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方式有效預防血栓形成'

"


血栓猛於虎,每年10月13日定為世界血栓日。 2017年6月,《中國心血管病報告2016》發佈,報告稱,目前,我國心血管病死亡占城鄉居民總死亡原因的首位,農村為45.01%,城市為42.61%,也就是說,每5例死亡中就有2例死於心血管病,高於腫瘤和其他疾病,佔居民疾病死亡構成的40%以上,我國心血管病患病率及死亡率處於迅猛上升階段。


"


血栓猛於虎,每年10月13日定為世界血栓日。 2017年6月,《中國心血管病報告2016》發佈,報告稱,目前,我國心血管病死亡占城鄉居民總死亡原因的首位,農村為45.01%,城市為42.61%,也就是說,每5例死亡中就有2例死於心血管病,高於腫瘤和其他疾病,佔居民疾病死亡構成的40%以上,我國心血管病患病率及死亡率處於迅猛上升階段。


健康生活方式有效預防血栓形成


一、血栓與血栓構成

血栓是血流在心血管系統血管內面剝落處或修補處的表面所形成的小塊。在可變的流體依賴型(variable flow dependent patterns)中,血栓由不溶性纖維蛋白,沉積的血小板,積聚的白細胞和陷入的紅細胞組成。


"


血栓猛於虎,每年10月13日定為世界血栓日。 2017年6月,《中國心血管病報告2016》發佈,報告稱,目前,我國心血管病死亡占城鄉居民總死亡原因的首位,農村為45.01%,城市為42.61%,也就是說,每5例死亡中就有2例死於心血管病,高於腫瘤和其他疾病,佔居民疾病死亡構成的40%以上,我國心血管病患病率及死亡率處於迅猛上升階段。


健康生活方式有效預防血栓形成


一、血栓與血栓構成

血栓是血流在心血管系統血管內面剝落處或修補處的表面所形成的小塊。在可變的流體依賴型(variable flow dependent patterns)中,血栓由不溶性纖維蛋白,沉積的血小板,積聚的白細胞和陷入的紅細胞組成。


健康生活方式有效預防血栓形成


二、形成過程

1、血栓形成是由一組遺傳和環境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的多因素變化過程。

2、血栓形成的條件:

心血管內皮細胞損傷

血液流動狀態的改變

血液凝固性增加

3、血栓如何形成

首先心血管內皮受損後膠原釋放激活內源性凝血,同時受損內皮釋放組織因子激活外源性凝血,血小板活化修復血管內皮受損區域(這是一個病理性修復過程)。

受損處血液動力學發生改變,血管收縮、血流減慢甚至形成渦流。這使得血小板於心血管內壁機會增加(因為靜脈本身流速和結構問題,所以靜脈血栓是動脈血栓的4倍)。如在此情況下血液凝固性增加,如血小板數量增高、凝血因子增多、纖溶系統活性降低則易產生血栓。



三、血栓形成的危險因素

(一)、生活習慣等環境是主要因素

血栓、血管堵塞和我們的生活方式息息相關

1、餐餐大魚大肉,血管容易堵導致血管裡的膽固醇、脂肪越來越多,容易將血管堵塞。

2、晝夜顛倒.打亂管生物鐘

從養生角度來說,晚上11時到凌晨四五點鐘,是保證肝臟代謝血流的時間。

熬夜時,心腦血管的生物鐘也會被打亂,導致體內過多地分泌腎上腺素和去甲腎上腺素,讓血管收縮、血液流動緩慢、黏稠度增加。

3、煙量大,血管易“中毒”

吸菸是導致血管發生故障,會給血管留毒,逐漸變得脆弱下。熬夜時吸菸,會使血液的黏稠度比正常時升高8倍以上。



4.運動少,血管垃圾多

運動太少,細胞及各種組織、表皮細胞吸收代謝功能減弱,多餘膽固醇、能量脂肪儲積,血管脂肪垃圾增多,血管壁增厚,脫落後損傷表皮毛細血管形成血栓,大量血栓在血管狹窄處就容易造成栓塞。

5、高血壓、糖尿痛拖累心腦血管

高血壓容易引發諸多血管病。高血壓患者發生腦梗死的幾宰是正常人的4一7倍;而高血糖不僅累及微血管,還會導致大血管病變,血糖高的人,腦卒中的發生率比正常人高2-3倍;壞心情傷血管,精神壓力可引起血管內膜收縮,加速血管老化。

6、低溫時,沒做好保暖措施,人體受冷,全身毛細血管痙攣性收縮,液粘稠度明顯上升容易形成血栓。


"


血栓猛於虎,每年10月13日定為世界血栓日。 2017年6月,《中國心血管病報告2016》發佈,報告稱,目前,我國心血管病死亡占城鄉居民總死亡原因的首位,農村為45.01%,城市為42.61%,也就是說,每5例死亡中就有2例死於心血管病,高於腫瘤和其他疾病,佔居民疾病死亡構成的40%以上,我國心血管病患病率及死亡率處於迅猛上升階段。


健康生活方式有效預防血栓形成


一、血栓與血栓構成

血栓是血流在心血管系統血管內面剝落處或修補處的表面所形成的小塊。在可變的流體依賴型(variable flow dependent patterns)中,血栓由不溶性纖維蛋白,沉積的血小板,積聚的白細胞和陷入的紅細胞組成。


健康生活方式有效預防血栓形成


二、形成過程

1、血栓形成是由一組遺傳和環境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的多因素變化過程。

2、血栓形成的條件:

心血管內皮細胞損傷

血液流動狀態的改變

血液凝固性增加

3、血栓如何形成

首先心血管內皮受損後膠原釋放激活內源性凝血,同時受損內皮釋放組織因子激活外源性凝血,血小板活化修復血管內皮受損區域(這是一個病理性修復過程)。

受損處血液動力學發生改變,血管收縮、血流減慢甚至形成渦流。這使得血小板於心血管內壁機會增加(因為靜脈本身流速和結構問題,所以靜脈血栓是動脈血栓的4倍)。如在此情況下血液凝固性增加,如血小板數量增高、凝血因子增多、纖溶系統活性降低則易產生血栓。



三、血栓形成的危險因素

(一)、生活習慣等環境是主要因素

血栓、血管堵塞和我們的生活方式息息相關

1、餐餐大魚大肉,血管容易堵導致血管裡的膽固醇、脂肪越來越多,容易將血管堵塞。

2、晝夜顛倒.打亂管生物鐘

從養生角度來說,晚上11時到凌晨四五點鐘,是保證肝臟代謝血流的時間。

熬夜時,心腦血管的生物鐘也會被打亂,導致體內過多地分泌腎上腺素和去甲腎上腺素,讓血管收縮、血液流動緩慢、黏稠度增加。

3、煙量大,血管易“中毒”

吸菸是導致血管發生故障,會給血管留毒,逐漸變得脆弱下。熬夜時吸菸,會使血液的黏稠度比正常時升高8倍以上。



4.運動少,血管垃圾多

運動太少,細胞及各種組織、表皮細胞吸收代謝功能減弱,多餘膽固醇、能量脂肪儲積,血管脂肪垃圾增多,血管壁增厚,脫落後損傷表皮毛細血管形成血栓,大量血栓在血管狹窄處就容易造成栓塞。

5、高血壓、糖尿痛拖累心腦血管

高血壓容易引發諸多血管病。高血壓患者發生腦梗死的幾宰是正常人的4一7倍;而高血糖不僅累及微血管,還會導致大血管病變,血糖高的人,腦卒中的發生率比正常人高2-3倍;壞心情傷血管,精神壓力可引起血管內膜收縮,加速血管老化。

6、低溫時,沒做好保暖措施,人體受冷,全身毛細血管痙攣性收縮,液粘稠度明顯上升容易形成血栓。


健康生活方式有效預防血栓形成


(二)、先天性抗凝機制缺陷

在靜脈造影證明為自發性深靜脈血栓形成患者中,25%~50%病例存在遺傳素質,一種先天性抗凝機制缺陷(如因子Ⅴ抗激活的蛋白C,高半胱氨酸血癥,蛋白C缺乏,蛋白S缺乏,抗凝血酶缺乏,纖維蛋白溶解功能不全)存在時,當結合一種血栓形成的刺激(如外科手術,妊娠,服用避孕藥,抗磷脂抗體)足以發生靜脈血栓栓塞。

早期曾有多部位血栓形成的患者,其發作的頻率和嚴重性較單個血栓形成的要顯著增加.


四、血栓與腦血栓、冠心病、靜脈曲張等

1、血管因垃圾過多、血管老化收縮、血栓形成容易造成血管堵塞,血管堵塞是一種常見且對人體危害極大的疾病。

如果閉塞發生在心血管或腦血管,則會引發冠心病、心肌梗死或腦出血、腦卒中,導致患者猝死。

如果動脈閉塞發生在腿部,會引發閉塞性脈管炎,患者輕者致殘,重者截肢;還有靜脈血栓曲張等。

2、血栓腦栓塞和心梗前兆

睡覺時候流口水;突然發生眩暈;肢體經常麻木;血壓起伏大;突發性的劇烈頭痛;莫名流鼻血;經常打哈;等等

心梗等冠心病發作時常有一種緊縮、沉重、壓榨、窒息、燒灼樣的感覺,常見部位是胸骨後上中部,疼痛範圍為“一片”而不是“一點”。伴有大汗、噁心、嘔吐、心律失常、低血壓狀態等。

有以上現象都要及時到醫院診斷,有栓塞要按醫囑治療。


五、中老年容易形成血栓

1、光滑和完整的血管內皮具有抗栓功能,老年人的血管老化,出現不同程度的動脈粥樣硬化和血管內皮損害,導致內皮的促凝作用增強,抗血栓作用減弱,從而促使血栓形成。

2、老年人的血小板聚集及黏附性增高,釋放功能增強,對二磷酸苷(ADP)、膠原及腎上腺等聚集誘導劑非常敏感。血小板活化速度隨年齡增長而升高。此外,老年人易患動脈粥樣硬化,容易激活血小板,被激活的血小板可觸發動脈血栓形成。

3、隨著年齡的增長,老年人凝血因子水平增多,抗凝因子水平減少,纖溶活性減低,從而促進高凝狀態的發生和發展,易導致心腦等重要臟器產生血栓。

4、老年人的血黏度隨年齡的增長而逐漸增高。血黏度增高會引起全身或局部血流淤滯、緩慢,易形成血栓。


六、合理膳食與血栓病防治

1、血栓病發病的膳食危險因素

總膽固醇或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升高;高密度脂蛋白降低;飽和脂肪圈和反式脂肪酸偏多;過量糖類;某些動物性蛋白;膳食纖維不足;長期過量飲酒和煙量大;能量攝入過多導致超重和肥胖;等等。

2、晚睡前和晨起後喝杯白開水,可防止血栓形成。平時養成飲水習慣,每日飲水1000—2000毫升,降低血液粘稠度,對預防血栓很有好處。

3、增加高密度脂蛋白。它不僅沉積在血管壁上,還能促進已沉積在血管壁上C的極低密度脂蛋白溶解,使血流通暢,防止動脈硬化。烤鰻富含不飽和脂肪酸和高密度脂蛋白,能軟化血管。



4、飲食調節可增加高密度脂蛋白。多增加多不飽脂肪酸的魚類和植物蛋白如黃豆、豆製品比例。限制飲酒和戒菸。

5、多補充維生素C、E、葉酸、煙酸類物質,經常吃些洋蔥、大蒜、辣椒、四季豆、菠菜、芹菜、黃瓜、胡蘿蔔、蘋果、葡萄、黑木耳等。

6、足量的膳食纖維,每天確保30克。增加可溶性膳食纖維,如增加穀物、薯類等,筍乾富含膳食纖維,對吸收和排解膽固醇甘油三酯、控制血糖有很大作用。


七、運動和鍛鍊極為重要

正常人皮膚上每平方毫米約有600根毛細血管,平時只開100-200根,多運動能讓細胞加大吸收與代謝功能,讓更多的毛細血管開放,促進血液微循環,使血液稀薄,粘滯性降低;

多運動還會增強機體各物質營養素的轉換代謝功能,也會減少多餘能量向脂肪轉化,保持事宜體重。

長期不運動或運動量太少,血管內的多餘膽固醇、甘油三脂等垃圾會逐漸累積,形成粥樣磋化斑塊這個“不定時炸彈”,還會影響到毛細血管供血,並且血栓栓塞隨時可能被引爆。

(王玉龍編輯)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