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前,一位偉人曾說,“要把銀行真正辦成銀行”

40年後的今天,銀行業流傳著一句話,“大行不做小微(民企)沒有未來。”

▲ 來源:輕金融

太罕見了!

最近一件事引起了銀行業的“轟動效應”:宇宙行將200億元的授信,“破天荒”給了一家民營企業。

要知道,宇宙行風控有多嚴、客戶選擇上有多挑剔,不會輕易“大手筆”授信,何況對方還是一家民企。

當大行對民企“動了真格”,石子投入水中將在行業激起怎樣的“漣漪”?

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工行這200億授信有何意義,授信背後的公司到底什麼來頭。

來頭不小:廣州民企“一哥”

“在手握大量優質客戶資源的情況下,工行廣州分行此次對本土民企給予如此大力度的支持,實屬罕見”。一家商業銀行信貸部人士表示。

得到工行200億元授信的公司,是雪松控股。

雪松是誰?廣州民企“一哥”。

自從1997年創立,短短20年時間,到2017年營收就突破了2210億元,躋身《財富》世界500強第361位,可謂廣州本土極具成長性的民營企業。

雪松控股總部位於廣州,2016年和2017年接連收購了齊翔騰達(002408)、希努爾(002485)兩家A股上市公司。

雪松是一家以實業為本的綜合性產業集團,旗下擁有大宗商品、化工新材料、旅遊文化和智慧城市服務等產業板塊。

而回顧雪松控股跟工行的“結緣”,其前身君華集團成立之初,第一筆貸款就來自於工商銀行,雙方已有20多年良好的合作。

誰能想到,20多年後,雙方能上升到如此大規模的合作。

眾所周知,“宇宙行”工行有著大量的優質客戶和嚴格的風控體系,很多中小金融機構,包括股份銀行和城商行,都視工行的風控為風向標。

一家股份銀行人士也表示,“此次簽約將在金融體系內形成示範效應,其他中小銀行也會跟進提升對雪松的風險評級。”

具體來看,工行廣州分行將提供“一攬子”全面金融服務,包括直接和間接融資、現金管理、國際業務、投行業務、企業年金、個人金融等,覆蓋雪松控股的供應鏈、文旅、社區等領域。

事實上,近年來,雪松控股先後與浦發銀行、中信銀行廣州分行、廣州基金等金融機構達成戰略合作協議。但這次合作,是近年來雪松控股集團首次與國有大型商業銀行的分支機構達成戰略合作。

對雪松而言,在廣州打造全球頂尖綜合性產業集團,獲得了更加充足、更加優質的金融服務資源支撐。

本次強強聯合,是主流金融機構與廣州本土世界500強龍頭民營企業的“強強聯手”,還開啟了廣州當地銀企合作新篇章。

簽約活動上,廣州市委常委、黃埔區委廣州開發區黨工委書記周亞偉表示,“廣州市和黃埔區高度重視並看好雪松控股的未來發展,將繼續支持雪松控股做大做強”。

可以預見,在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中,這一合作將引起廣泛的示範效應。

對廣東而言,這一次合作的意義也是非凡的。

“廣東經歷了 2014-2016 年的風險出清期,經濟結構更合理、內需支撐更強,企業經過優勝劣汰,經濟韌性增強,同時金融機構經歷了不良暴露期後風險偏好趨於理性,普遍加強風險管控。”華泰證券一份調研報告中提到。

因而,大型金融機構和龍頭民企的牽手合作,也是廣東“銀企合作”新模式的開始。

工行罕見動作背後

40年前,小平同志說,“要把銀行真正辦成銀行”;在今天,這句話仍然有強大的生命力和啟迪。

評價工行和雪松的合作,還要先從工行自身的經營和戰略方向說起。

作為商業銀行第一梯隊代表,工行在資金、客戶、渠道、科技、風控上,都擁有強大的優勢。

如果看業績,過去幾年的工行,有著“穿越週期的穩健”,是“真銀行”的典範。

銀行是時刻跟風險“打交道”的機構,一年做到好業績容易,連續幾年是比較難的。工行過去幾年做到了連續各個方面保持穩健增長。

一方面是營收、淨利潤等指標增長穩定,無論貸款規模還是利潤都是行業第一;另一方面,從資產質量看,不良貸款率連續八個季度下降。

隨著國家相關戰略啟動,如粵港澳大灣區等,對包括工行在內的各家銀行來說,面臨著新的發展機遇。

在“大行不做小微(民企)沒有未來”的當下,服務民營企業也是工行的戰略性業務,工行現在民營企業融資總量接近2萬億元,在市場中處在領先地位。

工行在2018年年報中提到,“要確保向民營和小微企業拋出的‘繡球’真心誠意、貨真價實,讓艱苦創業的企業家有實實在在的獲得感。”2018年工行向民營企業貸款新增 1137 億元。

工行2019年五大投放方向中,一個重要方向是“堅定不移做小微、支持民營經濟發展”,另一方向是“抓大型龍頭企業”。

工行200億授信雪松,就是這樣一次實實在在的支持民營經濟、抓龍頭企業。

2018年11月,工行廣州分行推出“支持民營企業九條措施”,承諾未來三年提供1000億元。

選擇“牽手”雪松控股,意味著工商銀行對廣州龍頭民企充分認可,支持當地實體經濟和民營企業由此“再下一城”。

工商銀行廣東省分行副行長、廣州分行行長周駿說,此次與雪松達成戰略合作,將提供優先、優質、高效的整體金融服務,配合雪松的經營發展戰略,全力支持雪松各項事業發展。

從工行廣州分行來看,目前是廣州地區經營規模最大、客戶最多、服務渠道最廣、競爭力領先的銀行機構。

截至去年底,其全部存款超8000億元,各項貸款超5000億元,服務法人客戶30多萬戶、個人客戶2000多萬戶,營業網點近400家,核心經營指標持續保持同業第一。

一個背景是,工行擁有大量的央企、國企、城投等優質客戶,但200億元的大額授信在工行廣州分行並不多見,給到民企更是罕見。

可查最近案例是,2017年12月,工商銀行廣東省分行營業部(2018年1月更名為工商銀行廣州分行)與廣州城投簽約,為廣州城投提供200億元住房租賃業務授信資金,廣州城投為廣州國資全資控股企業。

“缺錢”,是當前阻礙民企經濟效益釋放的主要矛盾,同時銀行也需要優質的企業資源。工行這一動作代表了對雪松的認可,也持續發揮著銀行業支持民營經濟的“領頭雁”作用。

“中國嘉能可”走向何方?

在瑞士一個不知名的小鎮上,隱藏著一家世界級的礦業巨頭——嘉能可。

嘉能可被媒體喻為"大宗商品界的高盛",既是全球大宗商品供應鏈的領軍者,同時也是全球第四大礦業集團,掌握了100多座礦山等上游資源,2017年嘉能可營收高達2055億美元。

嘉能可成立於1974年,成立僅僅四十多年,相比嘉吉、路易·達孚等創立於19世紀的老牌大宗商品貿易商,是後起之秀。

然而,嘉能可不斷顛覆行業遊戲規則乃至創造規則,通過不斷地併購上游金屬礦產、油田、煤礦等資產,成為大宗商品領域的巨無霸。

雪松控股董事局主席張勁就曾表示,立志在廣州打造全球頂尖綜合性產業集團,成就“中國的嘉能可”。

客觀來說,這一目標難度不小。

“雪松要做‘中國嘉能可’,志氣很高,但難度也極大。”華南地區的一位有色金屬資深交易員表示。

下一步,雪松勢必需要往上游走,去海外尋找礦產資源,掌控大宗商品全產業鏈資源乃至最終能獲取一定的資源定價權,這對籌融資能力要求很高。

這一目標卻也並非遙不可及。

“20年前,嘉能可就是通過‘金融助推器’,加強了自身的產業鏈粘性,打通上下游資源,實現了飛速跨越發展。”上述有色金屬資深交易員表示,雪松可能想複製這個成功路徑。

在打通資源的路上,雪松一直在創造奇蹟。最近雪松的名字“刷屏”與兩件事相關,一件是工行200億授信,另一件就是控股中江信託。

4月22日,在監管層穿透式審查後,雪松控股收購中江信託71.3%股權完成工商變更,如願將一塊稀缺的信託牌照收入囊中。

在工行大額授信與信託牌照的雙重加持下,雪松獲得了別的民企甚至部分中小型國企都很難獲取的資金優勢。

“手握充足資金資源後,雪松未來在大宗商品資源併購、供應鏈上下游資源整合等業務上,都將比過往更有優勢和騰挪空間。”上述商業銀行信貸部人士表示。

進入2019年,雪松控股動作更大。

新年第一天,雪松控股發佈五年規劃(2017-2021)戰略目標升級版:到2021年,打造一個全球頂尖綜合性產業集團、服務兩億人口、連接三萬家企業、重構四大產業、著力發展第五板塊社會公益服務產業。

2019年以來,雪松控股積極推進全球化佈局,進一步聚焦主業,在大宗商品領域積極“走出去”,努力開拓全球礦業市場,構建全球大宗產業鏈;在化工新材料、智慧城市服務、旅遊文化等領域推進產業升級和價值重構。

目前,雪松控股已在瑞士、新加坡、英國、澳大利亞等10多個大宗商品重要節點國家及地區成立分支機構,積極構建全球供應鏈。

值得關注度額是,控股中江信託後,雪松控股的“朋友圈”再添重磅金融夥伴。

但雪松控股的初心從未改變,是堅持深耕實業,因而不追求佔有各類金融牌照,如何有效利用金融資源是衡量是否收購牌照的重點。

雪松在金融領域的核心訴求,是運用金融資源支持產業發展,不像某些民營寡頭,以做強金融為名,行收集牌照、資本空轉套利之實。

只有堅持實業初心不變,積極做大主業,雪松控股離成為“中國的嘉能可”的目標才會越來越近。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