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了我的動力這件事,你好像還不知道


成為了我的動力這件事,你好像還不知道

我今天要講的故事,就是來自封面裡的日記本。

讀高二的那一年,冬天很冷,但整個教室還是暖烘烘的。窗戶的玻璃,由於一冷一熱出現了水霧。我站在窗戶旁邊,手指在模糊的玻璃上划動,寫下了一位初中好友名字的拼音縮寫。

走出教室,我發現,原來透過窗戶玻璃上的字母,可以清晰地看到教室裡的每一張桌子都堆著高高的課本。我似乎能感受到,此刻正在備考的他,周圍也是這般景象。我們約好了,以後都要考上一所好的大學。而每次在腦海裡放映“他也在為此努力”的畫面時,我就像是給自己充了一次電。

高中另一個可以給我充電的朋友,是我的舍友。那時,我住的是文理科混合宿舍。文科生的床邊,一般都會貼著世界地圖,而理科生則會貼著化學元素週期表。但很奇怪的是,身為文科生的他,也在床邊貼了一份化學元素週期表。他喜歡地理,一起去旅行的時候,我們在拍照,他卻會在路上走走停停,百度搜索風景地貌和形成原因。

這個人還有一個特質,就是每當我開始嘰嘰喳喳說八卦的時候,他就會說一句:“噓,少說多做。”於是,他就成為了我的這麼多的朋友裡面,唯一能讓我迅速安靜下來的那一個。雖然這個特質的副作用也很明顯——很多趣事到了他這裡,迴應都是冷漠的“哦”。

在學校重新分配宿舍的前兩個晚上,他坐在我的床邊。我故作輕鬆開玩笑跟他說:“哈哈,你有沒有什麼話想跟我說的啊?”

一向不怎麼說話的他,卻突然抱了抱我的肩膀:“住在哪裡不重要”,接著又用手拍了拍心臟的位置,繼續說,“只要在這裡就好了。”而上面這些事情,我現在還記得那麼清楚,是因為我以前的一本日記本。

成為了我的動力這件事,你好像還不知道

我在日記本里記下了他對我說的話


“從今天開始,你必須獨自面對學習和生活的困難了。”——2015年1月1日

這本日記本,記錄了我高二以來,我所關心的朋友,以及關心我的朋友,對我說過的所有讓我觸動的話。記得快高三的時候,我在日記本上寫上了舍友的一句話:“很多人選理科只是隨大流。”這句話是對我說的。

初中本來篤定選擇文科的我,在進了高中之後,花了一年的時間做了許多數學題和物理題,只是為了證明自己“腦子好使,也可以讀理科”,並不是因為我真的喜歡。搭配著,本子裡也有一句“沒什麼大不了。”那是因為有一次地理競賽前夕,我問他:“如果沒考好怎麼辦?”

他說:“沒什麼大不了,因為我的心不在這裡,不在考試上。”這句話提醒我,糾結眼前的事情沒有意義,還不如把事情放到更遠來考慮。也就是先考好高考,別再花費時間後悔了。

可以說,本子裡我記下的所有的這些話,都默默為我最重要的決定做好了鋪墊。

成為了我的動力這件事,你好像還不知道

這是高二下學期,我爸給我寫的一段話

那時因為文理選錯了,我覺得,高考絕對不能再錯下去。

最後高考成績出來了,我的確考得不錯。但是因為對文科專業感興趣,這一次,我只想要選到一個喜歡的專業。但爸媽想說服我報理工科的專業,甚至讓舅舅和表哥打電話說服我:“理工科專業找工作容易,你如果報文科專業的話,那這幾年學的理科都白費了。”

即使選專業的時候,我帶著爸媽去詢問高中老師,我爸媽還是希望我可以選擇“不要浪費”兩年理科學習的專業。“如果報了我不喜歡的專業,那我大學四年就白讀了。”我跟他們說。經過我的軟磨硬泡之後,我才成功說服他們,把喜歡的傳媒專業放在了前面的志願裡。說起來可能有一點誇張,在那一段與家人爭執的時間裡,之前我在日記本上記下的每一句話與每一個人,都發揮了作用。

成為了我的動力這件事,你好像還不知道

這是我日記本的第一頁

最近,我玩了一個定義自己的遊戲。遊戲的要求是,我需要用10 句話來定義自己——回答“我是誰”這個問題。

並不糾結,我就寫下了幾句話:

我希望以後能夠為他人帶來價值;

我希望可以和持有相同價值觀的人共事;

我喜歡內容行業,希望一直從事這個行業;

......

當 10 句話寫完的時候,我很驚訝。因為,我發現,我和我幾個最好的朋友在這幾個維度上都很相似。他們身上有著我所追求的東西。學生時期的大部分時間,都處於一個形成自我的階段。而在這段時間裡,我的朋友成為了我的一面鏡子。他們的出現,會讓我更知道自己喜歡什麼,以及不能將就什麼。

成為了我的動力這件事,你好像還不知道

之前刷微博的時候,我記下了博主 @VicodinXYZ 的一句話:“意志力這種東西幾乎不存在。與其努力提高自己的意志力,不如給自己創造更好的環境,於是無需調用意志力。”

我喜歡這句話,不僅僅是因為它挑戰了“意志力”這個大家都會使用的詞語。而是因為,當我和那些與自己相似的人在一起時,堅持自我成為了一件不那麼難的事情。

今天記錄下這些經歷,我更希望分享的是我的一個猜想:在我們高中選擇朋友的那個時候,可能我們已經間接選擇了,自己想要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

當然,這個結論不只是對人,對事物和環境也同樣生效。一個朋友的個性,一個團隊的品質,最終都會以某種形式生長在你的身上。這份傳遞,深刻地定義著,我們將會是誰,我們又因為什麼而堅固。回過頭看,讓我覺得自己幸運的是,我選擇的朋友,的確擁有著我想要的品質——不會輕易將就自己的決定與內心。

這些選擇讓我更加確信,我今年會繼續寫東西,明年,後年,都還會寫。而我希望,高中時在本子裡記下的那些人,也可以繼續保持專注,追逐到自己所想要的,

同時在未來的某天,親眼見證,我也追逐到自己想要的東西。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