號外號外,江蘇高考又要改革了

從“小綜合”到“九門同步學”,從“大綜合”到“等級評分制”,江蘇高考,到底是十年教改,一朝回頭,還是銳意創新,走在前列?為什麼江蘇高考要改來改去?

對前兩天考場內奮筆疾書的江蘇考生而言,他們已經成為了歷史的一部分。

“四百多分上北大”的江蘇卷將正式成為歷史,自2021年起步入全國卷時代。沒有選擇的數學卷,長達1.6m的英語題,文藝飄渺的語文卷,都將隨著此輪改革飄散在風裡。

從“小綜合”到“九門同步學”,從“大綜合”到“等級評分制”,江蘇高考,到底是十年教改,一朝回頭,還是銳意創新,走在前列?為什麼江蘇高考要改來改去?

考試改革哪家強,看江蘇

在全國各個省市裡,江蘇高考一直是異類。秉持“高考不止,折騰不息”的基本方針,進入21世紀後,江蘇高考經歷了五次改革。別的省擔心“今年考什麼”,江蘇考生先擔心“今年怎麼考”。


號外號外,江蘇高考又要改革了


2017年05月21日,江蘇省南京市,家長來到夫子廟為考生祈福。面對不斷改革的江蘇高考方案,只有祈求文曲星保佑了

1999年,教育部開始實行3+X模式的高考改革——除了語數外必考外,要求部分省市試點綜合科目考察。

第二年,江蘇作為試點省份,將3+2模式(語數外+政史/物化)改為3+文綜(政史地)/理綜(物化生),簡稱小綜合。這也成為了全國卷沿用至今的方案。

江蘇還嫌自己玩得不夠大,短短兩年後,小綜合改大綜合,除語數外三門,剩下六門科目集合在一張試卷上,九門科目同步考,先學哪門好?你自己看著辦。

兩個小時,六種思維,當年江蘇考生怎麼活下來的,無人可考。

3+大綜合的魔鬼模式僅持續了一年,江蘇高考又改了。新模式取消了文理限制,考生可以在政史地物化生六門科目中任選兩門參與高考。

本來的文理分班變成了15種科目的排列組合,沒有哪個中學可以滿足所有的學生需求,怎麼辦?還是砍成文理兩大方向,你想“自由搭配”,只能在家自學了。


號外號外,江蘇高考又要改革了


2004年6月7日,江蘇南京,江蘇省40.5萬考生開始了為期3天半的高考,3+1+1方案:除語、數、外,另外兩門可以在其他六門中自由選擇

2008年,江蘇高考又變了。

對全國的高中生來說,高考定勝負、決戰在高三,但如果你有幸生在江蘇,能不能考上好大學從高二就決定了。

在2008年,江蘇考生上高二前就先文理分科,選擇好兩門高考考試科目,文科必選歷史,再選一門政治或地理;理科必選物理,再選一門生物和化學。選剩下的科目統統在高二下學期考完,史稱“小高考”。

“小高考”一度成為了江蘇考生的夢靨,考試成績劃分為A、B、C、D四個等級,考到“A+”,高考總分加分。


號外號外,江蘇高考又要改革了


有了加分政策,似乎也是好消息。但考幾個A、加幾分的標準年年在變,從6A加10分,到4A加5分,再到取消加分,要不要多花時間精力,多考幾個A,變成了一場輸贏不定的賭注。

但如果考了一個D,對不起,你連高考卷子都摸不到。

如果你成功合格了小高考,恭喜你終於拿到了准考證,迎接你的是更殘酷的競爭。

在2008年,江蘇總分只有480分(含40分附加題),兩選科目算等級。要想上本科,不僅要分數達線,還要等級達標。2008年南京市文科狀元,因為政治考了一個B+,不僅與北大擦肩而過,連省內南大都上不了。


號外號外,江蘇高考又要改革了


2008年4月8日,2008年江蘇省普通高中學業水平測試,全省57.5萬名學生參加此次為期兩天的考試。

08模式實行到今年,江蘇高考宣佈從2021年起以3+1+2模式繼續改革,語數外使用全國卷,每門150分。物理、歷史二選一,以原始分計入總分;其餘科目四選二,以等級分計入總分,共750分。

兜兜轉轉,江蘇高考似乎又回到了最初的起點。折騰這麼多年究竟為了什麼?

素質教育與應試教育的博弈

2003年江蘇高考改革,為的是減負和素質教育。為了減負,2002年九門同步學的大綜合方案改為六門科目任選兩門考試,不強制文理分科,考生可以依據學習興趣選考。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在江蘇高考一輪又一輪的實驗裡,第一道阻礙是考生自己。

對於考生來說,高考只有一次,“考上一個好大學”遠比“選擇感興趣的科目”更有吸引力。


號外號外,江蘇高考又要改革了


2013年08月20日,江蘇省蘇州市中學生鋰電池電動自行車大賽。在江蘇,高中生參加社會實踐投入的時間和精力,是許多外省考生無法想象的。

在2003年六選二的方案中,公認難度最大的物理成為了人人避之不及的科目。根據張天若以揚州市考生為樣本的調查,在03方案實行期間,物理選考率從2003年的44.7%下降到2007年的24.5%。[1]

同樣的狀況出現在了08方案中,理科必考物理,化學、生物再選一門。近十年來,物化組合考生人數一直在下降。2008年佔考生總數( 不含體藝類考生) 的比例為33.42% ,到2017年跌到24.12%;相反,物理生物、物理地理組合的考生比例大幅增長,物地組合2017年報考比例比2008年增加了43.5%,物生組合增幅達到74.66%。[2]

其次,不看分數只看等級的考試,真正提高學生的能力了嗎?據張天若研究:以物理為例,從2008年以來江蘇物理試卷的實際難度不斷下降,考生的分數卻在逐年下跌。截至2011年,滿分120分的物理考試,只需要50多分就能達B,達C只需20多分。[1]寫滿20個解,可能就能合格了。

另一方面,江蘇一直標榜自己教育大省,以“全國教育看江蘇”自居,然而事實上,這些年江蘇變革高考的良苦用心,高校並不配合。

以清華北大在江蘇的錄取情況來看,2017年,清華北大在江蘇的平均錄取率為0.09%,連北京(1.03%)的十分之一還不到,錄取率排名全國第十。

除開頂尖名校,只看985211錄取率,情況依舊不樂觀。以2017年為例,江蘇985院校錄取率為1.14%(排名全國倒數第三),211院校錄取率為5.19%,表現甚至比不上一些教育資源不發達的偏遠地區:


號外號外,江蘇高考又要改革了


錄取率問題與江蘇考生不願意出省有一定關係,但頂尖高校招考名額的縮減也是事實。2013年知名院校在江蘇的招生計劃明顯減少,如北大、清華招生數比2012年減少38.6%。

這背後的原因在哪裡?

以北京大學教育學院秦春華為代表的觀點認為,高考的作用在於讓高校用統一的標準遴選心儀的學生,而以江蘇高考為代表的素質改革降低了考試的區分度。[3]

失去了選拔意義的高考對高校來說是沒有意義的。

江蘇高考憑藉“四百分就能上北大”年年佔據battle熱榜,但你不知道的是,因為總分小,在江蘇,差一分都是幾千人的生死角逐。2018年江蘇高考因一分之差與本一失之交臂的考生有5177人,而在本一線到本二線之間,每個分數段內擠進上萬人已經成為常態。

08方案中選修科目算等級原本是為了減少考生壓力,但江蘇省每年物理和歷史兩門學業水平測試得A的考生大約有6萬和5萬,拿B的考生以十萬計,這樣的遴選標準對於名校來說未免過於粗放。

而對於普通高校來說,為了網羅高分低等級的考生,放寬兩選等級成為了常用的方案。在實施08方案的第一年,共有77所院校提出了選測科目的要求,到2017年,僅剩32所院校還願意按照江蘇的規則玩,對於除物理歷史外的另一門選擇科目提出等級要求。[2]


號外號外,江蘇高考又要改革了


南外是江蘇素質教育優先的領跑者。在2018年的高考中,南外達本率100%,31名學生進入清北。在美國藤校錄取榜上錄取人數達全國第一。

對考生來說,是投機取巧的機會,對高校來說,是失去了選拔功能的制度。考生不買賬,高校不配合,江蘇“素質優先”的高考改革終究只能折戟。時隔20餘年重回全國卷,這對考生又意味著什麼?

迴歸全國卷意味著什麼

江蘇迴歸全國卷,分數線成為了第一個焦點。重回750分,江蘇考生終於擺脫了“四百多分上北大”的battle,終於能夠堂堂正正做人了。

全國一張卷,體現江蘇人真正實力的時候到了,“江蘇人秒殺全國卷”成為了吃瓜群眾的主要期待。

至少在上一個使用全國卷的歷史時期,江蘇人做到了。

江蘇上一次使用全國卷是1978年-2004年。因為1978年高考剛恢復分數線不穩定,1999年後上海北京開始自主命題,分數難以比較,所以選取1980年,1991年,1999年三年的高考分數線進行對比,在這三年間,江蘇省理工類分數線一直處於全國前三位水平。[4]


號外號外,江蘇高考又要改革了


號外號外,江蘇高考又要改革了


圖:李立峰. (2008). 高考錄取分數線的歷史演化及理性分析 (Doctoral dissertation).

事實上,分數線的高低並不能作為評價本省教育水平的標準,吃瓜群眾期待的“江蘇考生一鳴驚人,頂尖高校江蘇擴招”的燃向劇情並不會出現。

就分數線來說,歷年的高考試題都存在著評分標準空間較大的項目,比如理科題是否按步驟給分,作文到底算偏科還是另闢蹊徑。標準不同,分數線差異巨大。

真正決定你能上什麼大學的是該省考生在本省面臨的競爭激烈程度,也就是說,不管考什麼卷子,江蘇考生的競爭對手依然是江蘇考生。

在江蘇,能不能上大學的競爭是從初中開始的。

2002年,國家開始倡導大力發展職業教育,明確職業學校和普通高中的界限。江蘇一直是執行最為到位的省份之一。據2018年《南京市中考指南》,南京市普通高中招生計劃25511人,佔招生總人數的 53.4%,而高中階段學校總招生數合計 47717人,也就是說有將近一半的學生會在中考階段被分流到職業學校,直接沒有高考的機會。


號外號外,江蘇高考又要改革了


2012年6月30日,南京外國語學校從4254名報考學生中搖號抽中的2240名南京小學生,參加“小升初”招生考試,競爭280個入學名額。

對比一下2018年的北京中考,據公開數據估算,報名中考的考生有5.6萬人,普通高中錄取人數為4.8萬人,錄取率超80%。

這就是江蘇省本科入學率超90%的背後,能參加高考的已經是跑贏全省50%優勝者。

到了高考, 競爭也與考什麼試卷無關,能上什麼學校的關鍵是有多少招生名額。

而每個省能分到多少名額這件事就不是江蘇省可以決定的了。

每年的招生計劃總量是高校上報到省,省上報到國家,發改委、財政部、教育部在根據經濟情況,辦學質量、高考報名等等諸多因素綜合考慮,最後確定招生方案。

比如說2016年的江蘇減招事件,因支援西部需要,12省市向10箇中西部省份調出16萬招生計劃,江蘇調出計劃總數達3.8萬,僅次於湖北。


號外號外,江蘇高考又要改革了


2016年5月,距離高考只有十幾天時間了,江蘇省教育廳公佈《關於2016年江蘇高等學校跨省招生計劃的說明》表示江蘇省將調出3.8萬個招生計劃安排到中西部省份,引起江蘇考生和家長的熱議 / 網絡

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對考生而言考什麼樣的卷子並不重要,更多的招生名額才是關鍵。而這個問題,遠不是一次高考改革就可以解決的。

要真說有什麼改變,還是得看江蘇的高中老師。從今年起,五年高考三年模擬又得從頭來過。

參考文獻:

[1]張天若. (2018). 從江蘇省 Y 市高考選科情況看江蘇高考方案——兼論浙江, 上海的高考綜合改革試點方案. 華東師範大學學報 (教育科學版), 36(3), 33-40.

[2]鞠勤, & 張斕. (2018). 高考模式下科學素養培養的困境與思考——基於江蘇高考改革實踐的思考. 華東師範大學學報 (教育科學版), 36(3), 25-32.

[3]秦春華. (2018). 讓高校成為大學招生錄取的主體. 華東師範大學學報 (教育科學版), 36(3), 99-114+.

[4]李立峰. (2008). 高考錄取分數線的歷史演化及理性分析 (Doctoral dissertation).

相關推薦

推薦中...