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高中歷史成績的妙招:高中歷史答題技巧大全!

高考 政治 經濟 教育 一百分計劃 2018-12-04

高中歷史考試想要取得好成績,除了平常所下的苦功外,掌握適當的考試技巧也是相當重要的一環。

今天為大家介紹的就是在高中歷史考試中,常用的幾類答題技巧,希望能幫助大家提升歷史考試的成績!

提升高中歷史成績的妙招:高中歷史答題技巧大全!

一、選擇題

無論是一般類型的單項選擇題,還是專題式選擇題,首先要做的都是要審清2個要素,即:條件限制和題目的主題內容。

1、審清條件限制:

條件限制一般有時間限制、地點(或國別)限制、領域(包括政治、經濟、軍事、外交、思想代化等)限制、人物限制(如唐太宗)等。

就時間限制而言,通常有四種情況:

一是有明確的時間限定,如20世紀四、五十年代,1861年等等;

二是有上限,無下限,如秦代以來中央集權制的發展;

三是有下限,無上限,如明朝中期以前我國對外關係的突出特徵;

四是上下限皆不明確,如資產階級革命時期、辛亥革命時期等。

解答時間限制的題目時首先必須根據歷史知識準確判斷時間的上下限制。近年高考試卷中出現的專題式選擇題,除了總序中對時間有限定以外,每一道小題中均有指定的概念,所以做這一類選擇題,既要把握總序中的時間限制,又要弄清楚每個小題的時間要求。

2、審清答題主題:

答題主題就是指思維對象,也就是命題人要求你所答的內容。審清了這一要求,選擇的方向就確定了。

專題式選擇題,每小題都有不同的答題主題,考查的主題內容可以是歷史事物的原因、內容、特點、性質、結果、影響等。

例如:實業強國是近代國人的夢想和追求。完成16—17題。

16、下列體現洋務派“求富”主張的實踐活動是

A、創辦江南製造總局

B、創辦輪船招商局

C、成立天津機器製造局

D、設立農工商總局

在這個專題式選擇中,“近代”是時間限制,“實業強國”是主題;在小題中“洋務派”是條件限制中的“人物”限制,“求富”是主題限制。審清了這些限制和主題就不難做答。

二、主觀題(包括材料解析題和問答題):

提升高中歷史成績的妙招:高中歷史答題技巧大全!

做好主觀題,要從以下三個方面著手

(一)審題必須把握的“一、二、三”原則

“一”是指“一個前提”,即“讀懂讀透材料(尤其是圖表與數據)”,必須明確其中主要概念,說明的主要問題,而後弄清楚圖標與數據是怎樣展示概念、說明問題的。

“二”是指“兩個原則”,即“充分獲取和利用有效信息”、“立足材料,聯繫課本”。

首先是“充分獲取和利用有效信息”。所謂“有效信息”是指與設問相關的內容,往往是材料的中心或主旨。如果有效信息沒有被發現,就不能很好地完成問題的要求而影響得分。

其次是“立足材料,聯繫課本”。材料所展示問題的角度不一定與課本完全相同,比如某一個歷史事件,課本可能主要敘述其積極性的一面,而材料可能展示其侷限性的一面,聯繫課本是必要的,應該把材料所反映的內容與課本所學的相關知識掛上鉤,運用所學的知識和觀點進行評論和解析。

“三”是指構思答題的“三個步驟”。

即“一看”,看有幾個設問;

“二找”,找出設問中的求答主題(或項目)和限制條件;

“三答”,根據設問組織答案。組織答案時,最好採用“序號化”,如:①②⑶。

(二)根據設問做答的“五字訣”──讀、找、接、轉、答

歷史主觀題解題過程中,應把握好五個環節:讀(審題)、找(相關信息)、接(嫁接)、轉(轉換)、答(組答案)

1、讀(審題):審題是解題的前提或解題的基礎,審題一旦出錯,則整個解題都毫無意義。審題分兩步:

第一步是讀材料,建議帶著問題去讀。

讀材料包括“引言、正文、出處”(引言包括題頭、屬於政治、經濟、文化等哪一類;正文包括表格的標頭、圖片內的清晰字跡;括號內的註解;明確材料涉及的五要素:時間、地點、人物、事件、關鍵詞等限定詞,同時最好對材料能分出段落大意;出處包括文章的出處;出現的年代時間;涉及的事件人物)

第二步是審問題,審問題要注意三個方面:

首先要審中心詞,即答什麼(要將試題設置的比較複雜的設問,轉化為自己能夠理解的簡潔明瞭的而且符合試題要求的設問;是答原因還是影響意義等將試題“對號入座”);

其次要審限定詞,主要指根據材料、依據所學知識還有時空等限定詞;問題內部的關係:並列、遞進、因果,後一問是前一問的答題依據。

再次要審分值,正如量體裁衣,我們答題也要根據分值寫要點。文綜歷史科一般一個要點2--4分。

“根據材料回答”:概括歸納材料; 

“根據所學知識”:教材,這種設問大多表明材料只是拋磚引玉,真正的答案還得求助課本知識。先根據設問的指向,聯繫相應模塊、單元或專題的歷史知識,根據設問要求(特別是內容詞和限制詞),選擇相應層次的歷史知識。 

“根據材料並結合所學知識回答”:

材料+教材;“根據材料獲取什麼歷史信息”:由表及裡、由此及彼地提煉信息(按照是什麼、為什麼、什麼影響等層次遞進);

“綜合以上材料談談認識或啟示”:根據材料,逐一分析,史論結合,生成新結論,談評價、經驗教訓,切記不能沒有根據的隨意空談;

“材料說明了什麼問題”:不能從材料中概括,而需要依據材料所涉及的現象,結合課本總結出本質。

2、找(相關信息):找相關信息是解題的關鍵。

①找材料間的聯繫。主要是指有兩則材料以上,問依據材料一、二作答的

②找出材料與教材的相似點。主要是指依據材料並結合所學知識

③找出材料與設問的關聯點,體會命題者的意圖。針對不同問題要區別對待,

如:解答“根據材料(含圖表材料)並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時,有時要找出材料的中心思想、出處、人物、言論等;

解答“對比兩則(或兩則以上)材料說明、指出異同點(或各自特點)……”問題時,要找出不同材料的異同點或變化。

3、接(嫁接):嫁接是解題過程中不可缺少環節。

嫁接主要指根據問題把材料中涉及的歷史知識和課本的相關歷史知識有機聯繫起來,或者把材料中涉及的歷史知識還原或定位到課本中去。

4、轉(思維轉換):思維轉換也是解題過程中的重要環節。

提升高中歷史成績的妙招:高中歷史答題技巧大全!

文綜解題過程中所涉及的思維轉換主要有 兩種情況:一是政史地不同學科之間的思維轉換;二是同一學科中縱向和橫向知識的思維轉換。在解答歷史材料解釋題中的比較說明題時,縱向和橫向知識的思維轉換顯得非常重要。

5、答(組答案):組答案是解題的歸宿或落腳點。 

(1)答案要做到“兩化”:要點化、系統化

①要點化:文綜歷史非選擇題高考閱卷一般都是按答案要點給分,因此,在組答案時,首先要量分確定答案要點,文綜歷史科一般一個要點2--4分。

②系統化:組答案時,在注意要點化的同時,還要從多個角度和多個層次來考慮問題,儘量做到答案的系統化。從政治、經濟、文化和生活等方面組織答案,這樣往往可以避免答案的重複和遺漏現象。此外,有關評價題常常要一分為二;問及作用和影響時要從正反兩方面考慮

(2)語言要做到“兩化”:簡單化、專業化

①簡單化:組答案時,要儘量做到高度概括、語言精煉,以便於閱卷老師快速閱卷定分。有的考生在答題時因為怕遺漏要點,總是答得太多。然而,高考閱卷的速度很快,閱卷老師大多反對答得太多的做法。更何況,言多便失,答得太多會沖淡答案要點,往往造成不必要的失分。

②專業化:組答案時,語言除了要做到簡單化外,還要儘可能地用歷史學科語言組答。這樣做可以起到言簡意賅、一語中的的作用。

根據題目的“答項語”形成答題思路:

原因(背景):主觀一客觀;必要性—可能性;政治—經濟—文化等角度;

影響(評價):分項分析:從經濟、政治、思想文化、外交等方面分析影響。 全面分析:一分為二,積極(推動了)+消極(侷限性)(阻礙了),但要要分清主次。

時空影響:對本國+別國影響,對當時+後世影響。 作用:由近及遠,直接—間接—深遠等。 變化:由……到……; 趨勢:越來越……等。 答題基本思路: 先材料後所學知識;

先材料表層信息後概括性語言; 先史實後結論,史論結合等。

切記答案除明確要求之外,一般不要照抄原文(可瘦身、可增肥、可變臉)。 如果出現材料和課本不一致的情況,還是要以材料為準。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