔相繼呈現時,人就會感覺到一個刺激物在向另一個刺激物做連續運動。比如電影畫面的呈現,每一個靜止畫面先後出現,對觀眾來說好像是運動的。

Eg:自主運動:如果你在黑暗的房間緊盯一個燃燒的菸頭,過一段時間後,便會感覺它似乎在不停地遊走。

Eg:運動後效:在注視向一個方向運動的物體之後,如果將注視點轉向靜止的物體,那麼會看到靜止的物體似乎向相反的方向運動。比如一個人站在橋上看下面的流水,再看旁邊的假山,發現假山好像也在運動,而且運動的方向與流水運動的方向相反。

3.品質對比

感覺中感受性變化的一般規律包括感覺的適應、感覺的對比、感覺後效和互補與聯覺;

知覺的品質包括選擇性、理解性、整體性和恆常性。

Eg:感覺的適應:由於刺激物持續作用於同一感受器,從而使感受性發生變化的現象;比如:游泳時,剛剛跳進水中會覺得水很冷,不久這種感覺就消失了,這是皮膚覺的適應。

Eg:感覺的對比:不同刺激作用於同一感覺器官,使感受性發生變化的現象;比如:鶴立雞群、黑人的牙特別白。

Eg:感覺後效:在刺激作用停止後暫時保留的感覺現象;比如:眼睛一直盯著白色的燈泡,然後閉眼睛,還可以發現燈泡的影子。

Eg:互補與聯覺:當某些感覺失卻以後,可以由其他感覺來彌補;一個刺激不僅引起一種感覺,同時還引起另一種感覺的現象;比如聽到一首歡快的音樂;看到紅色感覺很奔放。

Eg:知覺的選擇性:人在知覺過程中把知覺對象從背景中區分出來優先加以清晰地反映的特性。比如:鶴立雞群。

Eg:知覺的理解性:人在知覺某一事物時,總是利用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去認識它,並把它用詞語標示出來,這種感性認識階段的理解。比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

Eg:知覺的整體性:知覺的對象是由不同部分和屬性組成的。人在知覺時,並不把知覺對象感知為個別孤立的部分,而總是把它知覺為統一的整體。比如:窺一斑而知全豹。

Eg:知覺的恆常性:是指客觀事物本身不變,但是知覺的條件在一定範圍內發生變化時,人的知覺的映象仍然保持相對不變的特性。比如:在不同樓層看路上的行人是有大小不同,但是都會認為路上的行人和我們是一樣的大小。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