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 “宣 講 家 網” 可以訂閱!

“一帶一路”是國家發展大戰略

“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是中國發展的必然產物,是中國領導人在清晰把握國際政治格局的情況下,從容不迫下的一步好棋,是中國外交的一次華麗轉身。我們將從“中國發展成為世界巨人”、“一帶一路”倡議與“六廊六路多國多港”及其戰略意義三個方面出發,深刻闡述“‘一帶一路’是國家發展大戰略”這一主題。

一、中國發展成為世界巨人

(一)中國的工業化成就

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取得的成就舉世矚目,用40年時間走過了西方几百年才走完的工業化道路,經濟以幾何式、螺旋式的速度發展。我們可以從三個方面來體會,中國已經是一個全球性的大國:

第一,中國已經是世界第一大貿易國。2013年,中國的進出口貿易額已超過美國,達到4.2萬億美元,成為世界第一大貿易國。中國是136個國家的最大貿易伙伴,其中2018年前10位貿易伙伴,分別是歐盟(6660億美元)、美國(6300億美元)、日本(3175億美元)、韓國(3000億美元)、德國(1817美元)、澳大利亞(1504億美元)、俄羅斯(超過1000億美元)、印度(940億美元)、英國(793億美元)、法國(621億美元)。同時,中國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2018年貿易額達到1.25萬億美元。“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已成為拉動中國外貿發展的新動力。

第二,中國已經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2010年,中國GDP總量超過日本;2018年,美國GDP總量為20.5萬億美元,中國13.6萬億美元,日本4.9萬億美元。從經濟總量、PPP購買力而言,中國也是世界第一。2018年全球十大吞吐量港口有七個在中國,包括舟山(7億噸)、上海(6.3億噸)、天津(5億噸)、香港(4.9億噸)、廣州(4.3億噸)、蘇州(4億噸)、青島(3.8億噸)。同年,中國雙十一網銷的銷售量達3733億人民幣;中國粗鋼產量居世界首位,為全球總量的51.8%;中國也是全球第一大汽車生產和銷售國,生產2900萬輛汽車。製造業方面,2015年,中國產值佔全球的26.7%,居世界第一;2017年,中國製造業產值等於美、日、德之和;2018年,中國製造業產值佔全球的比例達35%。中國的煤產量、紡織品產量、電視機產量、電冰箱產量、摩托車產量、磷產量、銅消費量都是世界第一;並且,中國還是世界第一造船國、傢俱出口國、機床市場、鋼琴產銷國。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亞太部主任李昌鏞認為,亞太地區2019至2020年的經濟增速預計為5.4,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超過60%,其中中國的貢獻率最大,對全球的貢獻率超過30%。在金融方面,中國已是連續多年外匯儲備世界排名第一的國家。世界十大銀行的排名中有四個是中國的銀行,包括中國工商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銀行。中國還設立了金磚國家銀行、上合組織銀行、亞投行和絲路基金,其中在剛剛結束的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上,中國又向絲路基金新增了1000億人民幣,向“一帶一路”相關國家提供了600億人民幣的援助。

亞投行(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總部設在北京,於2015年成立,註冊資本1000億美元。截至2018年底,亞投行已從最初的57個創始成員國,發展到遍佈各大洲的93個成員國;已批准35個項目,覆蓋印度尼西亞、巴基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塞拜疆、阿曼、土耳其、埃及等13個國家。

2014年,中國就已成為對外投資的資本淨輸出國,即對外投資的金額大於引資。2017年,中國對全球174個國家和地區的6236家境外企業新增非金融類直接投資,累計實現投資1200億美元;對“一帶一路”沿線的59個國家新增投資,合計達到143億美元,且2018年比2017年還略有增加。

人民幣成為SDR貨幣籃子,SDR即特別提款權。2015年,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拉加德宣佈,人民幣符合SDR所有標準並批准進入,標誌著人民幣成為第一個被納入SDR的新興市場國家貨幣,且人民幣一進入SDR就排到第三,代表了中國的實力。

第三,中國的工業、科技發展水平已經達到世界領先水平。據統計,中國是全世界唯一擁有全部工業門類的國家,即按照工業體系完整度,中國已擁有39個工業大類、191箇中類、525個小類。中國的完整工業體系的作用更多地體現在對外競爭力和國防軍事力量方面:一是能夠減少工業配套生產的成本,二是有利於生產質優價廉的產品,三是加強國內產品在國際貿易中的競爭優勢。

截至2018年底,中國高鐵達到2.9萬公里,佔世界高鐵總量的2/3,高鐵運營已非常現代化。2016年,國家發改委、交通運輸部、中國鐵路總公司聯合發佈了《中長期鐵路網規劃》,勾畫了新時期“八縱八橫”高速鐵路網的宏大藍圖,“八縱”即從北朝南八條線,“八橫”即從東朝西八條線。

(二)中國主導的區域性經濟組織

第一,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2017年,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貿易額達5148億美元,2018年達5878億美元,並且我們確立了到2020年貿易額達到1萬億美元的目標。

第二,中俄雙邊貿易。中俄也明確了未來雙邊貿易的目標。2017年,中俄貿易是840億美元,2018年超過1千億美元,我們的目標是到2020年達2千億美元。

第三,中日韓自貿區。2002年,中日韓自貿區這一設想首次被提出。2012年8月,中日韓三國代表在青島舉行中日韓自貿區談判第二次磋商會議,做好啟動談判的準備工作,且中日雙方計劃於同一年底開始直接用人民幣及日元進行貿易結算,但由於日本的“購島”行為而中止。直到2018年5月,第七次中日韓領導人會議在日本東京舉行,才為中日韓自貿區的談判合作打開了新局面。同年10月,經國務院批准,中國人民銀行與日本銀行簽署了中日雙邊本幣互換協議,才重啟了中日貨幣互為結算。

第四,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RCEP、“10+6”)。由東盟十國發起,邀請中國、日本、韓國、澳大利亞、新西蘭、印度共同參加,即“10+6”,旨在通過削減關稅及非關稅壁壘,建立16國統一市場的自由貿易協定。這一自貿區成功實現以後,將涵蓋約35億人口,GDP總量將達23萬億美元,佔全球總量的1/3,其所涵蓋的區域也將成為世界最大的自貿區。

作者:嶽西寬 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教授

本文節選自宣講家網獨家文稿 《嶽西寬:“一帶一路”是國家發展大戰略》

“一帶一路”是國家發展大戰略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完整文稿”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